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溺愛孩子會怎樣,家長過於溺愛孩子會有哪些危害呢

時間 2022-09-18 05:13:17

1樓:

1、溺愛讓孩子能力低下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較強的能力,學習成績優秀,但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溺愛,使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退化了,這就導致了孩子能力低下。

法國有一對老夫妻,他們五十多歲時才生了乙個孩子,於是這對老夫妻對這個孩子百般呵護和溺愛,溺愛到孩子二十五歲的時候,解大便還得父母幫助。大家試想一下,如果這二位老人不在了,這個孩子怎麼生存?這對老夫妻就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讓孩子動手,導致了孩子所有的能力、所有的本能都消失了。

雖然這是乙個極端的案例,但卻給每位家長敲響了警鐘。為了增強孩子的能力,我們堅決不能溺愛孩子,要理智地愛孩子。

2、溺愛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由於我們的溺愛,孩子的各種能力都被掩蓋了,如果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會遇到各種障礙,於是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不喜歡學習,最後厭學,甚至輟學。當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時,緊跟著其他的毛病就都出現了。

所以,厭學的孩子幾乎都是在溺愛中長大的,為了孩子,請家長們遠離溺愛吧。

2樓:範太少的作文格

既害了孩子,

也害了家長自己。

溺愛的孩子,壞習慣多,缺乏獨立自主的精氣神,自私自利,以後肯定會吃大虧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孩子會自私,不講理,不孝,一切壞習慣都會有。

4樓:齋藏

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有些孩子並不會恃寵而驕,但是有些孩子就容易蹬鼻子上臉

5樓:墨曼利

會把孩子慣的什麼都不懂,家長對孩子應該就是該打就打,還疼就疼

6樓:13宇愛

孩子在家是小皇帝,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非常溺愛,導致小孩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進入幼兒園後,孩子第一次步入集體生活,但卻不尊重老師和長輩、不關心同學,不愛勞動,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集體等。

小孩犯錯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衝突,不先檢查自己,尤其是個別的家長還更多的護著孩子,以致孩子很難教育。都是因為家長給的過度的愛,讓他們變成了乙個自私難相處的小朋友。

家長過於溺愛孩子會有哪些危害呢

7樓:匿名使用者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有溺愛孩子的毛病,特別是爺爺奶奶或外婆外公帶孩子會更加的溺愛,本來愛孩子無可厚非,可如果要是過於溺愛就會帶來想不到的危害。

一、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二、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三、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遊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四、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五、包辦代替

這種孩子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會變得懶惰、自私。

六、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

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七、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八、害怕哭鬧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九、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

「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8樓:匿名使用者

1、溺愛使孩子內心無愛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獨生子女,從誕生那天起,把全家的目光都吸引過來了。因為是獨生子,所以各個方面都會受到關注。如果我們要用畫圖表示,那麼圖上的箭頭都是指向孩子的,這就是周圍大人對孩子的愛,他整天都被這種溺愛包圍著。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孩子內心就沒有愛了。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只是接受愛,而不懂得付出愛,他每天都是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愛,無法去愛別人。

一般來說,他要真的愛別人,首先要和別人建立聯絡,然後他才能產生對別人的愛。

22、溺愛使孩子價值觀混亂

我們發現,在溺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大腦裡邊裝著一些混亂的價值觀念。所有的孩子都將必須走向社會,如果乙個孩子在溺愛的環境下長大,他就接受不到那種正確價值觀的薰陶,那他再走向社會之後,就會發生一系列的問題。因為他一直生活在溺愛的環境中,他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然後他就會覺得他不需要這些正確的價值觀,他覺得自己滿足就可以了,甚至他的思維就停滯在那種感覺裡。

這樣的孩子,他對很多問題,比如原則性的問題、價值觀的問題等全部是處在混亂狀態的。這都是溺愛使孩子產生的結果。

33、溺愛使孩子能力低下

我們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學習能力,並且成績優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自信,能頂天立地的做事。所有的家長都會這樣想,但是我們卻對孩子實施溺愛,這樣教育的結果,就導致了孩子能力低下。溺愛使孩子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

44、溺愛使孩子厭惡學習

由於我們溺愛孩子,致使孩子諸多的能力都被掩蓋了,這樣他就發展不起來了。一旦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他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就會在學習上遇到諸多的障礙,也就說在學習的每個環節上他都受挫,於是孩子就不喜歡學習,最後厭學,甚至輟學。

在我們房間裡,就能很好地觀察出這類孩子,當他們學習成績下降時,然後緊跟著其它的毛病就都出現了,因為他的學習動力,被我們家長的溺愛限制了。非常明顯,厭學的孩子幾乎都是在溺愛中長大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

9樓:崑崙山泉水

這是個問題,被過於溺愛的孩子,都會異常嬌慣,品德不高甚至很低,卻自驕自傲,會主動做出很不好的行為。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對社會來說,屬於潛在危險因素。

10樓:

讓孩子失去自信心,讓孩子得王子病或公主病

11樓:匿名使用者

危害多了去了,看看現在多少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尋死覓活的就知道了

父母溺愛孩子會導致什麼後果?

12樓:刺客侃社會

世界上任何的父母,可能都會想要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孩子,這點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過度的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特別的依賴自己的父母,養成一些特別不好的習慣。

13樓:天曼安周聖

孩子已經5歲了,每天上幼兒園還要爸爸抱著去,每頓飯要奶奶喂,吃飯時紅燒魚不肯吃,哭著要吃紅燒肉,等紅燒肉端上來,又吵著要吃炒雞蛋,弄得一家人圍著他團團轉。這就是父母平時對孩子百般疼愛,處處遷就的結果。

「愛子之情,人皆有之耽腸槽段噩燈茶犬償華。」愛孩子是普天下的父母心。對孩子無原則的溺愛、寵愛,會使孩子覺得父母是疼我的,採取得逞政策,只要我要什麼,父母總會答應的。

這樣日久天長,使孩子滋生一種「以我為中心」的心理。心目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而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由於父母常用溺愛代替了理智教育,處處庇護孩子,把缺點視為優點,把胡鬧視為聰明,使孩子稱王稱霸,盛氣凌人,缺乏同情心。

此外,過分溺愛會造成小孩生活上的無能。

因此,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做錯事的時候,要啟發誘導他懂得什麼是對,什麼不對,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道理。要嚴格要求,絕不能遷就。對一些任性、大吵大鬧的孩子,最好別理睬他;這樣,孩子在無人理睬時會感到沒趣而安靜下來,事後再指出他的錯誤。

所以,愛孩子一定要做到愛得深,教得嚴。

14樓:唐小谷

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在外面受到一點不對等的待遇就會暴跳如雷,長此以往走向犯罪的道路。

15樓:匿名使用者

過分的溺愛孩子並不能體現出父母的愛,父母的寬容,而是在以另外一種方式對孩子造成挫傷,使孩子內心膨脹,會讓孩子產生「我犯了錯有父母怕什麼」這種心裡狀態,會使孩子性格越來越孤僻,過分的爭強好勝,這些都不是什麼好的現象,「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不單單說的是父親的毛病,更加體顯出來母親的包庇和寵愛 。但是父母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眼中驕傲的孩子,他們寵愛的孩子,正在一步步走向深淵,最終無法自拔。

家長怎麼對待溺愛孩子的情況

16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的愛與呵護對孩子最重要。家庭氛圍溫馨和睦的孩子性格相對會比較平和穩重。所以,家長首先對孩子溫柔關愛與呵護,遇到問題要幫助孩子一道分析問題所在,並想辦法孩子解決問題。

要心平氣和,不要急躁,耐心查詢原因解決問題;此外,平時要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溝通,遇到問題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也不要批評和呵責,要及時安慰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依靠和溫暖,給他支援,給他力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後強大的精神支撐力量,因為父母親的愛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鼓舞。在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將會是乙個很自信陽光、有愛心的孩子,他會及時將自己的愛分享給身邊需要幫助的其他人,會成為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人。總之,無論何時,父母都是孩子最堅強的精神支撐!

家長太溺愛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17樓:匿名使用者

溺愛只會毀了孩子啊,我覺得從小就應該培養小孩獨立自主的習慣啊,不然等他長大了,你還要跟著照顧他嗎?

18樓:匿名使用者

那就看是那種溺愛了,是各個方面的話,那就會是個嬌生貫養的,會任性,會判逆,更危險的就是對周邊人們的危害了。

家長如何管理孩子玩手機,家長怎樣管理孩子玩手機效果好

現在是寒假時期,孩子天天玩手機,平時上學沒時間玩,一旦放假就跟出籠的野獸一樣,天天抱著手機不放,而且上網課變成了孩子玩手機的最大藉口,面對這一情況,很多家長的做法就是沒收手機。但是這個方法比較天真,再加上現在疫情期間,孩子需要上網課,哪有不用手機,而且家長越是沒收手機,孩子的玩手機的慾望就越大。那到...

家長怎樣引導厭學孩子,孩子厭學家長怎麼引導

1 父母常要傾聽孩子訴說的問題,並和他們詳細討論這些問題。2 如果孩子愁眉苦臉或沉默寡言,家長要深入了解他們,因為孩子常常不願意自己說出他們的憂慮。3 擔心做錯事的孩子需要疏導,如若孩子幹了好事,即使是一點小事也要表揚他們。4 為克服孩子害怕上學的心理,家長絕對不能給他們藥吃,否則只能對注意力集中和...

家長怎樣應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如何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

有些孩子在叛逆期可能不太肯和父母交流,那麼父母可以和孩子要好的朋友聊聊,了解下孩子的想法,心情和平時的狀態,有利於父母應對孩子的叛逆。不要過多苛責。叛逆期的孩子有時會做一些讓父母生氣的事,但是父母越是罵,可能越是反效果,告訴孩子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會好過無意義的苛責。青春期的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

家長應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長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種草師阿包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陳蘭香 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對乙個孩子而言,從小能形成閱讀習慣是多麼重要,對孩子而言,你每天在他耳邊督促他多看書,不如你在他小時候給他乙個好的榜樣,身教勝過言傳。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做什麼,你先做做看,否則自己都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做到,有點困難。 繪影社 抱有賞識心態的...

家長怎樣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家長怎樣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1 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學會傾聽,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靜地等待孩子,安靜地看著孩子,不去打斷他的話,全神貫注地傾聽,不左顧右盼,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於告訴孩子 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或問題。2 真誠地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