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言有哪些,中國方言有哪些

時間 2022-08-21 01:06:30

1樓:文刀子乙

我們中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據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講,我國的56個民族共有80多種彼此不能通話的語言和地區方言,分別屬於:

漢藏語系(如漢語、藏語、景頗語、彝語、苗語、壯語等)

阿爾泰語系(如蒙古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

南島語系(如高山語)

南亞語系(如佤語等)

印歐語系(如俄羅斯語、塔吉克語等)。

其中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除了漢族,還有滿族、回族,大部分畲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也都使用漢語。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不同的民族語言之間固然是互相聽不懂了,但是說同一種語言的也不一定都能自由交談,因為大多數語言都有方言的差別,漢語的方言分歧就十分嚴重。漢語方言的種類實在太多了, 各地方言之間的差異也實在太大了。

什麼是方言呢?

方言就是人們常說的「地方話」,是在某個或大或小的地區通行的交際工具。方言是民族語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分化出來的地域性變體。所謂地域性變體,自然是相對於民族共同語而言。

漢語方言自然是相對於普通話來說的。普通話通行於全國,是國家通用語言;方言通行於某幾個省、或某個省、或者更小的乙個地區,是區域性地方的通用語言。普通話為全體漢族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服務,而方言只能為區域性地方的人民服務。

從組成語言的要素(語音、詞彙、語法)來看,方言之間、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是兄弟姊妹的關係,都是同一古老語言歷史發展和分化的結果。

那麼,漢語到底有多少種方言呢?

從大處說,現代漢語可分為7大方言:

首先是北方方言(廣義的官話),流通在我國中原、東北、西北和西南的廣大地區。

北方方言還可以再分為4大次方言:

1.華北東北次方言(狹義的北方話):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話):覆蓋山西、內蒙古西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自治區;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話):覆蓋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廣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話):覆蓋安徽省內長江兩岸、江蘇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鎮江的兩岸沿江地區。

第二是吳方言,即江浙話,分布在江蘇省的江南地區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話以上海話為主要代表。

第三是贛方言,即江西話,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東部以及湖北省的東南部。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話,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話以長沙話為主要代表(舊時以雙峰話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話、客話。客家話分布比較分散,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廣東省東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與湖北、廣東、福建接壤的地區,以及四川、廣西和台灣等地。東南亞各國的華人中有很多說客家話的。

客家話以梅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粵方言,又叫粵語、廣東話、廣府話、白話,分布在廣東省大部、廣西自治區的東南部,以及港澳地區和北美華人社群。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七是閩方言,即閩語,分布很廣,包括福建省大部、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和西部的雷州半島、海南省、台灣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閩方言在東南亞華人社群流行很廣。閩方言內部分歧很大,大概來說,閩南片以廈門話為代表,閩東片以福州話為代表,閩北片以建甌話為代表,閩中片以永安話為代表,莆田仙遊片以莆田話為代表。

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話分布最廣,其分布地域大約佔全國面積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佔漢語人口的70%左右,其餘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總和大約只佔漢語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內部差異較小,主要差異是語音,語音的主要差異是每個聲調的調值不同。調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區分北方方言各地差異的主要標誌之一。

我在下面這個表裡列出北方話區9個城市方言的調值,它們都有「陰陽上去」四聲、也都沒有「入聲」,你可以比較一下它們的不同。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調值分別說「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觀察仔細」等詞語,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同南方方言比起來,北方方言內部的一致性很強,所以北方的黑龍江人同大西南的雲貴人交談,可以互相聽懂對方的大概意思,保證最基本的交際需要。北方農村自古流行一句諺語:「從南京到北京,人生話不生。

」就是說北京話是華北東北次方言,南京話屬於江淮次方言,都屬於乙個大方言區,互相可以聽得懂。

這七大方言乃是現代漢語方言的粗略劃分,實際上的方言情況還要複雜得多。不但北方人聽不懂廣東人、福建人說話,就連廣東省內部的廣州人、梅州人和汕頭人之間,福建省內部的福州人、莆田人、廈門人也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話。方言最複雜的福建省大田縣就有5種互相難以通話的小方言。

類似情況在南方方言區的各個省份都是很常見的現象。前幾年,我在長沙一所高校聽到乙個小故事。乙個從婁底來的新生在聯歡會上朗誦自己的詩作:

mǎguà,mǎguà,fóng mǎguà。聽的人都莫名其妙,難道是「馬褂、馬褂、紅馬褂」嗎?而magua 這個音在湖南有的地方是「青蛙」的意思,但「青蛙、青蛙、紅青蛙」也令人費解。

後來見到那位同學的詩稿才明白,原來他寫些的是「玫瑰、玫瑰、紅玫瑰」!有一年我去梅州,一位法院院長對我說:「我們一定要說好普通話,只有說好普通話,才能騙民。

」我聽了實在是奇怪,法院院長,說普通話騙民?經追問,才知道是「便民」!客家話把不送氣的「便」說成送氣的「騙」。

「方言島」也是令人詫異的語言現象。所謂方言島就是在乙個較大的方言區內有個較小的說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方言的地面,這個地面可以是縣,也可以是鎮、鄉、村。例如廣東省中山市是粵方言區,但中山市區附近有個小鎮,鎮里的人都說與周圍粵方言完全不同的客家話。

方言島是古代或者近代駐軍和移民現象造成的。在廣東、福建、海南乃至北方很多地方也常見方言島現象。天津話同周圍的河北話有較明顯的差異,據說,明初時以安徽籍人為主的朝廷軍隊大批駐紮在天津並在此繁衍生息,故此也可以說天津是乙個在河北方言區內的乙個較大的安徽方言島,也可以說天津話是安徽話(宿州一帶的話)與河北話的合成作品。

山東省青州市有個滿族村,那裡的滿族居民是清朝雍正八年起奉朝廷旨令駐守青州的滿族旗兵的後代,直到今天那裡的年輕人和老年人一樣仍然保留著從北邊帶來的口音,說著同周圍青州人絕對不同的話。20世紀初修建津浦鐵路,從天津遷到浦口許多鐵路工人,於是直到六七十年代浦口還有個說天津話的鐵路職工聚居區。新中國在五六十年代曾大規模地在祖國的西部地區搞工業建設,從東部沿海地區遷移過去很多任務人和技術人員,因此在今天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如西安、洛陽、包頭、銀川、石河子等城市裡很容易找到說北京話、天津話、上海話、東北話的小方言島。

近20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民有序或無序地向城市流動,同鄉聚居,形成了更新的方言島,如北京南郊的「浙江村」、海淀的「新疆村」都是。

方言之間的分歧主要體現在語音差異,但是詞彙之間的差異也十分可觀,京津唐3地互為鄰居,但是北京人所說的「白薯」,唐山人叫「紅薯」。我問乙個天津小姑娘:「你愛吃白薯嗎?

」她奇怪地反問我:「白鼠怎麼能吃?」我說:

「蒸著吃,煮著吃,熬粥吃,都行啊。」她說:「啊?

多噁心哪!」原來她是把「白薯」當成「白鼠」了,因為天津人管「白薯」叫「山芋」。另乙個例子是在廣州白雲山公園,我向一位老者打聽「纜車在什麼地方」,老者說:

「很方便的啦,向前走,一拐彎。」我向前走,一拐彎,迎面而來的是「男廁」!原來廣東人管「纜車」叫「索道」,說「纜車」,就聽成了「男廁」。

你看,漢語的方言分歧有多大!

2樓:匿名使用者

●上海閒話abc

官話一共四大片。

3樓:匿名使用者

漢語方言通常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各方言區內又分布著若干次方言和許多種土語。

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北方方言分為北方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下江官話四個次方言。

從語言的係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漢藏語系分為漢語和藏緬、苗瑤、壯侗三個語族。

屬於藏緬語族的有藏、嘉戎、門巴、倉拉、珞巴、羌、普公尺、獨龍、景頗、彝、僳僳、哈尼、拉祜、白、納西、基諾、怒蘇、阿儂、柔若、羌、普公尺、土家、載瓦、阿昌等語言;屬於苗瑤語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語言;屬於壯侗語族的有壯、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珈、黎、仡佬等語言。阿爾泰語系分為蒙古、突厥、滿-通古斯三個語族。屬於蒙古語族的有蒙古、達斡爾、東鄉、東部裕固、土、保安等語言;屬於突厥語族的有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塔爾、撒拉、西部裕固、圖佤等語言;屬於滿-通古斯語族的有滿、錫伯、赫哲、鄂溫克、鄂倫春等語言。

屬於南島語系的是高山族諸語言,還有回族的回輝話。屬於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的有佤、德昂、布朗、克木等語言。屬於印歐語系的是屬斯拉夫語族的俄語和屬伊朗語族的塔吉克語。

此外,朝鮮語和京語的係屬尚未確定。

中國的七大方言是什麼?

4樓:掛不掛不掛哇

七大方言

: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其中,官話方言又稱「北方方言」,其他六大方言可以合稱「南方方言」。

總體來說,官話方言內部差異較小,使用不同官話方言的人能夠互相通話;南方方言和官話方言以及南方方言內部分歧較大,使用南方方言和使用官方方言的人以及使用不同南方方言的人往往無法通話。

乙個大方言區內部仍存在語言差異,因此七大方言之下又分次方言,次方言內部還可以再分為若干土語。例如,閩方言分為以下七區:閩東區、閩南區、閩北區、閩中區、莆仙區、邵將區和瓊文區。

閩南區又可再分為泉漳、大田、潮汕、雷州四片。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七大方言:

1、北方話(簡稱:北語):北京話為標準語(影響力強)2、廣東話(簡稱:

粵語):廣州話為標準語(影響力強)3、江浙話(簡稱:吳語):

蘇州話為標準語,今多以上海話為其代表。

4、福建話(簡稱:閩語):廈門話為標準語,但影響力不強[我覺得嘛,在國內一般,但在國外,特別是東南亞還是影響力挺大的]

5、湖南話(簡稱:湘語):長沙話為標準語,影響力不強6、江西話(簡稱:贛語):南昌話為標準語

7、客家話(簡稱:客語):梅縣話為標準語,影響力比較強在廣東省的梅州、河源客語區。其他地方或省份的客語區其影響力不強

中國的方言有哪些,中國共有多少種方言?都有哪些?

中國方言即為中國不同地區的語言,傳統上以南北區分,即所謂 南腔北調 如果再細分又有所謂 七大方言 不過又有人認為是 八大方言 南方方言比較多而雜,即吳 湘 贛 客 粵 閩,閩又有分閩南同閩北,而北方方言就較統一,就只有一種,所以就叫北方方言或者北方話,閩南閩北分開就 八大方言 又有人認為晉語 徽語 ...

各地方言特點,中國各地方言特點有哪些?

基本上方言可以分為幾大類 1 北方方言。習慣上稱為 官話 有東北官話 西北官話 晉話 西南官話等。以北京話為代表,包括長江以北,鎮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帶,四川 雲南 貴州和湖北 湖南兩省的西北部,廣西北部一帶,使用人口佔漢族總人數的70 以上。2 湘方言。以長沙話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區,使...

說方言的話有哪些,各地經典方言土話有哪些?

中國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可分為四個次方言 華北 東北方言,分布在京津兩市,河北 河南 山東 遼寧 吉林 黑龍江,還有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西北方言,分布在陝西 甘肅等省和青海 寧夏 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新疆漢族使用的語言也屬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分布在重慶 四川 雲南 貴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 東南角咸寧地區...

固始方言的短語有哪些,固始方言的短語

火明蟲子 螢火蟲 銼把子 矮個子 麻咋子 喜鵲 泥巴狗子 泥鰍 手巾頭子 手帕 白果眼子天 多雲天氣,陰天 月姥姥 月亮 水坷塘 水坑見天 拉呱 敘閒話 打悠球 打鞦韆 固始方言簡介 固始方言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方言,它代表了乙個地方的特色 固始縣 俏巴縣 與閩南當地的語言交融,形成的閩南方言中儲存了固...

有哪些詞語念出來還是感覺是方言呢

哈哈,辣乎乎兒滴 表示食物稍微有點辣,一般人都能夠承受得了 如果把兒化音去掉,說辣乎乎滴,說明這種食物辣滴程度加深乙個等級,不能吃辣滴人需要小心 我們家長的酸溜溜兒滴 鹹吱吱兒滴 甜絲絲兒滴 苦溜溜兒滴等味覺都可以套用 辣乎乎兒滴 滴等級識別方法來識別味覺等級。呆俺們這塊兒滴方言裡,表示味覺滴單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