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師釋迦摩尼佛和阿彌陀佛有什么區別

時間 2022-12-06 18:05:26

1樓:舞動之神丶

從我們凡夫的角度看,佛與佛是不同的,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當然不同。而在證了果的,明心見性的人看來,佛佛道同,佛的法身沒有差別,都是遍滿虛空法界的,不光是佛的法性無二無別,我們凡夫的法性也與佛沒有差別,我們凡夫的法性被無始劫來所積累的「貪嗔痴慢疑」諸煩惱所掩蓋,而不能顯露。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中為我們開示: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型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如來智慧型德相」即佛之法性,即眾生之自性。佛之所以能自然而然流露自性,是因為他已把所有煩惱都斷乾淨了,而凡夫之所以不能顯露自性,是因為有「五毒」等諸煩惱的障礙。

學佛就是消除煩惱,令我們的清淨法身顯露出來。 佛與佛的法性雖然相同,而所不同的是每尊佛在「因地」所修行的方法不同,所發的誓願不同,每尊佛與虛空法界眾生的緣不相同。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與我們地球所處的「娑婆世界」緣分非常深厚,釋迦牟尼佛三千多年前在印度示現成佛。

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間來不止一次。佛度眾生是隨緣度化。佛到世間來,可以是示現成佛,也可以應化而來。

古代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而阿彌陀佛也是多次在中國應化,古代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六祖「永明延壽大師」都是阿彌陀佛應化的,此外,四大菩薩也有應化,特別是觀世音菩薩,在中國的應化是非常之多的,古代的「寶誌公」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此外,古代有名的大德「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近代的如淨土宗的十三祖「印光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的化身。這些佛菩薩的應化,都是歷史上有記載的。這些佛菩薩與中國的緣非常深,民間有句俗話「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可見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與中國的緣分之深。

那麼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都是來度化眾生的,有的是來說法的,有的是做榜樣給我們看的,總之是要我們凡夫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如今已到了「末法時代」,佛在經中告訴我們,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性適合修「淨土法門」,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末法眾生業障深重,智慧型福德微淺,佛教給我們這個「最殊勝」的法門,只要能依佛教導的方法,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就可以預知時至,臨命終時,蒙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聖眾接引到西方淨土,不退成佛。

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發了「四十八大願」,而眾生只要能夠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不間斷,不夾雜,一心不亂,一日至七日,就能夠「帶業」往生到西方淨土。這是個「難信易行」法門。這個法門的殊勝之處在於,簡單易行,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再有就是可以帶業往生,不像其它法門必須要把煩惱銷盡,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讚嘆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也是「願中之王」。不僅是釋迦牟尼佛讚嘆阿彌陀佛,所有佛都讚嘆阿彌陀佛,都讚嘆並教化眾生修行「念佛法門」。 區分的方法很簡單,阿彌陀佛左手上捧著一朵蓮花,這是往生者的蓮座;右手下垂,表示「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達摩祖師是中國南北朝梁武帝時波斯國的三太子,後到中國來傳播佛教,成為中國「禪宗初祖」。他與釋迦牟尼佛並無直接關係,這在歷史上並無記載。 願天下所有人都能夠一心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不退成佛!

南無大慈大悲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2樓:文爺君餢矐觤

阿彌陀佛是過去佛,住在極樂世界。 釋迦摩尼是現在佛,住在娑婆世界。

阿彌陀佛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區別

3樓:吃翔者

乙個是娑婆世界教主,乙個是極樂世界教主,兩大教主,一娑婆,讓我們明理,一極樂,建立極樂世界讓我們成佛,你想去嗎?那就深信因果,懺悔業障,一心念佛,往生極樂!南無阿彌陀佛

4樓:匿名使用者

往小了說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咱們娑婆世界的佛;往大了說都是佛沒有區別,再往大了說根本沒有凡夫和佛的區別

5樓:飛天巨集願

本質上沒有差別,只是名稱不同而已。非要說差別,本師留在娑婆世界(就是我們的世界)教化眾生,阿彌陀佛留在西方極樂淨土教化往生的眾生,當然,這並不是說本師就不教化已經往生的終生,阿彌陀佛也不管娑婆世界,各有側重而已。

本師釋迦摩尼佛和阿彌陀佛有什麼區別

6樓:貢山樵

不是同一尊佛。佛有過去,現在,未來,東方琉璃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區別。釋迦牟尼是現在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

本師釋迦摩尼佛和阿彌陀佛有什麼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從我們凡夫的角度看,佛與佛是不同的,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當然不同。而在證了果的,明心見性的人看來,佛佛道同,佛的法身沒有差別,都是遍滿虛空法界的,不光是佛的法性無二無別,我們凡夫的法性也與佛沒有差別,我們凡夫的法性被無始劫來所積累的「貪嗔痴慢疑」諸煩惱所掩蓋,而不能顯露。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中為我們開示: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型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如來智慧型德相」即佛之法性,即眾生之自性。佛之所以能自然而然流露自性,是因為他已把所有煩惱都斷乾淨了,而凡夫之所以不能顯露自性,是因為有「五毒」等諸煩惱的障礙。

學佛就是消除煩惱,令我們的清淨法身顯露出來。

佛與佛的法性雖然相同,而所不同的是每尊佛在「因地」所修行的方法不同,所發的誓願不同,每尊佛與虛空法界眾生的緣不相同。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與我們地球所處的「娑婆世界」緣分非常深厚,釋迦牟尼佛三千多年前在印度示現成佛。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間來不止一次。佛度眾生是隨緣度化。

佛到世間來,可以是示現成佛,也可以應化而來。古代天台宗的「智者大師」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而阿彌陀佛也是多次在中國應化,古代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六祖「永明延壽大師」都是阿彌陀佛應化的,此外,四大菩薩也有應化,特別是觀世音菩薩,在中國的應化是非常之多的,古代的「寶誌公」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此外,古代有名的大德「寒山」、「拾得」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近代的如淨土宗的十三祖「印光大師」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的化身。這些佛菩薩的應化,都是歷史上有記載的。

這些佛菩薩與中國的緣非常深,民間有句俗話「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可見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與中國的緣分之深。那麼佛菩薩應化在世間,都是來度化眾生的,有的是來說法的,有的是做榜樣給我們看的,總之是要我們凡夫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如今已到了「末法時代」,佛在經中告訴我們,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性適合修「淨土法門」,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末法眾生業障深重,智慧型福德微淺,佛教給我們這個「最殊勝」的法門,只要能依佛教導的方法,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就可以預知時至,臨命終時,蒙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聖眾接引到西方淨土,不退成佛。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發了「四十八大願」,而眾生只要能夠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不間斷,不夾雜,一心不亂,一日至七日,就能夠「帶業」往生到西方淨土。

這是個「難信易行」法門。這個法門的殊勝之處在於,簡單易行,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再有就是可以帶業往生,不像其它法門必須要把煩惱銷盡,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讚嘆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也是「願中之王」。

不僅是釋迦牟尼佛讚嘆阿彌陀佛,所有佛都讚嘆阿彌陀佛,都讚嘆並教化眾生修行「念佛法門」。

區分的方法很簡單,阿彌陀佛左手上捧著一朵蓮花,這是往生者的蓮座;右手下垂,表示「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達摩祖師是中國南北朝梁武帝時波斯國的三太子,後到中國來傳播佛教,成為中國「禪宗初祖」。他與釋迦牟尼佛並無直接關係,這在歷史上並無記載。

願天下所有人都能夠一心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往生不退成佛!

南無大慈大悲西方極樂世界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8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區別 是眾生在執著分別

釋迦摩尼和阿彌陀佛是同乙個人嗎?

9樓:首初珍餘啟

按照佛教的宇宙結構,在無盡的空間裡有無數的世界,每乙個世界在某一段時間內只有一位佛出現。就是說同乙個世界可能陸續有很多佛出現。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在乙個叫賢劫的時間段裡的第四位佛,從現在起56億年後下一位出現的佛叫彌勒佛。

佛說我們這個世界在賢劫這一大劫的時間內將出現一千位佛。同是這個世界,下乙個叫星宿劫的時間段內將有像星宿那樣多的佛出現,但星宿劫後的無數劫裡都不會再有佛出現了。我們這個世界有兩位大菩薩被安置在釋迦牟尼佛像的兩邊,就是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但他們都不是我們這個世界本有的,他們是其他兩個世界來的,輔助釋迦牟尼佛。

這樣的世界也叫三千大千世界或一佛的國土。世界有淨土和濁土之分,我們這個世界是濁土。下面提到的阿彌陀佛的世界是淨土。

阿彌陀佛是離我們這個世界很遠的乙個叫極樂世界的世界的現在的佛,就是說阿彌陀佛現在正在那個世界裡。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裡領頭的菩薩。這個極樂世界的下一位佛就是觀音菩薩要成的佛了。

可以說在法性上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是一體的,但在示現上不同,比如金環和金盤在體性上都是金子,但在形式上有所不同。釋迦牟尼佛在大量的經典裡提到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在各種佛法的修行中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佛祖特別提倡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無數大菩薩都發願要往生到極樂世界。一般我們稱這個法門叫淨土法門,以念阿彌陀佛佛號為主要修行手段。

10樓:福新語檢縈

《法華經》裡記載,久遠之前的另外乙個世界有位國王(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個王子,其中阿彌陀佛在當時是第九位王子,釋迦牟尼佛在當時是第十六位王子,當時他們各自受持不同的剎土,後來,釋迦牟尼佛選擇我們這個五濁遍滿的世界成佛,阿彌陀佛則選擇非常清淨善妙的剎土成佛。

阿彌陀佛成佛的時間比釋迦牟尼佛要早很多,在距今十劫之前。在大乘經論中,記載彌陀及其極樂淨土之事者凡有二百餘部。據般舟三昧經卷上載,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徹照,端正無比。

另據觀無量壽經之說,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之身如百千億夜摩天閻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眉間之白毫右旋宛轉,毫相之大小猶如五倍須彌山之高廣;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猶如四倍大海水之縱廣。

以上來自《學佛網》供你參考!!

末學遇釋迦摩尼舍利,悲痛大哭,作何解

請留意最後一句。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

釋迦摩尼,達摩祖師,燃燈祖師有什麼傳說典故

釋迦佛的事蹟看 悲華經 達摩祖師的事蹟看 五燈會元 裡達摩那一章。燃燈佛的事蹟很少。都是牽強附會,很難證實,佛教與宗教的區別是什麼?宗教佛教 宗教 佛教 我的天吶,後悔進來了。問題太多,分數太少。根據不同專案,念不同的經咒。打七就是佛七,無量壽經 說 連續七天一心不亂的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就能往生極樂...

通天教主就是菩提老祖,燃燈古佛 釋迦摩尼 菩提老祖 元始天尊 接引道人 準提道人 通天教主 玉帝老兒 太上老君 誰厲害?

是,屬於佛道同修的一位聖人。西方教建立,其師兄 阿彌陀佛 主掌西方教。以西遊記來說,為師傅,大鬧天宮,但是等聖人卻不插手降服,也是因為顧及孫悟空身後的,因為當時佛教大興,而準提道人是佛教之人。菩提祖師,西遊記 中人物,實力不在如來之下。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但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

你好請告訴我釋迦摩尼佛怎麼成佛的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 佛陀 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乙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 的繁榮促使了剎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婆羅門教權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躍著包括佛教在內的沙門思潮。釋迦牟尼的生平,沒有引起早期三藏編者的重視,他們只是盡量詳細記錄導師的言詞 更詳盡的敘述和更...

釋迦摩尼佛涅槃為啥弟子們有的哭有的笑

佛菩薩示現在世間都是根據眾生的因緣的,釋迦佛的法運時期,眾生與釋迦佛的因緣最適應,而且此時彌勒菩薩還沒有成就佛果,正在兜率內院修行。等覺菩薩臨終一念念佛,佛報身接引他到實報莊嚴土嗎?釋迦摩尼佛涅槃最後一念佛,阿彌陀佛接到常寂光嗎 等覺菩薩就是不退轉了 可以隨願去任何佛的世界 比如 極樂世界 可以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