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的封筆之作是哪部,哪一部作品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

時間 2022-02-27 07:33:49

1樓:匿名使用者

金庸於三十一歲時(一九五五年)創作出了第一部武俠**《 書劍恩仇錄》,《越女劍》是最後一部創作於一九七○年。

2樓:匿名使用者

《越女劍》(1970年)-

哪一部作品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

3樓:縱橫三千年

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是鹿鼎記。

《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這部**創作於1969年-1972年間,背景設定在明末清初,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乙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想,表現了民族統一的思想。

鹿鼎記的巔峰之作在於結尾的點睛之筆該作品中包含著各族人的鬥爭和風趣可糾纏到最後,韋小寶也沒能搞清楚自己是哪乙個組的人其實這個月很多天下民族是一家中華民族,是乙個根本的關係。

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並存,《鹿鼎記》作為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與以往的武俠**有很大的不同,它的主人公再也不是行俠仗義的英雄人物,而是市井氣也就是乙個流氓混混這樣的人物,以幽默詼諧的手法來表現一種悲劇,更體現了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

4樓:青春恍若浮兮

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是鹿鼎記,從此以後就停止創作了。

5樓:做最好的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的作品,自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新作品的出現。

6樓:

好像是鹿鼎記,不過這一部好像是最精彩的一部**,因為男主角太爽了。

7樓:怎麼會生出了你

金庸先生在寫完鹿鼎記之後就封筆了。

8樓:洛溪歸

就說在寫完《鹿鼎記》之後,他就決定封筆了。

9樓:女生心事

金庸先生在寫完《鹿鼎記》之後就封筆了,沒有再創作新的作品。

10樓:百度小嘉嘉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11樓:追求成就美好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的一部作品,也是他的封筆之作。

金庸大師為何寫完封筆之作《鹿鼎記》後閉關停止創作武俠**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1、人的成長過程,看金大俠的著作,主人公是由神到人的過程,早期的陳家洛、胡斐、袁承志和郭靖,都有乙個共同特點,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時候的俠基本恪守儒俠和墨俠之道,救民於水火,行俠仗義,言必信行必果,比較符合傳統的俠的形象。這就近乎於神了,總覺得少了些許人的本性在裡面。

而隨後楊過、狄雲、石破天、虛竹、段譽等等,行俠仗義天下生民什麼的已經很少再出現,俠的形象和意義近乎消失,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俠。再到浪子令狐沖,幾乎已經違反了傳統下的性格和形象,放浪形骸。到最後的韋小寶,可以說是已經到了市儈街痞的感覺。

這也說明金大俠成熟的過程,少了些許感性的浪漫主義,多了些現實的理性主義。這些在韋小寶身上得到了很好地體現。這是金庸看到了所謂的俠客的侷限,所謂江湖的本質,所以他寫了下來,把之前所有的夢想江湖都打破了。

2、這是看的別人的評價,覺得很有道理:金庸本身很喜歡歷史,鹿鼎記「已經不像武俠**,毋寧說是歷史**」,金庸對歷史的全部思考幾乎都融入到了武俠**中,最終寫成了這一部近乎歷史**的《鹿鼎記》,其高度絕對是至今整個武俠界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最高峰,對於歷史、民族、俠客、人性的種種思考,至今尚未有人能達到如此高度。恐怕當今大陸武俠界要出這樣乙個人才,百年之內是難見了,就算是整個文學界要出這樣高度的作品,除了二十世紀的幾個大家之外,現在已經沒有人能跟金庸比肩了。

3、我自身的狹隘理解,這就如同獨孤求敗亦或是天機老人了,已經達頂峰了,就此收住,得到乙個美好的結果,否則大家看到乙個狀態下滑的金老,豈不失望?

13樓:尋芳懷古

歷史已經給拍到清代了,在排就到現代了,敏感問題,嚴肅處理,還是封筆的好。

14樓:永恆的沉思

金庸在鹿鼎記中已經把他思路中的武俠**寫到了乙個極致,也就是樹立起了一座前所未有的里程碑,你看他的十四部**中沒有一部套路是重複的,他寫**要求新求變,不能過多的重複,金庸如果繼續寫下去恐怕很難不重複自己已有的套路或者模式,與其這樣,不如寧缺毋濫,封筆不寫了。與之相比較梁羽生就顯得不足了,在三十五部作品中過多的重複自己的套路,譬如男主人公基本上都是翩翩少年、白衣公子,反派人物基本上都勾結朝廷等等。

金庸先生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哪幾部作品?

金庸武俠**有哪些

15樓:繁星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

《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 鹿:

《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

《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讀者稱為「情的讚美」 俠:

《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 《越女劍》(1970年)--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希望採納

16樓:匿名使用者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17樓:陽光的美女蛇妖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是指《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還有一部《越女劍》沒有寫入其中。

18樓:煉我愈精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連城訣等等

關於金庸武俠小說的問題,關於金庸小說的幾個問題

我還是喜歡老版的,新版的我都不去看呢?關於金庸 的幾個問題 好像比較冷清 看看這裡吧 你還是去看看書吧 最好是先看射鵰,然後包你就愛不釋手,廢寢忘食了,電視劇集雖然有幾個版本我認為拍得還是不錯,但李書還差的遠了 有關金庸武俠 的問題 凌波微步 源出於曹植 洛神賦 六陽融雪功 是什麼東東?誰用的?金庸...

金庸最好看的小說,金庸寫的最好的武俠小說

金庸 大多有歷史背景的,如果從文學價值方面來說,自然是後期的比前期的寫得成熟。但如果真的說哪部好看的話就難了,因為他的作品每一部風格都不相同,各有各的側重點,就說 射鵰三部曲 的三部作品就是風格各異,何況是其他的十幾部了。按思想深度與文學價值來說,最好的有六部,有三部曲 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 倚天屠...

金庸寫了哪14部武俠小說,金庸的14部小說叫什麼 名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作品創作時間表 1955 以 金庸 為筆名,創作第一部武俠 書劍恩仇錄 在 新晚報 一年,奠定武俠文學基業。1956 碧血劍 開始在 香港商報 1957 寫 射鵰英雄傳 於 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 開始在 明報 創刊號 雪山飛狐 於 新晚報 1960 撰寫 ...

金庸作品時代背景最早的是哪個,金庸武俠小說以年代劃分哪本書最早?

越女劍 金庸作品年代背景最早的莫過於他的短篇 越女劍 了,這也是他是最早的 這部作品以吳越爭霸為歷史背景,吳優而越劣,勾踐為擊敗夫差,採用了范蠡的計策,就在接近成功時,在鑄劍和劍術上遇到了挫折。吳國劍士不但劍利術精,且善用兵法,越人不敵。而此時出現的放羊女阿青卻輕易地擊敗了吳國八劍士,范蠡以之為奇,...

金庸武俠小說的成功和不足之處,金庸小說的不足之處

成功在每個人物的性格都有它的不足之處,這樣的不足顯得很飽滿,更接近生活,更現實。而不是虛無的完美人物。失敗在,男主角總有很多女人喜歡,充分體現了作者作為男人的本性。這一點,只怕是比不上女作家的。金庸寫的情都是很合乎常理的感情,又不夠超脫,沒有一股真正的胸襟和英雄氣概。唯一看似夠英雄的,就是趙半山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