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南北對峙是什麼,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南北對峙

時間 2022-07-26 23:52:55

1樓:

第一次對峙:長平之戰

第二次對峙:官渡之戰

第三次對峙:淝水之戰

所以三次對峙為:長平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

東西之爭和南北對峙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突出現象。東西相爭,必有一條縱貫南北的軸線作為雙方爭奪的前沿地帶;南北對峙,則必有一條縱貫東西的軸線作為雙方對抗的前沿地帶。東西之爭的中間軸線大致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東部邊緣地帶;南北對峙的中間軸線是淮河至秦嶺一線。

南北對峙的前沿地帶常常隨著南北雙方力量的強弱變化而在淮河南北有一定的擺動幅度,尤其以在淮河與黃河之間的擺動為最頻繁,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腹地是東西之爭的中間軸線與南北對峙的中間軸線的交匯地帶。因此,無論是東西之爭還是南北對峙,中原都必定是雙主爭奪的乙個交匯之處。東西之爭     東西之爭在戰國、秦漢時期比較典型。

秦的兼併及統一戰爭、楚漢戰爭、西漢時東方諸侯國王國對西漢**政權的挑戰、東漢末年關東州郡討董卓之戰,都是一種東西之爭的態勢

2樓:秦蜀風雨

第一次南北對峙:春秋爭霸。

大約是bc705~bc403,持續了300餘年,北方經歷了齊國首霸、秦國偏霸、晉國主霸、齊晉爭雄、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南方經歷了楚國稱王、飲馬黃河、吳國偏霸、越國偏霸、楚國復興,之前是周室衰微,之後是戰國七雄(變為東西對峙)。

-第二次南北對峙:魏蜀吳三國。

大約是208~280年,持續了70餘年,以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司馬昭等為主角,之前是漢末紛爭,之後是西晉統一。

-第三次南北對峙:東晉南北朝。

大約是317~589年,持續270多年,北方經歷了漢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北魏、北齊、北周,南方經歷了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之前是八王之亂,之後是隋朝統一。

-第四次南北對峙:五代宋遼金。

大約是902~1276年,持續370多年,北方經歷了梁晉爭霸、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漢之爭、遼國、西夏、金國、蒙元,南方經歷了前蜀、南吳、後蜀、南唐、北宋、南宋,之前是唐末紛爭,之後是元朝統一。

中國歷史上的三次南北對峙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只有南北對峙而沒有東西對峙的局面?

3樓:匿名使用者

南北差異是自古就有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河流的阻隔,氣候的因素,習慣的不同

5樓:範一侯冰冰

因為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經濟、氣候、地形的分水嶺,所以南方易守難攻,容易導致南北對峙。

東西對峙也是有過的: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元朝還曾經出現過一國兩君、東西二帝的荒唐局面

歷史上中國南北對峙的戰爭為什麼都是以北方戰勝南方而結束的呢~~?

6樓:匿名使用者

(1)首先要說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才是我國歷史上第乙個由南方統一北方而最終建立統一多民族之朝代。而國民黨也不能算,因為它實質上沒有實現統一,何況要溯源的話,要追到同盟會,甚至孫中山到檀香山建立興中會(美國夏威夷州首府和港口城市),怎麼可以說輕易是南方政權呢?

(2)關於原因主要是經濟的原因,這是不用質疑的,這與南方的開發歷程相關。但不是絕對作用,譬如元朝的征服戰爭的勝利從來不是因為其經濟比所征服地區經濟發達。

(3)關於參考書,建議你先看看《簡明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最新版,熟悉基礎知識,然後翻翻《宋史》、《元史》、《通鑑》等書弄來查一查,主要看其中的《地理志》和《食貨志》,而相關的研究文章就去期刊網上搜就行了。還有個途徑就是先看看你要的那個時代有哪些相關的權威的研究人物,然後看其相關著作,不過你這個研究題目不是很可取。 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何中國歷史上總是南北對立多,東西**少?

7樓:小考拉啃蘋果

戰國後期,其餘六國和秦便是東西對立,秦在西,其餘六國在東。南北朝北周 北齊 南陳三國的時候,也是東西對立,北周在西,北齊和南陳在東。古代農業是國之根本,而適合耕種的平原地區大部分都在東部,這樣一來東西部的人口就不在乙個量級,難以形成勢均力敵的對立。

中國歷史上皇帝的排列順序是什麼,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排列順序是什麼?

秦始皇 秦二世 西漢 漢高祖劉邦 惠帝劉盈 文帝劉恆 景帝劉啟 漢武帝劉徹 昭帝劉弗陵 宣帝劉詢 元帝劉奭 成帝劉驁 哀帝劉欣 平帝劉衍 孺子嬰 新 王莽 公孫述劉盆子東漢 光武帝劉秀 明帝劉莊 章帝劉炟 和帝劉肇 殤帝劉隆 安帝劉祜 順帝劉保 衝帝劉炳 質帝劉纘 桓帝劉志 靈帝劉巨集 少帝劉辯 獻...

中國歷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第一次是公元一世紀開始的印度佛教思想的引入。從永明求法一直到玄奘西域,歷時八百年,終於把佛教這一異地文化移植到中國大地上,創造了中國的佛教宗派,形成了中國化的禪宗文化,中國化的佛教講忠孝,修行簡便。中國化的佛教又以其新的思想面貌由鑑真東渡傳到日本,然後傳向東南亞各國,進而傳到更廣的世界各地,使佛教成...

中國歷史上三次社會大分工的時間?具體都是哪些分離出來咯

中國歷史上三次社會大分工的時間在原始社會末期新石器時代的三次重大的社會變革。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農業與畜牧業大分工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 農業與手工業大分工 第三次社會大分工 農業與工業大分工。詳細內容如下 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是指原始社會末期農業部落和游牧部落從狩獵 採集者中的分離。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經...

歷史上存活的最長有權朝代是什麼,中國歷史上生存最長的三個朝代是?

名義上是周朝800年,實際上是商朝600年。夏 400年,400年 商 600年,600年 周 800年,300年 秦 14年,14年 漢 405年,300年 晉 154年,146年 隋 37年,37年 唐 289年,289年 宋 319年,165年 元 98年,98年 明 276年,276年 清 ...

胡適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首先,胡適對中國近三百年來的學術研究作了總結。他把整理國故或國學研究納入了他的 中國文藝復興 的範疇之內,並發表了 說儒 這不但是胡適治學的巔峰之作,也是1930年代中國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胡適將禪宗史研究的問題點,由西天二十八祖的傳承問題,轉為禪宗革命家本身的問題。他的論斷承載了日後的許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