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蝶戀花的翻譯

時間 2022-09-19 16:31:05

1樓:雲端上的鋼琴

1.納蘭容若《蝶戀花》

蕭瑟蘭成看老去,為怕多情,不作憐花句。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又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休說生生花裡住,惜花人去花無主。

歲月無情,我也像蘭花一樣漸漸地老去,多情多累已,我已經好累了,累得再也作不出憐惜花的句子來。只能忍著眼淚倚著花兒,滿懷的愁緒不知該向誰訴說,只有任其隨著陣陣的暗香幽幽然飄去,該往何處停呢?

又來到舊時的小路,明月瀉下一地的清輝,袖口的殘香已經散去,回想往事此時的心比秋天的蓮子還苦百倍。別再許諾生生世世住在花裡面,可知道,愛惜花的人走了,只苦了花自飄零無人憐!

2.蝶戀花

原文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譯文仰望夜空感嘆,明月一年到頭東西流轉辛苦不息。可惜好景無多,一夕才圓,夕夕都缺。明月彷彿化為他日夜思念的愛人用皎潔的光輝陪伴著她,於是決心不畏辛苦,不辭冰雪以自己的身軀熱血溫暖她。

無奈塵緣苦短,室在人亡,一片淒清。一雙燕子依舊在那簾鉤之上,呢喃似絮語。肅穆的深秋唱罷輓歌,愁緒依然得不到絲毫解脫,來年春日,在爛漫花叢中和愛人化作雙棲雙飛的彩蝶,請旁人明春到此來認取吧。

蝶戀花 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自古以來,權力紛爭不止,江山變化無常。戰事不斷,戰馬在畫角聲中頻繁往來。西風吹散落葉,滿目的淒涼能與誰訴說?

不停的紛爭,不息的戰火,這滿懷的幽怨向誰傾訴?只有對昭君的青塚訴說了。曾經的一往情深能有多深?是否深似這山中的夕陽與深秋的苦雨呢

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一首。。我找到了三首,看看有沒有你想要的~

2樓: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愛情」兩個字,人們常說:好辛苦!

這樣的感情體驗,到了納蘭性德筆下,獲得了這樣充滿詩意的表述:」辛苦最憐天上月「!

不是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等得好辛苦,盼得好辛苦!

人間夫婦,往往如此。

詞人夫婦,更是如此。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菩薩蠻》)納蘭性德身為宮中一等侍衛,常要入值宮禁或隨駕外出,所以儘管他與妻子盧氏結婚不久,伉儷情篤,但由於他的地位獨特,身不由己,因此兩人總是離別時多,團圓時少,夫婦二人都飽嘗相思的煎熬。

而今,僅僅是婚後三年,盧氏年僅二十一歲芳齡,竟然離納蘭性德而去了,這更是留下了乙個無法彌補的終生痛苦與遺憾!

特別是因為,盧氏不僅與納蘭性德是一般意義上的夫妻,他們更是胸襟、志趣都非常投合。納蘭性德的同年、平湖詞人葉舒崇有文云:「抗情塵表,則視若浮雲;撫操閨中,則志寸流水。

於其歿也,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由此足見納蘭性德與其亡妻深具的琴瑟音通的心誼。

在難以消釋的痛苦中,納蘭性德心中的愛妻逐漸化作天上一輪皎潔的明月。詞人在《沁園春》序言中寫道:「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能復記,但臨別有云:

『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

這是乙個淒切的夢,也是乙個美麗的夢。納蘭性德希望這個夢真的能夠實現,希望妻子真的能向一輪明月,用溫柔的、皎潔的月光時刻陪伴著自己。他還想:

如果高處不勝寒,我一定不辭冰雪霜霰,用自己的身、自己的心,去溫暖愛妻的身、愛妻的心。

人們不會忘記《世說新語》中那段悽惻動人的故事:「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婦亡,奉倩後少時亦卒。

」荀奉倩就是荀彧之子,其妻曹氏,是曹洪的女兒。荀奉倩為傷悼愛妻而亡,死時年僅二十九歲。荀奉倩與納蘭性德的感情經歷說明,夫婦之間的冷暖本來就是相通的。

不論是同在人間,還是已有人天之隔。由此我們想到,納蘭性德將自己的詞集名由〈側帽〉改為〈飲水〉,雖是去〈五燈會元〉道明禪師答盧行者語「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語意,但其情感內涵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吧。

儘管有美麗的夢,但那終歸是夢。塵世因緣畢竟已經斷絕,令人徒喚奈何。

惟有堂前燕,依然軟踏簾鉤,呢喃絮語,彷彿在追憶這畫堂深處昔日洋溢的那一段甜蜜與溫馨……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賀〈秋來〉)泉下之人悲情不已,後死之人愁恨未歇。來年春日,那爛漫花叢中形影相隨、雙棲雙飛的彩蝶,一定是詞人與愛妻的精靈所化……

蝶戀花·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納蘭性德悼亡傷逝之詞哀感頑艷,令人不忍卒讀,邊塞行吟之篇則清怨蒼涼,另是一番風味;但乙個「情」字卻是共同的。謝章鋌說:「長短調並工者,難矣哉。

國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學勝,迦陵以才勝,容若以情勝。」(〈賭棋山莊詞話〉)而讀這首詞,深知謝氏此言不虛。

這首出塞詞,當為納蘭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奉命與副都統郎談等出塞遠赴梭龍途中所作,那時他二十九歲。

「今古河山無定據」,是一句斷語,也是詞人的感嘆。它橫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縱橫萬里之慨。從中可以看出史學家的深沉,哲學家的睿智,以及文學家的深情。

情語之後,緊接以景語:「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詞人揮舞畫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充滿動感的邊塞景物圖。

這既是眼前的實景,又使人聯想起歷史上的一幕幕活劇。這裡有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有「漢家自失李將軍,單于公然來牧馬」;……等等,等等。畫角聲聲,牧馬頻驟,這不正是「今古河山無定據」的形象寫照嗎?

歲月倏忽,往事已矣。今天,當詞人風塵僕僕,奔走在邊塞道路上的時候,隻間滿目荒涼,惟有如火如血的片片楓葉在蕭瑟西風中飄搖,似乎在訴說著無窮的幽怨……

詞人彷彿聽見了「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吶喊,也彷彿聽見了「出師為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仰天長嘆……

詞人彷彿看見了「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的美人身影,也彷彿聽見了「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的哀傷旋律……

不論是肝腸如火的英雄,還是色笑如花的美人,不論是彪炳青史的古賢,還是俯仰古今的來者,都籠罩在這一往深情之中。不信,請看那深山夕照,深秋煙雨……

求 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賞析,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賞析

納蘭性德悼亡傷逝之詞哀感頑艷,令人不忍卒讀,邊塞行吟之篇則清怨蒼涼,另是一番風味 但乙個 情 字卻是共同的。謝章鋌說 長短調並工者,難矣哉。國朝其惟竹坨 迦陵 容若乎。竹坨以學勝,迦陵以才勝,容若以情勝。賭棋山莊詞話 而讀這首詞,深知謝氏此言不虛。這首出塞詞,當為納蘭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 ...

納蘭性德長相思翻譯,納蘭性德的《長相思》的翻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 1655 1685 長相思 背景介紹 納蘭性德是明珠的長子,1682年伴隨康熙帝出山海關,祭祀長白山。算起來納蘭性德27歲,正值年輕氣盛之時。但是全詞讀起來,卻不讓人輕鬆,卻是個得了癆病的年輕男子,有抱...

納蘭性德「長相思」譯文,納蘭性德的《長相思》的翻譯?

原文 長相思 清 納蘭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身向榆關 那畔 行,夜深千帳 燈。風一更 雪一更,聒 碎鄉心夢不成,故園 無此聲 注釋 程 道程,路程。山一程 水一程,即山長水遠也。榆關 即山海關,古名榆關,明代改今名。那畔 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帳 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更 g ng,舊...

蝶戀花納蘭性德(辛苦最憐天上月的譯文與賞析

1全部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愛情 兩個字,人們常說 好辛苦!這樣的感情體驗,到了納蘭性德筆下,獲得了這樣充滿詩意的表述 辛苦最憐天上月 不是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昔如環,昔昔...

納蘭性德的背景,納蘭性德的背景資料

納蘭性德 1655年1月19日 1685年7月1日 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