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公式是什麼,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 什麼 ?

時間 2022-09-30 10:31:21

1樓:

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 什麼 ?

2樓:暴走少女

s=1/2ah(面積=底×高÷2。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注釋:三邊均可為底,應理解為:

三邊與之對應的高的積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積。這是面積法求線段長度的基礎。

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內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線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在數學、建築學有應用。

常見的三角形按邊分有普通三角形(三條邊都不相等),等腰三角(腰與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腰與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邊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其中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統稱斜三角形。

擴充套件資料:

一、相關性質

1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內角和定理)。

2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外角和定理)。

3、 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於與其不相鄰的兩個內角之和。

推論:三角形的乙個外角大於任何乙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4、 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中最少有兩個銳角。

5、 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乙個角大於等於60度,也至少有乙個角小於等於60度。

二、三角形「四線」

1、中線

連線三角形的乙個頂點及其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median)。

2、高從乙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畫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ltitude)。

3、角平分線

三角形乙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bisector of angle)。

4、中位線

三角形的三邊中任意兩邊中點的連線叫中位線。它平行於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3樓:月色

還是理解一下三

角形面積公式的由來吧,會加深記憶的::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乙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底,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4樓:由菸姓琬

令三角形三邊為a,b,c。對應的角分別為a,b,c。則三角形面積為1/2absinc或者1/2bcsina或者1/2acsinb。還有最基本的公式,底乘高除以二

5樓:穀梁秀雲嚴風

三角形面積公式有很多,基本公式是三角形面積等於底邊乘以高的一半,其它求積公式都是這個公式演化而來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乙個平行四邊形

.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底,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高. 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於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7樓:國家隊之翼

s=1/2ah

s:面積 a:底 h:長

8樓:幽蘭含薰待清風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9樓:匿名使用者

底乘高除以2.用字母表示a乘b除以2

10樓:匿名使用者

底*高/2,字母表示是ah/2

11樓:曉蕾蕾

三角形面積:低乘高的和除以2

s=ah

三角形面積公式是什麼?

12樓:枝秋英庫庚

三角形面積=底×高÷2

若面積為s,底為a,高為h,記作:

s三角形=1/2ah

三角形是三邊沒有長寬高

13樓:有鳳來棲

三角形面積公式;底邊長乘以這個邊上的高然後除以2\x0d直角三角形面積公式;兩直角邊相成再除以2\x0d圓面積公式;半徑的平方乘以派

14樓:仍開淡學博

s=a*h/2即三角形的面積等於底乘以高除以2

15樓:灬夏了巛南城彡

海倫凱勒公式也可計算,公式:(p*(p-a)*(p-b)*(p-c))^(1/2),

p=(a+b+c)/2, a、b、c為三邊長度

16樓:匿名使用者

三角形面積公式: s=底*高/2

17樓:湖北的一條小魚

面積等於底邊長度乘以高,再除以二。

s=lxh/2

18樓:歐陽熙千

三角形面積=底x高÷2

19樓:在藥王廟觀星的含笑葉

三角形的面積=1/2×底×高

20樓:娛樂娛樂人間

三條邊相乘得出來的資料.

21樓:施奧陶水蓉

你以三角形一邊位軸,乙個頂點為座標原點,任何三角形都可在直角座標系中顯示,其面積很容易得到。由此還可以分析各種三角形的公式:如邊長關係、面積公式、正旋等等

22樓:枚邈璩丹雪

歌訣是:三角形面積我記熟 底乘高來被二除

23樓:九華閆女

三角形面積的公式是(底×高÷2)。

三角形求底邊的公式是什麼?

24樓:暴走少女

底=三角形面積乘以2除以高,即a=2s/h。

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2,s=ah/2(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注釋:三邊均可為底,應理解為:三邊與之對應的高的積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積。

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線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叫作三角形。平面上三條直線或球面上三條弧線所圍成的圖形,三條直線所圍成的圖形叫平面三角形;三條弧線所圍成的圖形叫球面三角形,也叫三邊形。

擴充套件資料:

一、三角形的面積

1、2、

3、4、

二、四線

1、中線

連線三角形的乙個頂點及其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median)。

2、高從乙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畫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ltitude)。

3、角平分線

三角形乙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bisector of angle)。

4、中位線

三角形的三邊中任意兩邊中點的連線叫中位線。它平行於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切記,中位線沒有逆定理。

25樓:匿名使用者

全部是:底x高÷2=面積,面積x2÷底=高,底=面積x2÷高。(比事太父雜回答的人)神經病。

26樓:xhj北極星以北

三角形面積公式:

面積=底×高÷2,s=ah/2(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

注釋:三邊均可為底,應理解為:三邊與之對應的高的積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積。

所以:底=三角形面積乘2除以高,即a=2s/h

三角形周長:若乙個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為a、b、c,則 周長c=a+b+c

三角形重要的四線:

中線連線三角形的乙個頂點及其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median)。

高從乙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畫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ltitude)。

角平分線

三角形乙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bisector of angle)。

中位線三角形的三邊中任意兩邊中點的連線叫中位線。它平行於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27樓:匿名使用者

三角形面積乘二除以高

三角形的體積公式是什麼

28樓:靛青的

三角形是平面圖形,這種平面圖形是沒有體積的,只有面積。只有立體圖形才有體積這種說法。

考慮到你提的這個問題,對於常見圖形的體積公式,歸納如下:

一、柱體:

1、稜柱——正方體: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即. v=a×a×a長方體:

體積=長×寬×高  即. v=a×b×h2、圓柱——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即.

v=π×r×r×h二、球體:

1、球的體積公式如下,其中r為球的半徑,v為球的體積2、橢球:如果乙個橢球的表示式為

則其體積公式為

三、錐體

1、圓錐——圓錐體體積=底面積×高÷3,公式如下,其中s為圓錐底面面積,h為圓錐的高

2、稜錐——其體積公式如下,其中h為底高(法線長度),a為底面面積

29樓:紅雪殤

1 首先提問者的提問可能出問題了。三角形只有面積沒有體積。如果室溫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為

s=1/2×ah

公式說明: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

2 如果是求體積的話,提問者可能是在問三稜錐,由四個三角形組成。固定底面時有乙個頂點,不固定底面時有四個頂點。

體積公式為:

h為底高(法線長度),a為底面面積,v為體積,l為斜高,c為稜錐底面周長有:

三稜錐稜錐的側面圖是由4個三角形組成的,圖的面積,就是稜錐的側面積,則 :(其中si,i= 1,2為第i個側面的面積)

s全=s稜錐側+s底

s正三稜錐=1/2cl+s底

v=s(底面積)·h(高)÷3

三稜錐體積公式證明乙個三稜柱中的三個等體積的三稜錐:h為底高(法線長度),a為底面面積,v為體積,l為斜高,c為稜錐底面周長

30樓:小驍老師

回答您好,三角形為平面圖形,請問您問的應該是三角錐什麼的

請問具體是什麼呢

提問三角形的體積公式

回答三角形是平面圖形沒有體積,然後您應該問的是三角錐,三角錐的體積公式為,底面積乘高再乘三分之一

三角形只能計算面積,只有面積公式,為二分之一底乘高

提問長38.3公尺,寬5.3公尺,高2公尺,等於多少立方公尺呢?

回答約等於135.33立方公尺

提問是三角形的

回答三角形只是乙個平面圖形,沒有體積哦,你剛才發的這個問題它描述的是乙個立體圖形

提問怎麼計算的

回答我又看了一遍您的問題,您的問題應該是描述的乙個長方體,所以剛才的資料就計算錯了

您確定題目不是描述的乙個長方體嗎,能把題目完整的發過來嗎

謝謝[比心]

提問三角形的實體,長38.3公尺,寬5.3公尺,高2公尺,等於多少立方公尺呢?

回答;三角形體積等於底×高÷2×三角形體的高。

這為三角形實體的計算公式

更多14條

31樓:文化廣場的過客

三角形的沒有體積公式。

三角形是二維圖形,二維圖形沒有體積公式。一維空間物件(如線)及二維空間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維空間中都是零體積的。

體積,幾何學專業術語,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間的量。體積的國際單位制是立方公尺。一件固體物件的體積是乙個數值用以形容該物件在三維空間所占有的空間。

一維空間物件(如線)及二維空間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維空間中都是零體積的。

體積公式是用於計算體積的公式。即計算各種幾何體體積的數學算式。比如:

圓柱、稜柱、錐體、台體、球、橢球等。體積公式,即計算各種由平面和曲面所圍成。一般來說乙個幾何體是由麵、交線(面與面相交處)、交點(交線的相交處或是曲面的收斂處)而構成的圖形的體積的數學算式。

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為v=a·a·a=a³。

錐體的體積=底面面積×高×三分之一。三稜錐是立體空間中最普通最基本的圖形,正如三角形之於二維空間。

在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得出計算球體積正確公式的是南朝數學家祖沖之,比歐洲人約早一千年。他還精心鑽研天算之術(指天文數學),精治大明歷,經他再三請求,於510年得以正式頒行,他還製成銅日晷(一種用測日影的方法來計時的儀器)、漏壺等精密觀察儀器多種,為後世所取法。

32樓:不盡的星空

回答:三角形沒有體積也就沒有體積公式,只有面積和周長,要有體積的圖形才有體積公式。

分析:三角形是平面圖形,平面圖形只有面積和周長公式,只有立體圖形才有體積公式,如:三稜錐、三稜柱、圓柱等。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為:底邊長×高÷2

注意:如乙個三角形底邊長為10厘公尺,高為5厘公尺,則這個三角形的面積為:10×5÷2=25平方厘公尺

三角形面積,三角形面積公式

按照你給的條件分析 1 這個三角形是個等腰三角形,底邊是6公尺,二腰都各為7公尺,2 作底邊上的高,成為二個直角三角形,根據勾股定理得出,高為2根號10,3 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為6 2根號10 2 6根號10 解 兩邊為7 為等腰三角形 三線合一 高為h 7 3 2 10 面積為6 2 10 1 2 ...

三角形面積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 什麼 s 1 2ah 面積 底 高 2。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 注釋 三邊均可為底,應理解為 三邊與之對應的高的積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積。這是面積法求線段長度的基礎。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內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 首尾 順...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三角形面積公式

s c 4 a 其中c b a或c b a.三角形 底乘以高除以二 s c 4 a 其中c b a或c b a.三角形 底乘以高除以二 三角形面積公式 公式描述 公式中a為三角形的底,h為底所對應的高。三角形面積公式是指使用算式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同一平面內,且不在同一直線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三角形面積公式

公式描述 公式中a為三角形的底,h為底所對應的高。三角形面積公式是指使用算式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同一平面內,且不在同一直線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符號為 常見的三角形按邊分有等腰三角形 腰與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腰與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邊三角形 不等腰三角形 按角分有直角三...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求,三角形面積公式

公式描述 公式中a為三角形的底,h為底所對應的高。三角形面積公式是指使用算式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同一平面內,且不在同一直線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符號為 常見的三角形按邊分有等腰三角形 腰與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腰與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邊三角形 不等腰三角形 按角分有直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