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孝順父母,如何培養孝順的孩子

時間 2022-05-05 19:52:56

1樓:匿名使用者

孩子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受到人們稱讚。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身上這種美德越來越缺失,於是家長在問,要,孩子不孝順該怎麼辦。1.家長要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徵,並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用愛心故事來感染 幼兒正處於一種發展性的自我中心階段,難免會表現出「小氣」「霸道」等現象。

家長要了解幼兒的這一年齡特徵,允許孩子表現出這種與孝順相悖的行為,以避免幼兒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而孩子的情感又是與認知相結合的,情感的產生受知識經驗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豐富孩子有關孝敬長輩的知識,多給孩子講述《孔融讓梨》之類有愛心故事。

並讓孩子分析大家為什麼表揚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謙讓是一種優良的品質,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孔融學習。 父母用言行做表率 平時,父母在言行方面應為孩子做出孝敬長輩的表率,如平時在家中要建立一種長幼有序的家庭關係。要尊重老人,懂得關心體貼老人,有了好吃的東西要主動先送給老人吃,老人生病時要耐心服侍老人,為老人做飯、捶背、洗衣服等。

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深深地打動孩子純真的心,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一顆愛的種子,孩子體貼父母、尊敬長輩的意識才會漸漸形成。 2.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 「孝順教育」應從發生在幼兒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孝順。作為家長應善於觀察幼兒,抓住教育時機進行隨即教育,如:

當把好吃的留給孩子吃時,家長只是在一邊看時,家長就應該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心;媽媽在給孩子做飯,洗衣服時,讓孩子看到媽媽頭上的汗水,手上磨出的老繭。總之,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真切的愛,從而引導孩子學會愛。 3.移情教育—讓孩子真正理解、體驗父母的苦與樂 移情是指個體想象自己處於他人的境地,並理解他人的情感、慾望的思想及行動的能力,即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

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他們喜愛的小動物讓孩子自己去飼養,如養便於管理的小金魚,小兔子等,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動物的「家長」,時刻去關心、呵護這些小動物,讓孩子初步體驗到做父母的艱辛。 4.父母要經常與孩子溝通,並給孩子孝敬長輩的機會像朋友一樣談心 父母應該經常像朋友一樣和孩子談心,說說心裡話。媽媽可以通過向孩子講述十月懷胎的艱辛,撫養他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苦與樂;如小的時候每次他哭時媽媽是多麼焦急與擔心,總是想方設法的讓他停止哭泣;以及夜裡媽媽總是很晚都不睡,生怕他餓著、渴著等。

把需求告訴孩子 父母有什麼需求都可以告訴孩子。如當媽媽下班回家時,可以對孩子說:「寶貝,媽媽上班很累,你能給媽媽倒點水嗎?

」或者「寶貝,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回家又要洗衣服、做飯、整理房間,如果你能為爸爸媽媽做點什麼,那就太好了。」當家裡有好吃的時,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讓孩子進行分發,家長一定不要拒絕,而是要高興地接受分享,並真誠地表揚孩子。如,「寶貝,謝謝你!

」或「寶貝,你辛苦了!」總之,要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多給孩子設立孝敬父母的機會。

2樓:小花豹

再生孝順父母,不要在走了之後,去燒什麼東西,那都是假的,做給後人看的,不要做這種事情,不一定要重陽拜山,登高拜山,大年初一就可以拜山,如果孝順父母,每天都是母親節,每天都是父親節。

如何培養孝順的孩子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傳統美德故事的教育,記得母親小時候總是給我講一些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如孟宗哭竹生筍,王祥臥冰求魚的故事,關於孝敬的故事,元代郭居敬選錄了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是古人宣傳孝道的通俗讀物,作為父母也有必要把這些故事講給孩子聽聽,提高孩子孝道的意識。

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如果父母不孝敬父母,長輩,必然影響孩子對孝道的誤解,所以,要培養乙個孝順的孩子,父母平時就要多關心,照顧父母,長輩,不要在孩子面前呵斥父母,長輩,不僅對自家的長輩要孝敬,對其他長者也要尊重,多做一些愛心之舉,給孩子乙個孝敬的模範。

三是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讓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勞累,賺錢的不容易,激發孩子的同情心,讓孩子珍惜,敬重父母,現在的父母習慣於對孩子付出,任勞任怨,盡一切可去滿足孩子,最後卻把孩子養成了不知感恩,不知回報的無情之人,完成失去孝道,有的甚至打罵父母,讓人痛心。

四是要給孩子一定的規矩,孩子畢竟小,對孝道之事缺乏認識,再加之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會把一些不正常的現象誤認為正常,然後也就習以為常,成為惡習,所以,從小教孩子禮貌待人,尊重長輩,給孩子一定的行為規範標準,敦促孩子的言行舉止,把孝的意識強化給孩子也是十分必要的。

4樓:匿名使用者

1.從小讓孩子明白孝順是一種美德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看情景片等方式,讓孩子明白孝敬父母是乙個人最基本的做人原則。從孩子懂事起,就要讓孩子明白家庭成員之間的長幼關係。

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係,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爺爺奶奶是老人,是全家人關心照顧的物件。父母在為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源於對他的愛,長大了孩子要回饋給父母。否則孩子會認為父母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自然難以自覺孝順父母。

許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況,不知道家裡的錢是怎樣得來的,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錢。因此,父母要經常有意識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從心底裡對父母產生感激和敬重。

2.父母以自己的孝行感染孩子環境影響人。生長在乙個孝順家庭的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的就懂得孝順父母。因為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

但是現在中年夫妻迫於生活事業的種種壓力,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普遍存在。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甚至直接把孩子交給父母撫養。這種「啃老」行為其實是在手把手教孩子將來不孝。

作為中年夫妻,即便孩子要交給老人帶,也要注意多關心、照顧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盡撫養和贍養的義務。不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即便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在節假日也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在特殊的日子裡,比如長輩的生日、母親節、父親節、春節等,正是長輩期待全家團聚的時刻,孩子從小養成每逢節日回到長輩身邊的習慣,長大了自然就不會忽視父母的期待。

「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為他們多做事。讓他們生活得舒心快樂!」在尊重老人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孩子耳濡目染,也會逐漸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父母支援孩子表達孝意有的時候,愛孩子太多,卻不去接受孩子對長輩的愛,使孩子的愛心失去表達的機會,也就失去了孝心。當孩子看到電視上或者日常生活中父母孝敬爺爺奶奶,也會學著表達自己的孝心。可是,當孩子踮起腳尖給媽媽倒洗腳水去的時候,很多媽媽就擔心熱水是否會燙到孩子,急忙去阻止,也忘了對孩子的行動說聲謝謝或者提出表揚,導致孩子的孝心就這樣在表現中夭折了。

孝心需要表達,如果父母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勢必導致孩子孝心的夭折。生活在和諧家庭的孩子才會更加富有愛心,而孝順父母是家庭和諧的關鍵。所以,為了自己的孩子將來富有愛心,父母千萬不要忽略對孩子孝心的培養。

5樓:映秋盼煙

1.家長要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徵,並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用愛心故事來感染 幼兒正處於一種發展性的自我中心階段,難免會表現出「小氣」「霸道」等現象。家長要了解幼兒的這一年齡特徵,允許孩子表現出這種與孝順相悖的行為,以避免幼兒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而孩子的情感又是與認知相結合的,情感的產生受知識經驗的影響。所以家長應豐富孩子有關孝敬長輩的知識,多給孩子講述《孔融讓梨》之類有愛心故事。並讓孩子分析大家為什麼表揚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謙讓是一種優良的品質,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孔融學習。

父母用言行做表率 平時,父母在言行方面應為孩子做出孝敬長輩的表率,如平時在家中要建立一種長幼有序的家庭關係。要尊重老人,懂得關心體貼老人,有了好吃的東西要主動先送給老人吃,老人生病時要耐心服侍老人,為老人做飯、捶背、洗衣服等。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深深地打動孩子純真的心,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一顆愛的種子,孩子體貼父母、尊敬長輩的意識才會漸漸形成。

2.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隨機教育」 「孝順教育」應從發生在幼兒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孝順。作為家長應善於觀察幼兒,抓住教育時機進行隨即教育,如:

當把好吃的留給孩子吃時,家長只是在一邊看時,家長就應該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心;媽媽在給孩子做飯,洗衣服時,讓孩子看到媽媽頭上的汗水,手上磨出的老繭。總之,要讓孩子看到父母真切的愛,從而引導孩子學會愛。

3.移情教育-讓孩子真正理解、體驗父母的苦與樂 移情是指個體想象自己處於他人的境地,並理解他人的情感、慾望的思想及行動的能力,即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他們喜愛的小動物讓孩子自己去飼養,如養便於管理的小金魚,小兔子等,讓孩子自己去做這些動物的「家長」,時刻去關心、呵護這些小動物,讓孩子初步體驗到做父母的艱辛。

4.父母要經常與孩子溝通,並給孩子孝敬長輩的機會 像朋友一樣談心 父母應該經常像朋友一樣和孩子談心,說說心裡話。媽媽可以通過向孩子講述十月懷胎的艱辛,撫養他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苦與樂;如小的時候每次他哭時媽媽是多麼焦急與擔心,總是想方設法的讓他停止哭泣;以及夜裡媽媽總是很晚都不睡,生怕他餓著、渴著等。

把需求告訴孩子 父母有什麼需求都可以告訴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孝順父母

6樓:小花豹

再生孝順父母,不要在走了之後,去燒什麼東西,那都是假的,做給後人看的,不要做這種事情,不一定要重陽拜山,登高拜山,大年初一就可以拜山,如果孝順父母,每天都是母親節,每天都是父親節。

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孝順?

7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的孩子,由於心理發展水平的制約以及家長的百般寵愛,大多存在「自我中心」的傾向,專橫、霸道、任性,長大後成為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的人。一、以身作則,父母做榜樣作為父母要嚴於律己,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孝順長輩、關心親朋;在孩子面前不議論別人的長短,盡可能地尊重他的一些孩子氣的同情心。逢年過節給老人買東西、送禮物,都要讓孩子知道並試著讓孩子參與買東西。

同時,充滿溫情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愛心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間經常爭吵、謾罵甚至打鬧,孩子時常處在恐懼、憂鬱、仇視的環境裡,又怎能要求他去關心別人呢?二、教育孩子學習與人分享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引導孩子在與人交往中關心、幫助、尊敬別人。

好吃的與人分享,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別人病了去關心,別人痛苦給予安慰體貼,別人休息不去打擾,別人收拾乾淨的房間不去弄亂等。孩子稍大一些,還要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的勞累,珍惜父母的勞動等。此外,家長在為孩子的生活起居考慮的同時,也要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如父母在休息或學習時,不吵吵鬧鬧等。

三、教孩子運用「角色互換」,弱化「自我中心」心理「角色互換」就是轉換與他人的位置,實際體會別人的需求、感受與悲歡苦愁。當家長帶著孩子在公園玩了―天,已經該回家而孩子還要繼續玩其他玩具的時候,家長要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如:爸爸媽媽陪你玩了一天,身體很疲勞,需要休息,或玩得太晚家裡的爺爺奶奶會牽掛、著急等,讓孩子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當孩子做了對不住別人的事,家長應要求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另一方是自己會是什麼感受,這樣就會使孩子為自己的行為不安、羞愧。「角色互換」能很好地起到弱化「自我中心」的作用,幫助孩子從自己角度出發轉為能考慮別人的感受和需要。

四、教育孩子將自己融入集體中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關心集體,為集體出力,將自己融入集體中去接受鍛鍊和提高。特別應該用孩子身邊的關心集體、為他人著想的榜樣教育孩子,因為對孩子有親切感的榜樣,孩子才易學肯學。

身為女兒的你,你是如何孝順父母的

我孝順父母的方式有很多,不過大多數都是給他們用心的陪伴。在節假日的時候,我一般都會選擇回家陪父母,和他們一起度過愉快的假日。沒事的時候也會給父母聊天,告訴他們自己最近過的怎麼樣。有時候父母不太需要物質上的生活,或許心裡上的安慰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1 做他們的女兒 在節假日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回到家裡,...

作為兒子的你,你是如何孝順父母的

有空也可以多一點,陪父母們溝通,聊聊以前的事情。孝順父母其實真的不難跟父母一起聊聊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的事情,特別是一些搞笑的時候,他們臉上肯定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所以這個也是特別簡單的,也是很容易做到的,這樣對父母來說也是乙個很好的孝順,不妨在自己有時間的時候多一點去跟父母溝通吧。最後努力活成父母的乙...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優質父母如何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嬰兒誕生之日一直到幼兒園入學為止,這段時間父母不僅僅是充當著家長的角色,同時也扮演著老師的角色,父母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一生,父母的一舉一動深深地烙印在了孩子的腦海中,所以不論是好的行為習慣還是錯誤的舉動,都會給孩子帶來好的亦或是壞的影響,為了孩子有個良好的行...

父母應該如何「捨得」讓孩子吃苦,如何培養孩子不怕吃苦的做事品質 幾點建議(

父母應該讓孩子獨當一面,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這樣就是讓孩子適當的吃苦。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吃苦,讓他學會獨立自主,如果你去溺愛他,什麼都不讓他做,就反而是害了他,長大了反而什麼都不會。我覺得作為父母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這樣長大以後他才會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孩子也能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怎樣教育孩子讀書,如何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

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無論是旁觀者也好,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下面介紹下怎樣正確教育孩子。孩子是需要從小就教育的。小時候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1 首先,要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乙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