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怎麼格物致知

時間 2022-03-19 03:22:47

1樓:我隨風動

格物致知並非是王陽明的首創。格物致知是中國儒家文化中的乙個古老的思想。它來自與儒家的經典著作《大學》。

《大學》中提出了人生的三大原則和八大晉身修德提出的八個方面,這也是中國文化中的修身做人之道。大學中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致的意思是說,大人之學的法門,在於彰顯光明正大的品性,在於不斷向新向好,在於以美善目標為終身追求。這是儒家要求做人的三大秘訣。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的追求。從儒家孟子的思想來說,這個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和良心,是先天地存在於我們的靈魂深處的。知道了自己的內心,還要用行動去實踐去實現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是非常崇拜這種學說的,這也是王陽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學說的理論**。

關於親民,朱熹認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乙個在靈魂上每天都有新的進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說的那樣,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給自己的心靈洗個澡,給自己的心靈照照鏡子,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完善自己。

這也就是儒家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止於至善,說的是人的最高理想。儒家的最高理想是成為至善至美的聖人,這是我們的終極價值所在。

在三綱領之外,《大學》繼續提出了修煉人生的八個路線圖。這八個路線圖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分別代表了我們人道德修養的八種途徑和路線。其中,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很簡單,比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個字,歷來的儒家學說的解釋語焉不詳,這也給了我們新的闡發空間。

宋朝大儒朱熹最牛逼的地方,是在於他編寫了一套教科書,在宋元明清時代,這一套教科書成為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必考科目,朱熹的教科書就相當於學習大綱,你要想考得好,就必須按照朱熹的說法來。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解釋,代表了我們一般人的理解: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規律,只有懂得了事物的大道,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致知是要學習這些事物的規律,從而轉化成自己的見解、思想,並能夠將你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運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從認識論和實踐論的角度來說,格物就是認識論,致知就是實踐論,就是要學習並且實踐。

王陽明用生命詮釋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是要死人的!

王陽明早年崇奉儒家學說,再加上明朝將朱熹的教科書作為官方指定用書,所以王陽明對朱熹的學說深信不疑。既然朱熹說要格物致知,那就意味著,我只要格物,對著一件事物看,深入研究,那肯定就能開悟,就能學到知識,就能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哪想到,王陽明按照朱熹的說法,狠狠地盯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也沒能格出什麼花來,反倒是差點把自己的小命給格掉。

王陽明恍然大悟,原來,每件事物的規律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是河水泛起的每一片波浪,你永遠無法掌握所有的事物的規律。在這個時候,王陽明開始反思,大千世界光怪陸離的事物中,天的規律到底在**?原來,規律不在物身上,而在人的心中。

所以,格物的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自己的內心。那一刻,王陽明想起南宋大哲學家陸九淵的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原來,心外無物啊!

世界就存在與自己的內心深處。你尋找大千世界的規律,你只要到自己的內心去找好了。因為造物主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一顆善心,這個善心,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

而王陽明在孟子哲學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說,光有良知和良能是不夠的,你看這世界上的人,有但行好事不問前程的好人,也有作惡多端的壞人,如果說良知是人的本性,為什麼人有善惡之別?那是因為,有的人把知和行分開了。你知道了自己的良心,你按照道德律令去做,你就是好人,反之,你不知道自己的良心,或者知道了自己的良心,而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違反了道德律令,那就是壞人。

所以做人最為緊要的是,知道了還要去做。

所以,這一點,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樣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們勤學苦練,至於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這個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夠努力。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則是比較簡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內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然後按照內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朱熹的格物致知相當於禪宗的中的北派,強調苦修,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相當於禪宗中的南派,強調頓悟,你用心參禪,也許有一天將會獲得大頓悟和大自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王陽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禪宗思想的影響

2樓:天上在不在人間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大學》,王陽明有乙個「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窮理」,理從外求的概念是說:天下大道要從事事物物上觀察和發現,才能得道窮理。王陽明就先從竹子上入手,但對著竹子觀察了乙個禮拜,最後一口鮮血嘔出,昏迷不醒。

經過這個事王陽明開始懷疑朱聖人的說法,經過後來出入佛道,在到「龍場悟道」

最後王聖人得出結論:「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們的內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陽明晚年提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從這上面可以看出什麼是格物。

王陽明心學提出這個「心既理」的概念,這讓我們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裡。我的理解,首先理論要建立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庸》講「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又如佛家說我們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慾望情緒等控制,讓它蒙塵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學讓我們如何拂去塵埃,讓我們內心光明,從而「致良知」。

3樓:輕候念雲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加半個曾國藩。下面我們就講一則明朝大儒王陽明的小故事。

陽明讀朱子書,對其中「格物致知」之道不得甚解,決心先實踐一番看看。遂于庭中安坐,格竹七日夜,終一無所獲,反大病一場。毫無疑問,王陽明這次「格竹」是失敗的,留下的不過一片茫然。

後人對此評價不一,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先生說:「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自己。」認為少年王陽明試圖通過僅僅一「格竹」,就可照見自我,以達「格物致知」至境,實在過於天真。

又有人附會「陽明格竹」舊事,續貂一則異聞,言:陽明病愈見一老者,老者於陽明好一番教訓,他說:「格物不是與物相爭鬥,不是憑空推究。

天有天道,物有物理,然無尺無以知長短,無秤無以知重量,無晷無以知天時,所謂格物致知,意在於此也。」又指中華人士於格物一道,不知細究物理,窮其毫端,只知一味整體觀,更還耽於參禪悟道,已是失了格物真意。這話用大白話講就是,中國人就知道講道德,說玄虛,全沒有科學意識和實踐精神。

事情若只是到這裡,或許大家都會覺得中華文化果真不如西方科學。然則後面還有一事,那就是「龍場悟道」。

當時,陽明被貶謫貴州龍場任驛丞,此時他人到中年,又歷多年宦海,胸中存了諸般感懷,又對當年「格竹」舊事耿耿,終於某日忽然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指出程朱所謂「格物」已經走上了歪路,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

王陽明認為,「理」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卻要從自己內心中去求,而不是一味假求外物。當然,陽明也不是完全反對「格物致知」,他只是強調,「致知」一定要「行」,要「知行合一」,不行則不能算真知。至此,「格物致知」這段公案才算是告一段落。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齊家,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概為「八目」,而「格物致知」是基礎、前提和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學之道」的基石。北宋程頤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 朱熹則從修身角度解釋,就是讓人通過格一草一木來窮盡人間天理人欲,務求「存天理,去人欲」。

橫向看中西方對「格物致知」的看法,中國人說致知,通常說的是智慧型;西方人說致知,通常說的是知識和經驗。其中知識和經驗又有很大不同,一言而觀之:少年人埋怨老年人沒有知識,老年人埋怨少年人沒有經驗。

西方人說科學,諸如實驗精神、科研探索,等等,中國人講格物,說天人合

一、道法自然,說到底直接得到的都是這兩種。至於智慧型,卻是從這兩者中生髮出來的,於此一道,中國人尤其著力且有建樹。

那麼,格物致知要怎樣做,才能成功完成從知識到智慧型的跨越?格物致知,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又該怎樣落實和應用?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追根究底的學習習慣

首先要明確,學習不等於讀書,也不僅僅是跟著別人的式樣做,這些都算不得真正的學習。學習,就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從現象進入本質,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再把問題解決好,最好在這過程中能明悟一些道理,才算是真正的學習。所以,我們要力求養成刨根究底的習慣,這會使你自動地進行有效的學習,孔子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是在此。

第二,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

「格物致知」,決不能脫離實際。很多經驗,乃至智慧型,需要通過實踐去發掘,需要經過挫折和反覆才能被心領神會,否則很容易就會變成故事中老者說的「務玄誤國」之流。

每個人生活中所遭遇,就是全人類的基本問題,離開這些問題,就算不得真正的「格物致知」。事實上,乙個人如果能夠通過讀書、見聞、經歷、思考、頓悟等種種,把如何對待工作,如何解決困難,如何對待同事和家人、朋友,如何對待自己,等種種常見情形搞清楚,就算是極有效地「格物致知」了。正如王陽明所說,「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如此知行合一,方為真正的「格物致知」之道。

第三,自我完善的修行之道

正如丁肇中先生指王陽明格竹是「在**內心的自己」,「格物」的最高成就也正是在於自知,在於從中獲得自我的突破與成長。

中國人的格物總是與道德相關的,中國人的格物之道,更多在拿某些東西與我們的內心參證。在儒學的知識體系裡,「格物致知」的下一步就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所以,中國人常說,「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以天道見人道。

所以,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就是以松柏之耐寒見人之傲骨。但這種格物法,必要一種契機,必要人把自己一生榮辱經歷和天地自然相合,才能真正怦然心動,從而悟得那麼一點道理。也正因此,王陽明少年格竹,一無所得,到了中年困居,卻能一舉悟道。

他悟得的就是這種自我突破的修行之道。

這並不容易,人類天生對於認識自己和突破自己有著非同一般的知見障。我們經常說只是「知道」並不足夠,還需要去悟、去行、去把這東西變成你自己的,也就是完成知道、悟道、行道、合道、得道的一整個過程,或者最少完成一次自我突破,才算是完整。但是,一旦我們真的去做,所有性格上的缺陷、那些源於我們自己的的礙難總是不斷跳出來搞破壞。

所以,我們經常說突破,突破誰?突破你自己。我們經常說創新,創誰的新?

創你自己的新。改變舊習慣、改造舊思維,形成新習慣、形成新思維,人格長高長大,終生成長,很充實,也很快樂,其中獲得的是一種根本性力量、根本性快樂,這就是中國人的「格物致知」。在這之後,與你相關的一切,自然也會相應改變。

所以,最後的最後,你改變的,是你的整個世界。

第四,管理致知,在於格物

回到管理上,西方人重物性,「理」即物的本性,即事物發展規律。凡事必須「循理」而為方能成功,包括管理。所以,西方管理管的是事。

中國人重人性,「理」即天理良知,即人情練達之道。凡事必須不違「情理」方能成功,同樣包括管理。所以,中國管理管的是人。

這也正是故事中陽明「心學」與老者「格物」之道的最大不同。

當前的管理也多遵循「格物」之道,更多是盡取兩家之長。格物者,思考推究之謂也。只有反覆思考推究,才能明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終」,才談得上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管理者的「格物致知」,在兩個層面:熟通人性,創造一種萬眾一心的氛圍,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通明事理,從紜複雜的事象中抽絲剝繭、看到事物的本質和究竟,從而不斷地發現更好的發展和生存之道。《孫子兵法》中提到「擇人任勢」,是很精闢的總結。

管理者熟通人性是為了在恰當的時候選擇恰當的人,通明事理是為了因勢利導,掌握住全域性。故此,能格物致知者,必擅長於擇人任勢;不長於擇人任勢者,必難於格物致知。

用更中國式的說法,管理者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精神教練,他不是簡單地要求部下完成任務了事,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一種精神的傳遞,達到一種無聲的教化。這也是「格物致知」的另一重體現,更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乙個公司是產出社會精英還是社會垃圾,關鍵就在於管理者自身的境界和格局有多麼大,他建立並保持著一種什麼樣的氛圍,並傳遞給下屬的是知識、是經驗,還是智慧型。

這也是中國式管理很多時候無法被工具化、科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相信一句話: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哪個人完全沒有良心,乙個人想把自己的良心完全去除也是很困難的,除非自己騙自己。

孔子說「勿自欺」,就是不要欺騙自己。乙個人欺騙自己是最可怕的,會使自己內心不安。

我年輕的時候當中學校長,我胸有成竹,反正上面有個什麼風吹草動,一定我先知道,我會怕誰?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反而是下面都知道了,當官的還不知道,為什麼?因為當官的忙,人家把檔案擺你桌上,你沒有時間看。

當你不能夠控制資訊的時候,當你沒有把握一切都是先知的時候,你的態度就要改變了。

親民要有一種功夫,就是格物,了解老百姓內心深處希望什麼。沒有飯吃的時候,他告訴你吃飯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但是你不要相信他,因為等他吃得差不多了,他就會開始挑這個挑那個了,這才叫與時俱進。老百姓的民意是隨時變動的,你要走在他的前面,又不能太前,太遠太近他都不舒服,難就難在這裡。

王陽明被誰評價過,怎麼評價,對王陽明的評價

王陽明 明朝那些事裡面有部分專門寫他 評價很高 黃宗羲的 明儒學案 就有記錄 王陽明 守仁 先生承絕學於詞章訓詁之後,一反求諸心,而得其所性之覺曰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曰致良知。良知為知,見知不囿於聞見 致良知為行,見行不滯於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動即靜,即體即用,即工夫即本體,即下即上...

王陽明典故,名人對王陽明的歷史評價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 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的問老師 何謂第一等事?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問,人生的終極價值到底是什麼?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

王陽明心學主要思想,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心學 在朱熹看來,所謂心,是人的知覺認識能力,是人的行為主宰 然而在陸九淵看來,心是人的倫理本能,是人的本質所在 陸九淵反對朱熹關於人心與道心的區分,以為人心道心只是從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質和狀態,如果強將二者對立起來,則分明是 裂天人為二 心即理的命題,使乙個主要作為知覺能力和思維器官的心,上公升成...

為什麼王陽明在中國不被人重視,為什麼王陽明在中國不被人重視

門檻高,導致群眾基礎小,自然淪為小眾思想。心學講究 自我立法 知行合一 個人價值判斷在儒學理論之前,且還要以實踐去踐行。而古代生產力低下且伴隨著連續不斷的戰亂與饑荒,使得90 以上百姓為文盲,因而古代絕大部分普通人注定資質不夠,也是因此,當時的後學者於此艱難大環境下不易建立完善的個人價值觀,而極易陷...

王陽明心學究竟是什麼,王陽明心學到底是什麼

王陽明的心學是集合了儒道釋三家之大成。王陽明創立了心學是參透世事,人心終成,一代聖哲。其實他的心學就是臨在的意思,就是關注當下的意思。他說知行要合一,其實就是你的當下的這一刻,要心和行為是要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你在做什麼,你的心就要跟著做什麼,比如說你在吃橘子,那麼你的心就要觀察你在吃橘子的當下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