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鹽價那麼高,吃不起「鹽」的平民百姓吃飯都吃什麼

時間 2022-02-02 15:09:20

1樓:

鹽是我們每天做飯都要用的,這種調料在我們看來很常見,而且**也不貴,最重要的是鹽裡面含有許多微量的元素,這種元素是可以滿足人身體的需求,但是在古代,鹽是非常難得東西,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吃不起,只有一些富貴人家才可以每頓都放鹽。鹽最早的時候是出現的原始社會黃帝時期,他們通過海水來做簡單的蒸餾處理,形成簡單的鹽,但是這樣提煉出來的鹽純度很低,他們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黑色和黃色等,而且非常影響口感。在進入封建社會後,鹽和鐵就更重要了,他成了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由**掌控。

想要買鹽,就只能從官府**購買,而且還是純度低的鹽巴,吃起來帶一點點的苦味。

鹽價最高的時候,一斤鹽可以換一百多斤糧食,低的時候一斤鹽也可以換二十多斤糧食呢。這個**就相當的高了,所以有些人鋌而走險販賣私鹽,這種做法官府是不允許的,可是總有些人去做,畢竟他的利潤太高了,而且那個時候製鹽並不是很難,基本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到了清朝,製鹽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而鹽販子也就更猖狂了,為了鹽什麼都做的出來,官府打壓也很嚴重,有些窮苦人家吃不起鹽,連一些粗製的鹽巴也吃不起,長久以往,很多吃不起鹽的人身體就出了問題,得了各種奇怪病,最後不治身亡。

2樓:活在瓜里的籽

住在沿海地區的將海水進行加工提煉出來粗鹽進行食用,大部分人是購買劣質的鹽食用。

3樓:丸子閒談文化

一般老百姓吃不起鹽都會選擇用一些加工不完全的鹽巴來代替,或者是一些重口味的東西。

4樓:叨叨

那些買不起官鹽的百姓們經常會自己做一些粗鹽,或者去購買那些製作的不是很好的有雜質的鹽。

5樓:

老百姓會通過熟人買黑市鹽或者自己想辦法做一些粗鹽來吃,只是這種鹽有雜質不好吃。

6樓:佼千邇

古代對吃的要求沒有那麼高,美食體系發展也不完善,所以粗茶淡飯很正常。

7樓:知心小謝

以前技術落後,提取鹽還是很困難的,需要耗費許多人力。但是到了清朝之年,技術得到了發展,出現了嗮鹽的方法。

8樓:

人是不可能不吃鹽的,如果鹽價特別的貴,還是要吃的,最多就是少買點。

古代買不起鹽的窮人,他們吃什麼食物補充鹽分呢?

9樓:雞湧勝

然而,我們都知道古代有很多窮苦的老百姓,那些買不起鹽的百姓也是有許多的補充鹽分的辦法的,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搞。對於沿海地區的百姓來說,鹽不是大問題,缺鹽的話可以自己去曬海水,從而得到鹽,只要不販賣,自己吃問題還是不大的。 而對於內陸地區窮人來說,沒有海水的話,就沒有辦法弄到食用鹽,他們便會用其它食物代替鹽。

這些代替鹽的食物中,其中比較典型的是辣椒,辣椒含有一定量的碘離子,通過食用辣椒,可以間接補充鹽分。

雖然鹽的**沒有貴到不可接受,但是老百姓在吃鹽上也還是很節儉的。據記載。唐朝時期,一家三口,一天三頓,只有一頓會放鹽,或者是只有乾重活的時候才會吃鹽。

晚清時期,普通百姓家吃飯,只會拿一小塊鹽巴,用筷子戳一點點吃。

根據歷史記載,鹽的淨化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根據《世本》記載,「皇帝掌權時,封臣姓祖伊沙,他開始用海水煮牛奶,煎成鹽,顏色有綠色、黃色、白色、黑色和紫色。"這說明當時的鹽是用海水煮成的。

古代的小農經濟下,大部分生產必需品都可以達到自給自足,鹽是唯一難做的事情,所以鹽已經成為連線全國各地經濟的重要生命線。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壟斷鹽**,因為鹽**與國家財政收入密切相關。

鹽的**高不是因為它的成本高,這只不過是在海水中曬太陽。然而,鹽的運輸**決定了內陸的鹽**不足。食鹽一般產於沿海地區,內陸相對少見,雖然內陸有一些鹽場和鹽井,但是總體上食鹽還是以海鹽為主。

在古代,沒有公路,長途運輸由人來承擔。從沿海到內陸,運輸成本推高了鹽的**。

10樓:公尺蟲與閱讀

會用其它的辦法補足,比如住在海邊的會自己曬製海鹽,內地的會購買私鹽或者少吃鹽,有時候還會拿辣椒代替,不過這是明朝後的事情了。

其實不至於到吃不起的地步,只能算是不能常吃,畢竟在那個時代,製鹽不方便,運鹽也很難,但是鹽畢竟是官方的,不會太為難百姓,真的完全吃不起,百姓也活不下去的。在唐太宗時期,那個時候的鹽是一石二十文,公尺是五文一斗公尺,鹽的**是公尺的四倍。當時鹽的**是每石300到1000錢 ,鹽與穀物的**比是8:

1。鹽的**,一般會在接受範圍內,正常時期的**大概是大公尺的五倍到八倍之間波動。因為如果食鹽**太高,沒人能買得起,**也賺不到錢的,而鹽是古代**一項很大的收入。

所以更多的還是不能常吃,但是維持生計還是可以做到的。據記載,唐朝時期,一家三口,一天三頓,只有一頓會放鹽,或者是只有乾重活的時候才會吃鹽。晚清時期,普通百姓家吃飯,只會拿一小塊鹽巴,用筷子戳一點點吃。

雖然在各朝各代,販賣私鹽都是一種違法行為,但是官府壟斷逼得民間私鹽組織冒著風險販賣給百姓私鹽。私鹽一般都比官鹽粗糙,但是**上來說已經便宜許多。這也是為什麼私鹽屢禁不止的原因。

但是後來情況有所改善,我國製鹽方法改善了。清朝之前,我國的製鹽技術還是比較落後的。經常使用的是煮鹽、煎鹽的方式。

在成本上來看,煮鹽需要燃料和人力費用,還需要一口巨大的鐵鍋。而煮鹽對鐵鍋的損耗也是很大的,總而言之,那個時候製鹽的消耗還是很大的。清朝後期,就有了與之前不同的製鹽方法了,大大提高了鹽的產量。

11樓:高中陳老師

不知道是什麼食物,但是會喝海水的,或者是用海水來做飯的,總之是有辦法獲得一定的鹽分的。

12樓:牧馬人

古代的人不是買不起鹽,是吃鹽很精細,鹽是人類的必需品,所以一般的窮人,就不會大手大腳的吃鹽

13樓:茗間

吃糠咽菜,沒錢買就不吃的,都快餓死了,可能會吃土吃樹皮吃老鼠吃蝗蟲補充鹽分。

14樓:jjppppp啊

其實這個問題是由於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古代買不起鹽的窮人,會去吃鹽販子販賣的醋布

15樓:

古代買不起鹽的窮人,會去吃鹽販子販賣的醋布,一種煮鹽時用來過濾泥沙的布,這種布有鹽味。

16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會找補充鹽分的食物。

17樓:逗兜浩

他們會去買鹽販子販賣的醋布,一種煮鹽時用來過濾泥沙的布,以補充些許鹽分。

18樓:卡卡西的靈魂

其實這個問題是可以有很多種答案的首先,一種煮鹽時用來過濾泥沙的布,這種布有鹽味。

古代鹽那麼貴,普通老百姓怎麼吃呢?

19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的食鹽是國家專營,**很貴,但因為有很多販私鹽的,私鹽**低得多,普通老百姓吃得少,所以普通老百姓還是能吃得起的。

古代鹽**高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製鹽、運輸成本高;

2、高額鹽稅及官商的壟斷。

一、古代的鹽成本非常高:

1、提取成本高: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

2、產地遠運輸成本高,《別錄》曰∶大鹽出邯鄲及河東池澤。恭曰∶大鹽,即河東印鹽也,人之常食 者,形粗於食鹽。

弘景曰∶有東海鹽、北海鹽、南海鹽、河東鹽池、梁益鹽井、西羌山鹽、胡中樹鹽,色 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

二、壟斷特權的鹽稅高

1、《漢書》:「吳煮東海之水為鹽,以致富,國用饒足。」齊國管仲也設鹽官專煮鹽,以漁鹽之利而興國。

2、計稅授鹽,令百姓輸錢,官府抑配食鹽,敷鹽錢隨夏秋兩稅一起交納。鹽課是按照鹽丁產錢高下折鹽輸納,高者每年無過500斤,每斤摺錢14.8文,名曰鹽產錢。

同時,官府在產鹽地置場榷賣,而鹽戶**私鹽也徵其稅,謂之浮鹽錢。(**《泉州府志》卷7《版籍志·鹽課》)。

3、雍正元年(1723年),裁革鹽商,應徵課餉,攤於各場,由縣照數收納,按擔抽稅150文。

4、每鹽一引重400斤,初定中統鈔9貫;元貞二年(1296年),累增至65貫;延祐元年(1314年),高達3錠(**《元史》卷97《食貨志五·鹽法》)。

20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鹽不貴的,古代雖然有鹽商,但是鹽鐵都是官營,鹽商以鹽引向國家買一定份額的鹽,然後販賣。

21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都沒說到點子上。乙個人一輩子只吃150公斤鹽,而販賣的鹽遠遠不止這點,每個國家鹽的需求量嚇人,可以當錢用,這是為什麼?

那是因為鹽不僅僅是用來吃而已。古代得肉類保鮮,唯一的辦法只有乙個,就是做臘肉,或者香腸,用鹽來保鮮肉類,是古人想到的唯一辦法,那個時候可沒有真空罐頭。直到拿破輪發明了罐頭,鹽地位就下降了。

你可以想象,鹽有多重要,古時候,最能打仗得軍隊,往往是吃的最好的軍隊。而次的最好就是有肉吃的軍隊,準確說是有臘肉吃的軍隊,又肉食**得軍隊士兵面色鬥更紅潤,力氣大,乙個頂兩,所以鹽巴太重要了

22樓:活著難

那個時候經常在做菜的時候扔進去穿很久的衣服。。。。因為裡面有鹽漬

23樓:匿名使用者

古時的品味和現在不同 不能用現在的想法不想別人

24樓:雲林之情

不是貴,而是不准私自販賣.

25樓:三隻腳的大烏鴉

少放鹽了,味道燒淡一點。

26樓:匿名使用者

買私鹽或**較低的粗鹽

27樓:happy_小乙

有多多吃,有少少吃~~~~~~~~~~~~~~~~~~~~~~~

古代鹽價居高不下,平民百姓買不起會用什麼代替?

28樓:芯芯向榮

一般都會用未加工過的海鹽代替食鹽,自己製作或者吃含有毒物質的土鹽。

29樓:清風不願伴九州

一般都是用海浬的那種粗眼來代替那種人沒有經過任何的加工但是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滴

30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都是用海浬的粗鹽來代替,那個是最普通的鹽,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對人身體傷害很大的

31樓:啦看看哦吧

用鹽礦石水煮後提煉得到鹽!

32樓:甲丁

有些沿海的人可能會使用海鹽,而山里的人可能會找來一些富含鹽礦的石頭煮水得鹽。

古代的百姓,是買不起官方販賣的鹽的,那他們怎麼吃鹽?

33樓:青檸喲喲

由於官方販賣的鹽**高昂,所以百姓根本無力購買,這時候出現了販賣私鹽,也就是未經官方許可私自買賣鹽的行業,百姓們通常買私鹽來滿足對鹽的需求。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鹹。所以鹽也是平民百姓家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之一,為了保持心臟活動正常執行,所以每個人每天都要食用少量的鹽,而且放了鹽的食物味道更加鮮美,鹽成了平民百姓心目中的奢侈品。

古代的鹽都是由官方販賣的,**高昂,平民百姓都沒辦法支付。鹽**高昂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乙個原因是因為古代的鹽是通過海水蒸發而來的,而古代科技並不發達,所以蒸發鹽花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因此**高昂。

另乙個原因是因為古代的鹽稅收得很高,還派有專門的鹽官負責徵收鹽稅,國家在生產了鹽以後就要徵收鹽稅,由百姓出錢繳納鹽稅,而且由於鹽的生產成本高昂,其鹽稅也是一般人家負擔不起的。

如此一來,百姓們還沒有品嚐到鹽的滋味,就要出錢繳納鹽稅,這對於窮苦的平民百姓來說,是很有負擔的。於是,販賣私鹽這個行業應運而生。私鹽**比官鹽低了好幾十倍,而且百姓也都負擔得起。

但是販賣私鹽並沒有得到官府的許可,所以是犯法的。雖然官府經常嚴查,但是販賣私鹽的人實在太多了,官府根本控制不了,只要有人需要鹽就會有私鹽存在。

有人說這次疫情像極了古代的瘟疫,那麼古代瘟疫是如何解決的呢

古代瘟疫的解決辦法有很多種,但是使用最多的,也是隔離,然後保持好衛生,還有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屠城,不過這個有傷天和,用的並不算多。01 古代醫療技術落後,瘟疫爆發規模很大。在古代,我們國家醫療技術和現在相比還是比較落後的,但是和古代的歐洲國家比起來就要好太多了,正是因為醫療技術比較落後,就造成了對一...

為什麼現在的離婚率那麼高,現在離婚率那麼高,為什麼還要結婚?

因為社會在變化人的心靈,現在的人都很現實只要有一點不滿意的那麼就會導致離婚,怪就怪社會不好讓人的感情都變的無法理解了所以離婚率就高。主要是因為在婚前選錯了人,大家在擇偶的時候一般只是關注對方的車房 工作 年齡 身高 顏值等,而忽略了乙個人的內在品質。做不到這三點還有什麼用 婚前對婚姻期望過高。部分夫...

其實在古代也是有婚前體檢的,那麼古代的婚檢的流程是什麼

現代人結婚前都要做婚檢,檢查身體健康情況,也是為了今後的後代著想,那麼古代女子結婚前是否也有這一項檢查呢?古代皇帝娶女子為正妻即立皇后,是有極其嚴格的程式和規定的,其中一條在當時社會中算是很新奇的制度便是婚前體檢制度,古代體檢主要是依靠宮中較為有資歷的宮女嬤嬤們進行檢查,第一項是檢查皇后的容貌是否端...

古代的滴血認親真那麼靈嗎

在一些武俠 和電視劇集裡,常提到一種檢驗是否有親生父子關係的方法,好象叫 滴血認親 這種方法有科學道理嗎?這種古法的滴血認親在現代醫學角度說是不科學的。古代講的滴血認親,就是小孩的血跟大人的血如能夠溶在一塊,就是父母親生的,否則就不是。據了解,我國宋代的法醫著作裡面就記載了古老的親子認定辦法,進入現...

古代皇帝妃子那麼多,為何皇子甚少

如果皇帝對這個妃子非常不滿,那麼就會下一道很殘忍的命令。不准她懷龍種,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宮內有一套相應的措施。在後宮佳麗3000的日子裡面想要保住自己命運的已經是很難了呢。因為這些妃子能不能懷孕可不是單純看運氣的,而是要先得到皇帝的同意,如果皇帝允許這個妃子懷孕,便會讓人專門紀錄臨幸妃子的時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