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計中假途伐虢是什麼意思,三十六計中的暗度陳倉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4-14 09:29:08

1樓:匿名使用者

處在敵我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當敵方威脅它屈服時,我方應立即出兵援助,以藉機擴充套件勢力。

三十六計中的暗度陳倉是什麼意思

2樓:牛牛的天空下

暗度陳倉: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

陳倉,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是通向漢中的交通孔道.中國典籍《史記·高祖本紀》:「……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

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近義詞:暗送秋波.

常易誤作「暗渡陳倉」.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中的暗度陳倉是什麼意思?

三十六計是假途伐虢還是假道伐虢?

3樓:恩恩**

《三十六計》第二十四計-假道伐虢,指以借路為名,實際上要侵占該國(或該路)。虢,諸侯國名。也作「假道滅虢」「假途滅虢」。

三十六計各是什麼意思簡簡單單的說一遍

4樓:精銳亞新危老師

一,勝戰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

二,敵戰計: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三,攻戰計: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

四,混戰計: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途伐虢

五,並戰計: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顛\\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

六,敗戰計: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計

這就是響譽世界聞名的「三十六計」!想必您並不陌生,而且定能順口背出其中的若干計策。但要全部熟練地乙個乙個地記住它們,恐怕有些難度。

即使能做到,也要髮費您大量的時間。況且您當時一計不漏地記住了,也不能保證以後不會忘記或者說漏掉,因為他們實在是比較散嘛。這下您又會問了,記住它們又能怎麼樣呢?

是的,如果您想在人道、商道和政道等上面有所建樹的話,它們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劑。話說回來,連計策的名字都不能背熟,又何談熟練運用呢?不過,這下好了,鄙人亦對「三十六計」特感興趣,而且經過不斷地摸索和嘗試,發現用關聯記憶法能快速永久地記住它們,小可自己就是證明。

現在隨便您說其中的哪計,吾都能快速地說出來。那就是把它們與一首七言詩相關聯,詩曰:

天圍人勞打擊中,

暗火藏李手驚還。

虎欲拋賊底魚脫,

關攻伐偷罵不抽。

開主美城反若連,上德下厚安萬年。

怎麼相關聯呢?您定會發現,這是按順序從每計中各抽乙個字混合成的詩。意思很簡單,就是先背熟這首詩,再把其中的每個字與之相關聯,並記熟,便能背熟「三十六計」。

這下您又會問了,這首詩無厘頭似的,不是更難記嗎?哈,也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或是小乙敢於嘗試看似不可能的東西,非但意思完整,而且還與之大有關係耶。不信,您往下瞧:

天羅地網地軍隊圍著城裡正處於疲勞熟睡當中的人們,並隨時處於枕戈待發的打擊狀態中。

驀然,隨著城裡混入秘藏的乙個姓李的間諜在暗處的高地上點燃了大火,轟的一聲,城外腥風城內驚,驚得城裡兵將的手不禁地發抖,但再抖也得還擊耶。

城中之「虎」欲拋開「圍賊」,便欲找個替身,而自己卻混作最底層的「魚」,準備脫身而雲,來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可他的「金蟬脫殼」之計,圍軍早有所準備,這不,他們已控制了各個城門,門口裡三層外三層地布滿了士兵,連蒼蠅都別想飛出城去。原來他們想來個「關門捉賊」之計來做最後的攻擊。城裡的兵將只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伐這「偷門賊」了。

再加上城中百姓對他們的謾罵和幫稱,城中的兵將更休想抽身耶。

經過「以逸待勞」、「趁火打劫」和「關門捉賊」,很快,投降的投降,**的**。「成者王,敗者寇。」開明的君主登場,必將使城池裡的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必將反往日的窮苦連連,使民富足安樂。

這樣,上堅守仁德,下就會忠厚老實,城池就會安定萬年!

您說,是不是好理解?理解之後,這首詩就背得更牢固更長久了。再之後與「三十六計」相關聯來記,就大功告成了。

其實也不要專門發太多時間來記,每天用坐車、散步等零碎時間來記,效果更好,還有趣味。「不時展覽則眼熟,不時誦讀則口熟,不時思索則心熟。」這不是說得很好嗎?

聖人雲:「告諸往而知來。」又雲:「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吾不教之矣。」亦希望這只是「拋磚引玉」,而您完全可以把這種關聯記憶法用到他處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