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中國很少受到來自中亞游牧的襲擊

時間 2022-11-12 00:16:01

1樓:匿名使用者

lz您好

您說的不符合事實!

您說很少受中亞襲擊,有且只針對的是長安及以東的地區,這些地區屬於漢人故土,遠離西域,是故路途遙遠,很少有人能跋涉這麼長遠來到我中原。

然而我國西域地區,也就是新疆,古時並非漢族故土,但自漢起亦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您哪來很少遭受襲擊之論?!

現我將西域遭受的襲擊,羅列如下:

東漢:貴霜帝國。

東晉南北朝:先是高車與北魏爭奪,之後嚈噠【白匈奴】東進唐朝:阿拉伯帝國蠶食波斯,之後慘勝吞沒蔥嶺以西。(之後是吐蕃回鶻的回合),吐蕃衰退後,回鶻建立了不少半獨立政權。

五代十國:喀喇汗國

明朝:帖木兒帝國

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的「中」,大體是中原,沒有現在的西北、西南、和東北。唐朝時期有一次大規模和中亞波斯的衝突(怛羅斯之戰)。主要是領土不挨著,其次北方游牧民族過於強橫大體上是壓制中亞,最後游牧文明本身不具備長期維持大帝國的實力難於與中原抗衡

3樓:斛光亮

中亞游牧民族處於高原高山地區,士地貧脊,生存都困難,想壯大更加難,能夠生存下來已經實屬不易的大事。

現在的中亞仍然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4樓:噴火金龍

中亞太遙遠了!他們實力太垃圾了

為什麼古代的中國很少被外國入侵

5樓:相忘於江湖

題幹本身是錯的。

中國古代與周邊各國,各民族之間的戰爭並不算少。

如果中國僅指華夏民族,那麼從華夏民族形成的周開始,與周邊各族,如犬戎、狄人、孤竹國……之間的相互入侵與反入侵幾乎從未停止……直到蒙元滅宋……荷蘭人、西班牙人在明代占領過台灣,後金滅明、清徵準格爾、大小金川。

如果中國指今天的中國各民族的話,這種相互入侵就更多了。有中原王朝與今天外國的戰爭,如:漢征匈奴、漢征大宛國、北匈奴西遷、隋徵高麗、唐徵高麗阿拉伯,蒙古與金。

也有今天的中國少數民族與今天外國的戰爭,如:月氏人遠逃中亞後建立貴霜王國。突厥人西遷後建立土爾其國……更不用說蒙古西征歐亞、東征日本、越南、爪哇國。

明朝萬曆年間的中日韓戰。

相對更精準的說法是,在古代世界,由於地理隔絕,加上人類的交通技術水平有限,中國較少與來自萬里海疆以外西方的國家發生戰爭。

6樓:led顯示屏

我非常贊成「海天逆火」的觀點,其實現在我們所說的中國是個大環境下的,如果要考慮到當朝當代的情況的話,中國一直都是受著外國的威脅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古代中國周邊的國家或部落大多還處在原始社會狀態,西方文明古國離中國太遠,沒有乙個國家或部落有實力入侵中國。

8樓:葫蘆娃

我們古代的王朝在強盛時是沒有外國入侵,但一衰弱下來,就會被攻擊。

9樓:吳子漁

中國古代和草原上的民族一直都戰火不斷。

10樓:匿名使用者

也不算少了吧,蒙古 滿清 不都是占領過中國,還殺了不少漢人(不過現在漢人還是這麼多,不得不為身為漢族的我們yy一下!)

1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古代的外國還未工業革命 他們自己也不強大 土槍土炮怎麼打中國

12樓:企鵝皮球

因為中國在古代屬於一流強國,周邊國家沒有能與之匹敵的【類似現在的美國】

13樓:暢聊歷史上的事

古代的中國比較強大,很少有國家能匹敵。

14樓:看天嵐

在我看來古代的中國猶如聰明的神通,對事物了解的快,技術掌握的快。

後期發展的緩慢,很多原因是因為滿足而停滯。

強國一般都被進而遠之不敢欺。

1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沒有別外國入侵?我不知道你的結論是否正確。如果漢朝的匈奴的單于不是外國人,如果唐朝的突厥人(今土耳其人)不是外國人,如果蒙古的成吉思汗不是外國人,如果明朝的倭寇不是外國人,明末侵占台灣的荷蘭人不是外國人的話。

中國的確很少被外國入侵。

不過中國有一點很不錯,就是被游牧民族征服後,文化上都可以征服游牧民族。這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點。

16樓:單影無人依偎

第一,在古代,我國疆土廣闊.人口較多.兵力強盛.

第二, 自漢朝以來,對於強勢的異邦採用和親手段,可以避免兩國間的戰爭

還有,中國國土邊一直都有小規模的侵略,並不是很少被外國入侵!

17樓:值飛

那時候那時候中過很強大啊!

18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是資訊閉塞,其二是中國的實力無可匹敵

19樓:

古代中國強大。因為自然條件、人民勤勞勇敢,團結友愛,所以國家富裕,因為富裕了,所以我們才有空有力氣去抓軍事,邊防嚴密。國家富饒了,朝廷對周邊國家恩威並施,那些小國對中國懷有懼意和歸屬感。

我國與諸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

資訊閉塞導致別國對我國的盲目崇拜與敬畏

中國人極聰明運氣也很好,在古代煉製丹藥時無意間發現了火藥,後來(唐宋之際吧)運用到了戰爭中,而且我國喜歡借鑑別人,揚長避短,所以**先進。

另外印刷術造紙術使得書籍較為普及,讓世人具有一定學問。而且中國人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與憂患意識……

人才屢出不斷。

而且啊古代交通不咋地。直到十四五六世紀才真正被西方國家發現。

另一邊呢,其他國家因為自然條件不咋地等等原因所以還不是很發達……

而且正如樓上所說,我國也又被侵入,少數名族姑且不算外國的話,還有荷蘭、土耳其……

而且當初我們的造紙術被傳出去就是因為外國入侵,中國匠人被擄!

為什麼歷史上只有游牧民族侵占中原?沒有中原侵占游牧地區??

20樓:

首先要明確的是,樓主討論的「掠奪和占領」而不是「打擊」的問題。如果是「打擊」的話,那麼中國歷史上王朝強盛時,確實實施過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打擊,其中的不少是卓有成效的。

那麼為什麼「沒有中原侵占游牧地區」?從需要上來回答是:沒有需要。

游牧民族侵占中原,就是為了掠奪財富。而中原入侵北方草原,有什麼好掠奪的呢?北方草原地區氣候惡劣,生產力低下,不適合農業,人口稀少,產品不豐富,僅僅是那些牛羊(相對於中原的龐大人口和龐大財富)實在沒什麼好掠奪的。

從移民的需要上也說不通。正因為北方草原地區氣候惡劣,生產力低下,養活游牧民族本身就有很大壓力,所以更談不上批量移民了。

另一方面可以從成本上分析。中原民族本身不如游牧民族善戰,因此至少要培養一支能戰勝游牧民族的軍隊就是一件頗耗費的事,如果要在草原上駐軍(這是占領的必要保證),常年耗費就更大了。有人可以說:

占領草原可以不是為了掠奪,而是為了消滅游牧民族將來入侵的隱患。這不能否認是對的。但是實際的說,中國歷史上,除了清朝,沒有任何乙個朝代有充足的國力能夠負擔的起長年在北方草原(甚至西域)駐軍的成本。

因此長久以來(包括漢唐鼎盛時期),占領都是乙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21樓:轉角的

沒有需要。游牧民族侵占中原,就是為了掠奪財富。而中原入侵北方草原,有什麼好掠奪的呢?

北方草原地區氣候惡劣,生產力低下,不適合農業,人口稀少,產品不豐富,僅僅是那些牛羊(相對於中原的龐大人口和龐大財富)實在沒什麼好掠奪的。從移民的需要上也說不通。正因為北方草原地區氣候惡劣,生產力低下,養活游牧民族本身就有很大壓力,所以更談不上批量移民了。

另一方面可以從成本上分析。中原民族本身不如游牧民族善戰,因此至少要培養一支能戰勝游牧民族的軍隊就是一件頗耗費的事,如果要在草原上駐軍(這是占領的必要保證),常年耗費就更大了。有人可以說:

占領草原可以不是為了掠奪,而是為了消滅游牧民族將來入侵的隱患。這不能否認是對的。但是實際的說,中國歷史上,除了清朝,沒有任何乙個朝代有充足的國力能夠負擔的起長年在北方草原(甚至西域)駐軍的成本。

因此長久以來(包括漢唐鼎盛時期),占領都是乙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標。

22樓:匿名使用者

游牧民族的領地大概除了荒草就是荒草,相比中原地區,統治者對占領這些荒地應該不會有很大興趣,除非有其他原因。

就像是富人和窮人,只有窮人打劫富人,富人不會傻到冒死去打劫窮人

23樓:霜之風海流

經濟生活不同吧。中原人不能去大草原種地啊。那裡在中原人眼裡是不毛之地吧。

雖然中原的制度比那先進點,但先進的並不就意味著征服。資本主義制度比於封建制度有擴張性,但這並不是封建制度和奴隸制度的區別啊。封建制度本身就有自給自足的封閉性。

沒有征服並不意味著挨打啊。漢武帝,康熙時候國力強盛,也像北方用兵的啊。只是比之於征服,我們更希望歸順,雙方相安無事吧。

因為我們不能把人大量遷到草原上去。另外這也許有儒家思想的影響吧。

24樓:金眼妖瞳

誰說沒有啊,秦蒙恬北伐,漢朝反擊匈奴,唐朝西進,明成祖數次北進

25樓:來自恭王府銷魂的紅太狼

這和兩種地域文化的差異性有關,中原地域廣大,特產富足,是典型的農耕文化,農耕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自給自足,人民所渴望的是乙個和平安定和環境來保證農業的正常生產,而不是乙個動盪不安的環境,這樣的文化環境是培養不出富於侵略性的傳統的。

相反,游牧民族則因為生存條件,生存環境的惡劣,不得不通過侵略來獲得必要的生存必需品。

26樓:匿名使用者

整體發達文化發達跟軍事發達是兩回事。至少漢代初期的時候中國的軍事就不如匈奴。這不是光軍事理論的問題,還有兵種和**的問題。

後來武帝的時候說是把匈奴「趕出」了**,其實也就是把一塊土地劃到自己的領域了。

當然,農耕社會本來相較於游牧社會和工業社會來說,擴張的動力確實也小一些

27樓:匿名使用者

侵占他幹什麼啊 窮了吧唧的

就跟現在 沒人說收復外蒙古(台灣除外) 因為太亂 還不夠費心的呢

28樓:匿名使用者

生活環境太艱苦,壓力大.

29樓:藍火把

因為生存壓力大,就像日本

為什麼中國很少受到海嘯的侵襲

30樓:迷茫幽草

亞洲大陸周圍的大陸島火山島等成島鏈狀的島嶼群阻礙了海嘯波的傳遞,削弱了海嘯波的能量,加上中國近海大陸架寬廣,使得原本就已經減弱的海嘯波的能量進一步被消耗。

歷史上,外族人數次東征為什麼都打不到中國?

31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是歐洲強國東征還是波斯帝國東征,進攻中國要麼繞不過西域諸國,要麼繞道印度翻越喜馬拉雅山脈,而古代帝國人口普遍不超過六千萬人口,而維持一支遠征軍遠征需要的青壯是士兵數量的數十倍,輜重數量是國內戰爭的十幾倍,打到中國,以古代的稅收根本完不成。就漢武帝征伐匈奴這麼近的游牧民族都讓漢朝人口減半。

32樓:

你問的歷史上外族人數次的東征,為什麼都打不到中國?我認為因為中國,漢族能佔85%,所以他外族人在打,他是打不到咱們中國的

33樓:風e易水寒

縱觀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少數民族騷擾問題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對於中原地區的入侵,這些民族大多來自於西北游牧、北方蒙古高原和東北地區,少有其他地區的民族騷擾我國古代漢族政權。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點,我國獨特的地勢特點、和北方的少數民族。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和南部有高峻的山脈和高原而且自然條件相當惡劣千里的沙漠讓多少人望而生畏,喜馬拉雅山的冰雪也是同樣的艱難。這樣的自然屏障擋住其他少數民族東進和北上的道路,就算偶爾有人來往也都是很少的人,這樣的環境是不支援大軍行走的。亞歷山卓東征到了印度都已經不行了,更別提繼續東進翻山越嶺了 。

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軍隊的後勤保障能力,要想進行如此長的遠征幾乎就是在痴人說夢啊。

另一種情況就是就算他們跨過了高原峻嶺,面對著他們的將是另一種阻力那就是西北地區原本的游牧少數民族。這些民族原本是中原的威脅,但是在另一種角度看來他們同樣也是一種保護。因為他們處於首要位置,是最先受到進攻的地方。

那些自西而來的民族面對著北方本地戰鬥力強勁的少數民族,肯定也感到十分的恐懼。比如當初被漢朝趕走的匈奴,被迫西遷在一路上也是橫掃中亞和西亞直逼歐洲啊!可見當時的那些民族在**鑄造工藝和軍隊戰鬥力上還是打不過我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的,更不用說讓他們東進繼續進攻中原了。

中國歷史上皇帝的排列順序是什麼,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排列順序是什麼?

秦始皇 秦二世 西漢 漢高祖劉邦 惠帝劉盈 文帝劉恆 景帝劉啟 漢武帝劉徹 昭帝劉弗陵 宣帝劉詢 元帝劉奭 成帝劉驁 哀帝劉欣 平帝劉衍 孺子嬰 新 王莽 公孫述劉盆子東漢 光武帝劉秀 明帝劉莊 章帝劉炟 和帝劉肇 殤帝劉隆 安帝劉祜 順帝劉保 衝帝劉炳 質帝劉纘 桓帝劉志 靈帝劉巨集 少帝劉辯 獻...

歷史上中國北方有什麼自然災害麼,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大的自然災害?

01 暴雨 山洪暴發 河水氾濫 城市積水 02 雨澇 內澇 漬水 03 乾旱 農業 林業 草原的旱災,工業 城市 農村缺水,土地荒漠化 04 乾熱風 乾旱風 焚風 05 高溫 熱浪 酷暑高溫 人體疾病 灼傷 作物逼熟 06 熱帶氣旋 狂風 暴雨 洪水 07 冷害 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 牲畜 果...

歷史上存活的最長有權朝代是什麼,中國歷史上生存最長的三個朝代是?

名義上是周朝800年,實際上是商朝600年。夏 400年,400年 商 600年,600年 周 800年,300年 秦 14年,14年 漢 405年,300年 晉 154年,146年 隋 37年,37年 唐 289年,289年 宋 319年,165年 元 98年,98年 明 276年,276年 清 ...

中國歷史上的北伐為什麼失敗的多,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北伐戰爭大多數都失敗了?

鐵軍是第4軍,在北伐打出名氣來,名氣之大延續幾十年,桂7號稱鋼軍,其實比不上4軍,其一他們是在4軍叫鐵軍後才打出名的,他們稱鋼軍正是羨慕鐵軍的稱號,以鐵軍為矢的才起的這個稱號,其二桂軍一向打比過粵軍,7軍和4軍較量失敗的多,所以鐵四軍其實比鋼7軍有名,也厲害。4軍的聲威在國 共 兩 黨都影響很大,如...

歷史上有名的幫派有哪些,中國歷史上都有什麼幫派

最有名的是少林派 其次是武當派 華山派,丐幫,峨眉派 再次是洪幫 還有些不怎麼出名的 青幫,哥老會 洪幫 丐幫算是最有名了 中國歷史上都有什麼幫派 歷史上真正存在的門派和幫派有哪些?回答多就對呀?金庸大部分門派是假的才正確,全真教可能是道家但不是武學門派,僅有充足史料證明的 少林,武當,峨眉,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