我國傳統以什麼劃分為四季

時間 2022-08-12 05:37:30

1樓:翄禺苟齲排盅皵

秋實藏,ps高手是怎麼練成的?

離開舒適區:不斷尋求挑戰激勵自己。

2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四季的天文意義,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

西方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乙個半月。

從天文意義上講,我國的以四立為劃分四季界限更為科學。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三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

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地點均存在著這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例如,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

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

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

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

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四季劃分的方法和依據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四季劃分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四季的天文意義,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

西方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乙個半月。

從天文意義上講,我國的以四立為劃分四季界限更為科學。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三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

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地點均存在著這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例如,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

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

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

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

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二十四節氣總覽(按公元月日計算):

春季:2月3--5日交節 [立春(節氣),黃經315度];2月18--20日交節[雨水(中氣),黃經330度];

3月5--7日交節 [驚蟄(節氣),黃經345度];3月20--22日交節[春分(中氣),黃經 0 度];

4月4--6日交節 [清明(節氣),黃經15度 ];4月19--21日交節[穀雨(中氣),黃經30 度];

夏季:5月5--7日交節 [立夏(節氣),黃經45度 ];5月20--22日交節[小滿(中氣),黃經60 度];

6月5--7日交節 [芒種(節氣),黃經75度 ];6月21--22日交節[夏至(中氣),黃經90 度];

7月6--8日交節 [小暑(節氣),黃經105度];7月22--24日交節[大暑(中氣),黃經120度];

秋季:8月7--9日交節 [立秋(節氣),黃經135度];8月22--24日交節[處暑(中氣),黃經150度];

9月7--9日交節 [白露(節氣),黃經165度];9月22--24日交節[秋分(中氣),黃經180度];

10月8--9日交節 [寒露(節氣),黃經195度];10月23--24日交節[霜降(中氣),黃經210度];

冬季:11月7--8日交節 [立冬(節氣),黃經225度];11月22--23日交節[小雪(中氣),黃經240度];

12月6--8日交節 [大雪(節氣),黃經255度];12月21--23日交節[冬至(中氣),黃經270度];

1月5--7日交節 [小寒(節氣),黃經285度];1月20--21日交節 [大寒(中氣),黃經300度]。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

4樓:願見不見

劃分主要根據地球自轉軸的傾斜度,而不是我們離太陽的遠近

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5樓:暮夏淺眠

1、天文劃分法

天文劃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的開始;

2、氣象劃分法

以3月至5月為春季,6月至8月為夏季,9月至11月為秋季,12月至2月為冬季;

3、節氣劃分法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之始。

氣候季節劃分指標的依據是候溫法,是張寶堃先生於1934年提出來的,至今仍在氣象業務中使用。我國古代將5天稱為一候,候溫即5天的平均溫度。但在氣候季節劃分中,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採用5天滑動平均值,即以當天及前4天為一組計算平均值。

6樓:滄浪水上樂園裝置

四季分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一年是12個月,每季三個月。根據氣溫高底、冷熱的不同,人們就把3月、4月、5月定為春季;6月、7月、8月定為夏季,9月、10月、11月定為秋季;12月、1月、2月定為冬季。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現為一種天文現象,不僅是溫度的週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週期性變化。當然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改變,決定了溫度的變化。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

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有週期性變化規律。

7樓: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8樓:

345春 678夏 9 10 11秋 12 1 2冬

春夏秋冬四季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四季的天文意義,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

西方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乙個半月。

從天文意義上講,我國的以四立為劃分四季界限更為科學。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三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

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地點均存在著這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例如,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

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

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

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

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我國傳統以什麼劃分為四季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四季的天文意義,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 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 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 西方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

綠茶白茶青茶紅茶以什麼依據劃分的

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分,具體如下 一 分類不同 1 綠茶 綠茶是未經發酵製成的茶。2 白茶 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3 青茶 亦稱烏龍茶 屬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4 紅茶 紅茶屬全發酵茶。二 工藝不同 1 綠茶 是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 整形 烘乾等工藝而製作。2 白茶 是採摘...

我國傳統文化漢字的由來和發展是什麼?

中國人對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戰國時期就注意到了。有人認為結繩是漢字的起源。但不少人表示異議,結繩是上古用以記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過。它即便是記事,也畢竟不能算是文字。也有人認為中國的文字源始於八卦。此外,尚有 河圖 洛書演進為文字說 中國古代最通行之說是倉頡 ji 造字,這至少在戰國...

重度腦癱和輕度腦癱以什麼劃分,如何區分腦癱嚴重程度

重度腦癱和輕度腦癱主要有以下劃分 1 輕度腦癱患者影象停滯,近事影象缺損產生較早,要過細腦癱診斷要點,及時的診斷,如每每?失物品,忘記已應諾的事等。隨著病情生長,漸至影象力完全喪失。2 輕度腦癱患者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適而膠葛不清。全部的患者的高階感情活動,羞恥感 責任感 光榮感和操行感等均有差異程度的...

班級授課制的傳統模式為以什麼為中心

傳統模式以知識講解為中心。知識講解是傳統課堂的重心,以學生了解並且理解知識為目標。更加現代化的課堂是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時候還了解了其他事物。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班級教學是現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教育形態。乙個班級通常是由一位或幾位學科教師與一群學生共同組成,整個學校教育功能的發揮主要是在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