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論語》十則的一道題。急

時間 2022-12-06 18:20:50

1樓:娛樂界的

你怎麼這也不會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語出於《論語·顏淵篇》,是孔子經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華之處。中國的《論語》就如同西方的《聖經》一般,是對乙個民族或乙個區域文化的概括和統領。

《論語》分二十篇,其中的《顏淵篇》主要講述了孔子對「仁」和「恕」的解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孔子所強調的是,人應該寬恕待人,應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現。

「恕」道是「仁」的消極表現,而其積極表現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所闡釋的仁以「愛人」為中心,而愛人這種行為當然就包括著寬恕待人這一方面。《論語》中提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是乙個初一的學生,我們老師說,「恕」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關係是間接關係,「恕」是寬恕別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強迫於人,這樣既寬恕了別人,又寬恕了自己。我是這樣看待「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自己也不願意,何必要強迫別人呢?

就如人生百味,你的人生總是充滿波折的,但總不能強施加於人,這樣只會使自己與別人都會更痛苦。

雖然,我聽完後,我也覺得有點不可理喻,但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惡魔獵手vs法師

你怎麼這也不會呀!

你老師不講嗎?

初一論語十則翻譯

論語十則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yu 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y n 不亦君子乎?學而 孔子說 學習知識而又經常溫習功課,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趕來,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並不惱怒,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注釋 1 子 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 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

初一上所有文言文翻譯 (童趣 論語十則 山市 世說新語兩則 )最好配上練習題及答案(課文內容)急

山市的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公子禹年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驚訝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寺院呀。過了一會兒,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簷高高翹起,這才知道原來是出...

一道初一數學題(簡單的),一道簡單的初一數學題!!!!

是170元沒錯,總工資為2750,首先800 1300元內500元按5 交稅為25元,1300 3300元內的1450元交10 的稅為145元,共計170元 1 個人取得的工資 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而取得的工資 薪金 獎金 年終加薪 勞動分紅 津貼 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2...

初一的幾道數學題!!快點!一道初一的數學題!!!

樓上的題答案錯了。一。1題 答案為 9 2題答案為31 和1.3題為 2分之7 二。原式 15 2 3 15 2 3 15的平方 2 3的平方 225 4 9 224又5 9 注 15又3分之2可表示為15 2 3 14又3分之1可表示為15 2 3 m n 3分之2 7 3m 3n 7 3 m n...

一道超級難的初一數學題,超難的一道初一數學題,難得變態啊

哥對生活有心 老師先送第乙個學生,來回6分鐘。再送第二個學生,來回6分鐘。一共12分鐘就可以了 首歐偃當寂 如果2人同時到 張老師帶一名學生騎電單車,和剩下的那明同學步行,同時出發,那麼張老師將第一名送到距離車站還有x千公尺的地方返回,接另外一位步行的學生,張老師帶後來得學生與先送的學生同時到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