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的代表人物與其代表作,古體詩有哪些

時間 2022-04-07 03:51:13

1樓:晚寧正在發芽中

古體詩,

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

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

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2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在時間上說指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古體詩有哪些

3樓:背叛∮淒涼

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四言詩,在近體詩中已經不存在了,雖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體詩。《詩經》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魏、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海》、陶淵明的《停雲》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五古最早產生於漢代。《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

漢代以後,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後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生可能早於五古。

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

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有的。詩句長短不齊,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詩經》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有歌、行、曲、辭等。

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如張耒的《牧牛兒》;有七言中雜

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將進酒》;有七言中雜

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以

四、六、八言為主雜以

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

此外,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範圍。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

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

古體詩是與「近體」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以前,除楚辭體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不拘對仗、平仄。押韻寬,除七言的柏梁體句句押韻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韻,韻腳可平可仄,亦可換韻。篇幅長短不限。

句子可以整齊劃一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也可雜用長短句,隨意變化,為雜言體。

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簡稱「五古」、「七古」。雜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為

三、四、

五、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故習慣上歸入七古一類。漢魏以來樂府詩原是配合**的,有歌、行、曲、辭等。唐人摹仿前代樂府而作,有沿用樂府古題的如李白《蜀道路難》,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題的如杜甫「三吏」、「三別」、白居易《新樂府》,都已不合樂,實屬古體詩範圍。

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為單位的絕句,或稱「古絕句」,唐時也有作者,與講究平仄的近體絕句不同,也屬古體詩一種。

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互動關係。南北朝後期有一部分詩作開始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體到近體間的過渡形式,或稱「新體詩」。

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如王勃《滕王閣》為古體詩,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聲律上近似分押仄、平兩韻的兩首七言絕句。唐代律詩格律定型之後,詩人們的古體作品中更常溶入近體句式。如王維、李頎、王昌齡、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頗有律句、律聯。

歌行體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詩作者則有意識與近體相區別,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韓愈等均有所創造。後來明、清學者自覺注意到古詩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現象。

清代王士□更認為古詩有平仄,於是趙執信、翁方綱等人專門研究古詩聲調。他們的研究,對於詩歌創作時自覺區別古體、近體聲律不無貢獻,但由於忽視古詩實以自然音節為主,因此頗有牽強,以至被譏為「不見以為秘訣,見之則無用

4樓:紅樓芭蕉

最常見的應該是樂府了,其代表就是「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詩》和唐代新樂府運動中創作的詩作。建安七子、竹林七賢、謝靈運、鮑照都是古體詩的高手。李白也很喜歡寫一些古體詩,《俠客行》就是代表作,金庸那部**的靈感即由此而來。

5樓:匿名使用者

早法白帝城

朝此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6樓:匿名使用者

楚辭、詩經、漢賦、漢樂府

7樓:桓姮卯赫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

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

平平仄仄平。

感時花濺淚,

平平平仄仄,

恨別鳥驚心。

仄仄仄平平。

烽火連三月,

仄仄平平仄,

家書抵萬金。

平平仄仄平。

白頭搔更短,

平平平仄仄,

渾欲不勝簪。

仄仄仄平平。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仄仄平平仄

黃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窮千里目,

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層樓。

仄仄仄平平

塞下曲(盧綸)

林暗草驚風,

仄仄仄平平

將軍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

平明尋白羽,

平平平仄仄

沒在石稜中。

仄仄仄平平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樓高百尺,

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

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聲語,

仄仄平平仄

恐驚天上人。

平平仄仄平

聽鼓(李商隱)

城頭疊骨聲,

平平平仄仄

城下暮江清。

仄仄仄平平

欲問漁陽摻,

仄仄平平仄

時無禰正平。

平平仄仄平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兩岸猿聲啼不住,

仄仄平平平仄仄

輕舟已過萬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

平平平仄仄

天氣晚來秋。

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間照,

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

竹喧歸浣女,

平平平仄仄

蓮動下魚舟。

仄仄仄平平

隨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

王孫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8樓:端青芬花子

凡標題以歌行吟等結尾的詩都是古體詩。例如《上留田行》、《梁甫吟》、《子夜四時歌》等,同時亦多有以主題或首字詞命名的,如《蜀道難》、《芳樹》、《公無渡河》、《雉子班》、《上邪》等。除了楚辭外,大多數魏晉之前的詩都是古體詩。

中國古代詩歌主要有什麼流派?比如山水派,田園派.......最好有代表人物,表達方式(直接,間接...)

9樓:樊廣中

中國古代詩歌十大流派

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 王維 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派 代表作品——王《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 孟 《春曉》《過故人莊》有《孟浩然集》創作風格——中國唐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 水景物為主要內容。繼承和發展了陶淵明 田園詩和謝靈運、謝朓等的山水詩。

韓孟詩派--代表人是韓愈 孟郊 韓孟詩派 代表作品:韓《原道》《原毀》《師說》《答李翊書》《進學解》《祭十二郎文》《昌黎先生集》 孟:《感懷》 《遊子吟》創作風格——他們不想隨盛唐詩的後塵亦步亦趨,而要自創新格,另闢蹊徑, 「言人之所未言,闢人所未境」。

他們繼承並發展了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一面,在創作態度上, 「用思艱險」,崇尚「苦吟」,主張「不平則鳴」與「筆補造化」。在詩歌風格上,主要追求奇崛險怪、雄奇 怪異之美。而思想內容上,即使是優秀之作,也多以抒寫個人的遭遇來揭示社會的弊端,直接反 映現實的較少。

元白詩派--代表人—— 元稹 白居易 元白詩派 代表作品:——元《連昌宮詞》白:《賣炭翁》《 宿紫閣山北村》 《琵琶行 》《賦得古原草送別》 《長恨 歌》創作風格——他們重寫實,尚通俗。

他們發起新樂府運動,強調詩歌的懲惡揚善,補察時政的功能, 語言方面則力求通俗易解。

江西詩派--代表人: 江西詩派 黃庭堅 代表作:《諸上座》《李白憶月遊》《花氣詩》創作風格——江西詩派的性質特色有三:

一是此詩派為 觀念性的社集,而非實際之聚會;二是以風格和師承為判斷的依據,而非地域之劃分,入詩派者 並非都是江西人;第三,江西詩派是元祐學術的一部分,是作為「紹述」政治的對立物而發展起來的, 其盛衰與政局有密切關係。

宋代四大家--分豪放派的 蘇軾 辛棄疾和婉約派的 柳永 李清照 宋代四大家 代表作品:蘇《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辛:《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南鄉子》《青玉案》 柳:

《雨霖鈴》 《蝶戀花 》《望海潮》 李:《如夢令》《 聲聲慢 》《點絳唇 》《武陵春 》《醉花陰》 《一剪梅 》《蝶戀花 》

公安竟陵詩派--代表人 鍾惺 譚元春 公安竟陵詩派 代表作 鐘:《浣花溪記》《隱秀軒文》 譚:與同里鍾惺共選《詩歸》 江左三大家與神韻派--代表人 王士禎 江左三大家與神韻派 代表作:

《秋柳詩》 建安鄴下文人集團--代表 三曹 七子 蔡琰 建安鄴下文人集團 三曹指 曹操《薤露行》《蒿裡行》《短歌行》 曹丕《燕歌行》 曹植《送應氏》《泰山梁甫吟》《白馬篇》 七子指 王粲《七哀詩》《登樓賦》 孔融《薦彌衡表》《與曹公論盛孝章書》《雜詩》 陳琳《飲馬長城窟》 徐幹《中論》《室思》 阮瑀《駕出北郭門行》 應瑒《侍五官中郎將建章台集詩》 劉楨《贈從弟》 蔡琰代表作:《悲憤詩》《胡笳十八拍》

漢魏六朝詩派--王闓運 漢魏六朝詩派 代表作 《湘軍志》《湘綺樓日記》《道咸所見錄》《獨行謠》《圓明園詞》

唐代邊塞詩派--代表人 王昌齡 岑參 高適 王之渙 李頎 唐代邊塞詩派 代表作:王昌齡 《從軍行》《出塞》《閨怨》《芙蓉樓送辛漸》 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高適 《燕歌行》《薊門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薊中作》《九曲詞三首》 王之渙 《涼州詞》《登鸛雀樓》 李頎 《古從軍行》形式上多為七言歌行和

五、七言絕句,詩風悲壯,格調雄渾,最足以表現盛唐氣象。其 詩人除高、岑外,還有王昌齡、李頎、崔顥、王之渙、王翰等。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簡介,法家的代表人物都有誰?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 約前281年 前233年 韓非為南韓公子 即國君之子 戰國末期南韓人 今河南省新鄭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 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 韓子 或 韓非子 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與李斯同師苟卿。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術思想,...

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和,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誰?( )

道家,先秦時期的乙個思想派別,以老子 莊子為主要代表。老子 李耳 莊子 莊周 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誰?道家,先秦時期的乙個思想派別,以老子 莊子為主要代表。道家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主張?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形成是以總結 發展 著典籍為主要路...

哪位唐朝詩人是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唐代邊塞詩人代表人物有哪些

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 高適 岑參 王昌齡 李頎 王維,高之 燕歌行 岑之 白雪歌 走馬川行 等七言 長篇歌行代表了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即 雄渾 磅礴 豪放 浪漫 悲壯 瑰麗。除此之外,盛唐大詩人李白 杜甫都寫過邊塞詩,這些邊塞詩成為他們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 ...

儒家的代表是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誰

孔子,孟子,董仲舒。那就只有孔子了。其他的代表人物我也介紹一下。孔子和孟子 荀子 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政治家 思想家 教育家和軍事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學名人。與孟子並稱 孔孟 孔子是 至聖 孟子是 外王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 孟子 一書。繼承並...

電影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其實電影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中最著名的應該是德國心理學家魯道夫 阿恩海姆,他的代表作有 視覺思維 走向藝術心理學 藝術與視知覺 格式塔心理學派 的創立及其歷史影響 格式塔心理學派 創始於20世紀初的德國,是乙個著名的心理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當今德籍美國著名美學家 心理學家魯道夫 阿恩海姆。他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