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傷人致人死亡罪跪求,過失傷 人至死最多判幾年

時間 2022-09-27 19:10:57

1樓:泰達

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被你朋友打傷的那個人是由於醫院的醫療事故造成的死亡那麼你朋友構成故意傷害罪

如果是由於傷勢過重沒搶救過來那麼你朋友構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這裡不存在過失致人死亡罪,至於量刑

1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樓:八三老人

你的描素有可能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處罰,且附帶民事賠償。

4樓:嵩山腳下的小溪

從你的表述中,你的朋友可不一定是過失致人死亡,有可能是故意傷害。

5樓:匿名使用者

死亡原因是因為你朋友打所致的嗎,這個很關鍵,如果是因為舊傷或者原有的疾病,則會有不同的判斷。

6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你的陳述,打人者可能涉嫌故意傷害罪,因為被害人死亡,有可能判決10年以上有期徒刑。建議委託律師提供辯護,爭取從輕、減輕處罰。

7樓:匿名使用者

要看死因,具體由**定性,可以請律師介入

過失傷 人至死最多判幾年

8樓:匿名使用者

涉嫌過失致人死亡刑事犯罪,一經定罪,最多可以判處七年有期徒刑。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9樓:艾起楠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與過失殺人罪的區別

10樓:會昌一中的學生

一、過失殺人罪(過失致人死亡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和過於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結果,由於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他人死亡。過於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其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但由於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由此,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構成有以下特徵:

1、客體,他人的生命權利。

2、客觀方面,表現為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只有發生了過失致人死亡的結果才構成本罪。

3、主觀方面是過失,包括梳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屬於故意傷害罪的結果加重犯,它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結果卻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即對傷害,行為人具有主觀上的故意,但對死亡的結果,其主觀上具有過失且只有過失。

由此,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犯罪構成有以下特徵:

1、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並且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結果。

2、主觀方面,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但是並不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也就是說有致人傷害的故意而沒有致人死亡的故意,主觀上是故意加過失的雙重罪過。

三、過失殺人罪(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故意傷害罪)的區別

1、二者的主觀故意不同 。

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屬於過失,即行為人應該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對方死亡,但因疏忽大意以而沒有預見;或雖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對方死亡,但輕信能夠避免。

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在主觀上要傷害對方,不以追求對方死亡為目的。

2、二者的刑罰規定不同。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1樓:我來奧

不是,就是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

致人死亡是故意傷害的嚴重後果。

不涉及第二個罪名

過失殺人罪和故意傷害致死有著本質區別;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引起他人身體健康受到傷害的結果並且希望(直接故意)或者放任(間接故意)結果發生的,主觀惡意明顯,量刑較重

過失犯罪;是應該預料到沒有預料到或已經預料到輕信可以避免。沒有主觀的犯罪意識,也可以說沒有主觀惡意。量刑較輕

交通肇事罪都是過失犯罪死一人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起點10年,10年以上直至死刑。

12樓:俟疏蘭

過失是不想殺死的意思

是否可以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跪求答案

13樓:潛龍一現驚天下

不能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包括兩種:疏忽大意和過於自信。

上面明顯不是這兩種情況。酒醉不能免責。正常人都應當知道拿水果刀捅人可能造成的結果,說成是疏忽大意是不符合邏輯,不可能被接受的!

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

14樓:餘村林場

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

1、酒醉不是免責的條件;

2、犯罪嫌疑人沒有殺人的故意,其拿刀捅人應當認定其有傷害的故意。

15樓:八三老人

不屬於過失犯罪,應屬於故意傷害致人死亡。

16樓:匿名使用者

該行為通常定故意傷害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與不作為犯罪的區別?

17樓:

因為他不管救不救乙,乙都活不了。甲不救乙這個不作為的行為並沒有使乙的情況更嚴重,並沒有進一步侵害乙的權利,所以不構成不作為犯罪。

18樓:

你自己的分析過程是對的,只不過題目中只問你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依題意答即可。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和開車撞了人不救治反而逃跑應該是一樣的,屬於故意殺人。

20樓:律臨王巖律師

簡而言之,不作為行為成立犯罪的前提,是其不作為的行為必須與結果(危害結果)有因果關係。

如果當時及時救助的話,那人就不會死,那麼他成立不作為犯罪。

你就簡單點理解,只有作出某種積極行為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時,因為沒有去作出該行為,導致了危害結果的發生,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多讀幾遍,就理解我的意思了)

回顧一下,不作為成立犯罪的條件:有義務、有能力履行該義務、產生了危害後果。

2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還是不作為犯罪的前提條件的其中乙個: 行為人能夠履行義務。

如果行為人雖有防止結果發生的義務,但是由於缺少必要的能力或者其他原因而不可能防止危害結果發生的,也不成立不作為犯罪。

題目中,醫院證明,即使將乙送往醫院,乙也不可能得到救治。

因此不滿足行為人能夠履行義務這個條件,不成立不作為構成犯罪。

過失傷人致人二級輕傷怎麼判,持刀傷人致人輕傷一級怎麼判

你好,根據刑法235條規定 過失傷害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過失致人輕傷的應屬於法無明文規定不定罪,但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第3條規定,法無明文不為罪。我國刑法並無將過失致人輕傷規定為具體的罪名,所以不需要負相應的刑事責任。意外致人輕傷,從刑法角度考慮,已經排除故意因素,...

死亡是構成非法行醫罪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

許多醫院在重病面前叫直系家屬簽屬生死協議,以證明如果有身亡事故發生不關醫生的責任,從這一點來說,在重病面前是有一定的死亡率產生,但醫生也應有一定的責任,能接收病人住院卻不能讓病人病情好轉這是時間上 的責任而不是剛住院的危險期,這就和行醫道德扯上了關係,醫院首先是救死扶傷,在救死危險係數較高的情況下,...

這種情況是否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條件不清楚。由於孩子可能會有爬窗戶墜樓可能,保姆有義務管好窗戶,在自己職務範圍內消除危險,但保姆有沒有關好窗戶沒說。如果保姆盡到了該義務,我認為屬於意外事件,保姆不構成犯罪,如果沒有,我認為構成。你好,這種情況應該構成是過失致人死亡罪。謝謝 保姆不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這是意外事件...

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

故意傷害罪 致人死亡 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別主要在於主觀心態的差別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主觀上是故意 明知 積極追求危險後果的發生,對他人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後果 而過失致人死亡,主觀上是過失 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的後果。二者量刑區別很大,故意傷害...

追小偷怎麼就追成了「過失致人死亡罪」

近日,福建一名男子追小偷致其倒地後身亡被起訴 事件,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據 報道,2016年3月19日凌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頂壇村的村民藍某在家中睡覺,隱約發覺有人偷竊其養殖的家禽,於是起身檢視,小偷陳某發現藍某後,隨即向外面的水泥路奔逃,藍某隨後追趕。當時雨天路滑,藍某追了一段後,伸手從後面抓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