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官都有哪些分別幾品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時間 2022-01-10 14:50:29

1樓:逍遙的逍遙遊

清朝**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地方大員的品級為:總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從一品;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正二品。知府, 從四品

超品:黨的總書記、****、**軍委主席

一品:人大委員長、***總理、政協主席

從一品:其他政治局常委

二品:人大副委員長、***副總理、政協副主席、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

從二品:人大各委員會主任、國務委員、政協常委

三品:部、委、總局、辦正職、省( 區、市)委書記、省( 區、市)**正職

從三品:省級人大委員會主任、政協主席

四品:省( 區、市)委副書記、省( 區、市)委常委、常務副省( 區、市)長、省( 區、市)副職

從四品:省級人大委員會副主任、政協副主席

五品:廳(局、委、辦)正職、各市(地、州)黨委正職、各市(地、州)**正職、

從五品:人大、政協正職、巡視員

六品:廳(局、委、辦)副職、各市(地、州)黨委副職、常委、常務副市長、各市(地、州)**副職

從六品:地級人大、政協副職、副巡視員

七品:各縣、區黨委正職、各縣、區**正職

從七品:人大、政協正職、調研員

八品:各縣、區黨委副職、常委、常務縣、區長、各縣、區**副職

從八品:縣級人大、政協副職、副調研員

九品:各鄉、鎮、街道黨委正職、**正職

從九品:主任科員

十品:各鄉、鎮、街道黨委副職、**副職

從十品:副主任科員

十一品:科員

十二品:辦事員

十三品:試用期尚未正式轉正公務員

古代的「幾品**」是什麼意思,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2樓:雨說情感

「品」用以表示**級別高低的標誌,正一品是最大的。

品級,即官品,是區分**地位高低的等級。魏、晉分**等級為九品,自一品至九品。北魏每品各分正、從,共十八品,四品以下各品又各分上、下階,共三十階。

唐、宋文職同北魏,武職三品起分上、下階。元、明、清文武官皆分九品,各有正、從而無上、下階之分。

古代官位即古代官職,涉及官署名、官名、**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官職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地方官職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

擴充套件資料

品評主要有三個內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輩的資歷仕宦情況和爵位高低等。這些材料被稱為簿世或簿閥,是中正官必須詳細掌握的。

2、行狀:即個人品行才能的總評,相當於品德評語。魏晉時的總評一般都很簡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優能少」等。

3、定品:即確定品級。定品原則上依據的是行狀,家世只作參考。

但晉以後完全以家世來定品級。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於是就行成了當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選拔依據

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複核批准,然後送吏部作為選官的根據。中正評定的品第又稱「鄉品」,和被評者的仕途密切相關。

任官者其官品必須與其鄉品相適應,鄉品高者做官的起點(又稱「起家官」)往往為「清官」,公升遷也較快,受人尊重,鄉品卑者做官的起點往往為「濁官」,公升遷也慢,受人輕視。

中正評議人物照例3年調整一次,但中正對所評議人物也可隨時予以公升品或降品。乙個人的鄉品公升降後,官品及居官之清濁也往往隨之變動。為了提高中正的權威,**還禁止被評者訴訟枉曲。

但中正如定品違法,**要追查其責任。

3樓:silent小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丞相(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長官)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太尉、司徒、司空。(武)領侍衛內大臣。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郡王、國公。(武)將軍、都統、提督驃騎大將軍嗣王。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開國郡公。(武)輔國大將軍、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大都護、光祿大夫。(武)鎮軍大將軍、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門下侍郎、中書侍郎、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上都護金紫光祿大夫。(武)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左右散騎常侍、內侍監、中都督、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

(武)都司。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禦所千總、騎都尉。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讚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4樓:匿名使用者

尚書"的官銜是從一品

"侍郎"的官銜是正二品

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正一品――(文)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武)領侍衛內大臣。l

從一品――(文)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總督、各部院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文)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將。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參將。

從三品――(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游擊。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q0gr=

從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d

從五品――(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禦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讚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eg|

從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5樓:轉殖絲印

六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職位如下:

吏部尚書:吏部為六部之首,吏部尚書往往由大學士兼任,掌天下官吏選授、勳封、考課。簡言之,負責組織人事,相當於今天的中組部部長加人事部部長。

戶部:戶部掌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戶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國土資源部部長加國家稅務總局局長加財政部部長。清末,將戶部職掌能析出,分設民政部和度支部。戶部遂廢。

禮部:禮部掌管祭祀、學校、科舉和接待四方賓客等事務。禮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長加文化部長加***長。

兵部: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兵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部長。

刑部:刑部掌管天下刑法及徒隸、勾覆、關禁之政令,清末改為法部。刑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長。

工部:工部掌管全國重大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工部尚書相當於今天的建設部部長加農墾部部長加水利部部長加交通部部長。清末改為農商部。

古人為何管地方官叫父母官?有歷史什麼說法嗎

古時候封建迷信,天下百姓皆為皇帝的子民,那麼皇帝派往各個地方的 是代表天子統治一方,那個時期通訊也不發達,當地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擁有生生殺予奪的權利的,還有乙個說法是乙個好的地方 應該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愛護百姓,所以稱之為 父母官 為什麼古人稱呼地方官為父母官?因為地方官掌管一方政務,與當地老百...

古代的讀書人考得功名當上地方官後,就要斷案麼?他們又沒經過刑偵培訓

一 刑事 這類案子發生數量少,斷刑事案,不是基層 的主要工作職責 二 多數時候審案這種活,搞的不是高科技,而是用常識,心理學等推斷 比如說,你手機在宿舍丟了,估計你的推理可能比警察更準 警察也需要依據你的推測來判斷 三 有刑民師爺攜助 刑即刑事案,民即民事案 他們比較熟悉以住的案例,地方的關係,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