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為什麼會快速滅亡,其滅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時間 2022-02-19 02:38:49

1樓:夏子晗**

北宋滅亡後,南宋尚能偏安江左上百年,甚至南宋在長期對峙中還發動了幾次北伐反擊,收復了一定的失地。同樣的情況,南明卻20年內,速亡於滿清,即使把時間拖延到1683施琅攻台,明鄭政權覆滅,也只有短短的40年。

為什麼南明不能像南宋一樣延續呢?

1、南宋是附近有好幾個"國家",如西夏,遼,蒙古等.南宋還沒到腐朽的不可就要,金也沒到非常強大. 而明就不一樣了,首先明已經很腐朽了,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連皇帝老兒也掛了,就是不得民心了,其次清當時的體制很健全,八騎兵很驍勇,蒙古也是依附清.

明亡是很正常的. 還有主要因為領導人,弘光是個白痴,根本比不上趙構。趙構怎麼說還有指揮排程之才,弘光除了享樂,別無他能。

2、南明必南宋還腐敗得多,趙構不管怎樣還創造了乙個治世——紹興之治;他還為岳飛題字「精忠岳飛」,激勵他和抗金將士,而朱由菘和朱由榔等完全是昏君+庸君,只信奸邪,內訌不斷。其次,人民不支援南明政權,橫徵暴斂,痛恨他的腐朽

3、如果南明延續下去,不出30年,滿族就會被趕出關外,1644年,清朝之所以可以入關,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明朝滅亡前3年,國家自然災害嚴重,災民遍地,整個明朝的生產力幾乎已經不能維持乙個國家正常武裝力量,內憂外患,外有滿清勾結蒙古,內有李自成張獻忠,主要是自然災害,太多災民了,1644年明朝都城還爆發了鼠疫,幾十萬京師守衛部隊毫無戰鬥力,才讓李自成輕而易舉進了北京城,你想想啊,李自成一群農民一年發展起來的武裝力量能和正規軍比麼,加上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所以滿族才得了天下,另外如果崇禎皇帝不自殺,南下逃亡的話,也行明朝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崇禎自殺,因為皇位正統問題導致南明反清力量自相殘殺,也幫你清軍大忙,還有就是明末馬鈴薯等高產南美食物傳入中國,並大量種植,到清初,高產的糧食保證了國家的生產力,繼而國家迅速安定下來,當然還有清朝的文化控制,削髮易服等等,總的來說1644年清朝很旺。

4、南明**如此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地方軍隊更是形如強盜,南明之民心從此就已消失殆盡。

諷刺的是,南明弘光朝廷依賴籠絡藩鎮而立,又以藩鎮叛降而亡,他那傾盡國力,耗資巨大所豢養的軍隊,在清軍南侵的時候,一戰未接,大部分都投降。

多鐸初下江南的時候,投降的南明士兵就二十三萬八千三百名。僅這一批在江北投降清朝的南明兵員數目就超過了清兵南侵多鐸、阿濟格兩路兵力的總和。

以後陸續有左良玉之子左夢庚,黃得功部將田雄、馬得功,又是幾十萬的軍力,這些漢將為大清擊潰南明**、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南明重用這樣一些無恥將領,想不滅亡也難了。

南明小朝廷的無能腐敗可謂中國歷史之最。

南明**最大的失誤在於弘光朝廷的基本國策――「借虜平寇」。實行的是和大清共同討賊,圖謀劃江而治的天真戰略。

南明**之所以會犯下這種戰略性的重大錯誤,原因是因為自身的腐敗無能、不思進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黨派林立,為爭權奪利紛爭不休。

弘光朝廷建立的時候,正值吳三桂降清,聯兵擊敗大順軍,占領北京之際。

弘光君臣看到吳三桂借清兵擊敗了「闖賊」,收復神京,乙個個興高采烈,稱之為「功在社稷」的「義舉」。

五月二十七日,大學士馬士英疏「陳恢復大計」說:「吳三桂宜速行接濟,在海有粟可挽,有金聲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虜。原任知縣馬紹愉、陳新甲曾使款奴。

昔下策,今上策也。當諮送督輔以備驅使。」

次日,弘光朝廷即決定「封關門總兵平西伯吳三桂為薊國公,給誥券、祿公尺,髮銀五萬兩、漕公尺十萬石,差官齎送」。

當政的文武大臣,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以起義農民為敵,而對多次犯中原,這時已經「攘取畿輔等地」的清方則一味退讓,在「借虜平寇」的如意算盤下,圍繞「定策」、「逆案」、「順案」爭權奪利。

而軍事方面,南明最為倚重的江北四鎮中,二劉之兵皆「虛誇不中用」,惟高傑兵戰鬥力強。高傑兇悍桀驁,卻毅然拒絕清肅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誘降,疏請以己重兵駐歸德,冒大雪,沿黃河築牆,專力防禦清兵,並聯絡河南睢州總兵許定國「以奠中原」,不料許定國暗通清兵,設計於酒後謀害了高傑,渡河降清,並引清兵至儀封。

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勢危急之際,擁有數十萬重兵、鎮守武昌的左良玉,發兵南下,要「清君側」、「除馬阮」。馬士英卻公然提出:「寧可君臣皆死於大清,不可死於左良玉之手」。

當時有人抗言:「淮揚最急,應亟防禦。」馬士英命令「有議守淮者斬」,朝議之後,竟詔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

史可法以南明國防大臣的身份督師一年多,卻沒有任何成果,既沒練兵,也沒防禦,更沒有趁大清和大順交戰之際收復失地,一味苟安,最後清軍南下,一敗再敗,退守揚州,以身殉國。

不多久,南明弘光政權滅亡。

因為清朝的推行民族壓迫政策犯下了嚴重錯誤,南明後期得以順勢團結了幾十萬大順軍、張獻忠的歸降部隊,提出反清復明的口號,共同對付清兵,曾經輝煌一時。但是各個將領依舊各自為政,南明的幾個大將,孫可望後期的飛揚跋扈,最終導致眾叛親離,賣身投靠;鄭成功雖然有大志、有軍事才能,卻私心自用,斷送華南抗清大業。之後退守台灣,一心守護自己鄭家的地盤;李定國也是悲劇,出滇抗清前期遭孫可望妒恨,無法在兩湖、江西戰場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於鄭成功連兵粵、閩,會師北上,得到的卻是鄭成功的虛應,結果導致喪師失地,南明中興從此無望,最後只好死而後已。

南明之滅亡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昏庸的皇帝,肆虐的奸臣,跋扈的將領,無能的督師,明朝的遺毒如黨爭、苛政、文人領兵都被完好無損繼承下來,甚至還有所發揚光大,那麼延續著明朝的滅亡之路走向覆滅也就順理成章了。

2樓:小魚服裝品鑑官

南明**之所以會犯下這種戰略性的重大錯誤,原因是因為自身的腐敗無能、不思進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黨派林立,為爭權奪利紛爭不休。

3樓:情感雷哥

南明滅亡主要跟當時的執政者崇禎有關,崇禎無心管理國家和訓練軍隊,整日吃喝玩樂,給了清軍可乘之機,不然崇禎也不會上吊自殺。

4樓:bat誰主沉浮

南明之所以會快速滅亡,是因為統治階級的內鬥,導致南明內部出現了危機,因此會快速滅亡,

5樓:靈魂忍者

因為南明**被軍閥控制,導致朝廷不穩定,民心不在明朝,百姓不支援他們。

瑪雅文明為什麼會滅亡,瑪雅文明為什麼會滅絕?

瑪雅人的墮落是歷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古代美洲最強大的文明之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毀滅了,這讓許多人想知道古代瑪雅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像提卡爾這樣強大的城市被遺棄了,瑪雅石匠也停止建造廟宇和石碑。這些日期是毋庸置疑的,在幾個地方破譯的符號表明了公元9世紀的繁榮。然而,在瑪雅石碑上最後一次記錄下來的日期,也就...

正史為什麼不承認南明,為什麼中國的正史不承認南明?

正史本著客觀嚴謹的態度修史,不承認南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南明在朝政上幾乎沒有正式的 穩定的行政體系,在地盤上沒有穩住半壁江山,在文化上也沒有建樹,南明雖然傳了四帝,但最長也只有十九年。2 其實,嚴格來講,南明既然不是清朝,自然算是大明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南明與東晉 南宋相比歷時太短,地盤太小,難...

為什麼北宋滅亡,南宋能夠堅守國土,而南明卻沒多久就滅亡了

北宋王朝滅亡以後,南宋還能堅守國土一百多年,但是南明卻沒有多久就滅亡了,究其原因,後人議論紛紛,原因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許多人認為,南宋之所以能比南明多堅持一百多年,是因為北宋滅亡之後南宋還有一位規規矩矩的君主主政。當時的君主趙構是北宋的領導核心,雖然政權不是非常穩固,但也不至於出現太大的...

明朝滅亡後,為什麼還有南明這樣南方小王朝存在

明末北京失陷後朱姓宗室在南方建立起來的諸政權。有福王弘光政權,唐王隆武政權,魯王政權,唐王紹武政權,桂王永曆政權,韓王定武政權,其中影響較大的是福王和桂王政權。順治元年 1644 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丹陽總督馬士英等人擁戴下,在南京稱帝,建元弘光。福王政權一方面抵禦清軍南下,一方面繼續剿殺農民軍...

秦朝為什麼會輕易滅亡,秦朝為什麼會滅亡?

同時,當時秦朝郡縣制的實行,其實觸動了許多六國殘餘勢力的利益,那麼在秦朝無法收攏人心的情況下,那些殘存的六國勢力必然蠢蠢欲動,打著希望恢復分封制的旗號,舉兵反抗,而其中項羽就是這樣乙個典型的人物,以 楚國 的名義起兵反抗吸引了大批的擁躉和支援。而在這樣的衝擊之下,秦朝本就危機重重的社會就會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