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城遷徙的原因

時間 2022-02-05 07:56:19

1樓:匿名使用者

只遷過一次 公元1149年 朱棣由南京遷都北京

遷都北京既是朱棣的個人夙願,也是國防的需要。綜合起來有這麼幾個原因:

1、朱元璋認為,凡以應天為都的歷朝,氣數都不長。作為他的兒子,朱棣顯然理解這一點--不知是不是歷史的巧合,前朝姑且不論,明朝在此定都,建文帝在位4年而終;太平天國在此建都,不到15年便宣告失敗;國民**定都南京,22年即被推翻……

2、南京地處長江下游,在軍事防禦上處於不利的地理位置--清後期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從武漢發兵,順長江直抵金陵,一戰而勝。這也驗證了明帝的擔心。

3、當時北方的蒙元殘部,才是明王朝最大的勁敵。出於國防考慮,朱棣決定採取「天子守邊」的方式,用行政手段將全國的人力物力向北方邊境進行集中--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這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呀。

4、朱棣的個人感情因素。他曾長期生活在北平,對北平感情很深,視那裡為龍興之地。

5、從統治基礎上來說,南京所在的江浙地區,有很多心理上支援懷念建文帝的文士。遷都北京,則可以使朱棣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心理上要踏實的多--就為了這個建文帝的神秘死因,朱棣窮極一生尋找事實真相。甚至不惜派遣鄭和率龐大艦隊下南洋去探訪……

北京既是他經營多年的大本營,又遠離南方親建文帝的勢力。除此之外,遷都北京還可以實現「用南京控制南方財賦,用北京控制北方邊防。」「天子守邊」局面。

這在後來的200多年一直是明朝的基本國策。

首先,用北京控制北方邊防。由於明朝與北元以及後來的瓦剌、韃靼敵對,北方邊防一直是國防的重中之重。自古皇帝最怕的就是丟江山,手握重兵的邊臣造反是每乙個皇帝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遷都是明朝的方式。由於北京算是乙個從農業區到牧業區的乙個邊防重鎮,遷都此舉造成了明代獨特的「天子守邊」的局面。一方面,天子守邊可以防備邊臣擁兵自重;另一方面,北方邊防因為首都在邊境而必須保證穩定,客觀上使得邊防不至於鬆懈。

而且邊防的穩定掩護了大後方南方地區的發展。

其次,用南京控制南方財賦,南京仍舊作為陪都,控制當時全國最富庶的江南地區。由於江南一帶已經成為全國經濟、商業、農業的中心,必須要保證對這個地區的控制。南京雖然號稱陪都,而且有幾乎全套****設定,但是基本沒有什麼實權,說白了只是監視南方給北方首都送錢送糧的。

所以雖然首都不在經濟中心區,但是控制卻很穩固

2樓:賢

明朝直接把都城遷到了國防前線

北京具有優越的軍事地理環境。抗擊北元是明初鞏固政權的當務之急。北京處於蒙古高原、東北平原與中原聯絡的交接點上,在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鬥爭中,軍事地位不斷上公升。

面對故元的軍事威脅,北京西北、正北、東北三面環山,其中險關危隘眾多,易守難攻。北京南部、東南部是廣闊的大平原,交通便利,便於迅速提供有效供給。其次,遷都北京也是中華民族長期融合的必然結果。

在中國歷史上,宋遼金元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乙個重要時期。由游牧民族建立起來的金、元政權都建都於北京,表明中國的政治中心已逐漸北移,明成祖遷都北京正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趨勢。從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東北和西北邊疆大片土地考慮,建都北京顯然比建都南京有利。

另外,北京乃燕王發跡之地,他在此經營多年,是「龍興之所」,朱棣本人心理上也有一定的傾向性,認為這是自己的福地。並且,追隨自己起事而受封的宿將謀臣,多也為北方人士,功成後也有思鄉之情,希望榮歸故里,光宗耀祖,遷都北京易於得到他們的支援,阻力小。同時,由於朱棣「逆取皇位」,回到北京,希冀以此尋求某種心理上的平衡。

乙個國家具體選擇何地作為其都城,這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受當時國內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影響。集中反映到如何才能更好地維護和鞏固政權這個中心點上,特別是軍事地理優勢,在某些特定時期,也可以說起著決定作用。

因在軍事上處於弱勢而不得不以遷都尋求一時安全的辦法以後還多次出現,如戰國時楚國的都城由郢(今湖北荊州江陵)遷至陳(今河南淮陽),又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面對蒙古軍隊的入侵,金朝的首都由燕京(今北京)遷往南京開封(今開封),末年又遷至蔡州(今河南汝南)。更嚴重的是,因國土淪喪,原有的都城已為敵方所佔,要繼續存在,自然只能遷都。

如東晉建立時,西晉的首都洛陽已非晉朝所有,只能遷都於建康(今南京)。南宋建立時,北宋的首都開封也已被敵方控制,只能以杭州為「行在所」(臨時首都),一直「臨時」了一百多年。

在和平時期的遷都則主要考慮國家的安定和某一方面發展的需要。光武帝漢秀恢復漢朝(東漢)後,為了就近得到糧食和物資的**,便於得到自己的政治基礎南陽地區的支援,定都於洛陽,而不是恢復西漢的首都長安。明成祖朱棣在擁兵南下篡奪政權後,將首都從南京遷至北京,雖然不無鞏固自己根據地的考慮,但更主要的還是為了對抗蒙古的威脅——將首都置於接近邊疆的險地,使國家不得不保證前線的軍事實力。

因為政權被少數民族政權推翻,皇帝被俘虜,不得不遷都南下,西晉原以洛陽為都,被前趙推翻後,東晉定都建康,北宋被金推翻後,南宋定都杭州。

3樓:匿名使用者

向北方遷都的計畫,其實最早是朱元璋提出來的,為此他還命令太子朱標去巡視關中。只是由於朱標英年早逝,使朱元璋深受打擊,再無精力和心情考慮遷都的問題了。

朱棣在奪取天下即位之初,雖仍以南京為京師,但卻同時將北平公升為陪都,改名北京,稱行在。

這之後的十幾年間,在朱棣的安排下,北京城開始了有計畫的發展--經濟得到了繁榮,輸送漕糧的運河得到了疏通,北京周邊的軍事防禦力量也得到了加強,這些前期措施使得遷都北京水到渠成。後又經過三年土木建設,朱棣遂於永樂十九年(1421)正式遷都北京。

遷都北京既是朱棣的個人夙願,也是國防的需要。綜合起來有這麼幾個原因----

1、朱元璋認為,凡以應天為都的歷朝,氣數都不長。作為他的兒子,朱棣顯然理解這一點--不知是不是歷史的巧合,前朝姑且不論,明朝在此定都,建文帝在位4年而終;太平天國在此建都,不到15年便宣告失敗;國民**定都南京,22年即被推翻……

2、南京地處長江下游,在軍事防禦上處於不利的地理位置--清後期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從武漢發兵,順長江直抵金陵,一戰而勝。這也驗證了明帝的擔心。

3、當時北方的蒙元殘部,才是明王朝最大的勁敵。出於國防考慮,朱棣決定採取「天子守邊」的方式,用行政手段將全國的人力物力向北方邊境進行集中--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這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呀。

4、朱棣的個人感情因素。他曾長期生活在北平,對北平感情很深,視那裡為龍興之地。

5、從統治基礎上來說,南京所在的江浙地區,有很多心理上支援懷念建文帝的文士。遷都北京,則可以使朱棣回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心理上要踏實的多--就為了這個建文帝的神秘死因,朱棣窮極一生尋找事實真相。甚至不惜派遣鄭和率龐大艦隊下南洋去探訪……

4樓:匿名使用者

南京,也就是應天,是代表當時所謂的正統建文帝,那裡還不完全屬於朱棣的勢力範圍,對他來講根基不深厚。北京則是他燕王封底,他在那裡發展多年,他也是個有作為的君主,已經有了相當的勢力,可以說在北京,朱棣可以消除許多隱患,得意坐穩這個搶來的江山

再就是一是明成祖的故地

二是為了抵禦蒙古舊部的騷擾

三是不願意在被滅的建文帝舊都繼續統治

1402年6月17日,朱棣在南京(應天府)登上明朝帝位,登基僅五個月後的1402年12月18日,便接受禮部尚書李至剛的建議,決定把都城由南京遷往北平。1403年2月4日,朱棣下令改北平為北京。

北京自元朝以來已發展成為全國政治中心,自古就有「金湯之固」的地理位置。明成祖朱棣本人興起於北京,他深知倘若不將全國政治中心北移,北平的軍事優勢勢必會造成新的軍事勢力,威脅**的安全。

朱棣與謀臣們為遷都做了一系列精心準備,如提高北京的政治地位,恢復、發展北京的經濟,疏通運河等,並於1407年5月開始在北京大興土木,修建宮殿。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因為他殘酷殺害方孝儒10族,南方人對他痛恨入骨,這是主要原因

5樓:暗生蓮花

只遷過一次啊,就是朱棣「靖難之役」之後把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原因就是朱棣封王的時候是燕王,根基在北京,還有,當時蒙古雖然北歸,可是實力仍舊很大,對中原還有相當大的威脅,天子坐鎮北京,可以震懾蒙古,方便指揮作戰。

至於清軍入關後的南明小朝廷,數度遷都,其實就是被多爾袞打的無力招架,逃跑而以。

6樓:匿名使用者

燕王朱棣當上明成祖後,遷都北京最主要的原因是抵禦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的侵犯,後明朝在遼東建立軍事基地也是如此!

7樓:匿名使用者

有幾個原因:一是當時的皇帝是朱棣,他未做皇帝前被封為燕王,燕就是北平,現在的北京,他當了皇帝後就遷都北京;二是北京的地理條件好,東邊是天津,是一道很好的防鎖線。

8樓:a一弘秋水

原因:1,都城在北京,利於對全國(主要是北方)的統治;

2,「靖難之役」之前朱棣為燕王,燕即今天的北京。

(我們最近的歷史課剛剛講了這個啊)

9樓:匿名使用者

10樓:很沒意義

個人因素是他曾經在**當藩王

企鵝遷徙的原因,帝企鵝為什麼要遷徙

企鵝遷徙是因為繁殖。每到4月份,南極開始進入初冬,帝企鵝爬上岸來,開始尋找 安家立業 的寶地。到達繁殖地乙個多月後,雌帝企鵝產下一枚淡綠色 重約500g的蛋,然後將蛋交給雄帝企鵝,就匆匆上路,返回食物豐富的海洋,以補養它們因生育而衰弱的身體。雄企鵝便彎著脖子,低著頭,不吃不喝地站立60多天,承擔起孵...

明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事實上,崇禎雖然為了國家嘔心瀝血,但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崇禎執政時期主要有三個問題 一是崇禎失去了對文官集團的控制。崇禎壓根兒就沒有正兒八經地學過帝王治國之道,完全是憑著自己的滿腔熱血,崇禎繼位之後就剷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由於過於徹底,導致無法真正駕馭文官集團,並最終讓明朝的國家機器停轉。二是崇...

明朝滅亡的原因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麼

明朝滅亡的基本原因就是統治者的昏庸。農民起義軍。滿清的入關。首先,導致明朝滅亡的第乙個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兼併和吏治腐敗,第二個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就是長年累月的戰爭,第三個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明朝後期的那幾位奇葩皇帝了。直接原因 旱災 導致農民起義 根本原因 土地兼併 幾乎每個王朝都是這個原因...

朱元璋的後人?明朝滅亡的原因,明朝滅亡時朱元璋後代被殺了多少

朱元璋的後人在中國各地。鍾祥有個嘉靖皇帝的父母墓明顯陵,聽說當地人們說這裡有朱元璋的後代。至於不公開家族秘密這個問題屬於皇室的家事,外人是不知道的。等到滅亡才公布這樣才能繼續出現自稱朱三太子 朱某某等等明朝皇室後代來領導反清復明。長平公主 據 明史 記載清朝為了籠絡人心,下旨把她下嫁給周世顯,後來因...

明朝的倭寇之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產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時期軍隊沒有戰鬥力,而且海防能力是非常差的。明成祖朱棣之後,明朝禁止海上遠洋 導致很多從事海上 的人無以為繼,所以勾結日本浪人。在海上大肆橫行,燒殺搶掠。明朝制度腐敗,國內政局不穩定,東南沿海地區的人民為了利益和倭寇勾結。明朝中期的倭寇之亂是怎麼來的,產生倭患的起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