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萬曆年間首輔大臣「張居正」是如何被抄家的

時間 2022-09-26 02:40:50

1樓:匿名使用者

你也說他在位期間曾極力與太后控制萬曆的奢侈慾望,是個皇帝得了天下之後還要被人管這管那都會不爽的吧,更何況萬曆還發現,張居正的日子比他舒服多了,享受多了,這麼多年被壓抑的貪婪和憤怒,一下子宣洩出來是很可怕滴~~~再加上奸人從中說一兩句壞話~~

張居正是明朝著名的大臣,他死後為什麼被抄家?

2樓:活在瓜里的籽

他濫用公權。除了朝廷給他準備的肅靜迴避等儀仗隊,更讓人無法接受的事,他竟然私通外將戚繼光。

3樓:匿名使用者

張居正作為帝師是十分負責的,幫助小皇帝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功高蓋主樹大招風,皇帝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然會拿他開刀。

4樓:財稅社會

因為張居正在賦稅改革中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因此在政治鬥爭中,他失敗後,就被抄家,並且家中的男女老少都被殺害。

5樓:flyking萍

因為張居正是皇帝的老師,手中掌握著很大的權利,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所以他死後被抄家。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在世時曾經頒布了很多律法,實行改革,但是觸及了一些人的利益,死後他們想報復。

7樓:小豬熊出沒

因為皇帝想要鞏固自己的權力,掌握充足的話語權,不想要活在張居正的陰影裡,否則在別人看來,都是張居正的功勞。

8樓:

張居正作為皇帝的老師,輔佐幼帝,手中權勢太大,而且對皇帝太嚴厲,這被皇帝記在心中,等到皇帝掌權,張居正死後就被抄了家。

張居正為什麼死後被萬曆帝抄家?

張居正輔助萬曆權傾朝野,為何死後卻被萬曆抄家?

9樓:哈哈兒哈

他確實也是有實力的,但是之所以被抄家,主要是因為他呢,沒有保全好自身的家族。

10樓:淡年華

主要是因為萬曆在位期間因為不理朝政,所以張居正的權力達到了巔峰,而萬曆帝的生活也受到了張居正的干擾,然後在一些人的故意挑唆下,在張居正死後萬曆抄了張居正的家。

11樓:豌豆

張居正出任首輔期間,精兵簡政,大明朝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他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推出一些新的政策,對於新政策持反對態度的人,一律嚴肅處理,由此得罪了很多權貴,為以後他被抄家埋下了伏筆。

12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了解萬曆小時候的教育你就知道了,看百家講壇裡的酈波老師就說過,那是最失敗的教育。無疑張居正能成為乙個好的老師,他很有才能,也是他推行改革,重用戚繼光保衛邊疆,才把明朝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但是他教育的方式不對,他對萬曆皇帝太過嚴厲,而小孩子都是貪玩的,他對萬曆的教育可謂是殫精竭慮,但是正是這無微不至的教育,讓萬曆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有乙個快樂的童年,他作為皇帝得聽張居正的話,不能玩耍,得早起去聽張居正講課,而且做錯的話,張居正都會不留情面的批評他,萬曆小時候很聽話,張居正也覺得萬曆會是乙個明君,但是正如酈波老師說的,「他是怕張居正,而他的性格就像乙個彈簧一樣,被壓的越狠,到後來就會**的越狠」,這在萬曆長大以後可以看出來,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作為皇帝,不願意再處處被教導,所以他跟張居正吵過好幾次。所以他從那時就開始恨張居正。

但是他知道張居正有才能,好多事都需要張居正去做,所以他並沒有殺張居正,而在張居正死後,他被壓抑的性格完全爆發,抄了張居正的家,還要把張居正的屍體弄出來鞭屍,而且把張居正的改革全部廢除,罷免了戚繼光,從此三十多年不上朝,明朝自此走向滅亡。

所以,教育的方法很重要,要順從孩子的天性,不能一味的打壓式教育,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13樓:感性的被單公主

張居正大刀闊斧的改革,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皇帝對他也不是很滿意,才有這樣的下場。

14樓:歷史中的輪迴

因為功高蓋主,如果你的勢力高於皇帝,皇帝感覺到了不安全感,那麼他就會想方設法除掉你的!

15樓:滄浪亭人

這個是所謂伴君如伴虎。主要是他的能力超過了君主。

16樓:此時無少

因為對於後來的萬曆來說,張居正這樣的人物對於自己的影響比較大,才會處理他。

明代首輔張居正是怎麼死的

17樓: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岳,漢族,幼名張白圭[1] 。江陵人 ,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張居正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16歲中舉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1567年(隆慶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

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

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1582年(萬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贈上柱國,諡文忠(後均被褫奪),張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文官。為萬曆所忌,去世後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啟二年恢復名譽。著有《張太嶽集》、《書經直解》、《帝鑑圖說》等。

18樓:樸枋枋

生老病死,正常死亡,不過死後有點慘,被抄家

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資料?

19樓:

生辰:1525年5月24日農曆5.03

忌日:1582年7月09日農曆6.20

張居正,漢族,字叔大,少名白圭,號太岳,諡號「文忠」,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又稱張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內閣首輔,明代最偉大的政治家。

5歲入學,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 中了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寫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廣巡撫顧轔有意讓張居正多磨練幾年,才未中舉。16歲中了舉人,23歲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由編修官至侍講學士令翰林事。隆慶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隆慶時與高拱並為宰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萬曆初年,與宦官馮保合謀逐高拱,代為首輔。當時明神宗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決,前後當國10年,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他清查地主隱瞞的田地,推行一條鞭法,改變賦稅制度,使明朝**的財政狀況有所改善;用名將戚繼光、李成梁等練兵,加強北部邊防,整飭邊鎮防務;用潘季馴主持浚治黃淮,亦頗有成效。萬曆十年(1582年)卒,贈上柱國,諡文忠。死後不久即被宦官張誠及守舊官僚所攻訐,籍其家;至天啟時方恢復名譽。

著有《張太嶽集》、《書經直解》等。

20樓:武幼楓

公元1525年張居正出生於湖廣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他的祖先是朱元璋打天下時的士兵,祖父張鎮在遼王府當護衛,父親張文明一輩子只是乙個秀才。而張居正從小就天資過人,加上好學不倦,十二歲時就中了秀才,二十二歲時又考上進士,從此踏上從政之路。

明代並沒有宰相的職位,僅由內閣大學士中,找出一位資深者稱做「首輔」。首輔十分受皇帝的禮遇與信任,權力很大,所以有很多人搶著做。而張居正初入仕時,正是嚴嵩和夏言爭做首輔的時候。

張居正拜徐階為師,眼見嚴嵩擔任首輔敗壞朝政,就上奏本請皇上實行改革。可是皇帝並沒有理會張居正所上的奏本,張居正只好告病請假回江陵。

三年後,穆宗即位,嚴嵩**,任用徐階為首輔。張居正立刻被提拔進入內閣,他和高拱一起合作,開始提拔人才、整頓吏治、平反冤獄、收拾人心。因為張居正做事踏實,徐階就派張居正承擔起邊防重任,於是他就重用老將李成梁、王崇古鎮守遼東,再調譚綸、戚繼光加強邊防,使得來犯的敵人都無功而返。

公元1572年,穆宗駕崩,張居正得到皇太后的支援輔佐少帝,並且有司禮監太監馮保的合作,得以大權在握,從事大改革,施展福國利民的願望。

首先,張居正昭告百官:六部、六科採用「考成法」,京官、地方官定期考核。只要有法令訂定就一定施行,而且賞罰分明,凡是徵稅糧不足九成,一律處罰。

接下來又責由吏部將不管事的閒員,全部裁棄,因此確定行政系統的施行,進而澄清吏治。

接下來,張居正又推行「一條鞭法」簡化賦役,因為明朝的稅制除了田賦之外,還有徭役,專案之多常造成民眾的不便,更給了許多土紳劣豪假公濟私的機會。一條鞭法恰可以挽救這個缺失。因為張居正將賦役化繁為簡:

差役合併、役歸於地;又清丈全國土地,依田畝多寡徵稅,官收官磅。這樣一來,不僅百姓覺得很便利,逃稅者也大大減少,增加國家不少稅收。

此外,他又治理黃河、淮河,消弭水患,使得衰敗的政治日有起色。但是因為為國辛勞成疾,於公元1582年病逝,享年五十八歲,追諡文忠。

張居正的改革使國家財政狀況得到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改革也遭到官僚地主的強烈反對。死後為宦官張誠及守舊官僚所攻訐,籍其家。天啟時,恢復名譽,予葬祭。

有《張太嶽集》、《書經直解》等。

21樓:真航

看看這個

22樓:

很詳細,自己看吧

首輔張居正死後為什麼被抄家?

萬曆皇帝抄張居正的家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還有為什麼幼年勤政刻苦的萬曆長大後那麼貪婪怠政?

23樓:匿名使用者

他在某些方面損害一些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而死後被言官攻擊,再加上改革功高震主是被歷來皇帝說忌憚的 因而被神宗抄家。萬曆晚年迷信長生不老之術導致朝綱敗壞~

rt,萬曆年間日本攻打大明附屬國朝鮮時,當時的主要將領都有誰

加藤清正 小西行長 毛利吉成 黑田長政 宇喜多秀家 福島正則 小早川隆景 毛利輝元 李如松 李如柏 李如梅 麻貴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出兵朝鮮打日本,當年 如果當時明朝不出兵,日本可以在朝鮮島打過來古時黑龍江省 常年荒無人煙的地方 朝鮮是明朝的附屬國,向明朝朝貢,受明朝冊封。朝鮮被侵略明朝,明朝有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