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演變的特點,請列舉漢字的演變過程及各階段的特點。

時間 2022-05-04 05:17:08

1樓:好吃西瓜丶

漢字的演變可以分為改革和自然流變,每種具體特點如下:

漢字改革是指人們有意識地、主動地治理漢字的過程,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指漢字自然的變化過程。漢字的改革一般是非連續的、劇烈的、短期內完成的;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連續的、緩慢的、長期的。

漢字的自然流變有時間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多樣化,造成異體字越來越多,字音讀法不同,字義發生變化,導致了漢字不統

一、不規範。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演變後,人們必須對漢字進行改革,使得漢字規範化、統一化。

此外,漢字不可能一產生就很完美,就能滿足各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因此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也會主動地改革漢字,使得漢字滿足生產力繼續發展的需要。而當改革的措施推廣之後,漢字又開始新一輪的自然流變。

2樓:鬆鬆

漢字的最初模樣 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是現在所知最早的漢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筆道很細,每個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畫的畫。 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與甲骨文差不多同樣古老,它的筆畫比較粗壯,大小也比較勻稱。圖為毛公鼎及銘文。

古老的密碼:戰國文字 在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西元前475-前221年),中國被劃分為七個諸侯國。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碼,很難破譯。

刻有楚國文字的銅節. 刻有秦國文字——大篆的石鼓 漢字的統一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漢字也進行了統一。從此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統一的基礎,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圖為秦始皇。 秦代的統一文字:小篆,使漢字的筆畫和結構得到定型,奠定了漢字方塊形的基礎。

圖為秦丞相李斯書寫的《嶧山刻石》。 鑄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漢字的演變 監獄裡造出的漢字:隸書 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於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在監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型。

圖為湖北出土的秦隸竹簡。 隸書在漢代(西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展,變無規則的線條為有規則的筆……

甲骨文:象形文本,筆道細、直筆多、轉折處多為方形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篆書: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隸書:方形或扁方形,筆勢則長波更自然橫出,在西漢的碑刻中也還有一些面積大都方正或個別字帶長形,又僅有極短的波勢的字型

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草書:結構簡省、筆畫連綿。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3樓:聞崇鮮

1、起初:文字圖形化。例項:倉頡「龜文鳥跡」創字;岩壁、陶器上刻劃符號;圖畫式文字甲

骨文;以及保留一定象形特徵的篆書

2、逐漸:文字抽象化。例項:摒棄象形特點的隸書(俗稱「隸變」);楷書更是典型

3、然後:文字簡易化。例項:顛張狂素

4樓:仙河聯通

字,亦稱中文字、中國字、國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西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才被取名為「漢字」,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標準——楷書。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型係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

5樓:想做軒軒的滑鼠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上有

請列舉漢字的演變過程及各階段的特點。

6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演變有三個階段:

1、從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2、從小篆變為隸書。

3、從隸書變為楷書。

各個階段的特點是:

1.甲骨文、金文更接近圖畫的寫實象形,而小篆筆劃圓轉規整,逐漸與物形疏遠。甲骨文刀刻的痕跡明顯,金文則鑄型肥厚,它們形體比較隨意,筆畫少的字佔的地方小,筆畫多的字佔的地方大,小篆形體整齊,筆畫多少都佔一格。

2.小篆到隸書,是字型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本變為今文字的轉折點。小篆的字形結構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號性加強。小篆的圓轉筆勢到隸書一般變為方折及橫、撇、捺等筆畫。

小篆變為隸書,現代文字筆畫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

3.隸書到楷書,除用筆有些變化,字型結構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漢字的特點及漢字的演變過程

7樓:匿名使用者

世界上所有的文字,都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都是全民的書面交際工具,這是共性。但是,各種文字又有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文字的不同特點可以從兩方面去看:

一是看文字元號所代表的語言結構系統中的單位,二是看文字元號本身的性質。為什麼要從這兩個方面去看呢?因為文字是語言的載體,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研究一種文字自然要聯絡文字所代表的語言系統中的單位和文字本身使用怎樣的符號來考察,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全面地揭示一種文字的特點,也才能比較真切地看出不同文字的特點。

從這兩個方面去看漢字,漢字是一種什麼型別的文字呢?

1.從漢字記錄的語言結合系統中的單位看,漢字是語素文字。

根據一種語言的文字元號所記錄的語言結構系統中的單位來看,記錄語素的是語素文字,記錄音節的是音節文字,記錄音素的是音素文字。漢字記錄的是漢語裡的什麼單位呢?漢字主要記錄漢語裡的語素。

例如「學習」這個詞,寫下來是兩個字,這兩個字代表了漢語裡兩個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即語素。由於漢字記錄語素,代表語素,漢字也就有了所謂「字義」,顯然,這字義是語素義。漢字代表語素是漢字區別於表音文字——音節文字、音素文字的乙個重要特點。

表音文字所記錄的不是語素,而是純粹的語音單位。例如記錄英語的拉丁字母,除有形有音外,它不表義,它只代表音素,作為記錄英語的文字元號,它僅僅是表示一定語音的字母。

漢字也記錄少量非語素的音節,如「葡」「萄」「枇」「杷」等。這些音只有pú táo pí pā等語音,而不獨立表義。但漢字所記的這類音節,並不同於音節文字中的文字元號。

因為音節文字中的文字元號是專門用來記錄語言中的音節的,如日文的假名「夕」是記錄音節的,而漢語中的這類音節僅僅是某個多音節語素中的具體音節,它們只有處在「葡萄」「枇杷」等多音節語素中,才具有代表音節的作用,否則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而且字形上往往還有標義的成分,如「葡萄」二字所從的「艹」,「枇杷」二字所從的「木」,標誌著「葡萄」「枇杷」的種概念範疇,這種情況是音節文字不可能有的。

從漢字跟漢語的關係看,漢字是語素文字。

2.從漢字所用的文字元號本身的性質看,漢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組成的文字系統。

文字所使用的符號大致可分為三類,即意符、音符、記號。跟文字所代表的語素在意義上有聯絡的字元是意符,只在語音上有聯絡的字元是音符,在語音和意義上都沒有聯絡的是記號。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漢字則三類符號都使用。

漢字裡的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以及形聲字中的形旁屬於意符,因為它們跟它們所代表的語素在意義上有直接聯絡。漢字裡的音符指形聲字中的聲旁。雖然漢字和表音文字都使用音符,但漢字的音符同表音文字的音符有很大區別。

表音文字的音符是專職的,漢字的音符是借現成漢字充當的,屬借音符性質。在漢字發展的過程中,象形字大多變得不象形了。如古代漢字的「 」「 」演變成了今天楷書的「日」「月」,在字形上已經看不出與太陽、月亮的聯絡了,因此可以說已變成了記號。

但是這些「記號字」在形聲字中常作形旁或聲旁,還起著表意或表音的作用,可見還不是單純的記號,而是具有雙重的性質:對古代的象形字來說,今天已演變成了記號,從形聲字的偏旁看,這些字符號一直到今天仍保持著意符或音符的性質。

由於現代漢字以形聲字為主,而形聲字是意符和音符的結合,雖然音符是借漢字來充當的,但它畢竟是漢字的表音成分,記號在形聲字中還起著表意和表音的作用,因此,從漢字使用的字元來看,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組成的一種文字系統。

3.漢字是語素文字和漢字是由意符、音符組成的文字系統,這兩個方面是相關聯的。語素文字要表示語素的意義,所以會選擇意符和借音符性質的音符。

把漢字兩個方面的性質聯絡起來看,可以說漢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表示的語素文字。

漢字的最初模樣 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是現在所知最早的漢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筆道很細,每個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畫的畫。 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與甲骨文差不多同樣古老,它的筆畫比較粗壯,大小也比較勻稱。圖為毛公鼎及銘文。

古老的密碼:戰國文字 在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西元前475-前221年),中國被劃分為七個諸侯國。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碼,很難破譯。

刻有楚國文字的銅節. 刻有秦國文字——大篆的石鼓 漢字的統一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漢字也進行了統一。從此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統一的基礎,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圖為秦始皇。 秦代的統一文字:小篆,使漢字的筆畫和結構得到定型,奠定了漢字方塊形的基礎。

圖為秦丞相李斯書寫的《嶧山刻石》。 鑄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漢字的演變 監獄裡造出的漢字:隸書 隸書,是小篆的簡便寫法,最早流行於秦代下層人物中間,相傳為程邈在監獄中將其整理成一種新字型。

圖為湖北出土的秦隸竹簡。 隸書在漢代(西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發展,變無規則的線條為有規則的筆……

8樓:火影高大才怪

現代漢字以形聲字為主,而形聲字是意符和音符的結合,雖然音符是借漢字來充當的,但它畢竟是漢字的表音成分,記號在形聲字中還起著表意和表音的作用,因此,從漢字使用的字元來看,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組成的一種文字系統。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現代漢字

9樓:提問哆啦

漢字有很多種寫法,你是龍湖巴蜀的?(提問者:匿名)

漢字的字型經歷了哪幾個演變發展階段?各有什麼主要特點

10樓:樹木愛水閏

一、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商) → 金文(周) → 小篆(秦) → 隸書(漢) → 楷書(魏晉) → 行書,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1、甲骨文: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從商朝開始的。

2、金文:是商周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鍾鼎文。金文有粗而寬的筆畫,點畫圓渾,金文比甲骨文更規範。

3、大篆:西周晚期,金文形體趨向線條化,筆畫比較整齊、勻稱。

4、小篆:李斯按照秦國的文字標準,對漢字進行整理簡化,在全國推行,這種新字型叫小篆。

5、隸書:篆書筆畫圓轉。符號性顯然大加強。小篆文字規範了,但書寫不方便,民間流行一種更簡單的字型,叫隸書。

6、楷書:漢朝後期,隸書又演變為楷書。字形結沒有什麼變化,書寫更為簡便。

7、草書:草書特徵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字形奔放。

8、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型,比楷書簡便,且比草書易辨認。

二、關於漢字

1、起源: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

早期的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2、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這是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

3、簡介: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乙個漢字乙個音節。

漢字的演變,漢字演變的特點

漢字演變是研究文字演化的書籍,本書共選取常用漢字500字 加上釋文中提到的通用字 假借字等共為660多字 每字依次列舉陶器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5種字型 其中有的已簡化,另加簡化字楷書,共九種字型 金文的少數字用籀文或戰國文字等字型代替。漢字結構上的自然流變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異體字...

漢字的演變,漢字的演變

漢字從甲骨文以來發生了許多變化。根據史實,這些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改革和自然流變。漢字改革是指人們有意識地 主動地治理漢字的過程,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指漢字自然的變化過程。漢字的改革一般是非連續的 劇烈的 短期內完成的 而漢字的自然流變是連續的 緩慢的 長期的。漢字的自然流變有時間上的因素,也有地...

漢字的演變,漢字的演變

雅逸堂吳斌老師主講 漢字字型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演變 漢字是怎麼演變的 10 淮南子 本經訓 說 昔日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說,過去倉頡造字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穀子,鬼在夜裡發出哭聲。荀子 韓非子 等古代典籍裡也有關於倉頡造字的記載。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流傳更廣,影響更深。過去的歷史學家們曾...

漢字的演變,漢字的演變資料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 甲金篆隸草楷行 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西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

漢字的演變,漢字的演變資料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 甲金篆隸草楷行 七種字型稱為 漢字七體 漢字的演變資料?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 甲金篆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