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三教區別?儒道佛三家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3-05-30 01:45:06

1樓:匿名使用者

三派的區別:

1、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進取文化。

道家文化——規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獻文化。

2、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

道家文化——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型。

3、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4、世界觀。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創造地獄、極樂。

5、價值觀。

儒家文化——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帶動和諧的社會。

佛家文化——在為他人獻愛心、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

6、哲學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學。

道家文化——出世哲學。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7、物質食糧對精神食糧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公尺飯、饅頭等),不吃就會餓。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種炒菜、湯羹等),不吃沒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蘋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2樓:電子數碼

區別如下: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的文化,儒家倡導知識的獲取和品德的培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規律的文化,道家遵循自然規律,提倡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是一種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無私奉獻的文化,佛家思想中蘊含了慈悲和福報論,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文化。

二、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對於做人標準要求很高,共九點,仁是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禮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智同知是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恕是指寬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是指與人交往中的老實忠厚,孝是對父母的尊重,悌是對兄長的敬愛。

道家文化悟道法,淡泊名利,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萬物都有道而生,同時道也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普遍法則,兩個互相矛盾的對立面以及對立面的相互轉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領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順應自然。

另外,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是利用了轉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爭也是爭。

佛家文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佛家文化中,因果輪迴觀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報,幹壞事便要嘗壞果,所以佛家倡導信徒慈悲為懷,多積善果。

三、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論語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句話就是對儒家人生觀的最佳闡釋,人三十當立,該當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道家的順其自然觀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絕非簡單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規律就需要多思考觀察和學習,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佛家文化中有業報觀,講求對世間萬物都報以同等的慈悲,無私奉獻,超凡脫俗。

儒道佛三家有什麼不同?

3樓:寸言踐道

乙個引導你去西天,乙個教育你在禮制下神的國度裡面活著,乙個讓你們做人,所有言論和智慧型,都是根據這些出發點,而有不同。

有人說是朱熹將儒 道 佛三家融合產生了新儒學,請問對嗎,新儒學都有些什麼內容

對的。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內聖外王 不是的,他是集大成者,但不是他乙個人完成的。中國北宋出現的以闡發儒家經典義理為特徵的哲學思潮,即理學或宋學思潮。北宋初期的范仲淹 歐陽修和胡瑗 孫復等人首倡,北宋中期周敦頤 邵雍 張載 程顥 程頤加以發展,朱熹集其大成。新儒學可分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