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怎麼產生的,水是怎麼產生的

時間 2022-08-22 01:37:07

1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一)自生說

⒈地球從原始星雲凝聚成行星後,由於內部溫度變化和重力作用,物質發生分異和對流,於是地球逐漸分化出圈層.在分化過程中,氫、氧等氣體上浮到地表,再通過各種物理和化學作用最後生成水。

⒉水是在玄武岩先熔化後冷卻形成原始地殼的時候產生的.最初地球是乙個冰冷的球體.此後,由於存在地球內部的鈾、釷等放射性元素開始衰變,釋放出熱能.

因此地球內部的物質也開始熔化,高熔點的物質下沉,易熔化的物質上公升,從中分離出易揮發的物質:氮、氧、碳水化合物、硫和大量水蒸氣,試驗證明當1 m3花崗岩熔化時,可以釋放出26 l的水和許多完全可揮發的化合物。

(二)外生說

1.人們在研究球粒隕石成分時,發現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一般為0.5%,有的高達10%以上,而碳質球粒隕石含水更多.

球粒隕石是太陽系中最常見的一種隕石,大約佔所有隕石總數的86%.一般認為,球粒隕石是原始太陽最早期的凝結物,地球和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都是由這些球粒隕石凝聚而成的。

⒉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 t這種「宇宙水」.

然後,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球上。

擴充套件資料:

水對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大氣中的水汽能阻擋地球輻射量的60%,保護地球不致於被冷卻。海洋和陸地水體在夏季能吸收和積累熱量,使氣溫不致過高;在冬季則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致過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發到天空中形成了雲,雲中的水分子在達到一定數量時通過降水落下來變成雨,冬天則變成雪。落於地表上的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從地層裡冒出來,形成泉水,經過小溪、江河匯入大海。

雨雪等降水活動對氣候形成重要的影響。在溫帶季風性氣候中,夏季風帶來了豐富的水氣,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形成明顯的乾濕兩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於不同的氣候條件,水還會以冰雹、霧、露水、霜等形態出現並影響氣候和人類的活動。

水的取用方法:

1、地下取水

尋找地下水源的首選之地就是地表早已乾枯的溪流與河流的河床地區。雖然這些地方的地表早已無水,但是在它們的地表下往往能找到豐富的地下水。

2、日光蒸餾水

日光蒸餾取水法特別適用於沙漠地區,在地面挖乙個長寬約90厘公尺、深45厘公尺的坑,坑底部**放一水壺,在坑上放一塊塑料薄膜,用石頭或沙土將薄膜的四周固定在坑沿,然後在塑料膜的**部分吊一石塊確保塑料膜呈弧形,以便水滴能順利滑至**底部並落入收集器中。

太陽的照射使坑內潮濕土壤和空氣的溫度公升高,蒸發產生水汽。水汽逐漸飽和,與塑料膜接觸遇冷凝結成水珠,下滑至水壺中,這種方法在一天之內能收集大約半公升水。

3、植物中取水

通過凝結植物的水汽來收集水分。在一段健壯枝葉濃密的樹木嫩枝上套乙個塑膠袋,放袋子的時候要注意使袋口朝上,袋的一角向下,這樣便於接收葉面蒸騰作用產生的凝結水。因為蒸騰作用產生的水汽上公升與薄膜接觸時遇冷後就會凝結成水滴。

應讓凝結的水珠沿著薄膜內壁流入底部收集器中。

2樓:愛生活的淇哥

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界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些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並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雲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

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矽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生反應、析出水分。也有觀點認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隕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甚至地球上的水還在不停增加。

擴充套件資料

水對人體的作用:

水是體內一切生理過程中生物化學變化必不可少的介質。水具有很強的溶解能力和電離能力(水分子極性大),可使水溶性物質以溶解狀態和電解質離子狀態存在,甚至一些脂肪和蛋白質也能在適當條件下溶解於水中,構成乳濁液或膠體溶液。溶解或分散於水中的物質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有效進行。

食物進入空腔和胃腸後,依靠消化器官分泌出的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胰液、腸液、膽汁等,才能進行食物消化和吸收。在這些消化液中水的含量高達90%以上。

3樓:翟秀花塞寅

水是氫和氧的最普遍的化合物,化學式(h2o)。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星雲團塊——球粒隕石,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逐漸形成原始地球。起初水以結晶水形式存在於隕石之中。

地球內部劇烈運動造成**和火山爆發,晶體水變成水氣,同岩漿熱氣噴發出來,漂移在大氣中。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為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形成狂風暴雨,降落地面,順川谷形成河流,沿途滲入地下,流至地球最凹處形成原始海洋。在太陽能的作用下,地球水體不斷蒸發,反覆地形成雨雪,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岩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匯集於海水中,經過數億年的迴圈積累,變成了鹹水。

一部分高處水變成冰川,一部分滲入地下變成地下水。地球上水的總儲量約近14億立方公里,其中97.9%多為鹹水,分布於海洋之中,只有不到2.

1%為淡水。其中佔總儲量1.43%呈固態水被固結在地球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久凍土底冰中,佔0.

6%的地下水埋藏在地殼中,江河湖水及大氣圈水等只佔全球水總儲量的0.055%。參與全球水迴圈並可逐年更新,保持動態平衡的淡水儲量約佔全球水總儲量的0.

5%,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僅佔全球水總儲量的0.3%左右。

h2,o2組合

還有其他的說法

地球上的水出現的可能:

1.捕獲某各彗星.

2.由太陽風帶來的h元素與地球上的o元素結合.

3.由火山爆發帶出的水蒸氣凝結成的.(此說未有h元素**).

參考資料

水是怎麼形成的 20

4樓:假面

地球上的水是從太空傾瀉下來的。他們在探查了水在整個太陽系的存在狀況後發現,由冰構成的彗星具有和地球上的水近似的特性。

這些發現為乙個有爭議的理論提供了支援,該理論認為海洋是由融化的彗星形成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艾倫·菲茨西蒙斯博士說:「這是當前乙個非常值得重視的觀點。

」研究人員還說,這些攜帶著水汽的太空使者甚至有可能對地球上生命的進化起過關鍵作用。

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矽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生反應、析出水分。也有觀點認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隕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甚至地球上的水還在不停增加。

當我們開啟世界地圖時,或者當我們面對地球儀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大部分面積都是鮮豔的藍色。

5樓:七品科普官

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生命就會不復存在。我們在探求地外生命時,是否存在水資源也是一項重要的資料,可是,太陽系中,似乎只有地球才有這麼多水,這是為什麼呢?地球上的水是怎麼出現的呢?

6樓:霜寒雲郎玉

水的形成、性質、迴圈

一、水的形成

關於水的起源的認識仍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在約有32種關於水的形成的學說。這裡簡述幾種主要學說。一種學說認為在地球形成之前的初始物質中存在一種h2o分子的原始星雲,類似於現在平均含水0.

5%的隕石,地球形成後降到地球上,從而使地球上有了水。

另一種學說認為在地球形成後才有形成水的原始元素(氫和氧)。氫與氧在適宜的條件下化合。生成羥基(oh)。羥基再經過複雜的變化,形成水(h2o)。

荷蘭的天文學家奧特認為,地球上的主要**是我們這顆行星的內部的岩石圈的上地幔。岩石圈的物質一半是由矽組成,其中矽酸鹽和水分。這些岩石在一定的溫度和適宜的條件下(如火山爆發)脫水,從而形成了地球的水。

美國學者甘迺迪等認為岩石在熔化中完全混合時,含有矽酸鹽75%,含水25%。在地球形成初期,火山爆發頻繁,從而加快了地球水的形成。由於地球內部的高溫,地球的水還在增加。

在研究中,有資料表明,大洋面近1000年內上公升了1.3m。不過近幾十年海洋水面快速公升高可能主要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造成。

二、水的性質

水同其它物質一樣,受熱時體積增大,密度減小。純水在攝氏零度時密度為999.87千克/立方公尺,在沸點時水的密度為958.38千克/立方公尺,密度減小4%。

在正常大氣壓下,水結冰時,體積突然增大11%左右。冰融化時體積又突然減小。據科學家觀測,在封閉空間中,水在凍結時,變水為冰,體積增加所產生的壓力可達2500個大氣壓力。

這一特性對自然界和工業有重要意義。岩石裂隙在反覆融凍時裂隙逐漸增大就是這個道理。地埋輸水塑料管為防凍壞,一般要求一定的埋深(大於凍土層深度)。

水的凍結溫度隨壓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約每公升高130個大氣壓,水的凍結溫度降低1攝氏度。水的這種特性使大洋深的水不會凍結。

水的沸點與壓力成直線變化關係。沸點隨壓力的增加而公升高。

水的熱容量除了比氫和鋁的熱容量小之外,比其它物質的熱容量都高。水的傳熱性則比其它液體小。由於這一特性,天然水體封凍時冰體會級慢地增厚,即使在水面長其封凍時,河流深處可能仍然中液體,水的這種特性對水下生命有重要意義。

水的這一特性對指導灌溉也有意義,如進行冬灌能提高地溫,防止越冬作物受低溫凍害。

三、水的迴圈

水分迴圈一般包括降水、徑流、蒸發三個階段。降水包括雨、雪、霧、雹等形式;徑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動著的水流,包括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蒸發包括水面蒸發、植物蒸騰、土壤蒸發等。

水的迴圈按其迴圈過程的不同,可分為大迴圈和小迴圈兩種。從海洋蒸發上公升的水汽被氣流帶到陸地,遇冷凝聚而以降水的方式落到地面。降落的水一部蒸發,重新回到空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徑流匯入江河,流歸海洋。

這種海洋與陸地之間的水遷移與交換現象稱為大迴圈。

從海洋表面蒸發變成的水汽,上公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後又降落到海洋上,或者從陸地上蒸發變成的水汽,上公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後又降落到陸地上,這種海洋內部或陸地內部的水的遷移與交換現象稱為小迴圈。

水的大迴圈與小迴圈實際小是不能截然分開的,是互相聯絡的,小迴圈往往包含在大迴圈內部。水的迴圈的總的趨勢是海洋向陸地輸送水汽,而陸地又將一部分徑流流回至大海。

在水的迴圈過程中,地球上的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間,通過蒸發、降水、下滲也進行著水的交換。

斜頸是如何產生的,斜頸是怎麼產生的 怎麼產生的?

對於斜頸這個詞語或者是這種疾病,估計大家都會有所了解,而且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為每個人的身邊可能就會有患有這種疾病或者是有這種現象的人。那麼斜頸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下面我們就來重點的了解一下。多數學者認為,斜頸與損傷有關,如臀位產和胎位不正,頸部胸鎖乳突肌受壓,血管受壓缺血,患側胸鎖乳突肌的動脈管...

蟻后是怎麼產生的,白蟻蟻后是怎麼產生的?

剛出生時一大群會互相廝咬,直到最後活下來乙個。蟻后是怎麼產生的?蟻后是蟻后生出來的,和蜜蜂比較相似,蟻后的卵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而其他的像工蟻,兵蟻數量是很多的,這是為了保證蟻后在螞蟻中的絕對地位,就像峰後每次只生乙個峰後乙個道理 蟻的生活史有卵 幼蟲 蛹和成蟲4個階段,共8 10周。蟻后終生產卵。...

靜電是怎麼產生的呢,靜電是怎麼產生的

靜電是由原子外層的電子受到各種外力的影響發生轉移,分別形成正負離子造成的。任何兩種不同材質的物體接觸後都會發生電荷。靜電是一種客觀的自然現象,產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觸 磨擦 沖流等等.其產生的基本過程可歸納為 接觸 電荷 轉移 偶電層形成 電荷分離.裝置或人體上的靜電最高可達數萬伏為至數十萬伏,要正常...

質量是怎麼產生的,物體的質量是怎麼產生的

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 形狀 所處的空間位置變化無關。不同物體含有的物質的多少不一定相同。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 mass 物理學中的質量 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不隨物體形狀 狀態 空間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是物體的基本屬性,通常用m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

月球是怎樣產生的,月球是怎麼產生的

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月球就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裡,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衛星。月球的年齡大約也是46億年,它與地球形影相隨,關係密切。月球也有殼 幔 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 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