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人春節的風俗,滿族人過年的風俗習慣是怎樣。

時間 2022-07-25 05:22:11

1樓:淚~無··痕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滿族人過年的風俗習慣是怎樣。

2樓:匿名使用者

滿族稱春節為「過年」,農曆臘月二十三稱「過小年」。滿族人有幾句說過年的順口溜:「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寫大字,二十五掃房土,二十六做豆腐,二十七殺年豬,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糊錫(xī)鬥。

」從過小年開始,滿族人家就忙活過年了。  大年三十兒這天,大人小孩都換上新衣,新媳婦要梳京頭,穿上旗袍;姑娘和老太太開始剪窗花,男人在院內埋燈籠杆、植松樹;小男孩則糊燈籠、堆雪人。下午三點左右開飯,按習俗這頓飯稱為「團圓飯」,是十分豐盛的,必有蔥、芹菜,意為來年全家人聰明,勤儉過日子。

此晚宴必有魚,取「富貴有餘」之意。半夜子時,孩子們開始把柴禾抱進外屋,取抱進「財」之意。半夜「接神餃子」也頗有講究,餃子裡要包有硬幣、蔥心等物,誰要吃餃子吃到硬幣,則一年財運亨通;若吃到蔥心,則一年聰明順意。

  大年初一,戶戶皆早起,穿上新衣,走家串戶拜年,互賀新春。初二至初五,舉行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如「冰嬉」「踩高蹺」「花棍」「摔跤」等等,充滿祥和、喜慶、歡樂的節日氣氛。

滿族人有什麼風俗和忌諱

3樓:幸運的森林深處

滿族用菜風俗:滿族烹調以燒、烤見長,擅用生醬(大醬)。蔬菜隨季節不同而變化,雜以野菜(蕃蒿、蕨菜等)及菌類。

滿族先人好漁獵,祭祀時除用家禽、家畜肉外,還有鹿、麂、獐、狍、雁、魚等。尤喜食豬肉。豬肉多用白水煮,謂「白煮肉」。

設大宴時多用烤全羊。

滿族忌諱:滿族禁忌較多。不允許褻瀆神靈和祖宗。

比如滿族以西為貴,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許住人和放雜物,不能有各種不敬行為。不許打狗,更禁忌殺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許外族人戴狗皮帽子進家。

傳說努爾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獸,盡可以打來吃,但是,今後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義犬。"從此愛犬、敬犬便成了滿族的習俗。另外,滿族人不僅不食烏鴉之肉,還有飼餵烏鴉、祭祀烏鴉之俗。

擴充套件資料

滿族民族信仰:滿族曾信仰薩滿教。「薩滿」是通古斯語,意為「瘋狂的人」。

漢譯為巫師。滿族的薩滿教兼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四重含義,故崇拜的神祗既多又雜。祭記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宮廷與民間之別,富者與貧者之別及地區之別、家族之別。

清王朝初期,皇宮裡的薩滿多由熟悉愛新覺羅氏族方言而又聰明伶俐的女人擔任,稱薩滿太太,專管皇帝舉行各種神典,口誦滿語祭神,與民間為人治病的薩滿不同。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在東北的寧古塔和愛輝等地,滿族仍然保有薩滿教。

4樓:盤季問浩

滿族貴烏鴉

不食狗肉

以西為貴

家裡西炕是家中最長的長輩的

老人準備過世的時候也要躺在西炕上

殺豬時左手持刀等都是滿族的風俗

5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滿族和漢族沒有什麼差異,過去滿族人不帶狗製品或是裝飾品,年輕人都很尊重老人,如果你到她家去,最好表現的很尊重老人,比如先讓老人入座,老人坐上座等

6樓:閃電俠德恩韋德

看她講究不講究了,現在大部分滿族人沒那麼講究的,我能說上差不多只有不吃狗肉

滿族風俗習慣

7樓:落跑公主的家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杆,不許拴牲口等等。

飲食民俗:

(1)滿族餑餑。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外出射獵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製作精巧,風味獨特的各種點心,統稱為「滿族餑餑」,因此素有「滿點漢菜」之說。

滿族餑餑歷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

(2)滿族入關前有一種筵席叫「餑餑席」,每桌使用麵粉80斤,可見規模之大。使用的麵粉多為粘面,就是以糯公尺或大黃公尺、小黃公尺為主,摻入適量其他公尺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餡。主要的品種有薩其瑪、綠豆糕、蘇葉餅、豌豆黃、牛舌餅、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

每到冬天,滿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幾鍋粘豆包,凍起來隨吃隨拿。現在瀋陽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經常可以聽到粘豆包的叫賣聲。

(3)菜餚。滿族人特別喜歡吃豬肉、酸菜,而且烹調方法很多。比較有特點的菜餚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腸、火鍋、酸湯子等。

(4)遇到喜慶的事情或祭祀時,要設肉食大典。八人為一桌,席間主人端上一方方約十斤左右的豬肉和調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將肉切成塊或片,蘸肉汁吃肉,並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滿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8樓:落跑公主的家

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

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杆,不許拴牲口等等。

飲食民俗:

(1)滿族餑餑。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外出射獵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製作精巧,風味獨特的各種點心,統稱為「滿族餑餑」,因此素有「滿點漢菜」之說。

滿族餑餑歷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

(2)滿族入關前有一種筵席叫「餑餑席」,每桌使用麵粉80斤,可見規模之大。使用的麵粉多為粘面,就是以糯公尺或大黃公尺、小黃公尺為主,摻入適量其他公尺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餡。主要的品種有薩其瑪、綠豆糕、蘇葉餅、豌豆黃、牛舌餅、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

每到冬天,滿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幾鍋粘豆包,凍起來隨吃隨拿。現在瀋陽冬天的集市上仍然經常可以聽到粘豆包的叫賣聲。

(3)菜餚。滿族人特別喜歡吃豬肉、酸菜,而且烹調方法很多。比較有特點的菜餚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腸、火鍋、酸湯子等。

(4)遇到喜慶的事情或祭祀時,要設肉食大典。八人為一桌,席間主人端上一方方約十斤左右的豬肉和調好的肉汁,客人不用筷子,而是自己用刀將肉切成塊或片,蘸肉汁吃肉,並依次捧碗喝酒,十分豪爽。

9樓:小想的小世界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過春節時要拜兩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滿族傳統住房一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來客住西炕,長輩多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忌諱:室內西炕不得隨意坐人和堆放雜物;忌打狗、殺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忌諱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滿族習俗、風俗、習慣和節日。

10樓:陳璐燕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

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逢年過節,都要zhai豬,過年(春節)時每家要zhai豬二至三口。農曆臘月八日(臘八節),要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樣糧食煮粥,稱為臘八粥。除夕吃餃子,在乙個餃子中放一根白線,誰吃著白線就意味著誰能長壽:

也有的在乙個餃子中放一枚銅錢,吃到便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有錢花。此外還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點心「薩其瑪」。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夏曆十月十三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著乙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著乙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

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鬚麵」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像漢族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上插「佛朵」。「佛朵」是滿語,譯為漢語為「柳」或「柳枝」。

根據滿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孫,為表明後繼有人,要在墳上插柳。

端午節:滿族過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其風俗與漢族相同。

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

中秋節:滿族人家過中秋節也吃「團圓飯」。此外,月亮初公升之際,還要供月。

即在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灶神,俗稱「送灶王爺」。

滿族的習俗(或春節) 作文

11樓:匿名使用者

滿族過年(春節)基本與漢族差不多,從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到新一年的二月二日龍抬頭。

滿族人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麵卷子等粘食。

滿族人除夕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張貼對聯、窗花,掛箋(按八旗所屬,分別貼紅、黃、蘭、白色)、福字。互贈繡有「歲歲平安」的荷包。

滿族人除夕下午要擺供、祭祖。不常開啟的祖宗龕,年三十中午開啟。把擦得錚亮的錫供器擺上五件,主食擺上兩摞饅頭,一摞五個,豬頭擺在正中間,豬鼻孔插上大蔥,還有乾飯五碗。

供菜更有特點:第一碗是煮熟的「豬肉方子」;第二碗是過油鯉魚;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蔥;第五碗是豆腐方塊。滿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後由家人分吃。

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蔥要剪去蔥根,紮成一把,標誌著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

除夕半夜子時,家家吃餃子,還要把幾枚銅錢暗放餃子中,吃到者則「終歲大吉」。然後接神、辭歲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內豎等燈籠竿,高挑紅燈。

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賀新春。不過,過去滿族婦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正月十五,上元節,又稱元宵節、燈節。

滿族家家除吃元宵、掛彩燈外,還有製作冰燈、堆雪人習俗,這也是北方氣候所致。

「二月二,龍抬頭」滿族人正月不剃頭,大都等到二月二這天,才肯剃頭。滿族人還有「領龍」的習俗,用草木灰從水缸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彎曲如龍,然後在院中舉行祭祀,以求一年風調雨順。滿族人臘月殺豬,三十祭祖用豬頭,過了初六,將豬頭放到「哈什裡」(倉房),這個豬頭一直放到二月二,才拿出來煮熟了吃,此舉稱為「龍抬頭」。

過年節日娛樂,滿族人有參加人數眾多的「滿族秧歌」,俗稱「韃子秧歌」。滿族秧歌除以走陣式來表現生產、生活和打仗外,還通過人物的扮相、服飾、道具、舞姿動律來反映。

正月裡,婦女、兒童在火炕上玩「繃繩」、「抓嘎啦哈」等遊戲;孩子們在室外,玩起了踢毽子、打冰嘎、藏貓貓、放鞭炮等。

滿族人的節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薩其瑪、白肉血腸、豆麵卷子、蘇子葉餑餑、大黃公尺乾飯、火鍋等。

過年滿族人喜飲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黃公尺釀造的「公尺酒」;客人來家拜年,喝的飲料是用炒糊的大黃公尺、高梁公尺衝的「糊公尺茶」。

補充:看看適不適你

滿族人的特點,滿族人的特徵是什麼?

現在小看睛皇族。小帝不過清同婚。都。不很眼睛你是人眼多漢了通的朝 我不恨滿人,但是我不能原諒300年前的滿洲軍隊的野獸行為。我現在有很多好朋友是滿人哦。他們一樣說,當時的滿洲軍的確不該那樣做。滿族人 會很比一般人白。還有愛出汗。我就是滿族 我也是滿人,我覺得滿人有藝術細胞!滿族人的特徵是什麼?純種的...

滿族人的姓氏都有哪些,滿族人最尊貴的姓氏有哪些?

主要氏族 宣統二年 1910 春二月重編的 承德縣志 記載,瀋陽滿族主要氏族有 皇族舊居宗室覺羅,姓愛新覺羅氏,國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新居宗室覺羅,由此系移居於省城東二里許宗室營,亦分隸於左右翼八旗。滿洲氏族 齊佳氏 宗族又作奇氏,見於 皇朝通志 氏族略 滿洲八旗姓 清初僅兩戶。世居葉赫,齊家營...

滿族的起源,滿族人的來歷

自己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滿族人的來歷 滿族的來歷 我是個滿族 滿族的來歷應該從清朝入關開始 滿族起源 滿族的前身是女真人,有史所載 唐末,有女真三十姓 女真 至少在唐代就出現在文字記載中。滿族的前身是什麼民族?歷史書上說的好像是女真族 靺鞨和...

滿族人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清朝的滿族人,是現在的什麼民族?現在的皇帝後裔是誰?

滿族從乙個部落發展為乙個統治整個中國的民族,用了一百年的時間 明神宗萬曆十一年1583年 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 統一女真各部。1583年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 父親塔克世同時被明軍殺害,同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先統一建州本部,再吞併海西女真哈達 輝發 烏拉三部,並於1...

滿族人和中國人的百分比,滿族人和漢族人是同一人種嗎?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滿族總人口為1068.23萬人,其中 男性554.78萬人,女性513.45萬人 性別比為108.05。與10年前的 四普 相比,滿族人口增加了83.55萬人,增長率為8.48 平均年增長率0.79 在滿族人口中,城鎮人口有376.54萬人,佔總人口的35.25 鄉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