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龐涓有何矛盾,孫臏和龐涓鬥智是什麼典故?

時間 2022-09-14 02:40:59

1樓:加菲貓的鬍子

當年他們是師兄弟,後來龐到了魏國為官,把孫騙到魏國加以陷害,並使孫受了臏刑(剜去膝蓋骨)成了殘廢,後來又想騙取孫祖傳的《孫子兵法》之後多虧孫機智裝瘋才得以逃到齊國復仇。

孫臏和龐涓有什麼仇?

2樓:小可愛和蝸牛媽媽

《史記》中說過:「孫武既死,後百餘年有孫臏。」孫臏和龐涓都是是鬼谷子的徒弟,兩人勤學好問,每天辛苦鑽研,兄弟之情甚是濃厚。

這樣的和諧氛圍在龐涓學成下山之後被打破了。孫臏因為天賦甚高常常比龐涓懂得更多,而且他學習時間更長,水平比龐涓高許多。龐涓難免對孫臏這種別人家的孩子產生嫉妒之情,而後扯出一大段問題。

龐涓下山後來到魏國,成為魏國大王重用之人,然後過了幾年孫臏也下山了,來投靠自己的師弟。在魏國大王對他們兩人的考驗中,孫臏佔了上風,龐涓深知如果把這個有才能的師兄留下來,自己便不再會被重用,他便誣陷師兄與其它外賊勾結,想要謀取大王的江山。而孫臏也因此鋃鐺入獄,臉上留下了刺青,膝蓋也被生生剜去。

龐涓還試圖偷偷奪取孫臏祖先給他留下的《孫子兵法》,並趁機要了自己師兄的命,讓世上再無威脅自己的人。

龐涓對曾經親如手足的師兄如此殘忍,足以見得他是乙個心狠手辣之人。幸虧孫臏忍辱負重,最後逃過了死亡這一劫,本來應該抱著殘缺度過一生的他也燃起了復仇之火,龐涓的報應終於來了。

後來孫臏在齊國做了軍事,想出「圍魏救趙」「減灶之計」等策略,龐涓瘋狂趕往齊軍的駐紮地馬陵,誰知馬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恨極了龐涓的孫臏也諸多布置,要置他於死地。

孫臏在一棵大樹之上刻下「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在天色朦朧時,龐涓帶著火把發現了這個字樣,頓時萬箭齊發,魏國大軍被一舉殲滅,而龐涓也深知在劫難逃,大呼一聲「遂成豎子之名」,然後自刎而死。

孫臏和龐涓因何結仇,最後結局如何呢?

3樓:輕描歲月跎

孫臏是齊國阿鄄地方人,春秋時期「兵聖」孫武的後裔,曾與龐涓一起同鬼谷子學習兵法。

他們之間結仇源於龐涓的妒賢嫉能,把孫臏視成自己權力路上的絆腳石。

鬼谷子其人,姓王名詡,又名王禪,因其修道,所以又有乙個道號稱玄微子,而鬼谷子的稱號則是因其在東周陽城一座山谷中修道,這座山谷丘高溝深,林木茂盛,到了夜間更是鬼火閃動,幽不可測,當地人稱為「鬼谷嶺」,鬼谷子後來隱居此地修道,自號鬼谷先生,於是人們便尊稱他為鬼谷子。

當年孫臏和龐涓一同和鬼谷子學習兵法,三年後龐涓耐不住寂寞,決定下山幹一番大事業。臨行前鬼谷子為他取花卜算,對龐涓說你必出仕於魏國,『遇羊而榮,遇馬而卒』。

龐涓傾盡胸中所有,滔滔不絕地講了很長時間,並保證說:「若用我為大將,則六國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一定戰必勝,攻必克,此時正值庖丁為惠王上「蒸羊羔」的菜餚,惠王大加讚賞龐涓,封他為元帥職,正好應驗了「遇羊而榮」。

孫臏辭別師傅後,便到到魏國投靠龐涓,一番交談之下,龐涓發現孫臏才能已在自己之上,擔心自己的權位受到威脅,就想陷害孫臏,他找人假扮孫臏在齊國的親人寫信給孫臏,讓其回齊國探親。然後龐涓假意建議孫臏回家探親,同時向魏王告狀說孫臏想要投奔敵國。

孫臏前去和魏王辭行時,魏王被蒙在鼓裡,以為孫臏真想要投奔敵國,不由得大怒,令人斷孫臏二膝蓋骨,孫臏為了活命開啟鬼谷子給的錦囊,乃是「詐瘋癲」,於是裝瘋躲過了龐涓的猜忌。之後改名孫臏到了齊國。

孫臏用何巧計智取龐涓

就是在樹上弄幾個字,激的龐老頭火起,拎把斧子就去砍,結果正中伏箭!文學包括哪些方面?文學的定義是什麼?定義為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詩歌 散文 劇本 寓言 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文學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

孫臏和龐涓有什麼仇,孫臏和龐涓之間有什麼故事?他們之間是怎麼反目的?

當年他們是師兄弟,後來龐到了魏國為官,把孫騙到魏國加以陷害,並使孫受了臏刑 剜去膝蓋骨 成了殘廢,後來又想騙取孫祖傳的 孫子兵法 之後多虧孫機智裝瘋才得以逃到齊國復仇。孫臏和龐涓之間有什麼故事?他們之間是怎麼反目的?孫臏和龐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龐涓先行下山效力魏國,後來孫臏來到魏國,龐涓怕孫臏動搖他...

戰國時期孫臏與龐涓之間有什麼恩怨

因為兩個人是輔佐著不同的人的,而且兩個人的性格也是有差距的,所以兩個人是有仇的,而且前期龐涓是傷害了孫臏的,兩個人因此也是結下了一些私人仇恨的,兩個人都是非常忠於自己的主君的,兩個人之前還是同乙個師傅教的。之間是有很多恩怨的,他倆都是鬼谷子的徒弟,最後因為一些事情而反目成仇了。主要是因為龐涓嫉妒孫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