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有勞動能力,如何認定無勞動能力

時間 2022-10-06 01:06:05

1樓:皆有可能

無勞動能力不等同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無勞動能力包含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無勞動能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16歲以下未成年人,雖然有勞動能力,但是法律上規定不允許他們出來勞動,所以限定為無勞動能力,對於男60周歲以上的和女55周歲以上的,可以退休了,不用出來勞動了,因此也定為無勞動能力。另一種是殘疾人,屬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這類人要通過勞動能力鑑定部門進行鑑定,並發給相應等級的殘疾證書。

擴充套件資料:

無勞動能力殘疾是指依據國家殘疾人評定標準評定的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肢體

一、二級殘疾。

下列人員均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依照有關法律享受救助,但已享受農村五保的農村無勞動能力殘疾人不再進行救助。

(一)年滿18周歲、無勞動能力、無個人收入**的殘疾人;

(二)18周歲以下的殘疾孤兒;

(三)父母離異或其他原因導致隨他人生活的18周歲以下的殘疾人。

2樓:百小度

幹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個傳達室,值班員,警務巡邏員,那些輕巧點的工作,實在不行,申請街道,要求國家補貼。

怎樣才算是沒有勞動能力?

3樓:天人和氣

"無勞動能力」與"生活不能自理"是二個慨念,不可以混淆。"無勞動能力」是指:生活全能自理,只是不能從事連續的、長時間的或者繁重的體力勞動的個人.。

"生活不能自理「屬於吃飯、穿衣、喝水、上廁所、下地行走困等一系列,本應該自己做的事情,都需要旁邊人協助完成,或者完全依靠外力才可以完成的人。

4樓:夜白暮黑

無勞動能力是指高於(低於)法定勞動年齡(男60歲,女55歲以上,16歲以下未成年人),或因殘、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5樓:情感諮詢員

沒有勞動能力就是指身體殘疾或者精神殘疾。不能出去上班,工作。不能養家餬口。

6樓:情感心理剖析王老師

嗯,好像這個應該是手和腳已經殘疾,或者是身體有特殊的大病什麼的都是可以的

7樓:彌茂

沒有勞動能力,那肯定是應該要有傷殘,到達了幾級,你正要到醫院去鑑定,然後才能申請。

8樓:

沒有勞動能力就是自己的吃,穿用度都不是自己負責

9樓:漫崖枋

沒有勞動力的話就是說人不能正常行走了不能正常勞動了那就是沒有勞動力了唄

10樓:匿名使用者

失去自我照顧的人,沒有勞動能力。

11樓:蠟筆小憨批

就是不能上班,不能正常工作

如何認定無勞動能力

12樓:

1、肝、膽、胰腺、食道等惡性程度高的腫瘤,經確診即可定為無勞動能力。

2、肺癌除原位癌外。

3、消化道、乳腺、泌尿、**、五官科等系統的惡性腫瘤分期為二期以上的。

4、甲狀腺癌、**基底細胞癌以及腫瘤分期不能確定的其他惡性腫瘤有轉移或**的。

5、對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患者而言,將以**後是否遺留症狀、是否完全重建和是否發生再狹窄作為判定基準。

擴充套件資料

《關於調整完善全市企業職工和個人參保人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勞動能力鑑定工作機制有關事宜的通知》(渝人社發〔2018〕27號),對全市企業職工和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勞動能力鑑定工作做出規範,以維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若鑑定結論達到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者,可申請因病提前退休。

隨單位參保的,由本人向用人單位提出病鑑申請,經單位審核後,在本單位將被鑑定人情況公示5個工作日。無異議的,由用人單位向養老保險參保所在地的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辦公室申請。個人身份參保人員向養老保險參保所在地的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辦公室申請。

13樓:張涓律師

要經過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

14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無勞動能力是指高於(低於)法定勞動年齡(男60歲,女55歲以上,16歲以下未成年人),或因殘、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主要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負責鑑定工作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不是誰說了算的 這個需要專門機構鑑定的

無勞動能力的具體是什麼?

16樓:達州律師劉江

無勞動能力是指高於(低於)法定勞動年齡(男60歲,女55歲以上,16歲以下未成年人),或因殘、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17樓:

李軍澤律師於2009年10月20日解答

你好!你可以向勞動部門申請進行鑑定。此復!

無勞動能力是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嗎?

18樓:小揚說歷史

無勞動能力不是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無勞動能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高於或者低於法定勞動年齡(男60歲,女55歲以上,16歲以下未成年人),第二種是依據國家殘疾人評定標準評定的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肢體

一、二級殘疾,因殘、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是如果傷病職工同時符合不同類別疾病三項以上(內含三項)「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條件時,可確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19樓:

無勞動能力不等同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無勞動能力包含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無勞動能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16歲以下未成年人,雖然有勞動能力,但是法律上規定不允許他們出來勞動,所以限定為無勞動能力,對於男60周歲以上的和女55周歲以上的,可以退休了,不用出來勞動了,因此也定為無勞動能力。另一種是殘疾人,屬於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這類人要通過勞動能力鑑定部門進行鑑定,並發給相應等級的殘疾證書。

法律上來講什麼算是無勞動能力人?

20樓:匿名使用者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撫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的成年近親屬。

死者的妻子只是沒有工作,並沒有喪失勞動能力,因此她不屬於被扶養人。其妻子是無法的到贍養費的。

21樓:匿名使用者

不算無勞動能力人.交通事故應當賠償死亡賠償金.

法律意義上的無勞動能力是怎麼定義?

22樓:踏理尋法

如果是工傷,那就通過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進行鑑定,鑑定完了自有結論。其他不是工傷,或者雖然是工傷,但無需糾結賠償的事情,就沒有必要計較你這個問題。

23樓:氯化鈉

"無勞動能力」與"生活不能自理"是二個慨念,不可以混淆。"無勞動能力」是指:生活全能自理,只是不能從事連續的、長時間的或者繁重的體力勞動的個人.。

"生活不能自理「屬於吃飯、穿衣、喝水、上廁所、下地行走困等一系列,本應該自己做的事情,都需要旁邊人協助完成,或者完全依靠外力才可以完成的人。

什麼叫有勞動能力,什麼叫沒勞動能力

24樓:我愛保險網

可以進行體力和腦力勞動的叫有勞動能力

2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工作賺錢,沒有勞動能力就是無法工作。

26樓:國民大包包

能賺錢的人叫有勞動力,身體殘疾賺不了錢的人叫無勞動能力

27樓:happy魂淡

一、定義:是指人類進行勞動工作的能力,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總和。

二、分類:

①一般性勞動能力,多指日常所需的勞動能力,包括為自己服務的穿衣、吃飯等和為他人服務的簡單體力及腦力勞動;

②職業性勞動能力,是指經過專業訓練,具備專門知識的勞動能力(如工程師、教師等);

③有些職業的專長性很強(如歌唱家、鋼琴師等),又稱為專門的勞動能力。

28樓:夕陽下

勞動能力鑑定標準

一、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鑑定標準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且**無效者:   1、植物狀態或去皮層狀態。   2、真性或假性延髓麻痺。

   3、四肢癱肌力4級以下(含4級)。   4、三肢癱或二肢癱肌力3級以下(含3級)。   5、中度(含中度)以上非肢體癱的運動障礙。

   6、嚴重肌肉疾病(全身型重症肌無力、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   7、單肢癱肌力2級以下(含2級)。   8、完全性混合性失語。

   9、智慧型障礙,iq測試≤45。

29樓:時光緲緲

可以自己掙錢的和拿國家低保的

30樓:

有勞動能力就是有能力參加社會活動的能力.無勞動能力,就是沒有辦法參加社會勞動.

關於工傷勞動能力鑑定,關於工傷後勞動能力鑑定

一般工傷鑑定結論需等乙個月的時間。要申請勞動能力鑑定,不知道你交通事故賠償時是否做了傷殘鑑定,即便是做了,工傷認定後建議還要做勞動能力鑑定,評定工傷的傷殘等級,同樣的傷,工傷鑑定的傷殘等級一般要高於交通事故鑑定的傷殘等級。根據工傷鑑定標準,骨折內固定術後無功能障礙是九級,你應該能評為九級。1.按工傷...

勞動能力鑑定的費用是由誰承擔,勞動能力鑑定費用由單位承擔的法律依據?

您好,因工負傷 患職業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鑑定費用,由用人單位支付。因病 非因工負傷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鑑定費用,由被鑑定人所在單位申請的,鑑定費用由被鑑定人所在單位支付 由被鑑定人申請的,鑑定費用由被鑑定人在申請時預付,如經鑑定結論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及以上的,鑑定費用應由被鑑定人所在單位負擔。沒有單位的...

勞動能力鑑定是傷殘鑑定嗎,你好!勞動能力鑑定是不是和傷殘等級鑑定是一樣的?

工傷的勞動能力鑑定,就是傷殘鑑定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

喪失勞動能力鑑定標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標準?

喪失勞動能力,是已經失去勞動的能力,無法從事勞動。勞動能力喪失程度主要以身體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程度作為判定依據。本標準中對功能障礙的判定,以醫療期滿或醫療終結時所作的醫學檢查結果為依據。喪失勞動能力鑑定標準具體有 1 各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周圍神經肌肉疾病等,經 後遺有下列情況之一者 1 單肢癱,肌...

勞動能力鑑定以後怎麼做,辦理工傷,勞動能力鑑定書已經下來了,下一步該怎麼做

1.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發生後要做兩件事,即工傷及傷殘等級的認定和鑑定,這分別需要兩個程式和兩個部門完成。其中工傷的認定特別重要。2.可以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規定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 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