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的作者簡介,遊子吟作者介紹

時間 2022-04-30 09:52:05

1樓:

《遊子吟》是孟郊在溧陽所寫。作者早年漂泊無依,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乙個溧陽縣尉,結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飽嘗了世態炎涼,更覺親情可貴,於是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2樓:匿名使用者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唐代著名詩人。

先世居洛陽(今河南洛陽),少時隱居嵩山。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

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並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遊子吟作者介紹

3樓:穆子澈想我

遊子吟作者是孟郊,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唐代著名詩人。

先世居洛陽 (今河南洛陽),少時隱居嵩山。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於是遊樂在山林間。

後因河南尹鄭餘慶的推薦,任職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於是帶著妻前去,到了閿鄉縣(今河南靈寶),忽然感染疾病死了,葬洛陽東。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詩歌內容

在內容上,孟郊的詩超出了大曆、貞元時代那些狹窄的題材範圍。固然,他的詩的主旋律是中下層文士對窮愁困苦的怨懟情緒,這是他屢試不第、仕途艱辛、中年喪子等生活遭遇決定的;但他還是能透過個人的命運看到一些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並以詩來反映這些生活。

其中有的揭露、針砭了社會上人際關係中的醜惡現象,有的則尖銳地揭示了貧富之間的不平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鐘飲,到曉聞烹炮」與「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兩相對照,《織婦辭》描寫了織婦「如何織絝素,自著藍縷衣」的反常現象。

他寫這種詩常有很深刻的心理體驗,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之句,實非泛泛紀述民間疾苦者可比。應該說,在杜甫之後,孟郊又一次用詩歌深入地揭露了社會中貧富不均、苦樂懸殊的矛盾。孟郊還有一些詩描寫了平凡的人倫之愛。

4樓:問答周燚

)(751~814)唐代詩人。漢族。字東野。

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早年生活貧困,曾周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785-805)中張建封鎮徐州時,郊曾往謁。

46歲始登進士第。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中任為溧陽尉。

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元和(806-820)初,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

鄭餘慶鎮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詩與韓愈並稱「韓孟」。有《孟東野詩集》。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

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孟郊專寫古詩以短篇五古最多。其中有的詩反映現實,揭露藩鎮罪惡,如《徵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心人民疾苦,憤慨貧富不均,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現骨肉深情,如《遊子吟》、《結愛》、《杏殤》等;有的刻畫山水風景,如《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一員外涯遊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臺》、《峽哀》、《遊終南山》等;有的寫仕途失意,抨擊澆薄世風,如《落第》、《溧陽秋霽》、《傷時》、《擇友》等,還有的自訴窮愁,嘆老嗟病,如《秋懷》、《嘆命》、《老恨》等;而「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一類詩,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詩藝術風格,或長於白描,不用詞藻典故,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精思苦煉,雕刻奇險。

這兩種風格的詩,都有許多思深意遠、造語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詩過於艱澀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賈島齊名,皆以苦吟著稱,唐人張為稱他的詩「清奇僻苦主」,而蘇軾則稱「郊寒島瘦」。

後來論者把孟、賈二人並稱為苦吟詩人的代表。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有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

夏敬觀、華忱之均著有其年譜。一生困頓,性情耿介,詩多描寫民間疾苦和炎涼世態。語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風格。

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最為膾炙人口的詩作。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通過回憶乙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

5樓:木門心翁

《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最為膾炙人口的詩作。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通過回憶乙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

6樓:匿名使用者

很簡單的上網查一查肯定能知道

誰有《遊子吟》作者和創作背景的資料?

《遊子吟》的作者是什麼朝代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遊子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遊子吟》作者孟郊是唐代著名詩人。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

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 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

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孟郊接過元結一派手中的復古旗幟,在社會思想和政治思想上繼續宣揚其復古思想。他宣揚仁義道德,歌頌堯舜古風,批判澆薄時風和叛亂犯上,處處顯示出乙個偉岸君子的姿態,對時俗採取一種不合作態度。

遊子吟是哪個朝代誰寫的

唐代,孟郊

原文: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

《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是一首母愛的頌歌。

《遊子吟》的作者是誰?

【詩詞原文】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編輯本段]引【注釋譯文】註解1、遊子:出門遠遊的人。   2、吟:

吟誦。吟:詩歌的一種名稱。

  3、臨:將要。   4、意恐:

擔心。   5、寸草:小草,比喻子女。

  6、寸草心:子女的孝心。心:

草木的基幹叫做心。在這裡「心」字雙關。    7、三春暉:

比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個月。

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和煦的陽光。   8、歸:回來,回家。

譯文   遊子吟慈祥的母親手裡拿著針線,為及將遠行的孩子趕製新衣。   臨

遊子吟原文,《遊子吟》的全文解釋

出於唐代詩人孟郊之筆的五言古體詩 遊子吟 原文如下 遊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線,遊 子 身 上 衣。臨 行 密 密 縫,意 恐 遲 遲 歸。誰 言 寸 草 心,報 得 三 春 暉。原文注釋 1 遊子 標題 古代稱遠遊旅居的人。2 吟 標題 詩體名稱。3 遊子 正文第一行 指詩人自己,以及各個離...

遊子吟的意思是,遊子吟的意思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為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是擔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誰能說像萱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通過回憶乙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1 遊子 出門遠遊的人。2 吟 吟誦。...

孟郊遊子吟是什麼朝代,《遊子吟》作者孟郊是哪個朝代詩人

唐代詩人 751 814 是唐朝作品。遊子吟 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採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乙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並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此詩情感真摯自然,千百年來廣為傳誦。創作背景 ...

遊子吟孟郊,唐 孟郊的《遊子吟》是什麼意思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遊子吟 詩意圖 1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遊子吟 題下原註 迎母溧上作。當時作者居官溧陽縣尉時所作。吟 吟誦。遊子 出門遠遊的人。即作者自己。臨 將要。意恐遲遲歸 恐怕兒子在外遲遲不回家。意恐 擔心。歸 回來,回家...

《遊子吟》的意思

遊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註解1 遊子 出門遠遊的人.吟,吟誦.2 臨 將要.3 意恐 擔心.4 寸草 小草,比喻子女.5 寸草心 子女的孝心.6 三春暉 喻指慈母之恩.三春 春季的三個月.舊稱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