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用火的故事,誰知中國古人用火故事

時間 2022-08-28 18:42:10

1樓:一志三

鑽木取火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傳說。傳說中有一些大人物,這些人往往既是首領,又是乙個發明家。這種傳說多半是古人根據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來的。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簡單,周圍又有許多猛獸,隨時隨地會遭到它們的傷害。後來,他們看到鳥兒在樹上做窩,野獸爬不上去,不能傷害它們。原始人就學著鳥兒的樣,在樹上做起窩來,也就是在樹上造一座小屋。

這樣就安全得多了。後來的人把這叫做「構木為巢」(巢音cháo,就是鳥窩)。是誰發明的呢?

當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來的。但是在傳說中,卻把這件事說成有乙個人教大家這樣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現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

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

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儲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來。這就懂得了人工能夠取火(從考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明的呢?

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又說成是乙個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乙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

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不知過了多少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了弓箭,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上的飛鳥,水裡的游魚,都可以射殺、捕捉起來。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著、養著,留到下次吃,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

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活,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共同積累起來的經驗。傳說中卻說發明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犧音páoxī,皰是廚房,犧是牲口的意思)。

這種漁獵的時期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年,人類的文明越來越進步。開始,人們偶爾把一把野穀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發現地面上生出苗來,一到秋天,又長成了更多穀子。於是,人們就大量栽種起來。

他們用木頭製造一種耕地的農具,叫做耒耜(音lěisì,一種帶把的木鍬)。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五穀,收穫量就更大了。後來傳說中把這些種莊稼的人說成是乙個人,名叫「神農氏」。

傳說中的神農氏還親自嚐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發現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藥材。據說,醫藥事業,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從有巢氏到神農氏,這些傳說中的大人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從構木為巢,鑽木取火,一直到漁獵、畜牧,發展農業,反映了原始人生產力的發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陝西西安半坡村發現了一處大約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遺址。

從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東西,知道那個時期的人已經學會飼養和農耕了

參考資料

2樓:andy的

鑽木取火

約在6000千餘年前,燧人氏時代,人類還處於蒙昧階段,燧人氏偶然發現啄木鳥用尖長的嘴在樹木身上小窟窿裡找蟲子吃,由於蟲鑽得深,啄木鳥嘴巴夠不上,只好用尖硬的嘴去鑽,不料卻鑽出濃煙火種。燧人氏受到這個啟發後,人類鑽木取火就從此開始了。

可是,不是所有的木頭(木柴)都能鑽出火種,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木柴要選擇品種,還要隨著季節變換而變換木柴品種,才能鑽出火種。如果隨便撿一根木柴去鑽,那是鑽不出火種的。軒轅黃帝時期,各地都設有專門管理鑽火的**。

他們負責常年選用能鑽出火的木柴。如春季鑽木取火必須選用幹榆木、幹柳木;夏天必須選用乾棗木、杏木、桑木;秋季選用柞木、樽木;冬天選用幹槐木、檀木。這些木柴都能鑽出火種來。

古人把這種取火方法叫「燧」。

黃帝以後,到西周時期人類就掌握了人工制火技術。人們用銅製作成圓形鏡,中間製成凹形,取火時對著太陽,物體立即燃燒。古人把這叫「陽燧」取火。

這已經從出土的文物中得到證實,現代人根據古人取火原理,除過用凹凸鏡取火外;冰塊也能取火。我國40年前曾有一批勘探隊員困在遙遠的冰天雪地裡,無火燒水作飯,勘探隊員們急中生智,取來大冰塊,經過打磨,製成乙個圓形凹凸狀的「冰鏡」,對著太陽,照樣取來了火種,使勘探隊化險為夷。隨著時代發展,人類又發明了「擊石取火」。

人人都可能隨身攜帶,這就是鄉間農民常用的「火鏈」。儘管今天人類發展到電子時代,「火鏈」仍然沒有被淘汰。因為它不用火石,不用汽油,把舊棉絮用草汁一染,撿一塊花崗岩石,墊上染過的舊棉絮,用月牙鐵條一擊,火星就燃著了棉絮。

隨用隨擊,從某種意義上講,比現代人使用打火機優越得多。火鏈在我國沿用了1500多年,至今,偏辟山區農民仍然沒有拋棄它。

祝融擊火的故事

各種各樣的打火機,已經普及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但在一些邊遠山區,農民至今還隨身攜帶著取火用的火鏈,因它不用汽油火石,隨時用,隨時取。所以,一直沿用了幾千年。

那麼,火鏈最早是誰發明的呢? 傳說從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後,到了黃帝時期,人類已開始用火燒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驅趕毒蟲猛獸,用火打仗。可是在那時,人們只知道用火,卻不會儲存火種,這對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遊獵生活的人們來說很不方便。

他們必須經常帶火種行路,每到乙個地方,頭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種燃火燒飯,燒過飯後又得把火種小心地儲存起來。

有一年,黃帝帶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轉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發,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澆得像落湯雞。祝融負責管理火種,他隨身帶的火種也被暴雨撲滅了。

人們又冷又餓,孩子們哭叫不停。黃帝命令大家在乙個大石洞裡暫住下來,等待天晴之後再走。誰知,老天好像故意與人們作對,一連幾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

人們住在山上石洞裡飢寒難忍。但因失去了火種,無法生火做飯取暖。餓得實在支援不住了,大人便開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也只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祝融著急萬分,想用鑽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帶來的木柴全是溼的,鑽了很長時間,也未鑽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滿頭大汗,毫無效果,一氣之下,便把手裡的鑽頭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鑽頭碰擊在石洞的岩石上,濺出的火星更多。

祝融心裡頓時由憂變喜,他忘記了疲勞,找來好多岩塊,用力互相碰擊,只見火星不斷飛濺。可是,怎樣才能使火星燃燒呢?這又成了乙個難題。

黃帝走過來對祝融說:「你不要太急,從石頭上能擊出火星,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麼辦,需要多找些人來共同商量。

」黃帝的這番鼓勵,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來常先、大鴻、力牧、嫘祖等人一同想辦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停,唯有常先一人低著,一句話也不說。

大家以為他餓病了,勸告他去休息。不料,常先猛然往起一站,說了聲:「有辦法了!

」說著,把自己纏腰的腰圍解下來,用勁撕開,從容掏出一團花絮,對祝融說:你把這些蘆花絮放在石頭下面,再擊石取火。」祝融按他的建議把蘆花絮擺好,再擊石,火星濺落的越來越多,點燃蘆花絮的聲音越來越大,祝融用口輕輕一吹,隨著一股濃煙竄出了火苗。

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們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裡的大人小孩無不歡呼跳躍。

黃帝專門為祝融舉行了慶功會,給他記了大功,並封他為「火正」(官職)。

祝融發明的「擊石取火」,使人不再為儲存火種發愁,這就大大方便了人類的生產生活。因火又是紅色的,所以後世人都把祝融稱為「赤帝」。

3樓:肖嘉無昂熙

鑽木取火

北京人還有中國發明的火藥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

4樓:匿名使用者

火燒赤壁 黃蓋詐降,火燒曹操

上古有燧人氏鑽木取火,是中國歷史傳說中最早使用火的事件。燧人氏之前,人都吃生的,燧人氏之後,才吃熟食。實際上,早在170萬年前,元謀人就使用天然火。

一萬年前,山頂洞人會使用人工取火。

誰知中國古人用火故事?? 5

5樓:

鑽木取火 北京人

還有中國發明的火藥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

6樓:

鑽木取火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現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

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

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儲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來。這就懂得了工人能夠取火(從考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明的呢?

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又說成是乙個人,叫做「燧人氏」。取火

7樓:匿名使用者

鑽木取火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傳說。傳說中有一些大人物,這些人往往既是首領,又是乙個發明家。這種傳說多半是古人根據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來的。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簡單,周圍又有許多猛獸,隨時隨地會遭到它們的傷害。後來,他們看到鳥兒在樹上做窩,野獸爬不上去,不能傷害它們。原始人就學著鳥兒的樣,在樹上做起窩來,也就是在樹上造一座小屋。

這樣就安全得多了。後來的人把這叫做「構木為巢」(巢音cháo,就是鳥窩)。是誰發明的呢?

當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來的。但是在傳說中,卻把這件事說成有乙個人教大家這樣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現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

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

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儲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來。這就懂得了人工能夠取火(從考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明的呢?

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又說成是乙個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乙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

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不知過了多少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了弓箭,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上的飛鳥,水裡的游魚,都可以射殺、捕捉起來。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著、養著,留到下次吃,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

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活,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共同積累起來的經驗。傳說中卻說發明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犧音páoxī,皰是廚房,犧是牲口的意思)。

這種漁獵的時期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年,人類的文明越來越進步。開始,人們偶爾把一把野穀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發現地面上生出苗來,一到秋天,又長成了更多穀子。於是,人們就大量栽種起來。

他們用木頭製造一種耕地的農具,叫做耒耜(音lěisì,一種帶把的木鍬)。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五穀,收穫量就更大了。後來傳說中把這些種莊稼的人說成是乙個人,名叫「神農氏」。

傳說中的神農氏還親自嚐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發現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藥材。據說,醫藥事業,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從有巢氏到神農氏,這些傳說中的大人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從構木為巢,鑽木取火,一直到漁獵、畜牧,發展農業,反映了原始人生產力的發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陝西西安半坡村發現了一處大約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遺址。

從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東西,知道那個時期的人已經學會飼養和農耕了

求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求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孟姜女哭長城 夸父逐日 愚公移山 牛郎織女 精衛填海 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的名稱 三個 1 盤古開天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一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

古人談讀書的名言,中國古人關於讀書的名言

1.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 眼到 口到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1.書上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讀...

關於習慣的養成有哪些中國古人的名言

1.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約 凱恩斯 美 2.由智慧型養成的習慣,能成為第二天性。培根 英 3.習慣若不是最好的僕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艾門斯 4.習慣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會變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奧古斯丁 5.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 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莎士比亞 6.人喜歡習慣,因為...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神話故事

共工怒觸不周山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 蛇身 紅發,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佔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 江河 湖澤。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

中國古代的歷史小故事,中國歷史中的短小故事

1 指鹿為馬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他因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乙個主意。有一天上朝時,他牽著乙隻梅花鹿對二世說 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聽了,大笑說 承相啊,這明明是乙隻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趙高說 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麼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