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什麼形狀的?

時間 2023-08-08 15:51:55

1樓:陽可欣肖癸

地球不是乙個正圓球體,而是兩極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轉球體。

所謂旋轉橢球體,是由經線圈繞地軸迴轉而成的。所有經線圈都是相等的橢圓,而赤道和所有緯線圈都是正圓。測量上為了處理大地測量的結果,採用與地球大小形狀接近的旋轉橢球體並確定它和大地原點的關係,稱為參考橢球體。

十九世紀,經過精密的重力測量和大地測量,進一步發現赤道也並非正圓,而是乙個橢圓,直徑的長短也有差異。這樣,從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長的軸,所以測量學上又用三軸橢球體來表示地球的形狀。

此後,又發現地球的南北兩半球不對稱,南極較北極離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極凸出公尺,在南極凹進公尺;又在北緯45˚地區凹陷,在南緯45˚隆起。這一形狀和參考橢球體對比,地球又有點像梨子的樣子,於是測量學中又出現“梨形地球”這一名稱。總之地球的形狀很不規則,不能用簡單的幾何形狀來表示。

更確切地說,地球具有獨特的地球形體。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圓球體、旋轉橢球體、三軸橢球體以及地球形體等,對於地球的真實形狀而言,可以說都是近似的。反過來,人們在生產鬥爭和科學實踐中,也需要對地球的形狀加以不同程度的簡化。

例如在製造地球儀或繪製全球性地圖時,就必須把地球當作正圓球體來看待;當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時,有必須把地球作為有規則的參考橢球體來處理;而在發射人造天體及其軌道計算時,則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對參考橢球體的偏離更精確地計算進去。

因此,地球的形狀不能用某種幾何形狀來表示,嚴格地說應稱它為地球形體。

2樓:革智類戌

地球是橢圓形的,就是南極和北極,要是沒有南極和北極地球就是圓形的。

謝謝我的答案。

3樓:薊馳憑嘉茂

地球是乙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它的赤道半徑是6378千公尺,兩極方向的半徑比赤道半徑短21千公尺左右,所以地球看上去還是很圓的。

4樓:霓脦那些

地球大致呈橢球形。

地球自轉的效應使得沿貫穿兩極的地軸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從地心出發,地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高了43千公尺(27英里)。因此,地球表面離地球質心最遠之處並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而是位於赤道上的厄瓜多尔欽博拉索山的山峰。

地球的參考橢球體平均直徑約為12,742千公尺(7,918英里),約等於(40,000 km)/π這個整數並非巧合,而是因為長度單位公尺的最初定義是經過法國巴黎的經線上赤道與北極點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

由於區域性地勢有所起伏,地球與理想橢球體略有偏離,不過從行星尺度看,這些起伏和地球半徑相比很小,最大偏離也只有,位於海平面以下10,911公尺(35,797英呎)的馬里亞納海溝與海拔8,844公尺(29,016英呎)的珠穆朗瑪峰只產生的偏離。

若把地球縮到撞球大小,地球上像大型山脈和海溝那樣的地方摸上去就像微小瑕疵一樣,而其他大部分地區,包括北美大平原和深海平原摸上去則更加光滑。

內部構造。地球內部如同其他類地行星一樣,可根據化學性質或物理(流變學)性質分為若干層。然而,地球的內、外核具有明顯的區別,這是其他類地行星所沒有的特徵。

地球外層是由矽酸鹽礦物組成的地殼,下面又有一層黏稠固體組成的地幔。

地幔和地殼之間的分界是莫氏不連續面。地殼的厚度隨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從海底的6千公尺到陸地的30至50千公尺不等。地殼以及地幔較冷、較堅硬的上層合稱為岩石圈,板塊也是在這個區域形成的。

岩石圈以下是黏度較低的軟流圈,岩石圈就在軟流圈上方滑動。地幔晶體結構的重大變化出現在地表以下410至660千公尺之間的位置,是分隔上地幔及下地幔的過渡區。在地幔以下,是分隔地幔和地核的核幔邊界(古氏不連續面),再往下是黏度非常低的液體外地核,最裡面是固體的內地核。

內地核旋轉的角速度可能較地球其他部分要快一些,每年約領先。內地核半徑1,220千公尺,約為地球半徑的1/5。

5樓:茆玉巧盧女

地球的形狀,顧名思義,是“球”形的。不過,對於“球”形的認識曾經歷了乙個相當長的過程。西元前五六世紀,古希臘哲學家從球形最完美這一概念出發,認為地球是球形的。

到了西元前350年前後,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通過觀察月食,根據月球上地影是乙個圓形,第一次科學地論證了地球是個球體。我國戰國時期哲學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現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5艘海船,用3

年時間,完成了第一次環繞地球的航行,從而直接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從此,人們便一致把我們所在的世界稱為“地球”。

6樓:

籠統地說,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旋轉橢球體。

近年來,根據人造地球衛星觀測的結果表明,赤道類似橢圓,而不是正圓,所以地球的形狀,也可以認為是乙個“三軸橢球體”。

但是,這些差值同地球平均半徑相比都很小,所以從太空中看,地球仍可看成是是乙個圓球體。

7樓:匿名使用者

地球是不規則的球體,兩極稍微扁平,赤道凸出的球體,我個人認為這種變化是有於地球在不斷的執行中,自轉速度加快,導致離心力變大,使得赤道的土壤凸出。如果有這方面的專家,請幫忙細細解釋下,不勝感激。

8樓:元陽之子

地球是乙個兩極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規則的球體。

9樓:網友

乙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球體。

10樓:易書科技

自1957年人造衛星上天以來,人們可以借助於人造衛星和太空梭,站在遠離地球的高度來觀察地球的形貌,從而對地球有了更真實、直觀的了解。據對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分析發現地球並不是標準的橢圓體,而是乙個兩極扁平,赤道突起的橢球體。這個橢球體的赤道半徑(即地心到赤道的距離)是千公尺,極半徑(地心到南極或北極之間的距離)是千公尺,像乙個在茫茫太空中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大鴨梨。

假如我們乘飛機繞赤道飛行一圈,就得飛行千公尺;如果從北極向正南直飛,繞過南極飛回原處,只要飛行千公尺。像這種赤道半徑、極半徑不一樣長的球體,我們稱為雙軸橢球體。但是以後又發現地球是雙軸橢球體的結論還有些不夠恰當。

因為,如果地球形狀是雙軸橢球體,它的赤道圈應該是正圓形,赤道的各半徑也應該一樣長。但是實際測量的結果表明,地球赤道半徑的數值變動於千公尺和千公尺之間,兩者相羞212公尺,這個差數和半徑比較,雖然微不足道,但它畢竟證明了赤道圈的形狀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形。像這種赤道長軸、赤道短軸和極軸長短不一樣的形體,我們稱它為三軸橢球體。

這裡我們所講的地球形狀,實際上並不是實在的地球自然表面的形狀,而是乙個簡化了的地球形狀,這樣便於我們了解地球形狀總的特點,為人們進行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服務。在天文學中,常把地球當作正球體看待;測繪部門在繪製全球性掛圖或教具製造廠製作地球儀時,也把地球當作正球體;在繪製大比例尺的地形圖時,又把地球當作雙軸橢球體。但是,在某些生產實踐和科學實驗中,有時把地球簡化成正球體、橢球體還不能滿足需要,必須將地球形狀簡化成更近似於真實的形狀。

可是地球真實的自然表面形狀是十分複雜的,有海洋和陸地,有高山和深淵,高低起伏,很不規則。為使地球的形狀更接近於地球自然表面的形狀,我們就把地球上的海洋面向陸地無限連續延伸,穿過崎嶇不平的大陸底部,構成乙個全球性的假想海面,在測量上稱它為“大地水準面”。我們通常講某某高山或高原的高度為海拔上若干公尺就是以它為起點的。

這種把地球表面看成為海洋所包圍而形成的地球形狀,我們稱為“地球形體”或“地球體”。地球體的表面和三軸橢球體的表面比較,高差最多不過10公尺,這對於巨大的地球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同地球真實表面比較,這些數字也是很小的。所以地球體和實在的地球自然形狀是很近似的。

地球是什麼形狀的,地球是什麼形狀?

是乙個近似為圓球狀的橢圓球形,南北軸略短,東西軸略長,有點富態 圓形的,聖經在公元幾千年就告訴我們,地球是圓型的。在摩西五經裡 橢圓形,初中的地理書上有說明 地球的形狀,顧名思義,是 球 形的。不過,對於 球 形的認識曾經歷了乙個相當長的過程。西元前五六世紀,古希臘哲學家從球形最完美這一概念出發,認...

地球是什麼形狀的,地球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不要聽信什麼不規則橢圓或者什麼梨形的說法。那些都是把地球表面的不規則形態過度誇張後的說法,是不可取的。通常情況下,一般人對地球的理解就應該理解為是球體。我是學地理資訊系統的,也算是地球科學中的乙個分支了。我們的老師明確的告訴我們,地球是個球體,比機器裡面加工出來的玻璃彈子球還要圓,雖然表面有山川河流...

地球的形狀,地球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地球形狀,即地球的外形。我們研究地球的形狀主要是指彈性地球外殼的自然形狀,以及陸地和海洋或海底的表面形狀。由於地球自然表面的複雜性,為準確研究它的形狀,就必須把地球表面劃分為若干個區域,在每個區域內仔細研究表面點的座標,最後再把它們綜合起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經有了乙個明確的認識 地...

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是什麼,簡答題 談談你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感悟到了什麼

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大致經歷了這樣乙個過程 古時候的人,由於活動的範圍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區的一小塊地方,因此單憑直覺,就產生了種種有關 天圓地方 的說法.例如,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棋盤 的蓋天說.古代埃及人認識,天像一塊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乙個方盒.俄羅斯人則...

地球真正的形狀是鴨梨或者橘子嗎,地球是鴨梨型的是怎麼得出的

近似球體 有人說,地球像乙個倒放著的大鴨梨.其實地球確切地說,是個三軸橢球體.太陽是球體,月亮是球體,沒有人懷疑,因為大家都確確實實地遙望到了.可是人們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觀察太陽和月亮那樣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類的視野又是如此地廣大,人們佇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所能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