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為什麼叫元宵,元宵為什麼叫元宵節?

時間 2022-08-17 14:21:55

1樓:鄭木橙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簡介:

1、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2、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烟花助興。

3、「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型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4、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公尺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2樓:匿名使用者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烟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型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公尺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3樓:老家的金孔雀

俗話說「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是宋代才出現的,當時叫園子,糰子俗話說「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是宋代才出現的,當時叫園子,糰子俗話說「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是宋代才出現的,當時叫園子,糰子

4樓:匿名使用者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5樓:

...哎...為了得分用不著把全篇複製下來吧.人家只問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元宵? 怎麼把吃的呀,情人節什麼的呀都弄下來了...這樣的回答看得完都睡著了

6樓:森瀾珠寶

1樓的真``bt 你那個問題有問題 怎麼看也不通

元宵為什麼叫元宵節?

7樓:實實周鸞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公尺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公尺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什麼叫元宵節?為什麼叫元宵節?

8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即陰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

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

我國古代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係,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乙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

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9樓:鄂冰濯玉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代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15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年的開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特此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還有著閤家團團圓圓的寓意,

元宵為什麼叫元宵

10樓:匿名使用者

吃元宵這個習俗起源於西漢。歷史上對元宵還有許多別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叫法很雜,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確定名為「元宵」(其實就是因為叫「元宵」更通俗更大眾。只在元宵節才吃的特別食物嘛,大家一聽都懂,不產生歧義)。

特別要說的是元宵、湯糰(湯圓)是兩回事。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陷製作好後鋪平,晾涼後再切成比桌球小的立方塊。倒上江公尺(南方叫糯公尺)粉篩動,使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公尺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做成的元宵江公尺粉層很薄、表面是幹的,下鍋煮時江公尺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的湯糰(或叫做湯圓)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公尺粉加水和成團,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餡料也不用晾曬,因此湯糰餡含水量要比元宵多。

包湯糰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麵杖。溼糯公尺粉粘性極強,只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麵,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公尺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糰。

湯糰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儲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現在有了速凍工藝,湯糰才出現在商店裡。

反過來我們說下元宵節。

首先,為什麼要在這天過節呢?

那是因為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是一元(即一年)的復甦和初始。【插一句,中國人特喜歡在望月(滿月)這天過節,大概是因為滿月象徵著團圓完滿繁盛豐收,諸如此類略去不表……】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晚為「宵」,因而正月十五被稱為元宵節。

另外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燈節,春燈節。

你可能要問了,既然元宵節還有其他名字,那湯圓為什麼不也跟著叫「上元」果?「春燈」丸?(囧)~之類的呢?

因為上述叫法本就沒有元宵節這個叫法通俗唄。

先看正月十五為什麼叫做上元節。

那是道教那來的。道家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掌「元」者稱「官」。——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於正月十五,稱上元節;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稱中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稱下元節。

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務。

這個上公升到宗教範疇了,繁雜一堆,一般人不太好懂,主要是道教興起於東漢,基本格局則完成於魏晉南北朝,而我們上面說了,元宵節西漢就有了。所以會先入為主的佔據人心吧。

再說「上元燈節」和「春燈節」,都是乙個意思,新春裡賞花燈的節日。

咱也別管他是從佛教儀式懷念超度親人的盂蘭盆節那演變來的,還是慶祝「平呂」行動成功的發展,抑或是糊弄天帝裝作人間受罰**的把戲,

總之元宵和燈籠除了在元宵節這一天會同時成為主角外,不論外形還是內涵上還真沒什麼共同點,因此它還是和元宵聯絡緊密~乾脆就叫元宵吧。

正月十五為什麼吃元宵,正月十五為什麼要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最早見於唐五代。那時,元宵 這種食品叫 面繭 或 圓不落角 用糯公尺做皮,中間夾糖餡,到了宋朝,稱其為 浮元子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 元寶 後來,由於是在元宵節吃的特定食品,因此,北方人稱之為 元宵 南方則稱 湯圓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元夜 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

正月十五為什麼要吃元宵,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啊?

湯圓有團圓的意思,家人多的時候吃湯圓可以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家人少的時候吃湯圓可以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人們對於和睦 幸福的家庭環境的期望。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

為什麼要過元宵,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啊?

因為正月十 五 十六月亮最大最圓。嫦娥也是需要過年滴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啊?元宵節為什麼要吃湯圓?1 元宵節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陰曆年的第乙個月圓的日子,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又含著乙個 圓 字的同音字,象徵著團圓 美滿 吉祥 和睦的家庭,所以人們多取其意,要吃元宵。2 我國是以農業生產為主,一年中比...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來歷是什麼 秧歌的來歷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民間還有種有趣的傳說。相傳 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 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

俗語 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是什麼意思

正月十五煮元宵 紛紛落水 這句話 本指元宵接連落入鍋裡的開水中,轉指人接連落入水中。出處 劉紹棠 蒲柳 人家 一 只聽咯吧一聲,一丈青大娘折斷 了一棵茶碗口粗細的河柳,帶著呼呼風聲 揮舞起來,把這幾個縴夫掃進河去,就像正 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