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讀書方法簡介,古代名人的讀書方法

時間 2022-05-06 03:45:38

1樓:雲長天雨

一、諸葛亮:「觀其大意」讀書法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深通讀書之道,他不僅好學,而且善學,因此才能成就他的「足智多謀」。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他讀書遠沒有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的休息。他也不會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概,擷取精華,掌握其實質。

事實證明,最終讀書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諸葛亮成為一代賢相。

二、陶淵明:「會意」讀書法

顧名思義,五柳先生讀書時更著重追求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他追求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是死摳個別字句。這一點也可從《五柳先生傳》中:

「每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一句了解到五柳先生對「會意」的追求。

三、孔子:「思丶問丶習」讀書法

孔子主張讀書時要重視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要主動動腦筋。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另外讀書在於求知識,不懂又不問是求不到知識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第三,當發現問題時要設法解決,而解決的辦法,在於請教或者讀相關的句子。最後,也要經常鞏固複習才能將知識深入掌握,正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樓:咪雅心一

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

他追求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是死摳個別字句.

古代名人的讀書方法

3樓:牛牛vs驢驢

有頭懸樑錐刺股的,有鑿壁偷光的。總之就是勤奮。

4樓:無雙丶梧桐

陶淵明,不求甚解

魯迅,嚼辣椒驅寒

王亞南,睡三腳床

麥考萊曾給乙個小女孩寫信說,是當國王還是讀書?

傑克·倫敦的「餓狼式」讀書法

毛姆的「樂趣」讀書法

余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華羅庚的「厚薄」法

老舍的「印象」法

愛因斯坦的「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5樓:充震

蘇東坡——八面受敵

韓愈——提要鉤玄

諸葛亮——觀其大略

朱熙——格物致知

孔子——好學樂學

孟子——自求自得

古人讀書的方法

6樓:浙江張小飛

1、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

」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物件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3、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蝨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

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5、張溥:「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

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裡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覆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讀書的方法,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等。

8樓:不懂先生

大部分名人的讀書方法,都屬於快速閱讀,具體到個人還有一些具體的小技巧。我自己讀書一般也是用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不僅體現在閱讀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對抓住文章段落的脈絡和重點有非常好的作用,幫助我們對文章做整理、分析和歸納。

我練習快速閱讀用的是《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練習是比較簡單有效的,如果你的閱讀效率低,有必要練習提高一下。

在閱讀過程中必須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首先,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其次,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其三,對於文章、書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蹟、觀點、中心思想等一些重點,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促成更好的理解。

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蹟、以及閱讀感悟等,一些優美詞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9樓:guo郭紅飛

「三餘」讀書法蘭式英語單詞特訓和聽力

10樓:塞菲琴玟玉

沒啥技巧,就是苦讀,頭懸樑、錐刺股

11樓:酆蓉魯雲淡

唐代顏真卿《勸學》有詩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

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年輕時不知道要好好地勤奮學習,到年老白頭的時候那就太遲了,後悔也來不及了,年輕要早起勤讀,這也是我們的讀書之道。

宋人朱熹讀書有「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朱熹說: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他還說過:「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

」這些讀書法,都是非常好的,是我們在讀書學習中經常運用的。宋朝陸九淵讀書有詩曰:「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讀書切戒爭匆忙、慌張,要細心體會、琢磨,反覆品讀。讀書的同時,要認真地思索。

這樣的讀書法,會讓我們有所得,有所獲。

「一意求之」讀書法,是蘇軾推出的。蘇軾認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這種「一意求之」讀書法的最大特點是「求一」,抓住一點。即閱讀經典的著作,每讀一遍,只需要圍繞乙個中心,側重一項內容,抓住一條線索,解決乙個問題。讀書做學問,為了避免精力分散,一意求之,這種定向閱讀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古人讀書的條件很差,沒有現在讀書的環境,但古人卻勤奮好學,珍惜每一寸光陰。西漢大學問家匡衡鑿壁偷光,晉代車胤囊螢映雪,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他們也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值得我們稱道。

經典文字,意味深長,會讓人百讀不厭。宋朝蘇軾對讀書有這樣的理解:「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對書中的文字,只要多讀,熟讀,仔細玩味,才能了解和體會。百回讀,越讀越玩味越有意思,百讀不厭的讀書方法,讓我們對書有了更深的學習,有了「百讀」,對書中的學問自然會透徹明白,便會提高自我的思考性和領悟力。

12樓:宿竹範姜芮麗

「讀」「書」兩種。

「讀」深化文字連貫性,**內涵,達到「見此句,便知頭尾。」

「書」以筆成文,進一步增強文章內涵了解,「見其文,便知其事。」

13樓:檢言尉遲月明

由於古代需要熟讀四書五經,基本都要記住,所以需要大聲朗讀。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哪些

14樓:匿名使用者

解密:古人們是怎麼讀書的呢?古人提出的讀書十二法你值得擁有!

15樓:胡

古代人讀書方法有:誦、錄、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16樓:無花和尚娜

古人讀書方法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有鑿壁借光和懸梁刺股。

古人讀書的方法有哪些

17樓:

1、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

」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物件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3、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蝨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

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5、張溥:「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

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裡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覆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18樓:顧顧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

」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物件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3、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古人臧冰的方法,古人讀書的方法

藏冰塊麼?是把冰塊放入地窖,封號,不容易化。地窖,冬天的時候收集很多很多冰塊,然後放在深一點大一點的地窖儲存,夏天拿來用,但是這期間損耗很大,一般也就官宦權貴用得起 古人臧冰 的方法 冬天於河面取冰,放入地窖或冰窖,覆蓋上棉被 或者鋸末 隔絕與外界的空氣交換和溫度交換。最初只有皇家和權貴之家才有此人...

讀書的名言名句古人,古人讀書積累的名言名句

1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2 業精於勤,荒於嬉 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 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4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5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6 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王豫 7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8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古人談讀書 一 的詩意,古人談讀書(一)翻譯?

話文釋義 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湧來用之不竭,像東風裡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里別有春景。3,讀書 宋代 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

古人談讀書的名言,中國古人關於讀書的名言

1.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 眼到 口到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1.書上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讀...

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有哪些,古人勤學苦讀的故事有那些

1 牛角掛書。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韉騎牛,在牛角上掛一捲 漢書 一邊走一邊看書。越國公楊素正巧在路上看見,慢慢地跟在他後面,問 哪來的書生這般勤奮?李密認識楊素,從牛背上下來參拜。楊素問他讀的是什麼,他說 項羽傳 楊素於是和他交談,覺得很驚奇。回家後對兒子楊玄感說 我看李密的見識風度,不是你們這些等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