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2-04-12 23:50:38

1樓:匿名使用者

全都是錯誤的答案。唯一正確的根本原因就是軍國主義制度下解決資源問題的必然途徑。島國缺少資源很容易理解,世界上缺少資源,但是照樣發達的國家多了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也有很多。

但是一旦國家的政權被軍隊完全操控,那就不一樣了,尤其是遇到經濟危機,軍隊又不懂經濟,他們擅長的是作戰。因此從他們的角度,要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就是直接控制資源產地,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這正好需要軍隊,也是軍隊擅長的事情。要侵略掠奪資源,就必須強大軍隊,舉全國之力,犧牲其他各種需求,來發展軍隊,這正好又是軍國主義最樂意的事情。

軍隊操控國家政權把資源全部集中到自己這邊,建設強大的軍隊,既可以穩固政權,又方便外出侵略,掠奪來的資源一部分用於基本的經濟發展,一部分用來繼續加強軍隊建設,去掠奪更多的資源。所以說對外侵略是軍國主義的必然。要侵略當然是優先侵略資源豐富的國家,從距離自己最近的開始,從最弱小的開始。

中國東北的資源豐富,日本人31年開始就占領東北,然後用密密麻麻的鐵路線和無數的中國勞工把資源開採出來運回日本。41年太平洋戰爭一爆發,日本就優先解決了東南亞地區,搞定了現在的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部分地區,目標就是此地的石油。

2樓:匿名使用者

1.有經濟問題,擺脫其經濟危機。

2.軍事上日本有稱霸世界的野心,占領中國是其終極目的的第一步。

3樓:人人都愛雷蒙徳

知道田中奏摺嗎,奏摺中說: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洲。

天皇是想稱霸世界,侵華是他稱霸世界的第一步。

4樓:99全紅花

選d還有田中奏摺

5樓:匿名使用者

a:另外還有倭人的本性

6樓:icedance飛

a.想擴大日本在華勢力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1.日本在經濟大蕭條經濟損失嚴重,想要堤內損失堤外補,掠走中國的自然內

資源來彌補。

2.日本在容明治維新中沒有顧及農民工人的利益,農民工人起事不斷,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強化軍事權力,對外開戰。

3.日本出於既定國策,要獨霸亞洲,排擠英美勢力。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

8樓:貞觀之風

是根據既定國策,日本在1927年東方會議上確定「征服滿蒙」的武裝侵略方針:「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該方針出自《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據說是愛國志士蔡智堪利用日本政黨的關係,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日本皇宮內的皇室書庫,用了兩個夜晚抄錄完成的,在國內發表。

9樓:職場找老王

資源很重要麼?世界任何乙個國家發動戰爭都不是為了掠奪資源,而是為了消耗和占領,消耗本國,占領他國。日本侵華戰爭先放一放,就說說咱們自己國家歷史上的侵略事件,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是為了掠奪資源而發動的。

就那成吉思汗的蒙古國來說,他占領中國大部分土地之後,其中施行的一項措施就是把人分了等級和階層,其中排在第一層的是蒙古人,餘下的按照階層排列,分別是色目人、漢人、南人。在其統治之下可不僅僅是掠奪那麼簡單。施行保甲制度和連坐制度,這些制度都是圍繞蒙古人和色目人服務的,處於第一階層的人們,擁有很大的處置權。

對於類似這樣的戰爭,掠奪資源是因為無法永久占領,只要能夠永久占領,所有的資源還需要掠奪麼?有時候乙個國家發動戰爭也並不是為了占領,而是為了消耗自己國家,至於消耗什麼就自己想吧。

就拿侵華戰爭來說,日本軍隊在中國領土上造成的殺虐是巨大的,先輩們奉獻了生命才贏得那場勝利,作為後輩沒有資格替代先輩原諒日本。但如果拋開這些不談,只談侵華戰爭的話,實際上日本侵略中國,掠奪資源只是順帶的操作,真正的意圖是為了永久占領。而當時他們在決定占領區的時候,就選擇了中國的東北三省,他們占領東北三省時雖然在掠奪資源,但卻並沒有大肆破壞。

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當年日本人對東北資源分布的了解,甚至要比咱們國家自己都了解,修建鐵路、開採礦藏等等,這都只是占領後的操作。

要知道日本這個國家處於**帶和火山帶上,全國最少有50%的領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幾乎全年**次數超過100次,而且還常年受海洋災害影響,哪怕是修建個飛機場也只能填海製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直都想侵略中國。而且這種念頭也不是近百年才有的,可以毫不掛帳的說,中國過去的歷史當中,幾乎都有日本侵略中國的事件出現,只不過咱們那時候比較強大,他們一直沒有得逞而已。侵華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搶奪咱們國家的領土。

10樓:詬湊謨琅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富國強民,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但其領土狹小,資源匱乏,極度制約其發展,素有吞併大陸之心,他們曾經有乙個大陸政策,要吞併朝鮮、台灣,再期吞併滿蒙之地(東北),最後吞併整個中國、整個亞洲,最終吞併全世界。

1931年9月18日,發動「九一八」事變,吞併東北。而當時東北守軍,聽蔣介石不抵抗的命令,不戰而退出東北,將家鄉拱手予人。

一直到1945年到期。所以抗戰的大部分時期,都是我國獨立支撐。直到後來,歐洲戰場、北非戰場的戰事好轉,而英美要求恢復其在亞洲利益,日美英發生爭執。

美遂切斷日海上石油生命線,日軍不得不對美一戰,偷襲珍珠港,至此太平洋海戰拉開序幕。中國戰場形勢也發生急劇變化。

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為了解救其被美海軍困於東南亞的軍隊,他們開始瘋狂攻擊中國,急於打通大陸交通線,於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戰事一片好轉時,中國卻大面積的敗退。但是總的形勢是不會變的,19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

1945年5月8日,德軍投降,至此三個軸心國,只有日本獨撐。日本大將山本五十六被美空軍擊斃於太平洋上空,日本艦隊幾乎被全殲,蘇聯於日本和約到期,協助中國收復東北,1945年8月7日下午2時30分,美國向日本工業重鎮廣島投下原子彈,隨後又向長崎投下另一顆,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

11樓:聽風之小豬

根本原因:根據既定國策,日本在1927年東方會議上確定「征服滿蒙」的武裝侵略方針。

現實原因:受1929年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面臨嚴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

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另一方面,國民**正全力圍剿紅軍,中國的內戰為日本侵華提供了可乘之機。

12樓:匿名使用者

1、日本的國策

雖然著名的田中奏摺真實性無從考量,但是日本從明治維新以後,戰略決策層就確定了「殺鰍取鶴」的基本思想,即通過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弱小國家,壯大自己的實力,以取得和歐美列強對抗的資本和人力,再圖成為世界的霸主。

2、屢次成功的激勵

日本在明治後的軍事冒險,如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襲擊青島的德軍捲入一戰、發動九一八事變。每次都取得成功,而且每次都獲得巨大的利益。所以日本上下都深信發動戰爭是國富民強的快捷途徑。

3、日本的國體

昭和時代後,軍部徹底掌握國家大權。乙個軍隊領導的國家發動戰爭是方便和理所應當的,而貧弱的中國正好是理想的物件

4、日本的地理

日本地小貧瘠,日俄戰爭後吞併了中國東北大部。此後一直將東北視為其重要的後勤基地和新的發展空間,俗稱滿蒙生命線。而中國也絕不會主動放棄東北的所有權。必然一戰。

13樓:俞王韋

首先,日本作為乙個島國,該民族本身就有很強的危機感.寬展疆土的意識,或者至少是獲得本土以外的資源的意識就十分強烈

其次,當時的正處於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時期.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對於建立在經濟和商業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更加明顯.

那麼基於這樣的原因,國內的各種矛盾激化,勢必導致社會動盪,政局動盪.在這樣的形勢下,就有兩條路線擺在**的面前. 一是在本國內部化解矛盾,羅斯福採取的就是這樣的方法,具體做法不用細說.

二是轉嫁危機,而發動戰爭就是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拉動工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穩定這回.另一方面,可以獲得鉅額的戰爭賠款來緩解經濟上的危機.

德國,日本正是採取的這樣的方式.

當時亞洲國家普遍較弱,這又是發動戰爭的另乙個好的機會.另外,由於在一戰中所得到的經驗教訓,發展海外殖民地的觀念可能已經在日本人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了.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的動機了.同時對中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的軍事行動又可以對蘇聯的威脅,從而與歐洲戰場進行呼應.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說僅僅說是野心的問題。

在資本主義發展後期,恰逢日本開國發展之日,日本迅速發展國力有了翻天覆地變化,日本遣派使節赴歐洲美國學習先進文化技術和文明,潛移默化的受到了帝國主義的教化。另一方面資本積累的過程是殘酷野蠻且貪得無厭,憂鬱千年來日本一直密切關注中國學習中國,所以非常熟悉中國的一切,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大清晚期國力衰退腐敗墮落,軍備廢弛,日本卻高歌猛進,國門開啟的日子裡,更多的日本百姓發現,當年被學者吹捧的神秘中國竟然就如此不堪一擊,毫無戰鬥力和尊嚴可言,被西方殖民者霸佔擺布,從此日本國民在骨子裡(加上明治**的歪曲慫恿下)開始藐視中國大清。

因為在亞洲,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和改革的日本抗衡,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需求,日本國內的資源匱乏,效仿西方殖民者的作為,金融危機(1840世界第一次)壓力使日本的侵略正式搬上日程。目的是吞併亞洲,一洗受美國侮辱之前恥,變日本為世界匹敵的東方日不落帝國。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的小島國生存壓力,日本歷史上多災多難,他們都有一種憂患意識。

16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是乙個島國,是乙個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歷來就想走出海島,但是長期形成的排外的民族性格是他認為中國成為他最大的障礙,要想強大必須戰勝中國;加之當時正好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日本國小,資源嚴重缺乏,而國人生存需要大量的物資,尤其是糧食,**無力解決這個艱難的問題,只能將人民的注意力轉向國外,因此發動了侵華戰爭,而對內進行欺騙宣傳,使得日本國內一些善良的國民相信了日本**的宣傳,並支援戰爭。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17樓:雨說情感

1、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是其長期奉行對外侵略政策的必然結果。

1868年實現明治維新改革後,日本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同時,也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為完成資本原始積累,日本明治**明確了乙個思路,那就是到國外去「搶」。

當時,明治**積極推行「國民皆兵主義」,以實現向外去搶的戰爭準備;通過軍事改革確立軍國主義體制,以實現「對外用兵」的指揮領導;明確侵略的主要物件就是中國,因為清國「地澤財丰」;根本遵循即所謂的「大陸政策」。日本對華「兵備之急,猶如渴飲饑食」。

1895年4月,挾甲午戰爭大敗清軍之勢,日本迫使清**簽訂《馬關條約》,勒索**2.3億兩,相當於當時日本4年的財政收入。憑藉這筆賠款,日本建立了金本位制度,實現經濟迅速發展。

由此,日本繼續侵略中國的野心大大膨脹,其後的歷屆**無不積極謀劃推動侵華之準備。

2、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借用「提攜」「共榮」「防共」等口號,這些都是欺騙或藉口,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經濟利益。

七七事變前,日本為了攫取華北的經濟利益,一方面不斷增兵,另一方面不斷增設主導侵略的機構。如日本大藏省增設了東亞經濟調查課,華北駐屯軍設定了經濟顧問部,滿鐵株式會社在華北設立了「興中公司」。

另外,日本還通過漢奸和買辦拼湊成「東亞經濟協會」、「華北經濟委員會」等機構。日本通過這些機構虎視眈眈,對華北經濟進行肆意調查和滲透。同時,日本打著「日中經濟提攜」、「雙方合作」的招牌。

逼迫華北當局把航空、鐵路、煤炭、鐵礦、港口、電力、通訊、農業、漁業等多種行業的開發權讓給日本。與此同時,日本人在駐屯軍的武裝支援下,以「特殊**」為名,在冀東大規模地走私,明目張膽地攫取鉅額經濟利益,嚴重地危害中國經濟。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根本原因,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是根據既定國策,日本在1927年東方會議上確定 征服滿蒙 的武裝侵略方針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該方針出自 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 據說是愛國志士蔡智堪利用日本政黨的關係,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日本皇宮內的皇室書庫,用了兩個夜晚抄錄完成的,在國內發表。資源很重要麼?世界...

請問九一八事變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根本原因就是要滅亡中國.明治維新後日本滅亡中國的行動就沒有停止過,甲午戰爭,二十一條約,以及發動蓄謀以久的九一八事變,後來的全面侵華戰爭.資本主義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只是日本侵華的乙個導火線,而日本的軍國主義政策是其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中國的貧窮落後的現實局面.所有的一切鑄成了日本侵華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美國的獨立戰爭爆發根本原因是什麼?

英國為了維護本土的壟斷利益,頒布了一系列高額稅收的法令。1764年頒布 食糖條例 要求美洲殖民地必須大量購買英國的食糖 咖啡 酒等商品 1765年頒布 印花稅法 對所有印刷品直接徵稅。這些沉重的經濟負擔使殖民地人民強烈反抗。因為殖民地在英國議會沒有代表權,喊出了 無代表,不納稅 的口號。同時,北美殖...

日本侵略中國的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和客觀原因

根本原因 人類的貪婪,弱肉強食。主要原因 經濟危機,轉移視線,禍水西引,加上組建 大東亞共榮圈 的野心。客觀原因 中國落後好欺負。根本原因是 日本發生經濟危機,為解決經濟危機和解決國內矛盾。主要原因是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工商業很快,急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而當時的中國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客觀原因...

鴉片戰爭中,中國慘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鴉片戰爭根本上來說是因為中國貧窮落後,國力不強。而這個時候英國急需擴大對華 扭轉對華 逆差的不利局面。問題在於一般英國貨品很難在中國市場上開啟銷路,於是英國就選擇了鴉片這種東西,即能為大英帝國贏得中國市場,又能為麻痺中國人的意志,未亡國先未亡志。鴉片 開始不久,即遭到了清廷以林則徐為代表的一干 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