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英雄被招安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水滸傳裡梁山好漢三次被招安,求救過程是什麼?

時間 2022-10-16 06:15:38

1樓:匿名使用者

開始他們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招安,招安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宋江的堅持,個人覺得宋江的考慮在於他很看重他的這些兄弟,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熱血之輩,他不願意讓他的這幫兄弟一直擔負著草寇強盜的罵名,宋江希望他們更能得到乙個普世的認可,所以接受了招安。

2樓:匿名使用者

王霸之業,沒有偏安於一隅的,否則早晚必被剿除。

宋江他們既然不打算做皇帝,就只能招安。梁山的人定為108將,意味著不再招納人才,數十年過去後,108將就都死的差不多了。但是朝廷是全國招人,人員陸續不斷。所以肯定是被剿除。

與其那個時候落得個萬世罵名,不如現在招安,給兄弟們乙個好名聲。

方臘想稱皇帝,失敗了,這不就成了萬世反賊了嗎?

梁山英雄對待招安的觀點是什麼?

3樓:厚冬易

對的,不管對於誰來說這都是最好的結果,對於宋朝可以獲得一直強大的軍隊,而且也不必要在花錢,花心思剿匪,更不用當心被推翻,對於梁山來說,雖然後來被派到對外作戰,但是畢竟名聲變的好了,對得起家人,對得起百姓,成為保家衛國的忠義之士,對於人民,少了一群打家劫舍的土匪,多了一群保家衛國的勇士,可以使他們過的更平靜,少了許多戰亂····

只是結局不好~

細說水滸:梁山英雄全伙受招安責任在誰

4樓:刀蓮

提起梁山英雄招安,論者總喜歡把這筆帳一古腦兒算到宋江頭上,斥之為「典型的投降派」、「瓦解農民革命的蛀蟲」、「斷送梁山好漢前途、生命的罪魁禍首」等等。當然,作為水泊梁山大頭領的宋江,在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的大好形勢下,積極推行招安是要負一定的責任。但是,梁山好漢最後必竟是全伙接受招安,故此我認為責任也要大家來承擔。

為什麼這麼說呢?梁山好漢最後為什麼會全伙受招安呢?理由、原因有多方面,綜合起來大概有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梁山眾好漢中有乙個願意投降,接受招安的班底子。這個班底子由戰敗投降的朝廷官吏、貴族及地主豪紳組成。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未上梁山之前本身就是統治階級中的一員。

他們有的人歷來受恩寵,祖輩封王封候,自己也享受著同樣榮譽,官位也不低,身受朝廷重用。比如關勝任蒲東巡檢,呼延灼當汝寧郡都統制,進剿梁山時都為率軍主將,態度都十分頑固、惡劣。呼延灼出征前曾得皇帝親賜踢雪烏騅馬,受寵若驚,當即在高俅面前表示:

「若是誤舉,乾當重罪。」青州兵敗,全軍覆滅,呼延灼首先想的是借軍報仇,借軍報仇慘敗,投降梁山後表白一番;「非是呼延灼不忠於國」。關勝呢,聽罷朝廷宣他進剿梁山文書後,先是「大喜」,有報國之機,然後是在蔡京面前獻計剿「匪」。

捉住前來襲營的張橫,笑罵一陣後,表示「直等捉了宋江,一併解上京師」請功。交戰中,一再怒罵宋江等背叛朝廷,以示自己忠於朝廷。中計被俘,認為「無面還京」,「願早賜一死」,投降後,還表示了「有家難奔、有國難報」的感慨。

這些戰敗投降的軍官,原留梁山並非真心,而是「無面還京」,敗責難逃,只好暫住水泊避難。再說宋江在他們面前一再表白:「小可宋江怎敢揹負朝廷?

蓋為官吏汙濫,威逼得緊,誤犯大罪,因此權借水泊裡隨時避難,只待朝廷赦罪招安。」宋江這一席話,又正好與這些「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敗將們一拍即合,所以,他們敗降並非真的上山為寇,而是「只待朝廷赦罪招安」,只要有這個機會,他們怎麼不投贊同之票呢!

再說盧俊義、李應等一般地主豪紳。盧俊義是河北大名府的「第一等長者」,開著解庫(當鋪),放高利貸剝削平民,成為「五代在北京」的剝削世家。在經濟上屬於剝削階級的上層人物;在思想意識上,他恪遵封建禮教,堅決維護封建正統秩序,對農民起義恨之入骨,立志要梁山泊「人人皆死、個個不留」。

路過梁山時,特意帶上一袋麻繩,掛上四面小旗,狂妄地表示:「一心只要捉強人,那時方表男兒志」,直接向梁山義軍挑釁。正如吳小如先生在《論水滸人物盧俊義》中所言:

反動軍官們「不管他們自己的想法如何,他們的職業就是搜捕、鎮壓農民義軍。他們同梁山作戰,是奉命完成任務。他們職業的反動性質,決定了他們必須執行封建王朝的命令,與人民為敵。

而盧俊義的與梁山為敵,對義軍的極端藐視,卻純粹出於自覺的反動階級本質。他不在反動政權中擔任任何職務,也沒有人指揮命令他這樣做。促使他與梁山為敵的動力,只是他自己根深蒂固的地主階級感情。

」最後被擒上山,宋江請他做山寨之主,他是「生為大宋人,死為大宋鬼,寧死實難從命」,予以堅決拒絕,這就充分反映出極其頑固的封建正統思想。李應雖說沒有盧俊義那樣頑固反動,然而本質與盧俊義一樣。試看他與祝家莊、扈家莊結成反動聯盟,建立地主武裝,其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梁山起義軍。

因救了當時還不是梁山好漢的時遷,受祝家小子們的侮辱,又有一箭之仇,才使這個反動聯盟關係出現裂痕,但他並不因此接見來訪的宋江。祝家莊、扈家莊被梁山義軍攻破後,冒充知府的梁山好漢前來追詢時,他還一再表白「小人是知法度的人」。為何「使不得」呢?

盧俊義那「生為大宋人,死為大宋鬼」是最好的註腳。因為「在階級社會中,每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實踐論》)。他們的思想,沒有不是受其階級本性所決定的。

他們是封建社會的寵兒,封建社會正是由千千萬萬他們這樣的寵兒所組成,最高統治者------皇帝只是他們的總代表,封建王朝是他們利益的保護者。也正因此,才使得盧俊義成為「五代在北京」的富豪,李應才有獨龍岡上這個擁有地主武裝的獨立王國。他們最後上梁山,是逼不得已的。

逼他們的不是朝廷,而正是梁山上的這夥「強盜」,是這夥「強盜」破壞了自己的安寧、幸福生活;是他們逼的自己「有家難奔、有國難報」。梁山上雖說過著「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異樣穿綢緞」的生活,但比起他們原先的生活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他們人雖上了梁山,但心依然留戀過去,階級本質並沒有改變,他們的思想也與宋江一致,是暫避水泊,專等招安,故此也就成為招安派中的支柱。

請登入會員後閱讀全文。

水泊梁山眾英雄如果不被招安,有沒有更好的出路

個人認為 沒有更好的出路。原因分析 1.梁山沒有更好的打算 可能有人會說,梁山上人才濟濟,完全可以繼續反朝廷,另外建立王朝,走王慶 方臘的路子。但是,梁山卻沒有自己的行動宗旨。替天行道 這個大旗,除去對宋王朝表忠心的目的不談,其另外的主要功能就是吸引不得志的人才了。但我們可以從書中看到,衝著這個旗號...

如何看待梁山好漢受朝廷招安的結局

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員 天魁星呼保義宋江 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天機星智多星吳用 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 天勇星大刀關勝 天雄星豹子頭林沖 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天英星小李廣花榮 天貴星小旋風柴進 天富星撲天 李應 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天傷星行者武松 天立星雙槍將董平 天捷星...

《水滸傳》中梁山108好漢招安的利弊,如果當時不招安又會如何

開宗明義,水滸傳 中梁山好漢招安沒有弊只有利,如果當時不招安,梁山好漢必死無疑。這樣,金兵大舉南進時,少了一群邊境之上一刀一槍搏功名的英雄好漢,水泊梁山 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的誓言便半途夭折。這樣開題,似乎有與題主唱對臺戲之嫌。其實不然,綠野老道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水滸傳 就是這樣寫的。在施耐庵的...

如果宋江堅持不招安,梁山好漢的結局會怎樣呢

佔據東平,東昌,高唐,大名,濟州,登州,堅持到老狼主南侵,建立國號齊 梁山好漢會落得全部被剿滅的結局,因為他們的實力不足以與朝廷抗衡。會被朝廷大軍剿滅,因為梁山的實力遠遠弱於官軍。梁山好漢會被朝廷派大軍圍剿,畢竟在朝廷眼裡梁山好漢不過是一群反賊,他們會把梁山好漢全部殺光,將梁山夷為平地。被朝廷剿滅。...

梁山泊接受朝廷招安的方針是正確還是錯誤?

按照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來說,是正確的。梁山泊好漢大都是農民組成,階級意識具有侷限性,知識水平不高,即使推翻了宋朝,也無法統治整個中國,以及封建意識最後導致其接受招安。但是他們也沒有想到,朝廷對於他們這些造反者管也管不了,也不能給太多賞賜。為了殺一儆百,於是殺光是最好的辦法。在歷史上梁山好漢根本就沒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