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未解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10-07 18:25:42

1樓:匿名使用者

未解 :不懂得 ,不知道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作品】:四時田園雜興【內容】: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含義:白天鋤地夜晚搓捻麻線,農家男女沒有片刻工夫休息。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陰下學著種瓜呢。

簡析:描寫農村景色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很有名。四時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各個時期的自然景色和農民勞動生活,做了比較細膩的描寫, 讀來意趣橫生。

同時,由於他對農民有一定的同情,所以對農民遭受官府和鄉村地主的剝削,以及他們生活的困苦,在這些詩中,也有一定的反映。這是那些組詩中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乙個小場面。它從側面著筆,反映出農村中的緊張勞動氣氛和富有生趣的生活。

《四時四園雜興》七絕組詩共60首,描寫了田園生活之樂。

2樓:幸福地澤哥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古詩詞掌握這幾個要點,小朋友輕鬆背會古詩!

3樓:小詩詞的家課堂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小學語文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是什麼意思

4樓:阿尕哈的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古詩詞掌握這幾個要點,小朋友輕鬆背會古詩!

5樓:黑旋風妮妮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小學語文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6樓:yiyuanyi譯元

出自南宋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內容】: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含義:白天鋤地夜晚搓捻麻線,農家男女沒有片刻工夫休息.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陰下學著種瓜呢.

7樓:匿名使用者

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8樓:匿名使用者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織布,也靠著桑樹學習種瓜

9樓:王佩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是什麼意思?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供和傍是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即未成年的人.「未解」即不懂.「供」即從事,參加.這一句的意思是說,只有那些孩子們不會耕田,也不會紡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傍」即靠近.「桑陰」指桑樹底下陰涼地方,意思是說,孩子們不會耕織,但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

1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南宋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晝

出耘田夜績麻》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賞析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乙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幹的活。

「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

「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

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完善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

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

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12樓:黑旋風妮妮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小學語文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13樓:垢y誆

意思是:小孩子**懂得耕織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樣子,在近桑樹的下面學著種瓜。全詩是: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出自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七。

14樓:抄襲幫

供的意思是從事,傍的意思是靠近

15樓:匿名使用者

供:從事 傍:靠近

16樓:包麗

滾滾滾哈哈哈那就好vb不拿

17樓:匿名使用者

供:參加,加入

傍:靠近,相進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未解是什麼意思

18樓:小詩詞的家課堂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小學語文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19樓:幸福地澤哥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古詩詞掌握這幾個要點,小朋友輕鬆背會古詩!

20樓:雲之驚鴻一瞥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作品】:四時田園雜興

【內容】: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含義:白天鋤地夜晚搓捻麻線,農家男女沒有片刻工夫休息。

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陰下學著種瓜呢。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是什麼意思?

21樓:阿尕哈的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古詩詞掌握這幾個要點,小朋友輕鬆背會古詩!

22樓:公悠馨貫源

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

這兩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

23樓:應洮步夏

傍:靠近的意思。

意思: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24樓:薩樹花平媚

意思是: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童孫」指那些孩子們,即未成年的人.「未解」即不懂.「供」即從事,參加.

25樓:白馬侃詩文

這首詩出自於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家》。全詩如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娃娃們本來還處於貪玩的年齡,白天跟隨著忙碌的大人們去農田裡,一來可以讓大人們看護著他們,二來也可以讓他們可以盡興的玩耍。種瓜種豆,這是農村的孩子耳濡目染的田家事情。在桑蔭下面玩耍,正體現了大人們對小孩們的疼愛。

但小孩兒們對大人們所幹的農活見的多了,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這些農活並用於玩耍。但孩子們**知道,耕田織布的辛苦和用途,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過家家一樣的遊戲而已。

26樓:段廷謙劇戊

意思是:小孩子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

27樓:革向南虎昶

白天鋤地夜晚搓捻麻線,農家男女沒有片刻工夫休息。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陰下學著種瓜呢。

28樓:黑旋風妮妮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小學語文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29樓:通德文酒雁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作品】:四時田園雜興

【內容】: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含義:白天鋤地夜晚搓捻麻線,農家男女沒有片刻工夫休息.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陰下學著種瓜呢.

簡析:描寫農村景色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很有名.四時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各個時期的自然景色和農民勞動生活,做了比較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同時,由於他對農民有一定的同情,所以對農民遭受官府和鄉村地主的剝削,以及他們生活的困苦,在這些詩中,也有一定的反映.這是那些組詩中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乙個小場面.它從側面著筆,反映出農村中的緊張勞動氣氛和富有生趣的生活.

《四時四園雜興》七絕組詩共60首,描寫了田園生活之樂.

30樓:匿名使用者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平江吳郡(今蘇州市)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使金「全節而歸」,朝野稱道。

官至四川制置史、參知政事。後退居石湖,自稱石湖居士。詩歌創作充分體現憂國恤民的一貫思想,題材豐富,風格清新。

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攬轡錄》、《吳船錄》等

田 家①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②,村莊兒女各當家③。童孫未解供耕織④,也傍桑陰學種瓜。

【注釋】①范成大從五十七歲退居家鄉石湖後,寫有《四時田園雜興》絕句60首,描寫農村各個季節的風貌和生活勞動場景。這組田園詩對後世影響很大。詩的基本特點是,擺脫了陶淵明、王維那種隱逸閒適的情調,把田園風光和農村勞動生活結合起來,給人以真實感。

這裡選其中一首。②耘田:清除禾苗間的雜草。

績麻:用麻搓線,織布。③當家:

承擔家中事務。④未解:不懂。

【點評】這是一首農事詩,描寫農家夏日忙碌的日常生活。寫出農家人夜以繼日,盡力合理安排各種活計,無論是兒子還是姑娘,都為家中承擔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尤其是「也傍桑陰學種麻」,堪稱特寫鏡頭,稚童做遊戲也學大人的樣子,既有童趣,也有情趣。

31樓:漆雕孤萍宦漪

是指爺孫倆的天倫之樂,孫兒也一起跟著爺爺,種瓜澆水。

這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乙個場景.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幹的活.

「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

「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

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32樓:桅梓琦

意思: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去種瓜

33樓:匿名使用者

小孩子雖然不懂得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陰下學著種瓜呢。

34樓:匿名使用者

小孩子那裡懂得耕織之事,也在樹蔭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童孫未解供耕織的供的拼音,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中「供」的讀音到底是幾聲?

應該是一聲,表示孩子自己還不能提供自己去耕田織布勞作,而裡面的 提供 的 供 就是一聲的。gong,字尾是第一聲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中 供 的讀音到底是幾聲?童孫未解供耕織 t ng s n w i ji g ng g ng zh 的 供 應讀四聲,意思是 從事 現代漢語詞典中 有 供...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

小孩子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 也傍桑陰學種瓜 也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小孩子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但也在桑樹下面學種瓜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是 從中我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

你好,判斷題童孫未解供。根治也伴山陰學種瓜,描寫的是春日農家的景象。是對還是錯

錯。這首詩描寫的是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乙個場景。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出自宋代范成大的 夏日田園雜興 其七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賞析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乙個場景。首句 晝出耘田夜績麻 是說 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 即除草。初夏,水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