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作江城子密州出獵時不到40歲可是他卻在詞中以老夫自稱

時間 2021-12-20 20:14:46

1樓:佛心劍膽

古代人的壽命,相對來說是比較短的。就像杜甫寫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在野史記載 三十六歲就算「正壽」了 也就是說不算夭折。。。所以蘇軾以老夫自稱。。。

2樓:泉水響叮噹

現在老一般認為六十歲以上,西方發達國家六十五歲以上才算初老。中國古代三十歲以上就算半老。因為古人的壽命比較短,六十都很少.古人年輕而稱自己老的蘇軾也不是第乙個

江城子 密州出獵中蘇軾認為的兩個英雄

3樓:永亨辦公家具

孫權和魏尚

其一:親射虎,看孫郎:孫郎:孫權

其二:持節寺中,何日遣馮唐:馮唐「持節」(帶著傳達聖旨的符節)去赦免「魏尚」的罪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意境

4樓:

詩詞意境:

這首詩是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詩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賓士,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

為報全城士民盛意,詩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

進而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年事雖高,鬢髮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赫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原文: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氣,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鷹。隨從的將士們頭戴華美艷麗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像疾風一樣,席捲平坦的山岡。

為報答全城的百姓都來追隨我,我一定要像孫權一樣射殺一頭老虎給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我的膽氣更加張揚。即使頭髮微白,又有什麼關係呢?朝廷什麼時候才能派人拿著符節來密州赦免我的罪呢?

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圍獵後所寫。

1075年春,密州地區發生蝗災,一時「民多棄子」,足見其嚴重程度。時任父母官的蘇軾不僅親自組織百姓滅蝗救災,還呼出庫糧,救濟百姓,同時他寫出奏章請求朝廷減免賦稅。

那些日子,他茹素齋戒,帶頭俸薪銳減,「齋廚索然,不堪其憂」,甚至把家中能變賣的物品都用來賑災。此外,蘇軾還以仁慈之心,「灑淚循城拾棄兒」,救助了四十多個即將餓死的孩子,撫養在自己家中。

蝗災終於撲滅之後,不想旱災又接踵而至。蘇軾按照密州傳統風俗,率領州府大小**到西南的常山雩泉祈雨,不知是虔誠感動了老天,還是巧合,過了沒些日子,天上居然下了一場傾盆大雨,一時緩解了當地的旱情。

平災之後,百姓復耕,這年好歹沒有歉收。此時的蘇軾舒了一口氣,他的心情得以寬慰,於是便帶著**、軍卒到祈雨的地方去祭典,歸來時油然發生了打獵的興致。這首詞就是蘇軾在那個頗為興奮的心情下創作完成的。

詩詞賞析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

後又作出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局,利用巧妙的藝術構思,把記敘出獵的筆鋒一轉,自然地表現出了他志在殺敵衛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

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了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體現了為了效力抗擊侵略的豪情壯志,並委婉地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願望。

蘇軾與密州的淵源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十二月三日至熙寧九年(1076)十二月中旬,蘇軾在密州兩年多的時光。從三十九歲到四十一歲,蘇軾在密州度過了他人生的不惑之年。

蘇軾自稱到密州是「備員偏州」,是「脫網羅之患」的「散材」。但他並沒有因為來到這個小地方心懷不滿而疏於政事,他「勤於吏職」、「視官事如家事」,「凡百勞心」而「朝衙達午,夕坐過酉」。

剛到密州時,遇到蝗災,便先不進州衙,立刻詢問災情,並親自下田滅蝗抗災。同時立即寫奏議狀上報朝廷,為民請命,請求豁免秋稅,還鼓勵百姓下田滅蝗除卵,治蝗鬥爭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密州民風彪悍,以至於「盜賊漸熾」,百姓不堪其苦,蘇軾向朝廷寫了《論河北京東盜賊狀》,對盜賊的產生根源,做了精闢深刻的分析,他認為天災人禍互為因果。因此,他指出治盜必須治本,並與治事、治吏相結合,挖掉盜賊產生的根源,才能真正做到止盜。

《宋史·本傳》及《東坡先生墓誌銘》中均記載乙個故事:密州有一幫盜賊,四處搶劫掠殺,弄得百姓不安,安撫司派遣三班使臣率領悍卒到密州來拘捕。這班外來「悍卒」,更比盜賊更橫暴**,他們甚至用禁物設贓,誣陷百姓,藉機強掠其家。

當地百姓奮起與之爭鬥而致殺人,悍卒畏罪驚潰,企圖作亂,密州百姓紛紛來到州衙投狀哭訴。蘇軾故意將其訴狀扔在地上說:「必不至於有如此之事。」

那些要作亂的悍卒聞聽此言心中安定,並不逃跑。蘇軾便派人到各處去把這些散兵召集起來,迫使他們招認自己的罪過,當蘇軾取到人證物證之後,便按律分別處以死刑。可見蘇軾臨機斷事,頗具才幹。

蘇軾不僅在治政上有建樹,對百姓也極具同情心。他在《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詩中敘述了自己拯救棄嬰的經過。過了十年,元豐八年(1085),蘇軾知登州途經密州時,那些曾被收養的棄兒及其養父母,都聞知趕往州衙拜謝當年的救命恩人。

經過蘇軾一年的努力,密州的各種災情基本得到控制,蘇軾本人也感到輕鬆愉快。施政有了起色,作為詩人又會生活的蘇軾才簡單修葺了當時諸城西北牆上的「廢台」。蘇軾後來的《超然台記》橫空出世,也成為千古名篇。

熙寧九年(1076年)的那個暮春,蘇軾登超然臺,覽密州山川之秀氣,密州在魯地,風水極佳,他遠眺望春色煙雨,想到即將不惑,而年少成名的壯志與時間的流失讓他深深感到韶光易逝和自己施展抱負的渺茫。

也是1076年正月裡的乙個夜晚,他在州衙做了乙個夢,夢到了死去十年的妻子王弗。醒來淚如雨下,揮筆寫了下一首《江城子》。

1076年也是蘇軾在密州的最後一年,第二年初,蘇軾由密州調任河中府(今山西運城)知州,未上任又改任徐州知州。密州可以說是蘇軾的人生起點,經過在密州的「一把手」生涯,在徐州更是政績頗佳。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詞眼

5樓:森海和你

《江城子·密州出獵》詞眼是「狂」字。「狂」統領全詩。全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乙個「狂」字貫穿全篇。

《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了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體現了為了效力抗擊侵略的豪情壯志,並委婉地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願望。

原文: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譯文: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左手牽著犬黃,右手舉起鷹蒼。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席捲平展的山岡。

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權。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籠罩全篇,藉以抒寫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氣。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

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

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賓士,騰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來了,來看他們的太守行獵,萬人空巷。

這是怎樣一幅聲勢浩大的行獵圖啊,作者倍受鼓舞,氣衝鬥牛,為了報答百姓隨行出獵的厚意,決心親自射殺老虎,讓大家看看孫權當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出獵之際,痛痛快快喝了一頓酒,意興正濃,膽氣更壯,儘管「老夫」老矣,鬢髮斑白,又有什麼關係!「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遼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

後又作出利箭射向敵人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局,利用巧妙的藝術構思,把記敘出獵的筆鋒一轉,自然地表現出了他志在殺敵衛國的政治熱情和英雄氣概。

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6樓:紫苑小薇

《江城子·密州出獵》詞眼是「狂」字。這首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於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詞。全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乙個「狂」字貫穿全篇。

作品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詞意概述:

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後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下片敘述獵後的開懷暢飲,並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衛國守邊的重任。

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全詞「狂」態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充滿陽剛之美。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這是宋人較早抒發愛國情懷的一首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

作品賞析: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乙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

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賓士,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

為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後,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此句以對內心世界的直抒,總結了上片對外觀景象的描述。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

年事雖高,鬢髮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赫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範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關於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關於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 密州出獵 是北宋文人蘇軾作於神宗熙寧八年 公元1075年 冬的一首詞。該首詞被選入初 高中語文課本。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選自 東坡樂府箋 江城子,詞牌名。密州,現在山東諸城。熙寧七年,蘇軾由杭州通判遷為密州太守。乃後人所作,盡顯豪放之氣 全詞 狂態 畢露,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但氣象恢弘,一反作...

《江城子密州出獵》的寫作背景,《江城子 密州出獵》的寫作背景

熙寧四年 1071年 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熙寧七年 1074年 秋,蘇軾調往密州 山東諸城 任知州。熙寧十年 1077年 四月至元豐二年 1079年 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 1079年 四月調為湖...

怎麼翻譯蘇軾的江城子,蘇軾江城子的翻譯

白樺葉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注釋 江城子 詞牌名。老夫 作者自稱,時年四十。聊 姑且。狂 豪情 左牽黃,右擎蒼 左手牽著黃狗,右臂...

蘇軾寫《江城子》的背景是怎樣的,蘇軾寫江城子記夢的詳細背景

實際是通過記夢來抒寫對亡妻真摯的愛情和深沉的思念。詩人十九歲娶王弗為妻,二人恩愛和睦,感情篤厚。王弗隨蘇軾官居京師,不幸於宋英宗治平二年 1065 五月亡故,先葬於汴京西郊,次年歸葬故里四川眉州東北之彭山縣安鎮鄉。這首詞即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擴充套件資料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代 蘇軾 十...

《江城子》的寫作背景,《江城子》的背景是什麼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軾在 亡妻王氏墓誌銘 裡說 治平二年 1065 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 名弗 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