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109和110回簡介,三國演義109和110回簡介

時間 2022-02-18 19:37:26

1樓:森海和你

1、第一百零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姜維在董亭與徐質交兵大敗,姜維造木牛流馬運糧誘殺了徐質,又於鐵籠山圍住了司馬昭,但被郭淮使來的降魏羌兵殺敗,在被包圍時,用郭淮射來之箭射死郭淮,敗回漢中。曹芳欲圖司馬師、司馬昭,被師所廢,立曹髦為帝。

2、第一百一十回 文鴛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揚州都督毋丘儉與刺史文欽一起討伐,文欽子文鴦與敵軍陣營中左衝右突,司馬師眼珠迸出。

毋丘儉兵敗入慎縣,被縣令宗白所殺,司馬師付印受弟司馬昭,眼珠迸出而亡,從此大小事皆歸司馬昭,蜀將姜維趁魏內亂興師討伐,於佻水背水一戰大破魏兵,又勒兵取狄道城,被鄧艾設計殺敗。

三國演義109和110回出場人物簡介:

1、曹髦字彥士,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為高貴鄉公。

嘉平五年(254年),司馬師廢齊王曹芳後,曹髦作為曹丕庶長孫被立為新君。他對司馬氏兄弟的專橫跋扈十分不滿,於甘露五年(260年)召見王經等人,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並親自討伐司馬昭。

事洩,曹髦被賈充指使成濟弒殺,年僅20歲(虛歲)。死後被廢為庶人,降禮葬於洛陽西北。

2、司馬師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的奠基人之一,晉宣帝司馬懿與宣穆皇后張春華的長子,晉文帝司馬昭的同母兄,晉武帝司馬炎的伯父。

司馬師沉著堅強,雄才大略,早年與夏侯玄、何晏齊名。高平陵之變後,以功封長平鄉侯,旋加衛將軍。司馬懿死後,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次年公升為大將軍。

掌權後,他制定選拔官吏的法規,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使其各有職掌,朝野肅然。司馬師也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曾用計於新城之戰擊潰吳國諸葛恪的大軍。

嘉平六年(254年),魏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等人密謀除司馬師,事情洩露,司馬師殺死參與者,迫郭太后廢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次年,親自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回師途中病死,年四十八,諡號「忠武」。

後被追尊為晉景王。西晉建立後,被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第109和110回簡介是什麼?

三國演義第102至110回梗概

2樓:筱鴨電影

1、第102回: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建興十一年(公元233年),已是鬢角班白的諸葛亮又上奏蜀主,要六出祁山。諸葛亮往昭烈廟拜謁先主劉備,立誓此次再出祁山,當竭力盡心,一舉成功。

正當諸葛亮設臺激勵眾將共破曹魏之時,忽然傳來關興病故的噩耗。諸葛亮強忍悲傷,命魏延、姜維為先鋒殺出祁山。

司馬懿調夏侯淵四子,率四十萬大軍迎戰蜀軍。諸葛亮揣測司馬懿的用兵意圖後,決定乘虛攻北原,引司馬懿領兵來救,而蜀軍卻暗取渭濱,乘竹筏順流而下,放火燒斷司馬所搭浮橋以攻其後,再引一軍去奪占司馬的前營。

哪知被司馬懿一一識破,蜀軍大敗,死傷萬餘人。諸葛亮嘆曰:「司馬懿老謀深算,處處設防,如想勝他,的確不易。看來,僅靠我軍,其事難成!」

乃修書一封命費禕前往東吳,面呈孫權,請其念同盟之義,出兵夾擊魏國。孫權允之,吳大帝嘉禾三年夏,吳起兵伐魏。

司馬懿接到軍情急報,心神不安,最終設下鄭文詐降計。諸葛亮識破鄭文詐降,迫使鄭文修書讓司馬懿自來劫營。

司馬懿接書大喜,正欲披掛出行,其子司馬師力勸慎行,司馬懿採納師之建議,命秦朗率軍先往,自為後應,結果均中諸葛亮之計。司馬懿懊悔自責不已,自此高掛免戰牌,堅守不出,與蜀軍在祁山腳下形成僵持局面。

魏蜀兩軍長期僵持,使遠道而來的蜀軍糧草接濟十分不便,諸葛亮想盡辦法引誘司馬懿出戰不成,便造出木牛流馬轉運糧草。

司馬懿聞知有此靈便之物,非常震驚,立即派兵奪來木牛流馬,並命營中工匠速速仿造,也用於搬運糧草。不想又中了諸葛亮之計,魏軍所運糧草,盡成了蜀軍囊中之物。

司馬懿大怒,率兵追殺,卻又中了蜀軍埋伏,險些喪命。他機警地將頭盔棄於林東,自己向林西逃遁,才得以生還。

2、第103回: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諸葛亮命魏延挑司馬懿金盔在魏營前挑戰,司馬懿任其肆意辱罵,拒不出戰。諸葛亮為作長久打算,只好令將士與當地居民一起種田以給軍糧。

司馬懿雖獲知魏主曹叡已大勝吳軍的喜訊,但仍堅守不出,亦不理會諸葛亮的祁山屯田,只待冬季大雪封山之時,蜀軍不打自退。

諸葛亮對此深為憂慮,在明月高懸之時漫步營中,思及先主之志,感慨萬千,萌生上方谷火攻一計,欲一舉消滅司馬懿,以直逼長安,挺進中原。

諸葛亮見司馬懿堅壁固守、不肯出戰,便分散建造營寨,以為長久之計;又密令馬岱在上方谷暗伏精兵、虛搭窩棚,並備好柴草等引火之物,以待司馬懿。

司馬懿果然中計,盡起全寨之兵,奇襲蜀軍祁山大營,直撲上方谷。諸葛亮見大計已成,命蜀軍射出火箭。火箭入谷,煙火四起,烈焰熊熊。

司馬懿驚呼中計,但為時已晚,谷內前後火起,父子三人陷於絕望之中。正當此時,忽然天降一場大雨,司馬父子三人驚喜交集,突圍出谷。諸葛亮眼見天不助人,功虧一簣,久久佇立在雨中,默然不語。

3、第104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蜀軍西上五丈原紮營。大難不死的司馬懿聞訊大喜,仍與蜀軍隔河相峙,任憑諸葛亮以婦女服飾相辱,仍不動一兵一卒,堅守不戰。蜀軍難以進兵,諸葛亮也終因長期勞累過度,一病不起。

諸葛亮躺在病榻上,自知生命垂危,但由於大事未成,耿耿於懷,遂寄希望於禳星術,以延壽命,成其大業。

就在主命燈耀耀閃光,就要衝破生命之界之時,司馬懿兵襲營寨,魏延驚闖諸葛亮大帳。一陣狂風將主命燈吹滅,諸葛亮欲衝破生命之界的努力終告失敗。

諸葛亮自知不久於人世,請費禕速回成都將遺表轉奏後主;召來姜維,將以平生所學著成的二十四篇兵法悉數傳授;又先後傳喚馬岱、楊儀,授以魏延反叛之時應對之計。後主派尚書李福前來詢問後事,諸葛亮在病榻上作了囑咐。

夕陽如血,晚霞燦爛,諸葛亮強支病體出營帳,最後一次望著他的兵士們,深懷遺憾地閉上了雙目。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漢丞相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終年五十四歲。

諸葛亮病逝之後,楊儀按丞相遺囑緩緩撤軍,用孔明生前所塑的木雕像嚇退司馬懿的幾十萬追殺大軍,司馬懿不由得驚嘆:「諸葛亮天下奇才,我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4、第105回: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由於諸葛亮將兵權遺交於楊儀,使自恃武藝高強而行為傲慢的魏延大為不滿,果然舉兵造反。

就在他燒毀棧道,欲與楊儀大戰一場,奪取兵權之時,楊儀按孔明錦囊所囑,誘使魏延橫刀立馬連叫三聲「誰敢殺我」,就在其話音未落之時,按孔明所授密計假意隨魏延一起造反的馬岱手起一刀,斬魏延於馬下。魏延此時仍大睜著一雙驚愕的雙眼。

楊儀、姜維、馬岱等蜀軍將士共扶丞相之靈柩,同進成都,蜀都上下皆掛孝,文武百官、山林百姓,無不痛哭,舉國上下哀聲震地。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魏主曹叡身染重病,聽從劉放、孫資二臣之言,封曹爽為大將軍,總攝朝政;

病危之時,又急召太尉司馬懿還朝,效仿劉備託孤於諸葛孔明之舉,將年方八歲的太子曹芳託于司馬懿,言訖而死。司馬懿與曹爽扶保曹芳即位,改元正始元年。

5、第106回: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何晏、李勝、桓範等人勸曹爽奏明聖上,尊司馬懿為太傅,明公升暗降,奪其掌兵之權。只顧玩耍的魏主曹芳准奏。自此,司馬懿深居太傅府,不問時事,並詐病麻痺曹爽達十年之久。

已是權傾朝野的曹爽以為高枕無憂,不顧桓範的勸阻,每日飲宴吃酒、醉臥夢鄉。一日,曹爽與弟曹羲、曹訓駕鷹牽犬出城遊獵,司馬懿趁此機會,一舉奪得兵權。

曹爽念念不忘城中嬌妻美妾,智囊桓範縱有良策,也不為其所用,最後只好將大司馬之印拱手交予司馬懿。曹爽卻被司馬懿以結黨謀反為由,按律問斬,誅滅三族。

魏主無奈,只好加司馬懿「九錫」之賞。曹爽親族夏侯霸反出雍州,投奔西蜀。

6、第107回: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秋八月,司馬懿病逝。其子司馬師被封為大將軍,總領尚書機密大事,司馬昭為驃騎大將軍。自此,魏國朝政盡由司馬氏專斷。

蜀漢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秋,西蜀大將姜維為繼承諸葛武侯之遺志,匡扶漢室,以魏國降將夏侯霸為嚮導,起兵二十萬,北伐中原。

姜維以夏侯霸為嚮導官伐魏,在牛頭山被郭淮打敗,姜維斷後退到陽平關,司馬懿長子司馬師欲奪陽平關,姜維用武侯臨終時所傳「連弩」之法,一弩發十矢而擊敗司馬師。

姜維領敗兵回漢中。 司馬懿病逝,次子司馬昭趁孫權新亡南征東吳,東吳諸葛恪派丁奉往戰,大敗魏兵,諸葛恪一面發書求姜維進兵攻魏,一面驅兵至新城,被城中守將用緩兵之計擊退。 孫峻與吳主孫亮請諸葛恪赴宴,峻就席間殺之,權歸孫峻。

 蜀姜維得諸葛恪書,發兵伐魏。

7、第108回: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姜維取雍州失敗。司馬師引兵五萬追擊,為武侯連弩埋伏殺退。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馬懿病故,曹芳封司馬師為大將軍,司馬昭為驃騎上將軍。

此時東吳陸遜、諸葛瑾皆亡,權歸於諸葛恪。太和二年四月,權病重而薨。諸葛恪立太子孫亮為帝,改元建興元年。

司馬師即令三十萬大軍起兵伐吳,分三路進發。遣弟司馬昭為大都督,是年冬十月,兵至東吳邊界,昭令征東將軍胡遵為先鋒。吳太傅諸葛恪聞魏兵三路而來,令平北將軍丁奉引三千水兵從江中去,又令三萬馬步兵分三路接應。

自引大兵後至。

胡遵渡過浮橋,急切攻打不下左右二城,屯軍於東興大堤。忽報水上有三十隻戰船來到。見船將次傍岸,每船上約有百人,遵遂還帳中謂諸將曰:「不過三千人耳,何足懼哉!」

只令部將哨探,仍前飲酒。丁奉令眾軍脫去衣甲,卸了頭盔,不用長槍大戟,止帶短刀。丁奉橫刀當先,眾軍皆拔短刀,隨奉上岸,砍入魏寨。

魏兵措手不及,丁奉砍翻韓綜、桓嘉,三千吳兵在魏寨中左衝右突。

胡遵急上馬奪路而走。魏兵齊奔上浮橋,浮橋已斷,車仗馬匹軍器,皆被吳兵所獲。司馬昭得知東興兵敗,亦勒兵而退。

諸葛恪引兵乘勢進取中原。連月攻打新城不破,遂勒兵還吳。魏鎮南都督毋丘儉盡起大兵,隨後掩殺。吳兵大敗而歸。恪甚羞慚,恐人議論,先搜求眾官將過失,輕則發遣邊方,重則斬首示眾。

孫堅弟孫靜之曾孫孫峻與滕胤入見吳主孫亮,密謀除去諸葛恪,以絕後患。設席召恪,諸葛恪應召而至,酒至數巡,吳主孫亮託事先起。孫峻下殿,手提利刃,上殿大呼曰:「天子有詔,誅逆賊!」

諸葛恪大驚,擲杯於地,欲拔劍迎之,頭已落地。孫峻殺了諸葛恪,吳主孫亮封峻為丞相、大將軍、富春侯,總督中外諸軍事。自此權柄盡歸孫峻。

8、第109回: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姜維在董亭與徐質交兵大敗,姜維造木牛流馬運糧誘殺了徐質,又於鐵籠山圍住了司馬昭,但被郭淮使來的降魏羌兵殺敗,在被包圍時,用郭淮射來之箭射死郭淮,敗回漢中。曹芳欲圖司馬師、司馬昭,被師所廢,立曹髦為帝。

9、第110回: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揚州都督毋丘儉與刺史文欽一起討伐,文欽子文鴦與敵軍陣營中左衝右突,司馬師眼珠迸出。

毋丘儉兵敗入慎縣,被縣令宗白所殺,司馬師付印受弟司馬昭,眼珠迸出而亡,從此大小事皆歸司馬昭,蜀將姜維趁魏內亂興師討伐,於佻水背水一戰大破魏兵,又勒兵取狄道城,被鄧艾設計殺敗。

三國演義109和110的簡介,三國演義109和110回簡介

第一百零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姜維在董亭與徐質交兵大敗,姜維造木牛流馬運糧誘殺了徐質,又於鐵籠山圍住了司馬照,但被郭淮使來的降魏羌兵殺敗,於路用郭淮射來之箭射死郭淮,敗回漢中。曹芳欲圖司馬師 司馬昭,被師所廢,立曹髦為帝。第一百一十回 文鴦單騎退追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揚州都督母丘儉與...

三國演義第33回簡介,三國演義第33回簡介300字

第三十三回 曹丕趁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曹丕納袁熙之妻甄氏為妻。操哭袁紹。盡免河北居民一年租賦。自領冀州牧。許攸傲激許褚被殺。而後褚見曹操,操責之,厚葬攸。又訪冀賢士,得崔琰。袁譚被曹洪殺死。曹操得南皮,安撫百姓 王修哭袁譚,操稱其為 忠臣 幽軍馬降操。操荀攸詐降計破並。操又從郭嘉計,遠征沙漠,...

三國演義第64回簡介,三國演義第64回簡介200字

奪占西川。曹操曾用反間計大敗西涼軍馬,馬超敗走後復仇心切,雖得羌人相助,威風一時,但終因人少勢孤,又輕信降將,在敗退冀州城時,妻兒均被殺害,無奈投奔漢中張魯。張魯派馬超攻葭萌關,牽制劉備,以救劉璋。諸葛亮用計激張飛前往迎敵,劉備亦親往督戰。馬超挑戰,張飛挺矛相迎,他早想會會這員虎將。兩人在關前激戰百...

三國演義第64回簡介,三國演義第64回簡介200字

三國演義 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 是歷史演義 的經典之作。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 劉備 孫權為首的魏 蜀 吳三個政治 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 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國演義 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

三國演義第三回內容簡介,求三國演義第三回和第四回的主要內容

董卓殘暴,引起大家不滿。曹操去 他卻失敗,出奔逃命。諸侯集合討伐董卓,呂布出戰,後董卓遷都。孫堅得到玉璽。董卓這樣殘暴,大臣們憤恨不平,打算找機會除掉董卓。渤海太守袁紹給司徒王允寫了封密信,讓王允設法除掉董卓。王允便請幾位大臣到家,商議再三也想不出辦法,王允放聲大哭,大臣們也都跟著哭起來。曹操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