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曹丕篡漢晉渡江滅吳八王之亂司馬篡魏

時間 2022-01-23 02:00:21

1樓:小奇

按順序排下來是:曹丕篡漢 司馬篡魏 晉渡江滅吳 八王之亂 五胡亂華

2樓:秦准水飄紅葉

事實上,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已經埋下了士族門閥的禍根。司馬家的分封制使**權力更加分散。漢承於秦的政治制度已經崩潰,取而代之的是比唐末更嚴重的分散局面,晉的統一是不極不徹底的而不穩固,從南北朝乃至隋唐,門閥造成權力更迭的現象看,八王之亂只是加速五胡亂華的到來。

關寧鐵騎的遼西門閥就是乙個例子。至於東吳,可以無視,東晉苟延殘喘靠的是北府幕軍,候景萬人就鬧得江南白骨露於野。東吳的陸軍能守住江東,只是意外。

西晉分封制,藩王能有1萬2千人以上私兵,只要有錢,在封地裡招兵沒事。**,從司馬炎就開始刀槍入庫了。司馬衷能震住那些藩王?

3樓:匿名使用者

穿越!!歷史沒有假設。

4樓:飄飄渺渺夢逍遙

樓主要寫**或者看**入迷了吧,我看來歷史就是歷史,人無法所改變,事情已經發生何必再去追求那些永遠不可能的事呢

5樓:fly張宇婷

首先一點,當時晉國已經具有了壓倒性的優勢。經濟人口文化都要遠遠優於東吳,而且佔據了長江上游,水戰之中也有了天然的優勢。可以說,只要內部沒有像八王之亂那樣的大亂,晉滅吳是必然的。

其次,你口中的司馬衷那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白痴晉惠帝。不同於劉禪那種「偽白痴」晉惠帝是真白痴...君弱臣必然強,朝局不穩是必然的。

之所以立惠帝,是因為他老丈人乃是賈充,背後有著極大的勢力

還有,既然司馬炎訂立了分封制,那麼,諸侯之亂那是必不可免的。縱觀古代史,從東周到西漢初年,從西晉到明初,只要是分封制國家,必然諸侯王會參與到最高權力的爭奪

至於五胡亂華,若是沒有司馬炎的奢侈,沒有晉惠帝的白痴,沒有賈南鳳的霸道,沒有八王之亂的內耗。那些智商未開發,經濟全沒有,文化是個渣的半野蠻群體,又如何能入主中原

當然..如果你的前提是西晉經過了以上所說的一切,那麼必然不可能有東晉。。

6樓:楚陵之

如果真有如果,那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依然會上演。至於東吳會怎麼樣,估計又會出現乙個元強滅南宋那些的局面,漢族又杯具了。。 五千年朝代更替,其實就是乙個勢的問題,當你處於強勢而擊之,無往而不利。

勢一定形成,就不是人力所能改變得了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歷史也一樣。

7樓:

首先,我要說,歷史是沒有偶然的,有的只是必然。晉朝滅了東吳,本就是乙個歷史大勢的趨勢推動的結果,所以就沒有可能不可能之說。假設就是不成立的。

當時,晉朝兵力強大,經濟發達,司馬炎有才幹;而東吳孫皓暴虐,好殺,喜揮霍,因有長江天塹而自以為無人可破。對比之下,可知東吳滅亡是必然的。至於司馬炎的傳位,是無數人的私心和中國流傳下的第長子繼承制度造成的結果。

司馬衷的母親是皇后,所以他是嫡子。而且他的舅舅在朝中也有很大勢力,為了鞏固權力,他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外甥當皇帝。至於司馬炎的私心,是因為他不想讓才能搞過自己的弟弟繼位。

所以他選擇了司馬衷。所以司馬衷的繼位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結果。而又因為司馬衷的愚鈍,賈南風的弄權,皇族想奪權的慾望,還有某些小人的趁機弄亂,都造成了八王之亂。

這也是必然。五胡亂華使基於中原內部動盪不安,因為政權的變換,人民惶惶不安,國家財政空虛,朝廷小人當道,而與此同時,少數民族政權學習中原文化,在政治上有了比較好的綱領,而且,胡人善戰。此消彼長之下,五胡亂華就發生了。

8樓: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一定會換,只是時間問題

9樓:匿名使用者

即使當初司馬炎沒有派大軍滅掉吳國而突然去世把皇位留給了司馬衷,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還是會上演的。首先,西晉政權是從曹魏那奪來的,雖說是禪讓,但每個人都明白那是篡權,這令忠於曹魏的殘部及皇族不滿,他們時刻為復魏而計畫著。其次司馬一族的野心被司馬炎點著了,他們時刻都準備著為奪取皇位的戰爭,這是只要開國皇帝司馬炎一死,皇族們便會明目張膽地紛爭,最糟糕的是第二任皇帝是乙個毫無才能的司馬衷,而此時西晉在鬧荒災,飢民遍地,司馬衷卻毫不在意百姓的死活,西晉大地上飢民買兒女而存活的現象隨處可見,民於君怨沸騰。

這三大矛頭都直指皇帝司馬衷,而白痴皇帝司馬衷顯然沒發招架得住,於是沒多久戰爭必會爆發,八王之亂將是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由於司馬衷的政見幼稚,沒有遠大的滅吳志向,吳國便會幸運地存活下來,時孫休死,孫皓被立為皇,孫皓淺薄也沒有滅晉志向,他只鍾情於殘暴,他在吳國濫殺大臣和無辜百姓,原來平靜祥和國人一心對外的吳國的矛盾一下子變得尖銳,時間久而久之,孫皓在沒有外患侵略(司馬衷無意於吳國)殘暴統治會變本加利,這樣勢必引起國人與大臣的暴動,於是吳國便會陷入內亂。到這時為止,西晉與吳國相繼陷入戰爭與混亂,中原地區複雜的因素(比如中原胡人受到壓迫,大量人口被貴族倒賣)便激起了中原胡人的反抗,同時外境的胡人意識到有利可圖,便會入侵中原,因內亂等個中因素而使得西晉與吳國奄奄一息,無法抵擋住胡人的衝擊,於是五胡亂中華便會上演。

歷史車輪執行的軌跡是不會因「假如」而偏移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曹丕篡漢 司馬篡魏 晉渡江滅吳 八王之亂 五胡亂華 按先後順序

11樓:可樂k牛奶

其實我純圍觀 同好奇這段歷史

12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沒有啦!吳國主要是繼承人孫皓暴虐。如果換上個勤政愛民有作為的皇帝,憑晉朝君臣的能力不一定能滅的了吳國。

司馬炎死後如果還傳位給司馬衷,那肯定是要出問題的啊?那個國家可以讓乙個白痴來統治呢?到那時肯定會國家大亂的,那麼北方的大族肯定還是要難逃的,如果吳國的那位皇帝還能有點武略,就算什麼五胡亂華的,應該也能搞定吧!

很有可能就像元末朱元璋一樣來一場南勝北。

13樓:匿名使用者

我估計不會

首先 晉不滅吳 是不可能的事

晉佔據大部分地區 怎麼可能不滅吳

就算吳不出孫皓 晉不出羊牯

造一百年的船 練10年的水軍 壓都壓死了就如你所說的 不滅 晉覺吳芒刺在背 必不會奢華過度 貪圖安逸五胡就不會有機可趁

吳所在的地區是生產力最發達的地區 文化發達 生活也最為糜爛或許吧

14樓:

歷史沒有如果,乙個朝代的興衰有其歷史必然性和偶然性,蝴蝶閃動翅膀之前不會知道會有什麼後果的,假設的話那就太多的結果了

15樓:樺兒

歷史就是已發生的事實,不可能有如果,如果有如果,那今天的一切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主人是在為穿越做準備嗎?

17樓:匿名使用者

正是因為滅了吳國,天下太平,司馬炎才敢把位置傳給乙個白痴兒子。如果吳國未滅,司馬炎必然傳位給另乙個繼承者,這個繼承者的水平至少能統一中國。那麼這樣八王之亂不會發生了。

然後由於中原穩定,五胡亂華的可能性就很小。

朝代歌中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後延 的含義

18樓:三姐弟的麻麻

意思是:三國時期國家分為魏、蜀、吳三個國家,晉朝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因為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後,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所以叫兩晉前後延)。

三國(220年-280年):

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晉朝(266年-420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北方陷於混亂,史稱五胡亂華。

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五胡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

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擴充套件資料

朝代歌是一首將中國歷史上各朝代都串起來所形成的歌曲。這是現代人為了巧妙地記憶中國歷史各朝代順序而創造出來的,種類多,而且凸顯歷史特色。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統治年代簡介:

黃帝堯舜禹(約170萬-4000年前)夏朝(前2070-1600)商朝(前1600-1046)西周(前1046-771)東周(前770-256)春秋(前770-476)戰國(前475-221)秦朝(前221-206)西漢(前202-公元8年)新朝(8-23)東漢(25-220 )。

魏(220-265)、蜀(221-263)、吳(222-280)、西晉(265-316)、東晉(317-420)、十六國(304-439)、南北朝(420-581)、隋朝(581-618)、唐朝(618-907)、五代十國(891-979)。

宋朝、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遼朝(916-1125)、西夏(1038-1227 )、金朝(1115-1234)、元朝(1206-1368)、明朝(1368-1644)、清朝(1616-1912)。

19樓:貞觀之風

三分魏蜀吳:東漢末年,群雄紛爭,軍閥混戰不止,以曹操為首的曹魏集團、孫權為首的孫吳集團、和以劉備為首的蜀漢集團,在天下爭奪戰中先後脫穎而出,建立了魏、蜀、吳三個國家。

兩晉前後延:司馬氏掌控曹魏政權後,司馬炎先後消滅魏、蜀、吳三國建立西晉王朝;由於西晉的八王之亂,司馬氏西晉政權滅亡,司馬睿南渡在建康建立東漢政權,到420年東晉滅亡。

20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四起,各據一方。後來曹操、劉備、孫權佔據主要優勢,把天下三分建立了魏蜀吳三國。

魏蜀吳三國分別傳到第二代手中時,魏滅了蜀吳統一天下,卻發生內亂,魏大將司馬一家篡權,建立了晉,後來晉分為東晉和西晉,但不是並立於世,而是一前一後相互承接的。

五胡亂華算不算「外族入侵」,五胡亂華是外族入侵還是奴隸起義

算,在當時的確是外族入侵,不過涉事的 五胡 匈奴,鮮卑,羯,氐,羌,其中匈奴,鮮卑,羯,氐四族均因入侵而融入了漢族,產生了民族大融合的結果,族名都不存在了,古羌族最終也分化成了多個西南民族,成為了國家的一部分 雖然是外族入侵,但結果卻被漢族吃掉了 你如果把五胡看做外族,當然就是 外族入侵 但實際上,...

請問「五胡亂華」是怎麼一回事,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三國時的高壓民族政策是五胡亂華的導火索 只是一家之言,我認為得把 三國 改為 西晉 我們看歷史 學歷史要有自己的觀點。鄙人認為,五胡亂華的主要原因有四 第一,經濟因素。胡人是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 靠天吃飯 比農耕民族更嚴重,一旦遭遇乾旱馬牛羊就沒草吃,那麼人也沒飯吃了 而且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物質匱乏...

五胡亂華時期漢族差點滅絕,那麼後來「五胡 的結局都如何呢

到唐代以後,鮮卑就徹底融入了漢族當中,貌似鮮卑是五胡當中結局最好的乙個。後來的結局是他們被滅亡了,還有的歸順了其他的朝代。五湖隨時間的推移,大多都被漢族同化了,有的到最後越來越好,有的結局卻沒落得好下場。匈奴胡,後來被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漢族同化。鮮卑胡,隋唐時期被漢族同化。羯胡,最後被民族英雄 武悼天...

五胡亂華持續了多久最後是怎麼結束的

公元304年開始到公元439年結束,共135年。五胡亂中華應該是發生在東晉時期,大概有100年左右。起於304年冬天,氐族 領袖李雄佔成都,自稱 成都王 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 今山西離石 史稱漢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439年九月,北魏帝拓跋燾率軍包圍姑臧,涼王沮渠牧犍出降,北涼王國滅亡。...

為什麼有人說靖康之恥比五胡亂華好呢

五胡亂華所建立的五胡十六國,導致中原連年戰亂,民不聊生,中華文明遭少數名族野蠻洗劫,但至少南朝延續了中華文明 而反觀靖康之難,皇帝宗室統統被俘,女真人毀我江山社稷,踐踏中華文明,無視百姓基本生活情況,有陸放翁詩為證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北宋的繼承者南宋幾乎與北宋無異,導致了後來的蒙古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