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為什麼會輕易滅亡,秦朝為什麼會滅亡?

時間 2022-01-18 06:37:13

1樓:文化永生

同時,當時秦朝郡縣制的實行,其實觸動了許多六國殘餘勢力的利益,那麼在秦朝無法收攏人心的情況下,那些殘存的六國勢力必然蠢蠢欲動,打著希望恢復分封制的旗號,舉兵反抗,而其中項羽就是這樣乙個典型的人物,以「楚國」的名義起兵反抗吸引了大批的擁躉和支援。而在這樣的衝擊之下,秦朝本就危機重重的社會就會不堪重負。

2樓:倪可珈菱

嬴政在跟李思趙高談論誰即位的時候應該是被趙高害死的,所以沒有順利傳到扶蘇上位

3樓:沒活明白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殺知識分子,欺弱勢群體,必亡。

4樓:七七家的蘑菇

壓死駱駝的是最後一根稻草。秦朝滅亡輕易,但早就有此趨勢了。刑罰的嚴苛,稅款的重擔,再加上統治者的荒淫殘暴。人民的憤怒值爆發的那一刻,秦國的政權立刻土崩瓦解了。

5樓:梁毅的娛樂日誌

主要還是因為秦始皇死的太早了吧,49歲就死了,而且陰差陽錯的扶蘇沒有繼位。

秦朝為什麼會滅亡?

6樓:匿名使用者

1、社會矛盾產生:秦統一後,百姓渴望社會安寧。秦朝統治者卻忘乎所以,十餘年間,不斷動用民力:

築長城、修馳道、戍五嶺、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丁男不足,就徵發女子承擔轉輸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

秦朝統治者的橫徵暴斂已遠遠超出社會所能承受的限度。

2、社會矛盾激化:秦朝統治者是大一統的勝利者,在長期群雄角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並不完全適合統一後社會發展的需要。秦朝統治者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終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騰的局面。

3、統治階級內部:秦始皇死後,少子胡亥受親信趙高的唆使,夥同城鄉里斯,篡改遺詔,奪取妄為,是為秦二世。秦二世繼位後,各地的反抗起義已風起雲湧,然而統治者仍忙於宮廷爭鬥,大肆誅殺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滅。

7樓:姚姚帶你看世界

隨著秦始皇的死去,大秦帝國也開始分崩離析,為什麼乙個強大的帝國會迅速走向衰落呢?

8樓:123王乾

參考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易也,戰爭機器建立的國家,如果不及時轉型,終會被戰爭完結

9樓:陸世長

秦朝是第乙個**集權的封建帝國,皇帝缺少前朝的借鑑。

皇帝以為自己對民眾的傷害能力是無限的,民眾對自己沒有傷害能力,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於是壓榨過度。使民眾當暴民比當良民合算。

漢朝吸取秦朝教訓,實行適度剝削。

10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的原因估計是 秦的法律6國的人都不適應 商鞅的法律是秦國戰時之法 這你可以看下大秦帝國 還有是秦2世沒秦始皇懂得為帝之道

以上都是自己想的

11樓:秦妖

奸臣、皇帝昏庸是主要原因

12樓:泰蘭德的記憶

勞役太重 都修長城 阿房宮 秦陵 而且法律過於苛刻

秦朝為什麼會滅亡??

13樓:匿名使用者

1、秦二世統治腐敗:秦始皇死後,少子胡亥受親信趙高的唆使,夥同城鄉里斯,篡改遺詔,奪取妄為,是為秦二世。秦二世繼位後,各地的反抗起義已風起雲湧,然而統治者仍忙於宮廷爭鬥,大肆誅殺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滅。

2、產生社會矛盾:秦統一後,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丁男不足,就徵發女子承擔轉輸的苦役。

秦律名目繁多,誅罰苛刻,一人犯法,親戚鄰里都要連坐。秦朝統治者的橫徵暴斂已遠遠超出社會所能承受的限度。

3、矛盾激化:秦朝統治者是大一統的勝利者,在長期群雄角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並不完全適合統一後社會發展的需要。秦朝統治者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終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騰的局面。

4、兵心動搖:以後,秦將章邯率二十萬人向他投降。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那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占咸陽,秦亡。

14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初定,人心思安,秦始皇過於急功近利過度使用民力

修馳道,修長城,修陵寢,蓋阿房宮,求長生要斥巨資支援徐福東渡等等都在短短幾十年間發生

即使這其中很多是於國於民有利的,有好處的,但是他忽略了予民休息,戰亂後休養生息的道理

加之秦國嚴刑峻法,最終使得嚴重的徭役逼的人民苦不堪言,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再就是秦始皇死後趙高扶植的秦二世殘暴不仁,更是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因此漢朝開國後劉邦吸取了前朝的教訓,之後幾代皇帝都是勤儉,修養生息的國策來治國,才有了文景之治和武帝的開疆擴土

15樓:匿名使用者

始皇帝年近五十而不明白確立扶蘇為太子,偶然性一也。

始皇帝明知身患疾病而堅執進行最後一次大巡狩,偶然性二也。

始皇帝大巡狩之前怒遣扶蘇北上九原監軍,偶然性三也。

始皇帝最後一次大巡狩,於諸皇子中獨帶胡亥,偶然性四也。

始皇帝中途患病而遣蒙毅回成陽,偶然性五也。

始皇帝在蒙毅離開後以趙高兼領符璽令,偶然性六也。

始皇帝於沙丘行營病情突然加重,偶然性七也。

突發病情致始皇帝未能在死前寫完遺詔,偶然性八也。

突發病情未能使始皇帝召見李斯會商善後,偶然性九也。

長期忠誠無二的趙高突發人性變形之惡欲,偶然性十也。

棟樑重臣李斯之突變,最為不可思議,偶然性十一也。

扶蘇對假遺詔之缺乏辨識或不願辨識,選擇自殺,偶然性十二也。

蒙恬、蒙毅相繼入獄,蒙恬被逼接受自殺,蒙毅被殺,偶然性十三也。

王翦、王賁父子於始皇帝生前病逝,偶然性十四也。

李斯一錯再錯,大失前半生節操才具,終致慘死,偶然性十五也。

胡亥素質過低而近於白痴,偶然性十六也。

秦帝國功臣階層因李斯突變而分化不能凝聚,偶然性十七也。

趙高之惡欲野心膨脹變形,大出常理,偶然性十八也。

陳勝吳廣之「閭左徭役」突發暴動,偶然性十九也。

關中老秦人人口銳減,對惡性政變失去強大威懾力,偶然性二十也。

注:以上節選自 大秦帝國 ,如果樓主對秦朝感興趣,不妨看看 大秦帝國這本書。從秦孝公到秦朝滅亡。

16樓:姚姚帶你看世界

隨著秦始皇的死去,大秦帝國也開始分崩離析,為什麼乙個強大的帝國會迅速走向衰落呢?

17樓:呂屹

政暴,法律過嚴,制度建設不夠,過分使用民力,不知恢復生產,不注意發展文化思想,社會不能有效運轉,過分使用民力,如果秦國能做好自身,社會有效運轉,劉邦項羽以一己之身沒有人追隨又能幹成什麼事呢。

18樓:精神病患者

歷史如果是遵照秦始皇遺照立扶蘇為王,不用蒙恬出手,章邯即可平定天下,可遺照被趙高和李斯更改,立二世胡亥為王,有胡亥和趙高在,就算白起活了也白扯了,秦必定走向滅亡,因為趙高是趙國人,他把持朝政,禍國殃民,大肆徵稅負,幾乎殺死了所有秦朝忠臣,二世就是一傀儡,趙高是為了復仇禍國,乙個人把持朝政目標就算讓這個國家亡,秦想不亡也不行啊....

19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太強大了,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的人類水品,甚至可以跟現代科技抗衡,於是上帝立馬施法施計,滅了秦朝,改興漢室。

20樓:阿默

一是秦始皇太過殘暴,不考慮國家財政能否支撐他的揮霍,他也因此失了民心;而是奸臣當道(趙高);三是木有好的傳人(公子扶蘇貌似被害了)。所以秦朝必定早早滅亡。

21樓:匿名使用者

始皇帝的江山也是始皇帝自己統治後期自己葬送的。缺乏安撫,恩威並施的手段。秦人民風極端,兇悍。原因也在此!

22樓:愁恩仗劍朝天去

法律嚴苛 統治殘暴 徭役太重 對被征服地區的文化不尊重

23樓:匿名使用者

賦稅太重,百姓無法生存。

24樓:5566下文用

同樓上的~

打天下的暴虐殘忍守天下的時候依然不改變,那老百姓還不反了他。

主要還是太殘暴了,賦稅太重,修長城有抓走了很多壯丁,生產力下降了

25樓:柳多夫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6樓:東亞鷹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過秦論》

秦朝為什麼會迅速滅亡

27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初定,人心思安,秦始皇過於急功近利過度使用民力

修馳道,修長城,修陵寢,蓋阿房宮,求長生要斥巨資支援徐福東渡等等都在短短幾十年間發生

即使這其中很多是於國於民有利的,有好處的,但是他忽略了予民休息,戰亂後休養生息的道理

加之秦國嚴刑峻法,最終使得嚴重的徭役逼的人民苦不堪言,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再就是秦始皇死後趙高扶植的秦二世殘暴不仁,更是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因此漢朝開國後劉邦吸取了前朝的教訓,之後幾代皇帝都是勤儉,修養生息的國策來治國,才有了文景之治和武帝的開疆擴土

秦朝為什麼那麼快就滅亡了?

28樓:函長

秦的滅亡不是因為太弱,而是太強。 秦以武立國,整個天下在短短的十年之內被統一,各地的保守勢力和分離主義傾向頻仍,人民還沒有完全接受大一統的思想。而且秦在統一了六國之後,繼續以極大的張力向南向北繼續擴張,北收河套,南佔嶺南,兵力分散,國家核心區域反而兵力不足,以至於要釋放驪山之囚組成軍隊以抗項羽。

秦以極大的力度和極高的效率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基礎建設投入過大導致民力疲憊,官府在法家思想的知道下並沒有善加安撫,而是以苛法酷刑應對,以致終於激起民變。以今反思,如果秦能夠以比較溫和的政策度過這段劇變的過渡期,也許當不至於三世而亡。 墨子說:

"國有七種禍患。這七種禍患是什麼呢?內外城池壕溝不足守禦而去修造宮室,這是第一種禍患;敵兵壓境,四面鄰國都不願來救援,這是第二種禍患;把民力耗盡在無用的事情上,賞賜沒有才能的人,民力因做無用的事情而耗盡,財寶因款待賓客而用空,這是第三種禍患;做官的人只求保住俸祿,遊學未仕的人只顧結交黨類,國君修訂法律以誅戮臣下,臣下畏懼而不敢違拂君命,這是第四種禍患;國君自以為神聖而聰明,而不過問國事,自以為安穩而強盛,而不作防禦準備,四面鄰國在圖謀攻打他,而尚不知備,這是第五種禍患;所信任的人不忠實,而忠實的人不被信任,這是第六種禍患;家畜和糧食不夠吃,大臣對於國事不勝使令,賞賜不能使人歡喜,責罰不能使人畏懼,這是第七種禍患。

治國若存在這七種禍患,必定亡國;守城若存在這七種禍患,國都必定傾毀。 秦朝兵役徭役苛稅等等,導致田地荒蕪,人民無以為生。秦始皇犯了六種的禍患,只有這是第四種禍患;國君自以為神聖而聰明,而不過問國事,自以為安穩而強盛,而不作防禦準備,四面鄰國在圖謀攻打他,而尚不知備,他沒有犯。

當時中國全國上下大軍百萬,在加上秦始皇勤政(但不愛民)良將無數,不管是誰要造反都得想想自己的能力,況且造反一事從未有過先例,中國有乙個墨守陳規的文化,所以誰都不願意做第乙個吃螃蟹的人,到二世時所有禍患都來了,人民也就不可容忍了,戰是死,不戰也是死,那還不如死個轟轟烈烈。所以也就造反了。

29樓:裁決小琴

我以為秦之速亡根在不修仁德。所謂絕亂世當用重典,治平國須行仁愛。 秦始皇在無論何時都是大手筆的皇帝,列三公,立郡縣,一文字、貨幣、度量,北修長城以拒匈奴,南開水道以治象郡,這些對後世的意義可為觀見。

如所講,其眼光是先於世人的。奈何民可與之同樂,而不可與之始憂。民非思誰人為天下主,但思平樂而已。

是時,天下初定,六國雖可以力奪,萬民卻須以德服。連年的征戰,民以安望,不可復動其本;新立之國,如鳥初飛,不可拔其羽毛。此時秦朝,就如人身患沉痾,若驟下猛藥,其反病死,故當先下輕引,修繕其身,待其氣順元回,再施以猛藥,是以去病根。

然,始皇畢竟千古一帝,其胸懷智慧型當世之人不能望見,是以不可共語。惟秦乃行酷吏峻刑,嚴治百姓,其為驟得所反也。故六國遺民不感其恩,公侯餘欲闢其世。

民欲之亡,安得不顛?

秦朝為什麼二世而亡,秦朝為什麼會二世而亡

傳統的觀點認為秦朝亡於苛刻的法治和無休止的暴力。綜合各種的說法,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秦國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後,其本身已經逐步地走向了僵化。第一,史記陳勝世家中記載陳勝吳廣因為延誤了戍期,法令失期當斬,陳勝吳廣遂反。但是大雨應該是乙個相當有力的免責或減責事由,但是陳勝吳廣卻並不認為有這樣的...

周朝滅亡到秦朝建立這段期間內,為什麼要劃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段

周朝滅亡到秦朝建立這段時間之所以分為春秋戰國,主要是還從這段時間的歷史意義上說起。從制度層次上分析,眾所周知的是,夏到周,中國的社會是有奴隸制主導的,而在秦朝的時候,中國建立了以皇帝為中心的封建制度,所以周朝滅亡到秦朝建立這段時間屬於中國制度的關鍵時期。在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開始崩潰,並且封建制開始...

為什麼秦朝只有15年,秦朝為何只延續了短暫的十五年?

秦朝最致命的問題在於,這個政權的建立是有基因缺陷的 始皇是以武力統一天下的,原本屬於各國的百姓都不可避免地會有故國情懷,而當下秦朝的政權合法性還未能獲得舉世的公認,從理論上講,對於秦朝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奠定政權合法性的基礎 或者從實際行動上講,使基層百姓感受到新政權帶來的溫暖 再不濟,也應該請...

秦朝和隋朝有多久,為什麼秦朝和隋朝存在時間很短

秦朝為西元前221年 西元前206年,秦15年隋朝為581年 618年 隋37年 秦朝和隋朝均為二世而亡 劉宋 420 479 中國南朝第乙個王朝劉宋 420 479 劉裕建立。都建康。宋初疆域北以秦嶺 黃河與北魏為界,西至今四川,西南至今雲南,南至今越南橫山,東和東南直抵海濱,是東晉南朝時期疆域最...

為什麼說秦朝只有15年,秦朝為何只延續了短暫的十五年?

秦帝國 西元前221年 西元前206年 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嬰,共傳三帝,享國十五年。秦二世元年 前209 七月,陳勝 吳廣起義。西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西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秦朝統一後依然用嚴政治理國家,而王朝更需要休養生息。六國勢力殘餘,對秦的仇恨仍在,所以後來反秦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