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與腫瘤的關係是怎樣的,肥胖與癌症有什麼關係?

時間 2022-12-06 00:11:14

1樓:廣州復大諮詢

大量流行病學研究提示,肥胖可致某些腫瘤發生。女性 肥胖者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卵巢癌及乳腺癌的發生率較高, 而男性肥胖者結腸癌、前列腺癌的發生率較高。肥胖致癌可能的機制如下:

多餘的脂肪和形成肥胖的細 胞,促進髙含量的胰島素和雌激素分泌,增加了腫瘤細胞的 生長和形成。此外,脂肪組織能有效地累積致癌物質,阻礙 其代謝和排放,這也是發生腫瘤的主要誘因。

肥胖與癌症有什麼關係?

2樓:中地數媒

為評價肥胖對癌症危險性的長期效果,已進行了大規模人群的研究。美國癌症協會對7.5萬人追蹤隨訪12年,調查結果表明,肥胖女性患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危險性有所增加,肥胖男性發生結腸癌、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明顯增加。

丹麥科學家對4.4萬人的11年追蹤觀察發現,肥胖者食管癌、肝癌、胰腺癌的危險性比一般正常人高,一些與內分泌有關的癌症也呈門趨勢,如婦女的腎癌、子宮內膜癌以及某些胃腸道癌等。

這些研究表明,肥胖與一些癌症之間存在較大的聯絡。然而,肥胖與癌症的危險性關係並不呈直線上公升。

3樓:湘雅二院營養科婷婷姐

得癌症的都是瘦子?癌症跟體型有什麼關係?醫生告訴你答案

肥胖和癌症有關係嗎?

4樓:廣州復大諮詢

大量流行病學研究提示,肥胖可致某些腫瘤發生。女性 肥胖者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卵巢癌及乳腺癌的發生率較高, 而男性肥胖者結腸癌、前列腺癌的發生率較高。肥胖致癌可能的機制如下:

多餘的脂肪和形成肥胖的細 胞,促進髙含量的胰島素和雌激素分泌,增加了腫瘤細胞的 生長和形成。此外,脂肪組織能有效地累積致癌物質,阻礙 其代謝和排放,這也是發生腫瘤的主要誘因。

5樓:薄荷**專家

研究表明,體重和幾種特定癌症的發生機率有著明顯的相關性。

國際癌症研究局(iarc)已經宣布,肥胖被證實為以下幾種癌症的致癌因素,它們包括結腸癌、乳腺癌(絕經後期)、子宮內膜癌、腎癌和食道癌。而體重過重跟膽囊癌、卵巢癌和胰腺癌也有關係,儘管此類證據相對欠缺。體重增加跟甲狀腺癌有關係。

iarc的專家報告指出,超重和運動不足是25-33%前述癌症病例背後的主要成因。

2002年,美國約有41,000例新發癌症可歸因於肥胖。這個數字代表了3.2%的全部癌症新發病例。同時,據估計,癌症死亡病例中,14%男性和20%女性其背後成因是超重。

癌症與肥胖有什麼關係

6樓:澳怡康是我

肥胖者易患癌症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肥胖婦女更容易患子宮內膜癌和絕經後乳腺癌,肥胖男性則更容易患前列腺癌;而且只要是肥胖者,無論男女都更容易患結腸癌及直腸癌。肥胖的程度越嚴重,上面幾種癌症的患病率就越高。

肥胖與抑鬱症和癌症有什麼關係

7樓:翰林學庫

病情分析: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意見建議:建議你通過自我調整,盡量保持心情舒暢,一方面多和親人朋友溝通交流,多參加一些戶外集體活動,自我難以調控的建議及時的配合藥物心理**

肥胖與糖尿病有什麼關係?

8樓:那南蕾富啟

可以說,沒有哪一種疾病能像糖尿病這樣,對體重有如此明顯的影響。有的人忽然變得能吃能喝,體重卻不增反降,自以為是**成功了,可一體檢就傻眼了,原來是得了糖尿病。有的瘦人查出血脂高、血壓高,擔心自己得糖尿病時,旁邊卻有人寬慰他:

「沒事,得糖尿病的都是胖子,你得不了的,放心吧。」可見,在糖尿病與體重關係的問題上,存在著不少誤區。

1型糖尿病多「喜瘦」

我們所說的糖尿病典型症狀「三多一少」(即吃飯多、喝水多、排尿多,體重減輕),主要出現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這類糖尿病患者的**多為胰島素「絕對」不足。胰島素缺乏,人體就不容易儲存能量,於是就會消瘦。

這類糖尿病多見於青少年,起病前體重多屬正常或偏低,發病後體重明顯下降。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進行胰島素替代**。經過合理**後,1型糖尿病患者可逐漸「變胖」直至體重正常。

2型糖尿病患者「有胖有瘦」

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型則胖瘦皆有。一般來說,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過胖的「歷史」,發病後體重會有所減輕,但由於體重基數大,因此不那麼明顯。一般來說,在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乙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2公斤,就要警惕糖尿病了,最好去醫院查一下血糖。

2型糖尿病佔糖尿病總數的90%,其中80%伴有肥胖,因此,2型糖尿病又被稱為「糖胖病」或「醣脂病」。肥胖患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胰島素抵抗,一方面肥胖者脂肪細胞多,脂肪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另一方面肥胖者常伴有血脂異常,游離脂肪酸增多,易形成胰島素抵抗。在歐美等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是胖子,但在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率沒有那麼高。

所以,即使是輕微超重的人,也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襲」。

「外瘦內胖」,更要警惕糖尿病

有些人看起來不胖,但其內臟脂肪細胞的數目和脂肪容積卻很高,表現為「外瘦內胖」。這類人的乙個特點就是腰圍較大,因此也被稱為「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他們往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如果不採取限制飲食或運動等措施減少內臟脂肪堆積,則可能使胰島細胞受到損傷,從而促發糖尿病。

**是**糖尿病的關鍵

對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把體重減下來,胰島素抵抗就會有所減輕。所以說,**對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控制飲食最關鍵

肥胖病人應根據目標體重來確定每天的熱量攝入值。如果現在體重為70公斤,而目標體重為60公斤,則應按照60公斤體重的營養需求來吃飯。正確的糖尿病飲食原則是保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合理搭配,以滿足身體需要。

其中,碳水化合物約佔55%~60%,脂肪約佔

25%~30%,蛋白質約佔15%~20%。一般來說,成年男性患者每日的熱量攝入為1200~1600千卡,成年女性患者每日的熱量攝入為

1000~1200千卡。多吃粗糧、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食物、方便食品、快餐等,控制鹽和糖的攝入,都對減輕體重有幫助。

通過介紹軒德堂韓輔教授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在平時就應該注意自己的飲食,有一定的節制,控制好自己,最好是給自己制定乙個計畫,每個星期的飲食,哪個時間段應該做運動,最好是每天都抽出一些時間來鍛鍊身體,從而增強自己的抵抗能力。最後希望大家早日**。

9樓:變啦

肥胖是發生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在長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可高達普通人群的5倍以上。從另一方面來看,在2型糖尿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

而且,發生肥胖的時間越長,患糖尿病的機會就越大。還有,腹部型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險性遠遠大於臀部型肥胖的人,腰圍/臀圍的比值與糖尿病的發病率成正比關係。那麼肥胖者為什麼容易得糖尿病呢?

根本原因在於肥胖者體內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病理狀態,叫做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是人體內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人在進食後將大量的糖分吸收入血液,通過血液迴圈運往全身各處。

只有依靠胰島素,血糖才能進入細胞,被人體利用,同時血液中的葡萄糖,也就是血糖水平被胰島素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胰島素能夠起到作用,首先需要與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然後牽動細胞內一系列的訊號傳導物質,把「糖來了」的訊息一層層地傳導到細胞深處,然後由細胞深處一種叫做「葡萄糖轉運子」的物質調動到細胞膜表面,通過它把葡萄糖搬進細胞內,用來產生能量。一時用不了的葡萄糖就被轉化成糖原儲存起來。

很遺憾,在肥胖者體內,上述的葡萄糖轉運機制發生了很多毛病,包括:①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數目有所減少;②單個受體的功能也有所下降;③受體被胰島素啟用後,向細胞深處傳導訊號的功能受到損害;④葡萄糖轉運子的數目減少,功能減弱;⑤肝臟將葡萄糖轉化成糖原並儲存起來的功能有所不足。由於上面各種原因,細胞對胰島素的作用產生了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就很難進入細胞內。

這就是胰島素抵抗現象。早期肥胖者的胰島素分泌功能雖然還正常,但是由於胰島素抵抗,胰島素作用的效率就下降了。為了克服胰島素抵抗,胰腺就會大量合成胰島素,造成肥胖者血胰島素水平大大高於普通人,這就是所謂「高胰島素血症」。

肥胖早期還可以勉強通過高胰島素血症來把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隨後就有可能由於過度工作,胰腺合成胰島素的功能漸漸衰竭,胰島素的生成就漸漸不夠把血糖降低到正常範圍,於是就出現了糖尿病。所以,肥胖是很容易造成糖尿病的。值得注意的是,有效的**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或是明顯減輕糖尿病的程度。

10樓:減重代謝外科羅教授

肥胖跟 糖尿病就象是 孿生兄弟一樣 長期肥胖者 有很多被 查出糖尿病 肥胖引發 糖尿病 根本原因 是在於 肥胖者 處理血糖的 器官對 胰島素 不敏感 產生了 胰島素抵抗 為了克服 胰島素抵抗 胰腺就會 大量合成胰島素

11樓:匿名使用者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的肥胖發生率飛速增長,並帶來了令 人難以想象的嚴重後果。肥胖可導致嚴重的代謝異常和各種疾病, 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胰腺炎和腫瘤等。在中國, 與肥胖相關的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近10年中增加了 50%。

據 統計,80%的中年糖尿病患者合併肥胖,提示肥胖與2型糖尿病間 有很強的聯絡。腹型肥胖者更可能發生糖尿病。肥胖的產生與遺傳、 甜食、飲料、肉類、快餐等飲食導致的熱量攝入超標、靜止缺少運動 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關。

超重和肥胖者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改變生活方式以減輕體重,可有效減少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肥胖的人得癌症機率是多少?

12樓:度小南

肥胖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早已人盡皆知,而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和肥胖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陳君石教授曾形象地說:「人的腰圍每增加1寸,得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8倍以上。」

肥胖對癌症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多餘脂肪會影響人體激素平衡。脂肪細胞能釋放雌激素,增加女性肥胖者患乳腺癌的風險。現在也有人用d阻分來緩解,此外,腰部脂肪細胞能促使人體分泌生長激素,這也會增加患癌症的危險。

有資料顯示,人體過多的脂肪會引起6種癌症,其中包括食管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子宮癌、腎癌和乳腺癌。

肥胖症原因有哪些,關於肥胖症的原因有哪些

其實,孩子的身體發育,是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那麼,孩子肥胖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一 遺傳因素 科學研究證明,遺傳在孩子生長發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父母雙方都胖的,孩子胖的可能性比較大,父母一方胖的,孩子也可能胖。因此,身材胖的父母,子女胖的可能性大。二 營養過剩和營養失衡 孩子...

為什麼會得肥胖症肥胖症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肥胖症可以導致一系列併發症或相關疾病,進而影響預期壽命或導致生活質量下降。1 肥胖症常引起多系統的併發症,顯著增加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從而成為危害公共衛生健康的社會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2 對兒童的影響 肥胖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 高血壓病 高脂血症 糖尿病等,影響正常...

肥胖症有哪些型別,肥胖主要有哪些型別?

肥胖可分為單純性肥胖 繼發性肥胖和遺傳性肥胖,而95 以上的肥胖都是單純性肥胖,繼發性肥胖指的是由於一些病症或者使用一些藥物而導致的肥胖,遺傳性肥胖是由於一些遺傳基因突變導致的肥胖,單純的遺傳性肥胖極為少見 肥胖主要有哪些型別?肥胖可分為單純性肥胖 繼發性肥胖和遺傳性肥胖,而95 以上的肥胖都是單純...

肥胖與糖尿病到底有沒有關係,肥胖症與糖尿病的關係是怎樣的?

過量體重和二型糖尿病之間的聯絡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的糖尿病發生率正在增長,它跟世界的肥胖比率有直接聯絡。事實上,肥胖使得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機率增大了9成以上。因此,美國心臟協會和歐洲糖尿病協會都提出建議 糖尿病患者應把他們的體重減輕到健康體重範圍內 也就是說,身體質量指數bmi降為25甚至更低 目前,...

小孩肥胖會影響智力嗎,小兒肥胖症會影響智力發育嗎?

腦缺氧會導致肥胖兒童出現造成嗜睡 記憶力減退 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等現象 小兒肥胖對於孩子來說危害是很多的,很多孩子因此變得遲鈍,學習能力變得很差,很多研究都表明肥胖會影響著孩子的智商,這和肥胖是脫不了關係的,比如一些成年人的病會發生,我見過乙個三歲的孩子脂肪肝。因為胖孩子不愛動,特別是動手的能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