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和侯爵還有伯爵的最大區別是什麼,關於貴族

時間 2022-01-04 20:26:58

1樓:

一、等級不同

1、公爵:封號是貴族中的第一等級;

2、侯爵:是貴族的第二等級;

3、伯爵:是貴族的第三等級。

二、職位不同

1、公爵:封號是給與那些部落的首領;

2、侯爵:一詞本身的含義主要指邊防長官,一般「侯爵」是管理與控制數個郡的貴族,很多勢力強大的「侯爵」完全可以與「公爵」抗衡;

3、伯爵:在加洛林王朝時期,伯爵指的是地方的行政長官,大致相當郡長,一般由國王任命當地的豪強擔任。

三、授予方式不同

1、公爵:許多國家的國王在建國或者即位後,往往會出於自身的考慮,新分封一些「公爵」,例如法國的「諾曼第公爵」就是法國國王被迫分封給侵占塞納河下游地區的諾曼人的;

2、侯爵:在自己的領地上可以自己任命**,制定管理的政策,基本上屬於半獨立的狀態;

2樓:胡說大本營

在中國,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爵位出現在西周立國之初。

周武王建立周朝,其弟 「周公旦」 分封諸侯。五等諸侯都是直接隸屬於 「王」 ,誰也管不著誰。

周制:諸侯 「列鼎而食」 ,就是吃飯時是好幾個菜;還要奏樂,叫做 「鐘鳴鼎食」 。

王在吃飯時是 「九鼎」,就是九個青銅鼎盛著食物;

公爵七鼎、侯爵和伯爵是五鼎、子爵和男爵是三鼎。

周制:天子六軍,公爵三軍,侯爵伯爵二軍,子爵男爵一軍。

周制:封地不足百里的小國叫做 「附庸」 。

周制:各諸侯國的都城不得超過京城的三分之一。

周制多了。

中國女人不襲爵,只是對一些女人封 「國夫人」 。比如楊玉環的姐姐被封為 「虢國夫人」。

諸侯家中的傭人沒有死規定。

各諸侯國的國君下面還有 卿、大夫、士 等屬官,他們也是小貴族,但不是直接面對天子的。這些小貴族的封地都是諸侯國裡面的。

周公封的 「上公」 有齊國的姜子牙、魯國的周公旦、宋國的微子啟,等等。

後來成了大氣候的秦國、楚國,最初都是 「子爵」 。後來實力大了,不服管了,硬逼著天子加封為公爵,最後還稱了王。

3樓:王彬毅

樓主問的應該是歐洲的爵位關係吧。

歐洲各國爵位有高低,但沒有明顯的統屬關係。一般公爵可以控制自己領地的伯爵,而控制多寡要看國王分封自己領地伯爵多寡而定,無成制。伯爵控制子爵、男爵亦然。

貴族傭人數量也無成製,一般根據自己的財產狀況(主要是領地)而定。

只要是伯爵,無論男女都屬於高階貴族。一般來說都她們的婚姻都是講究門第關係的(即婚嫁給貴族)。但也有嫁給較為低階的貴族或者平民。岡特的約翰就是承襲了妻子帶來的公爵爵位。

公爵和伯爵什麼的有什麼區別?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哪個最大

4樓:

從大到小依次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我國古代的爵位自我國周代開始就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後代的爵位制度因朝代、時代不同,也不盡相同。

以我國清代為例,清朝乾隆十六年定製,功臣世爵等級如下:

1、公爵,分一至三等,超品。

2、侯爵,分一等侯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侯.超品。

3、伯爵,分一等伯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4、子爵,分一等子兼一雲騎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5、男爵,分一等男兼一雲騎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擴充套件資料:

英國的爵位等級

1、公爵(duke/duchess)

作為世襲貴族的第一等,其詞源原意是「領袖、統帥」。英國歷史上曾經有康沃爾公國,蘭卡斯特公國,約克公國等,一開始這些英國的公國大都是君主分封給王室宗親,並授予公爵爵位。慢慢的,英國君主不再建立公國,公爵爵位也開始授予王親以外的功勳卓著的重臣。

2、侯爵(marquis/marchioness)

最早來自德文,原意是藩侯、方伯, 即我們所謂的封疆大吏,在英國歷史上,侯爵最早指的是威爾斯地區的邊疆領地主,大約到了15世紀,侯爵慢慢演變為了英國貴族階層的第二級爵位。由於這樣的歷史**,使得獲封侯爵的數量是五等爵位裡最少的。

3、伯爵(earl/countess)

詞源來自英文詞,是由古英語eorl轉化而來;在英國歷史早期,因王權不夠強大,英格蘭廣大地區曾劃為幾個較大的伯爵管轄區(great earldom),之前的伯爵多是鎮守一方的諸侯。他們大多是一人治理數郡,所以又被稱為「方伯」。14世紀以後伯爵的數量便開始增加。

4、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

這一稱號源於法國,原意類似於「郡守」,子爵處於世襲貴族的第四級,最早是伯爵的副手。

5、男爵(baron/baroness)

五等貴族階級裡的最末一等,也是進入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的最末一等,出現於11世紀。12世紀初國王把大部分的世俗貴族都被封為男爵。其中少數與王室關係密、封地較多者又被稱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間。

後來,大男爵中的顯赫者公升為伯爵,其餘也就慢慢變為普通男爵。

5樓:

按爵位等級來分的話公爵最大。貴族爵位(peerages)分為公爵(duke)、侯爵(marquis或marques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和男爵(baron)5個等級。原來貴族爵位都是世襲的,而且只能有乙個繼承人。

長子是法定繼承人。

他們即使擁有類似封地的采邑,也只是形式上的,並不擁有對采邑的管治權。當然,歷史上有一些爵位是介乎封建諸侯稱號和有名無實的名銜之間,或者正處於由一種地位演變至另一種地位的過渡階段。從高到低依次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侯爵,子爵,伯爵之間的區別是什麼?他們的級別高下排列順序是什麼、?

6樓:陳mc樂園

侯爵》伯爵》子爵。

歐洲各國爵位有高低,但沒有明顯的統屬關係。

一般公爵可以控制自己領地的伯爵,而控制多寡要看國王分封自己領地伯爵多寡而定,無成制。伯爵控制子爵、男爵亦然。

貴族傭人數量也無成製,一般根據自己的財產狀況(主要是領地)而定。

只要是伯爵,無論男女都屬於高階貴族。一般來說都她們的婚姻都是講究門第關係的(即婚嫁給貴族)。但也有嫁給較為低階的貴族或者平民。

岡特的約翰就是承襲了妻子帶來的公爵爵位。

7樓:

都是爵位

在歐洲的貴族分為幾種

一種就是皇族,這些人一般被國王封為親王

一種就是靠著自己的實力或者是從祖輩那裡承襲過來的封號。一般分為五種,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

這五個爵位只是乙個等級高低的劃分,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在那個時代還有封地大小的差別。

一般來說公爵的封地最大,地位最高,侯爵其次,一次類排!

爵位的高低和權力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已經擁有爵位的人逝世後爵位頭銜可以被其某乙個子嗣繼承!

除此之外還有爵士和高階騎士頭銜,爵士和高階騎士不是貴族,而且頭銜不能世襲!他們的區別就是,爵士冊封給本國人,高階騎士冊封外國人!

8樓:清泉石間流

公侯伯子男 這是爵位的高下順序 從高到底的

伯爵 男爵 公爵 子爵 侯爵之間有什麼區別

1 公爵早在羅馬帝國時期,歐洲大陸的公爵稱號通常授予守疆拓土 軍功卓著的高階指揮官,以後因重大政治變化而中斷。幾百年後,公爵爵位又見於德國。自從1483年建立諾福克公國以後,公爵爵位開始授予王親以外者,但很少建立公國。而且能獲此最高爵位者多是軍功顯赫的統帥。行政界政務家即使任職多年,政績昭著,也難獲...

公爵侯爵伯爵男爵子爵等怎麼按地位的高低順序分

公,侯,伯,子,男為爵位的分類。級別由高到低。從大到小依次為公爵 侯爵 伯爵 子爵 男爵。我國古代的爵位自我國周代開始就有公 侯 伯 子 男五爵,後代的爵位制度因朝代 時代不同,也不盡相同。以我國清代為例,清朝乾隆十六年定製,功臣世爵等級如下 1 公爵,分一至三等,超品。2 侯爵,分一等侯兼一雲騎尉...

美利達公爵PRO和公爵普羅的區別

呵呵。樓上那位推薦你買喜得盛。別上當哦。真的玩車的是不會選擇喜得盛的。喜得盛的字母是xds。我們玩車的就叫他 x 差 d 得 s 死 你說的美利達公爵pro和公爵普羅是同一款車。pro的發音翻成中文就是普羅。美利達有一款叫做公爵 1798 有一款叫公爵pro 2698 兩款車都很不錯,很有價效比,是...

美利達公爵350和公爵500,那種好

樓上的說公爵作為 入門級 我嚴重不同意,如果連公爵都屬於入門級,我不知道其他更加低配置的美利達系列還算什麼,我現在就騎的是公500,個人感覺還比較好,價效比也高,也有很大的公升級空間,當然,350也不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作為入門級車,差別其實不大。但500好那麼一點點,網上有些朋友說350公升級...

美利達的公爵650和公爵600哪個好

公爵系列在美利達的產品中屬於中端產品,定位是山地入門級,下邊有娛樂及的勇士,上邊有專業級的挑戰者,公爵600和650在公爵系列中屬於高階了。公爵650和公爵600差別很大,650是12款的車型,採用了以前挑戰者才有的tfs車架,就是美利達專利的液壓成型車架,重量和強度都很優秀,而且採用了bb5線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