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夏意》分析其意境,古詩《夏意》的意思?

時間 2023-04-29 07:10:16

1樓:萌萌的愛新覺羅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注釋。別院:正院旁側的小院。

簟:竹蓆。覺:睡醒。

譯文。小院在宅庭幽深處,小院深深,曲徑通幽,在這極清極靜的環境中有小軒一座,竹蓆一領。人欹臥於其上,閒望戶外,只見榴花盛開,透過簾櫳,展現著明豔的風姿。

當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陰遍地,一片涼意。待到醒來時,只聽得園林深處不時傳來一兩聲流鶯鳴啼的清韻。

賞析。蘇舜欽這首《夏意》詩,能於盛夏炎熱之時寫出一種清幽之境,悠曠之情。

別院深深夏席清」:「夏」字點明節令,而「別院」、「深深」、「清」三詞卻層層深入,一開始即構成清幽的氣氛。別院即正院旁側的小院。

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處,小院深深,曲徑通幽,在這極清極靜的環境中有小軒一座,竹蓆一領。韓愈《鄭群贈簟》詩曾以「卷送八尺含風漪」、「肅肅疑有清飈吹」形容竹蓆。「夏席清」,正同此意,謂雖當盛夏,而小院深處,竹蓆清涼。

深深是疊詞,深深與清,韻母又相近,音質均清亮平遠。這樣不僅從文字形象上,更從**形象上給人以涼爽幽深之感。

石榴開遍透簾明」:「簾」字點明夏席鋪展在軒屋之中。詩人欹臥於席上,閒望戶外,只見榴花盛開,透過簾櫳,展現著明豔的風姿。

韓愈曾有句雲「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卻又加上了一重帷簾。隔簾而望榴花,雖花紅如火,卻無刺目之感。

陶淵明有句雲:「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和郭主簿》)。此詩第三句正由陶詩化出,謂雖當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陰遍地,一片涼意。

此句與上句設色相映,從「樹陰滿地」可想見綠樹成林,不寫樹,而寫陰,更顯得小院之清涼寧謐。

在這清幽的環境中詩人又在幹什麼呢?「夢覺流鶯時一聲」,原來他已為小院清景所撫慰,雖然烈日當午,卻已酣然入睡,待到「夢覺」,只聽得園林深處不時傳來一兩聲流鶯鳴啼的清韻。寫鶯聲而不寫黃鶯本身,既見得樹蔭之茂密深邃,又以闃靜之中時歇時現的嚦嚦之聲,反襯出這小院的幽深寧謐。

南朝王籍詩云:「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維《辛夷塢》:「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末句意境正與二詩相類。

此詩無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著清爽之意,讀之似有微颸拂面之感。

詩的表現手法尚有三點可注意:

筆致輕巧空靈:寫庭院,落墨在深深別院;寫榴花,則施以帷簾;寫綠樹,從清陰看出;寫黃鶯,從啼聲聽得,句句從空際著筆,遂構成與晝寢相應的明麗而縹緲的意境。

古詩夏意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2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1.詩中哪些景物讓你體會到濃濃的夏意?

詩中的夏席、盛開的石榴花、濃郁的樹蔭、正午的烈日,還有流鶯的歌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濃濃的夏意。

2.此詩以「夏意」為標題,著眼點在「意」,寫詩人於炎熱盛夏中的一種心境。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

詩中雖寫炎熱盛夏,卻句句顯清涼靜謐、清幽朦朧的氣氛,表現了詩人悠閒曠達的心境。

3.「時一聲」的「流鶯」與這種心境是否和諧?為什麼?

和諧。園林深處不時傳來的一兩聲婉轉的黃鶯鳴啼,反襯出這小院的幽深靜謐。心境平淡,不代表隱居,遠離人世。

表明了作者雖然不喜歡塵世的浮躁,但也知道自己不可能遠離人世喧囂,所以選擇平淡的對待。

關於夏的詩句要意境

夏意古詩和意思 夏意古詩釋義

3樓:金色盛典歷史

1、《夏意》古詩原文。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2、《夏意》意思。

小院幽深寂靜,我躺在竹蓆上,渾身清涼。

窗外的石榴花盛開,透過垂掛的竹簾,映紅了虛堂。

濃密的樹陰隔斷了暑氣,正是中午時分,我一覺醒來,耳邊傳來黃鶯兒斷續的啼唱。

夏意賞析

夏的詩意

4樓:剛陽文化

夏天,是乙個草木蔥蘢、蟬鳴蟲唱的季節,也是乙個思悟綿邈、溢滿詩情的時節,孟浩然低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靜謐,蘇軾偏高唱「蛙鳴青草泊,蟬噪垂楊浦」的喧囂;趙友直沉醉「睡起南窗情思倦,閒看槐蔭滿亭台」的雅緻,范成大卻鍾情「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樂趣。

把夏天寫進詩裡,萬般思緒融進暑熱時光,化作平仄相生的動人詩篇,氤氳出淡淡的寧靜和清幽,可謂意韻雋永。

《夏意》賞析後兩句的妙處

5樓:歲月就這麼說

用了反襯的手法,以黃鶯的鳴叫聲來襯托出小院環境的幽深寧謐,表現出詩人當時心情的恬適。

《夏意》中詩歌運用了反襯的手法,創造了優美的意...

6樓:蝴蝶的花季

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樹陰」等景物,寫出了「別院」的清幽(1分),而流鶯偶爾的一聲鳴叫以動襯靜,更加突出了這種寧靜幽深(1分);全詩在景物描寫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1分),營造了一種清爽明麗、閒適幽靜的意境(1分)。 提問者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