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乾隆和嘉慶都認為繼承皇位非道光不可

時間 2022-01-20 03:15:39

1樓:趙帥鍋

作為大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在很多人眼裡,是乙個非常平庸的皇帝,尤其是他衣服打乙個補丁要花費五兩銀子的事情,更是讓人嘲笑像個傻子。

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就是這位大家眼中平平無奇的道光帝,卻深受嘉慶帝的喜愛,就連自詡為十全老人、眼光甚高的乾隆帝,都對他非常欣賞,還直接表示希望嘉慶將來能將皇位傳給他。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清朝歷代皇帝中,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嫡長子大都會受到皇帝的打壓,幾乎不可能成為皇儲人選。但是,道光卻是唯一的例外,他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由此可見道光帝有多牛!

那麼,道光帝究竟是做了什麼,讓乾隆和嘉慶都對他讚不絕口呢?

其實,道光主要是做了兩件事,才將乾隆和嘉慶都給征服。

第一件事,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時,10歲的道光跟隨祖父乾隆去打獵,結果他在獵場上出手不凡,一箭破空射出,一頭鹿便應聲倒地,完美展現大清祖宗們傳承下來的騎射武功。

見此,80歲的乾隆笑得是合不攏嘴,要知道當時大清已立國近一百五十年,八旗子弟大都已經腐化不堪,騎射的傳統早已被他們棄之腦後,但道光作為養尊處優的皇子,尤其是他還只有10歲,卻能夠有如此敏捷的身手,實屬非常難得。

道光的這番舉動,也不由讓乾隆觸景生情,遙想六十多年前,剛滿12歲的乾隆也是跟隨祖父康熙打獵,一箭射中了一頭熊,因而被康熙賞賜黃馬褂。於是,乾隆也親自賞賜道光一件黃馬褂。不僅如此,乾隆還特意為道光的壯舉賦詩一首:

「堯年避暑奉慈寧,樺室安居聰敬聽。 老我策驄尚武服,幼孫中鹿賜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爭先早二齡。家法永遵綿奕葉,承天恩貺慎儀刑。」

乾隆這首詩的前面六句,就是回憶當初自己跟隨康熙木蘭獵熊的往事,當時自己只有12歲,而現在道光卻只有10歲,所有是「所喜爭先早二齡」,言外之意是道光比自己都還要厲害。

至於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就是告訴嘉慶,總而言之,你這個兒子可是比我都還厲害,如果以後我把皇位傳給了你,希望你將來也能把皇位傳給你的這個兒子。從這層意義上說,道光能夠征服乾隆,主要靠的就是他一身精湛的騎射本領。

等到嘉慶繼位後,他還是比較懂老爹的心意,所以就早早根據清朝秘密建儲的制度,將傳位於道光的詔書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鐍匣之內。但是,此時的嘉慶,雖然很喜歡道光這個兒子,但卻還並沒有真正被道光征服,所以道光能否繼承皇位,還是個未知數。

但是,不久後道光做下一件事,終於徹底將嘉慶也給征服。第件事是在嘉慶十八年時,京城爆發白蓮教起義,在混亂之中,一百多名白蓮教徒竟然鋌而走險跑進皇宮來行刺,對於清朝來說真是奇恥大辱。當時宮中聞訊一片大亂,此時嘉慶又正在承德打獵,對此事毫不知情。

恰在這個時候,原本也在承德打獵的道光奉旨提前回京,正好趕上了這場事變。於是他一方面派人出宮調集援軍,另一方面傳令各戒嚴,他自己則拿著一桿鳥槍站在養心殿門口,還親自射殺了幾名白蓮教徒。事後,他向父皇嘉慶寫奏摺報告了宮裡的情況。

嘉慶對兒子這次臨危不亂、井井有條的布置十分滿意,便稱讚他是「忠孝皆備,豈容稍勒恩施」,還封他為「智親王」,道光所用的那桿鳥槍也被賜名為「威烈」。經過這件事後,嘉慶帝看到道光能力出眾,終於下定決定傳位給道光。

為什麼_乾隆_和嘉慶都認為繼承皇位非道光不可?

2樓:左眼看歷史

乾隆是因為他在道光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而嘉慶則是因為比較欣賞道光,而且道光救駕有功,他對道光的感覺一直很好。

但這些也僅僅只是欣賞而已,還遠不到非道光繼承皇位不可這種程度,這種說法很明顯就是在吹b,是屬於道光成功之後為了粉飾自己繼承皇位的正統性和權威性,稍作加工修飾之後流傳出來的傳言罷了,畢竟全中國人都知道,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勝利者對於自己的經歷做一些加工很正常。

比如說隋唐之爭,唐朝贏了隋朝輸了,所以在歷史書中隋煬帝一直是個昏君的形象,直到近代大家思想解放比較客觀的討論之後,才給隋煬帝平了反,把對他的歷史評價改成了功過兼有之一世之過,功在千秋。

還有商周之爭,懂行的人都知道,紂王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它還是有很多功績的,但是在周朝的宣傳之下,商紂王成為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如果換成商朝勝利,那歷史可能會變成這樣,大商帝辛,自幼英武善戰,南征北戰,擴張領土不計其數,還鎮壓了諸侯王叛亂...等等等等。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敘述了,不過道光皇帝在當時的繼承人中確實是比較突出的乙個了,他確實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倒是真的。

3樓:面試答疑木樨

我覺得是因為乾隆和嘉慶都非常的喜歡道光,所以認為繼承皇位的非道光不可。

4樓:血雨探花花城

既然他們都很看重道光,那就說明道光有他自己的過人之處,肯定具有君王的潛質。

5樓:高中黃老師

因為他們兩個人都覺得道光比較優秀啊,覺得讓道光來當皇帝是最合適的,而且可能對道光也比較偏愛吧。

6樓:汽車世界知道

這僅僅是他們作為皇帝的一種判斷而已,並沒有什麼現實的作為依據。事實情況來說,他們選他當皇帝也是有多方面考慮的。

7樓:職場小蔣

這是皇帝對於下一代繼承人的判斷,他會從各方面去考慮,無論是性格還是能力都需要考慮。

8樓:職場雞湯小達人

因為在眾多的皇子裡分析只有道光算是綜合性的人才,符合帝王的條件,也深的乾隆和嘉慶喜歡。

9樓:a_不想賺錢

就在那幾個人裡面挑皇帝,能跑到**去。再加上道光皇帝比較懂得討乾隆和嘉靖皇帝開心,所以就決定是他了。

10樓:光之綠巨人

可能是道光很有當君王的天賦吧,才華橫溢,乾隆和嘉慶都很看重他,希望他能當皇位繼承人。

11樓:loser的無賴

這個取決於他們對繼承皇位,這個是怎麼想的,反正既然兩個人都認為他可以繼承了,就說明他各個方面都是比較適合當皇上

12樓:嚮往

;,首先**擁有的身份是非常特殊的,而且在那個時期他們都相信,道光又聰明

為什麼​乾隆​和嘉慶都認為繼承皇位非道光不可呢?

13樓:嗨我來了

火藥槍打下皇位

嘉慶十八年,天理教起義軍趁嘉慶在承德之機,攻打紫禁城,他們事先買通了宮內的部分太監做內應,但還是暴露了身份,西華門的起義軍雖在太監的帶領下順利闖進宮門,但衝到隆宗門的時候,宮廷侍衛已經關閉了大門。

由於宮內群龍無首,嬪妃和太監們四處逃竄,不知所措,哭聲一片。在這緊要關頭,旻寧挺身而出,展現出他處變不驚、指揮有度的難得品質。原本旻寧也隨嘉慶去了承德,因為某種原因而提前回京了,正好碰上這場突變,但也因此成就了自己!

雖然隆宗門緊閉,但還是有幾個人爬上了養心殿對面御膳房的房頂,準備跳進來開啟門。見此情景,旻寧舉**藥槍射擊,但那時的火藥槍不比現在的槍還能連發,打完一槍只能重新裝填,緊張的旻寧一時找不到子彈,就扯下衣服上的金扣子裝進槍膛再次射擊,就這樣把御膳房房頂上的那幾個起義軍打退了!

旻寧爭取到寶貴的時間,等到援軍趕到,消滅了起義軍。事變一被平息,旻寧趕到儲秀宮安慰母親,並命令西長街布置警戒。嘉慶帝得知訊息後,對旻寧大加讚賞,加封其為智親王。

加封得賞後的旻寧,並沒有得意張揚,反而像嘉慶坦言自己當時也很害怕,還有一些地方處置不當。謙虛誠實的旻寧,讓嘉慶更加喜愛!

代父祭祖,繼承大統順理成章

嘉慶二十四年正月,嘉慶帝讓旻寧代表他去太廟祭祖。這在封建社會的皇家,此舉意義非凡,讓朝廷上下都認為嘉慶是要傳位於旻寧。嘉慶暴亡後,旻寧繼位,順理成章!

眾人支援道光

宗室貴族,認為皇二子旻寧文武雙全、有膽有識、忠孝兼備,可以繼承大統。孝和睿太后雖然不是旻寧的生母,但也支援旻寧繼承皇位。有了宗室和皇太后的支援,加之後來軍機大臣託津和戴均元稱於承德避暑山莊找到了嘉慶立儲遺詔,遺詔也是稱立皇二子旻寧繼承皇帝位。

如此一來,旻寧登基為帝順理成章,成為大清帝國第八位皇帝,年號道光。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乾隆和嘉慶都認為道光是所有皇子中文武才能比較優秀的,所以把皇位傳給了道光。

1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文武兼備,從小就深受乾隆喜愛,而且是為數不多年齡非常合適的繼承人。

16樓:塵一書

因為道光是嫡長子,以嫡長子身份繼位,他出生時是嘉慶帝的嫡次子,但長子早夭,他就成為事實的嫡長子,早早被嘉慶立為皇儲。

17樓:阿婭

因為道光是嫡長子,並且不僅頭腦十分聰明,能力也是非常出眾,而且做事懂得分寸知進退。

為什麼​乾隆​和嘉慶都認為繼承皇位非道光不可?

18樓:學長講數學

道光皇帝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六位皇帝。縱觀清朝12位皇帝,道光皇帝的才能一點也不突出,只能算是平庸之輩。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道光皇帝的父親嘉慶皇帝以及道光皇帝的爺爺乾隆皇帝兩人都認為旻寧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

乾隆和嘉慶兩位皇帝自然不會無緣無故認為旻寧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他們之所以認為旻寧可以繼承皇位,分別因為一件事情的緣故。

道光皇帝旻寧原本是嘉慶皇帝的第二個兒子,不過嘉慶皇帝的長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所以旻寧實際上就成了嘉慶皇帝的嫡長子。古代皇帝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比較看重嫡長子,所以旻寧就有繼承皇位的先天優勢。

除了這個先天優勢,旻寧身上還有兩件事情令乾隆皇帝和嘉慶皇帝很滿意。

乾隆皇帝認為道光可以繼承皇位的原因乾隆皇帝喜歡旻寧的原因,要從旻寧10歲那年說起。1791年,年僅10歲的旻寧跟隨乾隆皇帝出去打獵。在這次打獵過程中,旻寧表現很突出,雖然才十歲,卻在這次打獵中射殺了一頭鹿。

乾隆皇帝對這位小孫子的表現感到很滿意,不僅讚賞有加,而且還御賜了黃馬褂和頂戴花翎。

看到旻寧如今的表現,乾隆皇帝想起了自己年少時跟隨爺爺康熙皇帝出去打獵的情景。在旻寧的身上,乾隆皇帝彷彿看到了自己童年的身影,因此對旻寧特別青睞,還囑託嘉慶皇帝要著重培養旻寧。

嘉慶皇帝喜歡道光的原因除了上面說的道光皇帝是嘉慶皇帝實際上的嫡長子這個因素以外,道光皇帝曾經還做過一件事情,令嘉慶皇帝非常滿意。這件事情要從嘉慶十八年(1813年)說起。

嘉慶18年秋天,嘉慶皇帝依照往年慣例前往承德的木蘭圍場打獵。正是在嘉慶皇帝這次外出打獵期間,紫禁城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支有200多人組成的天理教叛軍在宮中太監的協助下,闖進了紫禁城。

當時紫禁城的情景危急,天理教叛軍一度殺到了紫禁城的核心地帶。當時還是皇子的道光皇帝和其他幾位兄弟在紫禁城上書房裡讀書。當聽說有叛軍闖進紫禁城的訊息後,旻寧急忙拿起獵槍出去和叛軍作戰。

在這次作戰中,旻寧還射殺了兩名叛軍頭目。

嘉慶皇帝從承德回到紫禁城後,聽說了旻寧與叛軍作戰的事蹟,感到非常滿意。嘉慶皇帝不僅冊封旻寧為和碩智親王,而且還把旻寧使用的那把獵槍賜名為「威烈」。通過紫禁城一戰,嘉慶皇帝更加堅信旻寧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

乾隆在位時不動和中堂,嘉慶動了之後為什麼追悔莫及

因為當時嘉慶看和中堂功績太過顯赫,擔心他會有疑心,但是除了他之後發現朝中根基不穩。因為何中堂死了以後他鎮不住這些大臣,他最後才意識到了,只有和中堂才能治得住這些人。因為乾隆在位的時候,和中堂的威脅是不大的,而且還要靠他來鎮住大臣,但是嘉慶動了之後發現,只有和中堂才能管住下面的大臣,所以嘉慶很後悔。和...

乾隆為什麼那麼寵和,乾隆為什麼那麼寵和珅,和珅一生一共貪多少錢?

因為和珅的兒媳婦是固倫和孝公主 和珅貪了到底多少錢,為什麼乾隆不敢殺他 和珅那麼貪,乾隆為什麼不殺還反而那麼寵他 和珅的作用遠遠高於他的問題,可以說當時離了和珅就玩不轉,而且和珅沒有反心,完全在乾隆的容忍程度之中 和珅到底貪了多少錢?為什麼嘉慶在乾隆死後才抄了他家?根據官書記載,當時共抄出各色銀三百...

乾隆為什麼不殺和珅,為什麼,乾隆不殺和紳

一是和珅貪雖然貪,但是也會做事。二是和珅對皇帝畢恭畢敬,能夠討得皇上的歡心,皇帝也就睜乙隻眼閉乙隻眼。三是和珅貪的不僅有銀兩,更多的是真品古玩,古董之類的,還修了一棟樓專門擺放這些物件,皇帝也知道,經常和和珅一起去 賞玩,其實也就相當於乙個皇帝的私人庫房,和珅只是給皇帝儲存和保管東西的乙個管家,這個...

乾隆為什麼不立令妃為皇后呢,令妃乃是嘉慶生母,乾隆為什麼不立其為皇后呢?

因為在古代,皇后的地位是不能隨便廢立的,即使皇帝再喜歡乙個妃子,都不能改變她們的地位。魏佳氏容顏秀美,很得乾隆帝的喜愛,她在乾隆十年的正月受封為嬪,此時魏佳氏僅十九歲,便位列三嬪之一 另兩位為舒嬪葉赫那拉氏 怡嬪柏氏 乾隆帝封其為令嬪 很簡單,因為令妃並不是他認為最合適的人選,他最愛的女人也不是令妃...

乾隆皇帝為什麼縱容和,乾隆皇帝為什麼縱容和珅貪汙 乾隆什麼時候發現的

乾隆陰險狠毒在對待和珅表現的淋漓盡致!和珅只能感嘆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嘉慶做嫁衣上!可憐的只有老百姓,還屁顛屁顛的歌頌乾隆!乾隆皇帝為什麼不留和珅一命,要留全屍要他命 乾隆皇帝為什麼不辦和珅呢?一直想不通 豬養肥了再殺 這是乾隆留給嘉慶的乙隻肥豬 讓你拼命撈錢 最後還不都是充國庫 一是個人需要,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