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為什麼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時間 2022-08-24 09:27:10

1樓:李勝中

思維和存在是西方哲學所**的基本問題。凡斷定思維第一性的,都屬於唯心主義陣營;凡斷定存在第一性的都屬於唯物主義陣營。從而使西方人文科學陷入實證主義主客二元對立文化格局無休止爭論的「魔圈」,使人性所涉及的一切問題都成為爭論不休的糊塗問題,並走進「社」、「資」互殘的死胡同,甚至現代戰爭人類自我毀滅懸崖危亡的邊緣。

然而,21世紀網際網路資訊化返璞歸真的時代要求,使人類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當今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由各民族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文社會科學文化意識形態中,在這樣的文化識形態中,思維和存在始終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相互依賴,互為因果,自然和諧,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二者之間只存在統一性問題,而不存在第一性問題。二者只有相互交叉同時發生作用,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任何一方的缺失和病變。

都會導致整個社會的消亡和病變。因此,我認為:無論思維第一性,還是存在第一性,都是極其荒誕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

李勝中2015 (2017-9-12 14:15:22)

2樓:哲學和社會科學探索者

這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的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或者說是精神和物質、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是精神和物質何者為第一性、何者是本原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基本派別的唯一標準。

凡是認為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質決定精神的,就是唯物主義;

凡是認為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精神決定物質的,就是唯心主義。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3樓:

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的不同回答,是a.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b.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c.劃分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標準

d.劃分辯證法和形上學的標準

【答案】b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內容:①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本體論),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②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認識論),這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

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因此選b。a、c、d在材料中均沒有體現,排除。

考點: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可用直選法,直接選出正確答案。熟記基礎知識很關鍵。題目難易程度適中。

4樓:匿名使用者

三種觀點,唯心主義認為,思維第一性,唯物主義認為,存在第一性,二元論認為,兩者都是第一性的。二元論的實質還是唯心主義。

5樓:俞根強

扯第一性的,往往是唯物主義學派。不同的回答,歸類到不同派別中。

如果認為存在是第一性,那麼是唯物主義;

如果認為思維是第一性,那麼是唯心主義。

需要說明的是,還有其它的分類方式的。

6樓:前天藍

一看你就不是道上混的,哪有這樣問的,你還沒搞懂思維和存在是什麼東西,你不如問一下規則與物質哪個更高階,規則與物質是並行存在於世的,他們共同構建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規則決定了人的無私性,物質使得自私有了著力點,無私與自私對立、共存於世,不同時代內容是不同的,但是推動了史詩的進化。

7樓:把房子變成家

如果你沒有思維,整個宇宙對你來說都是不存在的!就像一塊石頭,它不會去思考自己究竟是圓的還是方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別說那麼多沒用的,直接弄幹的,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

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 )①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②對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

9樓:彌湛靜

c試題分析: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可以說成是對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也可以說是對物質和精神哪個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哲學問題的第一方面,所以①不選;世界可否認識的問題,劃分出的是可知論和不可知論,④不選,正確答案是c。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考生對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這個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有很多考生會錯把①當成正確的,這就犯了概念不清的錯誤。

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 ) a.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b.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

10樓:匿名使用者

b試題分析: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唯物主義;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義。

各種哲學由於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分屬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b符合題意,應選;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a不符題意,不選;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c不符題意,不選;d不符題意,不選,故答案選b。

為什麼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11樓: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這是由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這一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迴避而必須回答的問題,是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劃分哲學中基本派別的依據,對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對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區分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也是人類實際生活中的基本問題,它普遍存在於人類的實際生活並決定著人們思想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方向。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或者物質與意識、精神與自然界的關係問題。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是精神還是物質,即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學流派劃分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大陣營。

凡承認物質、自然和客觀存在為第一性的就屬於唯物主義陣營;反之,凡把本原和第一性歸結為精神、意識、思維的,就屬於唯心主義陣營。

第二,世界是否是可知的?即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

唯物主義哲學家一般都堅持世界是可知的。而唯心主義哲學家則分為兩派:一派主張世界是可知的;一派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人類的認識不能達到對世界的認識,或不能徹底認識世界的本質。

哲學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對此的不同回答區分-唯物主義-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對此的不同回答區分-可知論-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承認世界可知不可知論-認為世界不可知或思維只能認識現象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

12樓:風中的紙屑

原因如下: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係是一切哲學都無法迴避的

②對該問題的解答是研究和解決哲學其他問題的前提和基礎③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研究的根本目的④對該問題的解答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個基本陣營的唯一標準不求速度,但求質量,放心採納,歡迎追問

13樓:柒緣破曉

1.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迴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

2.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基本問題的回答決定了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

3.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決定著對其他哲學問題的研究和回答。

需要注意的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而不是根本目的;對該問題何者是本源的回答才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陣營的標準。所以,之前的最佳答案是只求速度,不求質量,純粹是敷衍了事。

為什麼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全部哲學的重大和基本問題

14樓:風中的紙屑

1、恩格斯認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

該論斷是恩格斯在1886年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第一次對此作出了明確表述。

2、為什麼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①對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的關鍵。

凡是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存在決定思維的屬於唯物主義的立場。反之,則被劃分為唯心主義。

②這是由哲學作為世界觀的學說這一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

③它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迴避而必須回答的問題。

④它是解決其它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核心。

綜上所述,當代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思維和情緒之間的關係,思維和情緒,行為之間的關係

維和情緒的關係,我個人認為情緒可以左右思維思維,也可以引導情緒是相輔相成的關 思維和情緒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明確的,思維就是自己有明確的思路,而情緒就是自己表露出來的一種哀愁,或者高興。思緒和情緒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情緒可以帶動思維,思維也可以帶動情緒 思維和情緒之間肯定是有關係的,乙個人的思維...

因果思維和並列思維的區別,什麼是因果思維 這種思維模式有什麼特點

因果思維常用於分析說明題 題目的格式有 a 為什麼。b 原因是。並列思維常用於評析題 評價題 啟示 建議 意義 說明等。一 因果思維的含義 因果思維是通過因果圖表現出來,因果圖又稱特性要因圖 魚刺圖或石川圖,它是1953年在日本川琦製鐵公司,由質量管理專家石川馨最早使用的,是為了尋找產生某種質量問題...

維和行動的意思,維和是什麼意思不懂

維和行動是由聯合國採取某種軍事行動,為通過其他政治 外交途徑最終解決爭端創造條件,或是監督落實已達成的協議。維和行動大致分為兩大類 部署觀察團和派駐維和部隊,這兩類都是建立在自願和 非強制基礎上的行動,實施需要得到衝突各方的同意與配合,對地區性衝突起隔離和緩衝的作用,是一種控制爭端並使之逐步降級的十...

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意思,維和行動的意思

聯合國於1948年首次嘗試維和手段,在中東地區設立了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自1948年至今,聯合國總共採取了60個維持和平行動,其中自1988年迄今已有47個。截止2006年6月30日,有15個現行的維持和平行動。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 維持和平行動及其部署事宜由安全理事會授權,並須事先徵得東道國 同意,...

感覺自己的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總是在進行鬥爭

感性思維是主觀性的,理性思維是被動型,人類犯罪,錯誤的行為都是感性思維的結果,而具有約束力,自治力是理性思維。因為錯誤,與正確的分辨,控制,就是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鬥爭的結果。看情況來,深入思考,查詢事實,那個對就聽那個的,理 性都是你自己 淡定點,誰都一樣的。你比較糾結說明你嚮往感性的人生,卻總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