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兩江總督,兩江怎麼解釋,清朝兩江總督裡面的「兩江」到底是指哪裡?

時間 2022-02-10 11:00:07

1樓:此生不換at愛冪

兩江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之一,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在朝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直隸總督位列九大總督之首可以理解,畢竟人家要拱衛京畿,又是御前重臣,身處朝堂,那麼遠離中樞的兩江總督為何那麼牛?原因就是兩江總督管著清朝最富庶的地區—「兩江」。

說起兩江,也許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江蘇、浙江,不過清代的兩江可不是指江蘇和浙江,而是安徽、江蘇和江西三個省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兩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時期大明**在全國設定兩京十三省,其中有兩京是京師(北直隸)和南京(南直隸),北直隸排第一,南直隸排第二。當時的南直隸的管轄範圍很大,管著現在的江蘇(當時上海屬江蘇)和安徽。清朝沿襲了明朝的行政區劃,但將南直隸改成了江南省,和江西省統歸兩江總督管,所以就有了「兩江」的說法。

康熙時期,江南省被拆分成江蘇和安徽兩省,從此江蘇和安徽分道揚鑣,不過兩江總督仍然沿襲了原來兩江總督的稱呼。

由於當時的兩江是中國經濟重心,是清王朝錢糧賦稅的重地,也是人文薈萃之地,所以兩江總督的地位非常高,論實權其實並不比直隸總督差。

2樓:抓狂中額

您好,兩江指江南(江蘇、安徽)、江西三省。

清朝兩江總督裡面的「兩江」到底是指**?

3樓:史論縱橫

估計很多同學都認為兩江地區就應該是江蘇和浙江,一位同學在我的文章中看到我寫兩江地區不是江蘇和浙江,氣憤的讓我要多讀讀歷史,有的時候我真的挺佩服一些人,明明自己啥都不懂,就敢質疑乙個歷史創作者,真的不知道哪來的勇氣。

縱橫雖然不是歷史科班出身,但是在歷史民科這一塊還是有點實力的,就歷史常識來說,超過全國百分之九十的人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在家喝了點酒,吹點小牛,不要見怪)。

在現在的行政區劃下,江蘇和浙江都是富庶的地區,又緊緊相鄰,因此,很多人就認為兩江地區應該就是江蘇和浙江。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偏差,實際上就是以當代情況去推測古代,是對古代認識的一種偏差,兩江這種行政規劃,在清朝時期是總督巡撫轄區的一種劃分方法,通常會以兩個省的字首,形成乙個總督轄區。

比如陝西和甘肅地區合稱陝甘總督,雲南和貴州合稱雲貴總督,廣東和廣西合稱兩廣總督,如果江蘇和浙江是乙個總督轄區的話,在稱呼上也應該是江浙總督,而不是兩江。

實際上,浙江和福建是乙個總督轄區,合稱閩浙總督,但凡對歷史了解一點的,都能知道浙江不屬於兩江。

看到縱橫分析到這裡,類似那個神之勇氣質疑我的同學,應該會說,那兩江總督,應該就是包括江蘇和江西了?

其實,這也不對,兩江總督裡面,乙個「江」是江西沒錯,但是另乙個「江」,卻不是江蘇。聽到這裡,估計很多人又質疑了,兩江怎麼可能沒有江蘇?

清朝時期兩江總督的由來,是江南省和江西省,合稱兩江。也就是說,兩江總督雖然包含了現在江蘇的轄區,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江蘇省。

這就要從明朝時期說起了,明朝時期採取兩京制,乙個是北京,乙個是南京,以京城為首的地區自然是直隸地區,因此,明朝分為北直隸和南直隸。

南直隸包含了現在轄區的江蘇、安徽、上海等地區,清朝取代明朝後,自然是要結束明朝的兩京制,取消南京的陪都地位,南直隸也被改名稱為江南省,與江西省同為兩江總督轄區。

到這裡,大家就能看到問題所在了吧!

江蘇其實是江南省再分的結果,因為清朝剛剛入關之後,江南省對全國的影響力十分巨大,順治迫於當時的壓力,採取不把雞蛋放到乙個籃子裡的策略,將江南省份為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一直到康熙六年的時候,才將江南省正式劃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

這也為什麼能夠解釋,為什麼江蘇和江西,都不挨著,怎麼能夠稱兩江的問題。

到了這裡,估計一些對歷史好奇的小朋友,肯定要問到,兩江地區都是很富裕的地區,當時稅賦佔天下三分之一,怎麼可能是江蘇、安徽、江西這三個省呢?江蘇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安徽和江西,不應該是富裕的地區啊!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安徽和江西,也是富庶地區,以安徽來說,雖然當時江蘇在拆分後是遠勝於安徽,尤其是在文化和商業方面都強於安徽,但是我們要知道,古代**是重農抑商時期,相對於商業稅,他們更看重農業稅和人頭稅。

安徽省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其境內平原佔比很大,淮河平原和沿江平原佔全省面積的55.39%,其他地區為丘陵地區,依然有很大的地方適合種地,人口稠密,自然災害少,自然也是納稅大戶。

還是要強調一點,古代跟現在有很大差別,不能以現代的視角來看古代的東西,也許在現在沿海省份都是發達省份,但是在海禁時的古代時期,沿海省份未必比內陸發達。

儘管江南省被一分為二,在整體上依然還是兩江總督轄區,在清朝總督排序中,直隸總督第一,兩江總督則排第二,在98位兩江總督中,有影響力的總督多達80多位,其中晚清四大名臣,都有兩江總督的任職履歷。

4樓:煙蓑雨笠垂綸人

兩江指的是江南省與江西省,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1667年,江南省被康熙拆分為江蘇和安徽兩個省,三個省仍然在兩江總督轄下。

5樓:光之綠巨人之子

清朝時期的「兩江」指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這三個地方,這兩江不僅經濟繁榮,文化也非常昌盛。

6樓:可愛的若若若

清朝兩江總督裡面的「兩江」是指江南和江西。跟清朝初期的行政區域劃分有關,當時的江蘇和安徽兩省都劃歸了江南省。

7樓:莉莉絲舞會

「兩江」應該是江南省和江西省。清朝推翻明朝統治入關後,肯定是不能用前朝的地理名稱。將「南直隸」換成江南省這個名字,而後江南省又被拆成分江蘇省和安徽省。

8樓:花花就是我

清朝兩江總督裡面的兩江,其實指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是指當今的安徽,江蘇,上海

9樓:熱愛生活的大壯

兩江總督其實是指:江蘇(包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軍務,不是單單兩個地方

10樓:七特

其實是指長江和和廠家江,因為這兩個將比較的突出,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清代的兩江總督的兩江指的是什麼地方?

11樓:馮煙雲煙

總督是起源於明代的乙個地方官職,入清之後成為定製,是地方最高軍政長官,管轄三省、兩省或一省的軍政要務,官銜從一品。

在清朝中前期,地方總督共計有八個,分別是:

直隸總督

兩江總督

湖廣總督

兩廣總督

閩浙總督

陝甘總督

四川總督

雲貴總督

(清代八大總督管轄地區)

在這八個總督中,直隸總督的地位最高的,畢竟北京就在直隸,地位自然是超越其他督撫。

而除了直隸總督以外,兩江總督是排名第二位的封疆大吏,地位也是略高於其他總督。

總督的稱謂都是來自於所轄地區,例如:

直隸總督管轄直隸省、四川總督管轄四川省

閩浙總督管轄浙江和福建

雲貴總督管轄雲南和貴州

陝甘總督管轄陝西和甘肅

兩廣總督管轄廣東和廣西

相比於以上六個總督,湖廣總督和兩江總督的名稱有點讓人迷糊。

湖廣總督的轄區是湖南省和湖北省,按理說應該叫兩湖總督,湖廣中的「廣」是指誰?

而兩江總督的轄區是安徽、江蘇和江西三省,「兩江」的稱謂明顯是把安徽拋棄了,大安徽就這麼沒有存在感嗎?

其實湖廣總督和兩江總督名稱的**都是有歷史原因的,咱們先說湖廣總督。

在明代的時候,湖南和湖北還沒有分家,同屬於乙個省,叫湖廣省。待清兵入關之後,順治元年設立湖廣總督管轄兩湖地區。

(明代湖廣省)

到康熙七年,由於戰亂導致四川人口稀少,清朝曾將四川和湖廣併入乙個總督轄區,廢除四川總督和湖廣總督,合併設立川湖總督。

康熙十九年,清廷重新恢復湖廣總督。

康熙二十六年,清廷將湖廣省拆分為湖北和湖南兩省,湖廣總督更名為湖北湖南總督。

自此之後,湖北湖南總督一直是正式稱呼。但是由於湖廣總督叫著更順口,因此大將仍習慣稱之為湖廣總督。

至於兩江總督,也並非是指江蘇和江西,而是指江南省和江西省。

明代是兩京制,設有南京和北京兩個首都,北京所在的省份叫直隸,南京所在的省份就叫南直隸。

(明代的南直隸省)

後清兵入關,廢除南京的陪都地位,改稱江寧,南直隸的稱呼也不能叫了,改稱江南省,與江西省一起劃入兩江總督轄區。

到順治十八年,清廷忌憚江南省財力雄厚,唯恐地方坐大,於是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左省和江南右省。

至康熙六年,江南左省定名為安徽省,江南右省定名為江蘇省,兩省徹底分家。

不過雖然安徽和江蘇已經分家,但兩省和江西依然屬於兩江總督轄區,而鑑於轄區沒有發生變化,兩江總督的稱謂也就沒改。

12樓:史論縱橫

估計很多同學都認為兩江地區就應該是江蘇和浙江,一位同學在我的文章中看到我寫兩江地區不是江蘇和浙江,氣憤的讓我要多讀讀歷史,有的時候我真的挺佩服一些人,明明自己啥都不懂,就敢質疑乙個歷史創作者,真的不知道哪來的勇氣。

縱橫雖然不是歷史科班出身,但是在歷史民科這一塊還是有點實力的,就歷史常識來說,超過全國百分之九十的人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在家喝了點酒,吹點小牛,不要見怪)。

在現在的行政區劃下,江蘇和浙江都是富庶的地區,又緊緊相鄰,因此,很多人就認為兩江地區應該就是江蘇和浙江。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偏差,實際上就是以當代情況去推測古代,是對古代認識的一種偏差,兩江這種行政規劃,在清朝時期是總督巡撫轄區的一種劃分方法,通常會以兩個省的字首,形成乙個總督轄區。

比如陝西和甘肅地區合稱陝甘總督,雲南和貴州合稱雲貴總督,廣東和廣西合稱兩廣總督,如果江蘇和浙江是乙個總督轄區的話,在稱呼上也應該是江浙總督,而不是兩江。

實際上,浙江和福建是乙個總督轄區,合稱閩浙總督,但凡對歷史了解一點的,都能知道浙江不屬於兩江。

看到縱橫分析到這裡,類似那個神之勇氣質疑我的同學,應該會說,那兩江總督,應該就是包括江蘇和江西了?

其實,這也不對,兩江總督裡面,乙個「江」是江西沒錯,但是另乙個「江」,卻不是江蘇。聽到這裡,估計很多人又質疑了,兩江怎麼可能沒有江蘇?

清朝時期兩江總督的由來,是江南省和江西省,合稱兩江。也就是說,兩江總督雖然包含了現在江蘇的轄區,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江蘇省。

這就要從明朝時期說起了,明朝時期採取兩京制,乙個是北京,乙個是南京,以京城為首的地區自然是直隸地區,因此,明朝分為北直隸和南直隸。

南直隸包含了現在轄區的江蘇、安徽、上海等地區,清朝取代明朝後,自然是要結束明朝的兩京制,取消南京的陪都地位,南直隸也被改名稱為江南省,與江西省同為兩江總督轄區。

到這裡,大家就能看到問題所在了吧!

江蘇其實是江南省再分的結果,因為清朝剛剛入關之後,江南省對全國的影響力十分巨大,順治迫於當時的壓力,採取不把雞蛋放到乙個籃子裡的策略,將江南省份為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一直到康熙六年的時候,才將江南省正式劃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

這也為什麼能夠解釋,為什麼江蘇和江西,都不挨著,怎麼能夠稱兩江的問題。

到了這裡,估計一些對歷史好奇的小朋友,肯定要問到,兩江地區都是很富裕的地區,當時稅賦佔天下三分之一,怎麼可能是江蘇、安徽、江西這三個省呢?江蘇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安徽和江西,不應該是富裕的地區啊!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安徽和江西,也是富庶地區,以安徽來說,雖然當時江蘇在拆分後是遠勝於安徽,尤其是在文化和商業方面都強於安徽,但是我們要知道,古代**是重農抑商時期,相對於商業稅,他們更看重農業稅和人頭稅。

安徽省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其境內平原佔比很大,淮河平原和沿江平原佔全省面積的55.39%,其他地區為丘陵地區,依然有很大的地方適合種地,人口稠密,自然災害少,自然也是納稅大戶。

還是要強調一點,古代跟現在有很大差別,不能以現代的視角來看古代的東西,也許在現在沿海省份都是發達省份,但是在海禁時的古代時期,沿海省份未必比內陸發達。

儘管江南省被一分為二,在整體上依然還是兩江總督轄區,在清朝總督排序中,直隸總督第一,兩江總督則排第二,在98位兩江總督中,有影響力的總督多達80多位,其中晚清四大名臣,都有兩江總督的任職履歷。

兩江指的是哪個地區,兩江總督指的是哪兩江?

清代 兩江總督 管轄的是江南 江西二省,後來江南省拆分為江蘇 安徽兩省,兩江 即指今江蘇 安徽 江西三省。跟唐代沒關係,唐代的江南道包括今江蘇南部 浙江 福建 江西全境 湖南東半部 廣東北部,後來拆分為江南東西道,是大致以今天江西與浙江 福建邊界分開,而今江蘇大部屬淮南道,淮南道駐揚州。今江蘇 江西...

署理兩江總督與公升任兩江總督有何區別

安徽 江蘇 上海 江西 前面三個為江南省 所以又叫兩江總督 江南省和浙江省,後來江南省分為安徽和江蘇兩個省 江西,安徽和江蘇,一般不包括浙江,浙江是歸閩浙管的 浙江,安徽和江蘇 江南省和浙江省,後來江南省分為安徽和江蘇兩個省。江南和江西,江南即江蘇和安徽,為清朝財賦重地 兩江位江南省和江西省,並沒有...

請問兩江總督管理哪幾個地方,兩江總督都管哪幾個省

請問兩江總督管理哪幾個地方?他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兩江總督要管理廣西,廣東浙江。只記得這幾個地方。管理著現在的江蘇,浙江和上海等地。通過查閱資料之後,確定清朝時期的兩江地區就是地處長江下游,地理位置極為優越的江南,江西兩省,這兩省中的江南省則是當時全國最為富庶的區域,相當於今天江蘇...

兩江總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後為何卻將其滿門抄斬

表面一套,背地一套,雍正不斬他斬誰?清朝康熙皇帝統治的晚期,奢侈與享樂的風氣盛行,大力的搜刮百姓的膏脂。賄賂腐敗非常嚴重。雍正繼承大統後,腐敗的情況依舊很嚴重,雍正皇帝用強硬的手段和方法來遏制腐敗的現象,整頓官場的不良之風。當李衛把這些情況如實的稟報給雍正,雍正大怒。一下子,唐文堯的人設就崩了。立刻...

清官于成龍任兩江總督時是正一品官銜嗎

于成龍的兩江總督是正二品,如加兵部尚書銜或太子太保銜是從一品。是正一品。當時于成龍還是大學士。大學士領銜的總督為正一品 應該是從一品,但是當過兵部尚書的是小于成龍,你說的是大于成龍 于成龍兩江總督兼兵部尚書屬於從一品。一品是京官 像封疆大吏一般是2品的 朝廷歷來是奉行 官大權小 權小官大。兩江總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