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聲聲慢》創作背景,聲聲慢 尋尋覓覓的創作背景

時間 2022-04-01 11:58:58

1樓:匿名使用者

李清照沒有孩子,守著一孤清的小院落,身邊沒有乙個親人,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她有一孫姓朋友,其小女十歲,極為聰穎。一日孩子來玩時,李清照對她說,你該學點東西,我老了,願將平生所學相授。

不想這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她覺得一陣暈眩,手扶門框,才使自己勉強沒有摔倒。

童言無忌,原來在這個社會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餘啊。而她卻一直還奢想什麼關心國事、著書立說、傳道授業。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託,學無所專,別人看她如同怪異。

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裡,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乙個人能讀懂她的心。她像祥林嫂一樣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吟出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著名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出生於乙個愛好文學藝術的是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淒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她早年曾做《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

注重詞體協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並批評了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李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如《如夢令》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另一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歐鷺

她因趙明誠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別詞,更是情意深摯,別具一格。如《醉花陰》描寫女詞人在「佳節又重陽」時,倍感孤寂,於是以黃花自喻說: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捲西風 人比黃花瘦

構思新穎,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體怨詞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發詞人盼望丈夫來信的心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她的後期詞則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情調,從而表達了她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如《聲聲慢》上片表現詞人「尋尋覓覓」,又無所寄託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的環境中獨自傷心的神態。下片觸景生情、悲秋自憐: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乙個愁字了得」全詞語言明白、節奏急促,情調淒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樂》由「元宵佳節」引起感傷,追懷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寫到:

中州盛日 閨門多暇 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

捻金雪柳 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 風鬟霜鬢

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 簾兒底下 聽人笑語

全詞流露出最國家變故、昔樂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後來宋末詞人劉晨翁讀此詞,不禁「為之唳下」。

李清照的詞獨具一家風貌,被後人稱為「易安體」。李詞的主要特點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

二是善於從書面語言和日常口語裡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

3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滅亡。。丈夫去世。。。隻身南下。。想起故人。。故做此詩

聲聲慢·尋尋覓覓的創作背景

4樓:初鳥優教

真人講解《聲聲慢·尋尋覓覓》原文、翻譯、賞析。

5樓:手機使用者

此詞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作於南渡以後,具體寫作時間待考,多數學者認為是作者晚年時期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作者中年時期所作。

公元1127年(宋欽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趙明誠於是年三月,奔母喪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載書十五車,前來會合。

明誠家在青州,有書冊十餘屋,因兵變被焚,家破國亡,不幸至此。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清照四十六歲。金兵入侵浙東、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後,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東,飽嘗顛沛流離之苦。

避難奔走,所有庋藏喪失殆盡。國破家亡,丈夫去世,境況極為淒涼,一連串的打擊使作者嘗盡了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於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

李清照的《一剪梅》的寫作背景

6樓:穆子澈想我

一、寫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當作於婚後不久。根據李清照帶有自傳性的《金石錄後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與趙明誠,婚後伉儷之情甚篤,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而後其父李格非在黨爭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連,被迫還鄉,與丈夫時有別離。這不免勾起她的許多思念之情,寫下了多首詞篇,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李清照借助於鴻雁傳書的傳說,畫面清晰,形象鮮明,它渲染了乙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悅的背後,蘊藏著相思的淚水。

二、原文: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三、譯文:

粉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蓆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

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

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賞析上闋共六句,接下來的五句按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後的懸念。

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雲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髮。

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於詞人心頭的。

這首詞上闋的後三句,與其他詞人一些詞句所抒寫的情景極其相似。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

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後面的五句,轉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閒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閒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

這兩句也是上闋「雲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儘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

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7樓:小白家裡小白

據李清照《金石錄後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與趙明誠,婚後伉儷之情甚篤,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而後其父李格非在黨爭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連,被迫還鄉,與丈夫時有別離。這不免勾起她的許多思念之情,寫下了多首詞篇,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原詞:《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釋義: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乙個人獨自躺上眠床。

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8樓:陌寞殤秋

這首詞作於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首句詞人描述與夫君別後,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殘,回房欹靠竹蓆,頗有涼意,原來秋天已至。詞人不經意地道出自己滯後的節令意識,實是寫出了她自夫君走後,神不守舍,對環境變化渾然無覺的情形,情思綿綿,盡傾詞作。

9樓:不日騎士

兩任丈夫均離他而去,一任死去~~一任和離,李清照與第一任丈夫感情很好,戰亂時丈夫死去,她為保護死去的丈夫的古董而流離失所,後遇見第二任偽君子丈夫,貪圖李清照的古董和才華名氣而娶了她,後李清照無法忍受其虐待而告發他,李清照與其一起入獄,後釋放。自此,李清照的詞風大變,由婉轉小女兒態變為婉約淒涼,而一剪梅就是其與第一任丈夫出征離別後寫的~~

聲聲慢是李清照什麼時候創作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淒苦情,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作者寫下了《聲聲慢》這首詞,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詞風深沉凝重、哀婉淒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

李清照的《聲聲慢》 大意

1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

大意:獨處陋室若有所思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空房內別無它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光景又引起我內心的感傷,於是淒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湧來,令人痛徹心扉,難以忍受了。

特別是秋季驟熱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了。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禦晚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卻見一行行秋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明誠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夫君已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在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麼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

這種種況味,乙個「愁」字又怎麼能說盡?!

李清照《聲聲慢》,李清照的《聲聲慢》的意思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意思是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 覓不回了 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 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 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於是淒涼 慘痛 悲戚之情一齊湧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在信中用這句話,估計是指自...

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的譯文

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賞析一 聲聲慢 又名 勝勝慢 清照這首詞...

李清照聲聲慢的問題

哇噢,這麼多有學問的人,真心受教了,我只讀懂了李清照這位女詞人,通過聲聲慢,表達了國家衰亡,使這位浪漫而有才華的詞人,和丈夫分開,思念她的丈夫,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都表達了乙個愁字,愁的聲聲慢.字字切,就是簡單的相思,想念自己的丈夫.用語言表達,怎麼表達呢,就是有對夫妻,剛結婚不久,一對戀人也行 ...

聲聲慢全文翻譯,《聲聲慢》原文及翻譯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 覓不回了 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境 空房內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境又引起內心的感傷,於是淒涼 慘痛 悲戚之情一齊湧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將息。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

聲聲慢李易安,聲聲慢李易安

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 請採納答案,支援我一下。李易安 聲聲慢 尋尋覓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