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 領導日本侵華戰爭的是哪種勢力?

時間 2023-04-22 05:30:08

1樓:網友

準確的說是日本帝國,其首領是日本明治天皇,主要統帥是東條英機,東條的下場是被列為甲級戰犯處死刑,那個明治天皇倒是以他自己戰後無罪而投降的,這也是日本投降的條件之一。

2樓:匿名使用者

軍國主義右翼分子。

3樓:匿名使用者

從柳條湖到盧溝橋,從張鼓峰到金蘭灣。策劃這些侵略行為的大多為日本少壯派參謀。他們都是陸大出身的高材生,軍銜為佐級到少將,年齡在三十到四十歲,目中無人,沒有社會常識以及政治眼光。

比如石原莞爾和辻政信。這些人掌握了軍部,繼而綁架了**,一步一步將日本逼向軍國主義的深淵。最終給全世界帶來了一場浩劫。

順便說下,和現在中國的憤青比,這些參謀就是能力更強而已。

4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日本的小孩子從小就教育說支納人,有肥沃的土地,有肥肥的羊。。。就是搶他們是學狼的精神沒有學好就成了武士道了。

5樓:優天居士

整個日本軍隊,軍部。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1.日本在經濟大蕭條經濟損失嚴重,想要堤內損失堤外補,掠走中國的自然內。

資源來彌補。

2.日本在容明治維新中沒有顧及農民工人的利益,農民工人起事不斷,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強化軍事權力,對外開戰。

3.日本出於既定國策,要獨霸亞洲,排擠英美勢力。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7樓:雨說情感

1、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是其長期奉行對外侵略政策的必然結果。

1868年實現明治維新改革後,日本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為完成資本原始積累,日本明治**明確了乙個思路,那就是到國外去「搶」。

當時,明治**積極推行「國民皆兵主義」,以實現向外去搶的戰爭準備;通過軍事改革確立軍國主義體制,以實現「對外用兵」的指揮領導;明確侵略的主要物件就是中國,因為清國「地澤財丰」;根本遵循即所謂的「大陸政策」。日本對華「兵備之急,猶如渴飲饑食」。

1895年4月,挾甲午戰爭大敗清軍之勢,日本迫使清**簽訂《馬關條約》,勒索**億兩,相當於當時日本4年的財政收入。憑藉這筆賠款,日本建立了金本位制度,實現經濟迅速發展。

由此,日本繼續侵略中國的野心大大膨脹,其後的歷屆**無不積極謀劃推動侵華之準備。

2、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借用「提攜」「共榮」「防共」等口號,這些都是欺騙或藉口,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經濟利益。

七七事變前,日本為了攫取華北的經濟利益,一方面不斷增兵,另一方面不斷增設主導侵略的機構。如日本大藏省增設了東亞經濟調查課,華北駐屯軍設定了經濟顧問部,滿鐵株式會社在華北設立了「興中公司」。

另外,日本還通過漢奸和買辦拼湊成「東亞經濟協會」、「華北經濟委員會」等機構。日本通過這些機構虎視眈眈,對華北經濟進行肆意調查和滲透。同時,日本打著「日中經濟提攜」、「雙方合作」的招牌。

逼迫華北當局把航空、鐵路、煤炭、鐵礦、港口、電力、通訊、農業、漁業等多種行業的開發權讓給日本。與此同時,日本人在駐屯軍的武裝支援下,以「特殊**」為名,在冀東大規模地走私,明目張膽地攫取鉅額經濟利益,嚴重地危害中國經濟。

8樓:北葵向暖與風相擁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有以下原因:

1、日本對外擴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便是其對外擴張侵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戰爭是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日中兩國國力的懸殊對比以及國際社會綏靖主義政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後果。

2、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日本方面的損失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

9樓:甄賈真假

日本人多地少,最主要的是資源少,無法滿足日本自身的需求,並且當時日本已具備侵占別國的實力,就好像乙個人有權有錢,總會自我澎漲,就會目中無人,日本當時的心態也是這樣,並且最最主要的是中國當時實在是太弱了,弱得無論是老虎,獅子,狼,就算是老鼠蒼蠅都想來咬中國一口,因為中國毫無反抗的能力,這就是原因。

10樓:匿名使用者

利益。日本土地少,人口多,可利用資源少,經常發生**,經濟危機時受害嚴重,資本市場小。

11樓:烽火新視野

日本只是乙個彈丸小國,為什麼竟敢發動侵華戰爭?原來憑的是這些。

12樓:增兄仔

轉移他本國的經濟危機,這也是戰爭的由來。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想說太多,我說直接點,為了生存,為了理想!

14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在經濟大蕭條中經濟損失嚴重,想要堤內損失堤外補,掠奪中國的自然資源來彌補損失;

2、日本在明治維新中沒有顧及農民工人利益,農民工人起事不斷,,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強化軍部權力,對外開戰;

3、日本出於既定國策,要獨霸東亞,排擠英美勢力。

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了。這次危機使美國和歐洲受到極大的衝擊,經濟一下倒退幾十年。日本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1929年到1932年,全球都處在一片淒風苦雨中。中國經濟由於主要是小農經濟,受的影響小一些。而日本則採取了四種辦法應對這次危機,一是日元貶值,二是工資指數下降,三是低利率,四是擴大軍事開支和軍火產業規模。

同時日本出於經濟和領土的需要,悍然入侵了中國東三省。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其最終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15樓:我是問答小能人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補充戰略資源,以戰養戰,戰略資源充足了才可以繼續擴張地盤。

16樓:愛貓咪的葉子

為了掠奪更多的資源,促進日本的經濟發展,當時日本經過了改革以後,國家經濟迅速發展,但是由於日本地方狹小,所以資源有限,因此他們需要向外擴張。

17樓:勝利村寧

最終的目的就是想侵占中國,因為日本的土地非常的小,而且很容易出現**等情況,所以他們就將野心打到了中國。

18樓:劉心安兒

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建立邦聯,同時也為了實現自己超級大國的目標,同時也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然後謀取更多的利益。

19樓:乾燥溫度

就是因為我們國家的資源比較多、物產比較豐厚,而且也相當於是乙個大國吧,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乙個結果。

日本發動的什麼是侵華戰爭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聽說日本又要侵中國了是真的嗎

武力入侵基本不可能,不過經濟入侵一直都在,日貨橫行,可以說中國市場是日本經濟發展重大支柱!管他是不是真的,只要他敢,我們就滅了他。我們國家講和平,輕易不和別國打仗,再說,他打的過我們嗎?一,日本戰敗,像匈奴一樣向東邊小島遷。二.日本戰敗,像契丹,回紇一樣消失 三,日本戰敗,像蒙古一樣被同化 四,日本...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是根據既定國策,日本在1927年東方會議上確定 征服滿蒙 的武裝侵略方針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該方針出自 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 據說是愛國志士蔡智堪利用日本政黨的關係,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日本皇宮內的皇室書庫,用了兩個夜晚抄錄完成的,在國內發表。資源很重要麼?世界...

日本統一後發動了多次對中國的侵略,日本發動對外侵略的根源是什麼

最主要根源是日本和中國比較,有絕對的劣勢。只要中國稍微和平安寧幾十年,日本就只能對中國俯首貼耳,任我宰割。所以,日本想要取得獨立自主,必須戰勝中國。其次,中國曾經被蒙古 滿洲清國完全占領。所以,日本認為他們也是有可能完全占領中國的。日本入侵中國的路線,也是參考了蒙古 滿洲清國入侵中國的路線。在近代史...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全都是錯誤的答案。唯一正確的根本原因就是軍國主義制度下解決資源問題的必然途徑。島國缺少資源很容易理解,世界上缺少資源,但是照樣發達的國家多了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也有很多。但是一旦國家的政權被軍隊完全操控,那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遇到經濟危機,軍隊又不懂經濟,他們擅長的是作戰。因此從他們的角度,要解決問題...

日本為什麼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日本為什麼要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因為日本物資缺乏,後來經濟危機爆發,為了轉移民眾的視線,發動戰爭,拿下中國日本就具有廣大的戰略縱深 更加有利於本土的保障 因為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也參與了,沒地兒打,加來打中國了。還有就是中國那是太落後了。拓展生存空間。日本早有征服世界的大夢,經濟危機爆發,轉移國內矛盾 只是原因之一,可以說是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