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四水中的三湘是指什麼,三湘四水中的三湘指的是哪三湘

時間 2022-08-28 22:17:00

1樓: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

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為「三湘」,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漓水合流後稱漓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東、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都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

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漓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漓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

瀟湘二水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漓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這裡暫且不論漓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

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

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範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本人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裡說:

「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離騷》裡也說: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的詩句流傳在世。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之稱。而漓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並且漓水與湘水既不同源也不同水系,漓江發源於興安的貓兒山,向南流入珠 江,屬於珠江水系。

湘江發源於桂林東面的海洋山,向北流入湖南,屬於長江水系。因漓江水量小,但水位高,湘江水量大,但水位低,兩條江落差有32公尺。為了將湘江水引入漓江,修建了一條人工運河——靈渠來合流,然後將水通過北渠注入湘江,通過南渠注入漓江。

才有了漓湘合流之說。 故用「瀟湘、蒸湘、漓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而用「瀟湘」「蒸湘」

「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總之「三湘四水」均為泛指,只是人們說話時常有的數位化傾向。我們沒必要太過較真,有個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2樓:

湖南位於洞庭湖之南,故稱湖南。自古盛產湘蓮,唐詩中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句,故又有「芙蓉國」之稱。又因湘江貫穿全境,也簡稱「湘」,***曾寫下「芙蓉國裡盡朝暉」的名句。

三湘四水,物華天寶,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喻;熱土瀟湘,人傑地靈、英雄輩出,不負「惟楚有才、於斯為甚」的盛名。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 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 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

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為「三湘」,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漓水合流後稱漓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 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

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

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漓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漓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

瀟湘二水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漓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這裡暫且不論漓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

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

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範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筆者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瀟湘」、「蒸 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裡說:

「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離騷》裡也說: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的詩句流傳在世。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之稱。而漓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將「瀟湘、蒸湘、漓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

而用「瀟湘」「蒸湘」「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

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總之「三湘四水」均為泛指,只是人們說話時常有的數位化傾向。我們沒必要太過較真,有個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3樓:地理有意思

湖南被稱為三湘四水,「三湘」說法多樣,但「四水」很明確

4樓:貫麗範小霜

三湘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湘江在源頭與漓江合流後,稱為漓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第二種,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第三種,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三湘四水中的三湘指的是哪三湘?

5樓:蛇園系

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 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 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 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6樓:匿名使用者

湖南位於洞庭湖之南,故稱湖南。自古盛產湘蓮,唐詩中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句 ,故又有「芙蓉國」之稱。又因湘江貫穿全境,也簡稱「湘」,***曾寫下「芙蓉國裡 盡朝暉」的名句。

三湘四水,物華天寶,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喻;熱土瀟湘,人傑 地靈、英雄輩出,不負「惟楚有才、於斯為甚」的盛名。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 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 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

但對「 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 游於江淵。

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 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

究竟何為「三湘」, 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漓水合流後稱漓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 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

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zs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

「湘 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 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漓水 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漓湘」。

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 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瀟湘二水滾滾流到 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漓湘」、「瀟湘」、「蒸湘」統稱 「三湘」。

這裡暫且不論漓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 北大片土地。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 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

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 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範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 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筆者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瀟湘」、「蒸 湘」、「沅湘」的簡稱。

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 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 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裡說:「浩浩沅湘,分流汨兮。

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 離騷》裡也說:「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 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的詩句流傳在世。

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 」之稱。而漓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將「瀟湘、蒸湘、漓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 。而用「瀟湘」「蒸湘」「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 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徵

「三湘大地」指的是哪三湘,三湘大地是指的哪三湘?

四水 指湘,資,沅,澧 三湘 的說法卻很多,頗具影響和代表性的是瀟湘 蒸湘 沅湘之說,具體指湘江從廣西入湘到零陵與瀟水匯合後稱瀟湘,至衡陽與蒸水匯合後稱蒸湘,下游與沅水匯合稱沅湘。這一說法還有乙個版本,即因湘江與漓江共同發源於廣西興安縣的海陽山,合流至興安縣後始向東西分流成湘江和漓江,有人把分流之前...

我們生活中常說的三湘四水是指哪「三湘」?哪「四水」

四水 是指湘江 資江 沅江 澧水四條河流 一種說法是指 湘水發源與漓水合流後稱漓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 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 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 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 用作湘東 湘西 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

三秦三湘,柳宗元三戒的內容是什麼

三戒 戒色 戒鬥 戒得 即 唐代柳宗元的三篇散文 柳宗元 三戒 寫了三個寓言故事 臨江之麋 黔之驢 永某氏之鼠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以為己生歲直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禁僮勿擊鼠。倉廩庖廚,悉以恣鼠不問。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某氏室無完器,椸無完衣,飲食大率...

古代中國的三妻四妾是哪「三妻」哪「四妾」

古代中國的三妻四妾,是指的哪 三妻 哪 四妾 為什麼說 三妻四妾 哪三妻,四妾都是什麼 三妻四妾指 妻妾眾多 三妻四妾中的 妻 包括嫡妻 偏妻 下妻等,並不僅僅侷限於正妻。在人類學的概念上,一夫一妻制並不包含一般所謂 一夫一妻多妾制 這兩者其實是分屬不同範疇的語言,前者的 一妻 僅指女性配偶的惟一性...

朝三暮四的故事,朝三暮四的故事內容和寓意是什麼?

戰國時代,宋國有乙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 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