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翻譯

時間 2022-11-30 08:10:19

1樓:什麼嘛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

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公尺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2樓:匿名使用者

最好反覆閱讀,借助小注領會,反覆體味最好!

3樓:

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使人死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及翻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原文及翻譯

誰知道《孟子》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翻譯

《孟子》三章翻譯

4樓:讀書偶有所見

《孟子》三章翻譯如下:

1、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節譯文 譯文

孟子覲見梁惠王。惠王說:「老先生不辭千里長途的辛勞而來,是不是將給我國帶來利益呢?」

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說利呢?也要有仁義才行呢。

如果王只是說『怎樣才有利於我的國家呢?』大夫也說『怎樣才有利於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會說『怎樣才有利於我自己呢?

』這樣,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國家便危險了!

在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殺掉它的國君的,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殺掉它的國君的,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在一萬輛裡頭,他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裡頭,他就擁有一百輛,這些大夫的產業不能不說是夠多的了。假若他把『義』拋諸腦後而事事『利』字當先,那他不把國君的一切都剝奪,是不會滿足的。

從沒有以『仁』存心的人會遺棄父母的,也沒有以『義』存心的人會怠慢君上的。王只要講仁義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講『利』呢?」

2、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節譯文 譯文

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邊上,他望著那些鴻雁和麋鹿,對孟子說:「有賢德的人也享受這種快樂嗎?」

孟子回答說:「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體會到這種快樂,沒有德行的人即使有這一切,也沒法享受。《詩經》說:

『當文王開始規劃造靈台,仔細營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來幹,沒有幾天就建成了。建臺本來不著急,但老百姓卻如子女為父母做事一樣自願,文王遊覽靈園中,母鹿伏在深草叢。

母鹿肥大毛色潤,白鳥潔淨羽毛豐。

文王國王遊覽到靈沼,池裡魚兒蹦得歡。』周文王雖然用了老百姓的勞力來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興,把那個臺叫做『靈台』,把那個池叫做『靈沼』,以園中有麋鹿魚鱉等珍禽異獸為樂。古代的君王與民同樂,所以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相反,《湯誓》中說:『太陽啊,你什麼時候滅亡呢?我寧肯和你一道去死!』老百姓恨不得與他同歸於盡,即使有高台深池,珍禽異獸,他又如何能獨自享受呢?」

3、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節譯文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國家的治理,真的是盡心竭力了!河內發生災荒,就把那裡的災民遷移到河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

當河東發生災荒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的。看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誰像我這樣盡心竭力。可是鄰國的百姓並不見減少,而我的百姓並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歡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做比喻吧。戰鼓敲響,戰場交戰激烈了,戰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著**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下來。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覺得怎麼樣呢?」

梁惠王說:「不行。他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但也是逃跑!」

孟子說:「大王您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國家的民眾比鄰國多啦。只要不違背農時,那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漁網不入池塘,那魚鱉之類水產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

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也用不盡,這樣便使老百姓能夠養活家小,葬送死者而無遺憾了。

老百姓養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在五畝大的宅田上,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的衣服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地繁殖飼養,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得到耕種,數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

注重鄉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鬚髮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出現在道路上了。

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於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現在,豬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飢民,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反而說『與我無干,是**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

大王您要能夠不歸罪於荒年,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湧向您這兒來了。」

原文:

1、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2、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

『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3、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

『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5樓:小笑聊情感

孟子三章原文bai1、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du傅說舉於版築之zhi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dao,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公尺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3、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

孟子三章注釋和翻譯,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譯得道多助

白話釋義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 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 內部團結。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 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 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