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有哪些,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時間 2022-01-05 09:14:07

1樓:匿名使用者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級和水灰比、集料、齡期、養護溫度和濕度等有關。

1、水灰比

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製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溫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

因此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

2、粗骨料的影響

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的影響。當石質強度相等時,決定於骨料的表面粗糙度。如:

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力比卵石大;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製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強。一般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

對於砂的質量對混凝土的強度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砂的含泥量大,含有一定量的有害雜質,也會降低混凝土強度。因此,通常在施工中使用清水砂。

3、齡期的影響

混凝土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其強度將隨著齡期的增加而提高,最初7~14d內強度增長較快,28d以後增長緩慢。

4、溫度的影響

溫度對混凝土的質量影響很大,一般混凝土應在18-23度之間標準養護。溫度越高,混凝土的強度上公升越快,反之則慢。在-5度時,混凝土澆注工作必須停止,如果想繼續澆注混凝土的話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

2樓:種令芮德曜

1、影響因素主要有:

1)、水泥強度:

混凝土的強度主要來自水泥石以及與骨料之間的粘結強度。水泥強度越高,則水泥石自身強度及與骨料的粘結強度就越高,混凝土強度也越高,試驗證明,混凝土與水泥強度成正比關係。

2)、水灰比

:水泥完全水化的理論需水量約為水泥重的23%左右,但實際拌製混凝土時,為獲得良好的和易性,水灰比大約在0.40~0.

65之間,多餘水分蒸發後,在混凝土內部留下孔隙,且水灰比越大,留下的孔隙越大,使有效承壓面積減少,混凝土強度也就越小。

3)、骨料的品質:

骨料中的有害物質含量高,則混凝土強度低,骨料自身強度不足,也可能降低混凝土強度。

4)、施工條件:

施工條件主要指攪拌和振搗成型。一般來說機械攪拌比人工攪拌均勻,因此強度也相對較高;攪拌時間越長,混凝土強度越高。

5)、養護條件:

混凝土澆築成型後的養護溫度、濕度是決定強度發展的主要外部因素。

養護環境溫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強度發展也快,早期強度高。

2、提高混凝土強度的措施:

1)、採用高標號水泥。

2)、盡可能降低水灰比,或採用幹硬性混凝土。

3)、採用優質砂石骨料,選擇合理砂率。

4)、採用機械攪拌和機械振搗,確保攪拌均勻性和振搗密實性,加強施工管理。

5)、改善養護條件,保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必要時可採用濕熱處理,提高早期強度。特別對摻混合材料的混凝土或用粉煤灰水泥、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配製的混凝土,濕熱處理的增強效果更加顯著,不僅能提高早期強度,後期強度也能提高。

6)、摻入減水劑或早強劑,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或早期強度。

7)、摻矽灰或超細礦渣粉也是提高混凝土強度的有效措施、

3樓:聖誕襪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製備方法、養護制度和混凝土的各組分材料。製備混凝土時的水灰比、攪拌方法、振動方式都對混凝土強度有較大影響。

在保證工作性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水灰比,可提高混凝土強度。對於幹硬性混凝土宜用強制式攪拌機,塑性混凝土則應採用自落式攪拌機。採用振動方法搗實混凝土可使強度提高,對於幹硬性混凝土可使早期強度提高20%~30%,其他如採用真空吸水、碾壓、加壓振動、離心等操作,均能使混凝土更加密實,從而提高強度。

養護制度對強度的影響主要有養護溫度、養護齡期和養護時的濕度三個方面。養護溫度越高、養護齡期越長以及養護時濕度越大,混凝土的強度越高。

組成混凝土的各種材料中,水泥強度與混凝土強度幾乎呈線性關係,即水泥強度越高,混凝土強度越高。集料與對混凝土的強度有一定影響。破碎的岩石由於多為粗糙且多稜角,有較好的機械粘結性,可提高混凝土強度。

但水灰比增加時這種效應會逐步減弱。集料中的泥和有機物含量越高,混凝土的強度降低得越多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樓:科普小星球

1、水泥強度和水灰比。

水泥強度和水灰比是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因為混凝土抗壓強度主要取決於水泥凝膠與骨料間的粘結力。水泥強度高、水灰比小,則混凝土抗壓強度高;水灰比大、用水量多,則混凝土密實度差,抗壓強度低。

2、粗骨料

一般的情況下,粗骨料的強度比水泥石強度和水泥與骨料間的粘結力要高,因此粗骨料強度對混凝土強度不會有大的影響,但是粗骨料如果含有大量的軟弱顆粒、針片狀顆粒、含泥量、泥塊含量、有機質含量、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等,則對混凝土強度會產生不良影響。

粗骨料的表面特徵會影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表面粗糙、多稜角的碎石與水泥石的粘結力比表面光滑的卵石要高10%左右。

3、混凝土硬化時間

混凝土強度隨齡期的增長而逐漸提高,在正常使用環境和養護條件下,混凝土早期強度(3—7天)發展較快,28天可達到設計強度。此後強度發展逐漸緩慢,甚至百年不衰。

4、溫度和濕度

混凝土的強度發展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在0—40℃範圍內,抗壓強度隨溫度增高。水泥水化必須保持一定時間的潮濕,如果環境濕度不夠,導致失水,使混凝土結構疏鬆,產生乾縮裂縫,嚴重影響強度和耐久性。

5、建築施工的影響

混凝土入模後,通過適當的振搗,在激振力的作用下,排出混凝土內的水泡、氣泡,使混凝土組成材料分布均勻密實,混凝土中存在較多氣泡或缺陷,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就會下降。

5樓:北京厚德交通科技****

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如下:

1、水灰比的影響

水灰比是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因為混凝土抗壓強度主要取決於水泥凝膠與骨料間的粘結力。

2、粗骨料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粗骨料的強度比水泥的強度和水泥與骨料間的粘結力要高,因此粗骨料強度對混凝土強度不會有大的影響,但是粗骨料如果含有大量的軟弱顆粒、針片狀顆粒、含泥量、泥塊含量、有機質含量、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等,則對混凝土強度產生不良影響。另外,粗骨料的表面特徵會影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表面粗糙、多稜角的碎石與水泥石的粘結力比表面光滑的卵石要高10%左右。

3、混凝土硬化時間即齡期的影響

4、溫度、濕度的影響

混凝土的強度發展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在0-40℃範圍內,抗壓強度隨溫度增高。水泥水化必須保持一定時間的潮濕,如果環境濕度不夠,導致失水,使混凝土結構疏鬆,產生乾縮裂縫,嚴重影響強度和耐久性。

5、施工的影響

混疑土通過適當的振搗,排出混凝土內的水泡、氣泡,使混凝土組成材料分布均勻密實,在模內充填良好,構件稜角完整、內實外光。如果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存在較多氣泡或存在缺陷,混凝土強度下降,特別是抗滲混凝土容易造成滲水。

6樓:匿名使用者

一、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

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最主要因素。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膠結組分,其強度的大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在配合比相同的條件下,水泥的強度越高,混凝土強度也越高。

當採用同一水泥(品種和強度相同)時,混凝土的強度主要決定於水灰比;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實的情況下,水灰比愈大,水泥石中的孔隙愈多,強度愈低,與骨料粘結力也愈小,混凝土的強度就愈低。反之,水灰比愈小,混凝土的強度愈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與水灰比和水泥強度之間符合以下近似關係:

fcu=αafce(c/w—αb)

式中,c—每立方公尺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

w—每立方公尺混凝土中的用水量,kg;

fcu—混凝土28d抗壓強度,mpa;

fce—水泥的實際強度,mpa;

αa,αb—經驗係數,與骨料品種等有關,其數值需通過試驗求得,通常取值如下:對於碎石:αa=0.

46,αb=0.07。對於卵石:

αa=0.48,αb=0.33。

fce應通過試驗確定。當無法取得水泥實際強度數值時,可採用下式估計:

fce=γc·fce,k

式中,fce,k—水泥強度等級值,mpa;

γc—水泥強度等級值的富餘係數(一般取1.13)。

二、骨料的影響

骨料的表面狀況影響水泥石與骨料的粘結,從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碎石表面粗糙,粘結力較大;卵石表面光滑,粘結力較小。因此,在配合比相同的條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強度比卵石混凝土的強度高。

骨料的最大粒徑對混凝土的強度也有影響,骨料的最大粒徑愈大,混凝土的強度愈小。砂率越小,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越低。

三、外加劑和摻合料

在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可使混凝土獲得早強和高強效能,混凝土中摻入早強劑,可顯著提高早期強度;摻入減水劑可大幅度減少拌合用水量,在較低的水灰比下,混凝土仍能較好地成型密實,獲得很高的28d強度。在混凝土中加入摻合料,可提高水泥石的密實度,改善水泥石與骨料的介面粘結強度,提高混凝土的長期強度。因此,在混凝土中摻入高效減水劑和摻合料是製備高強和高效能混凝土必需的技術措施。

四、養護的溫度和濕度

混凝土的硬化是水泥水化和凝結硬化的結果。養護溫度對水泥的水化速度有顯著的影響,養護溫度高,水泥的初期水化速度快,混凝土早期強度高。濕度大能保證水泥正常水化所需水分,有利於強度的增長。

在20℃以下,養護溫度越低,混凝土抗壓強度越低,但在20℃~30℃範圍內,養護溫度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影響不大。養護濕度越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越低。

五、齡期

混凝土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其強度將隨著齡期的增加而增長。最初的7~14d內,強度增長較快,28d以後增長緩慢,齡期延續很長,混凝土的強度仍有所增長。溫度對混凝土效能的影響混凝土的溫度,決定於要本身儲備的熱能,由於混凝土溫度與外界氣溫有差別,在混凝土與周圍環境之間就會產生熱交換,新拌混凝土熱量變化情況,除了水泥的水化增加混凝土熱量外,其餘都屬於混凝土與周圍環境的熱交換,當環境溫度很低時,這種熱交換會很快地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對新攪拌混凝土而言,溫度降低的快慢決定了水化程度的大小,換而言之,溫度降低愈快強度的增長愈慢。

當混凝土過早的受凍後,強度就不會再增長,尚在混凝土內部的游離水分也就愈高,結冰後的凍脹應力就愈大,混凝土就容易造成破壞,混凝土強度降低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下列3個方面:

①、水結冰後體積增加,混凝土內游離水分愈多,凍脹應力就愈大,凍脹了的體積在解凍後不會縮回去,而是保留了下來。因此,新拌的混凝土受凍後孔隙度顯著提。如果孔隙率增加至15。

強度就會下降10。當凍脹應力大到了產生裂縫時,混凝土結構受到破壞,強度就不會在增加了。

②、在骨料周圍,有一層水膜或水泥漿膜,在受凍後,其粘結力受到嚴重損害,解凍後也不能恢復,曾做過實驗,如果粘結力完全喪失,強度將降低13。

③、在結冰與溶解過程中,會發生水份轉移的現象,受凍時由於混凝土表面溫度低,先結冰產生凍脹壓力把水份擠向混凝土內部。溶解過程中外部先溶解內部應力大,又將水份向表面擠壓,水份反向遷移,由於水份體積的反變化,使混凝土各組分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這對強度還很低的新混凝土很容易造成結構性裂紋。在混凝土澆築後的最初幾個小時是危險性最大的時刻,混凝土的耐久性,可能被一兩次凍融迴圈新嚴重損壞。

通過觀察發現只要使新拌混凝土還溫一定時間,讓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就可以不怕凍害,由此引出受凍害的臨界強度這一概念。臨界強度的概念定義為:新拌混凝土在受凍後再回覆還溫養護,強度可繼續增長,並達到設計標號95以上時,新需要的初時強度。

達到臨界強度時的混凝土已有相當一部分拌合水固定到已經形成的水化物中,此時不但可凍結的水量較少,混凝土本身已具有了一定強度,產生了一定的抗凍能力。目前臨界強度的概念已為許多國家接受,並且在規範中使用。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影響因素一 水泥強度 混凝土是以水泥為膠凝材料,以砂石為骨料,加水拌製成的人工石材。所以,混凝土強度是高是低,首先得看水泥強度,即了解水泥的標號等級 水泥標號等級不高是配不出高強度混凝土的,這是先決條件。影響因素二 水灰比 水灰比也叫水灰比率,是指混凝土中 水的用...

影響水泥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有哪些,水泥的強度會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有哪些

1 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主要取決於其內部起膠結作用的水泥石的質量,水泥石的質量則取決於水泥的特性和水灰比。2 集料的特性,集料對混凝土的強度有明顯的影響,特別是粗集料的形狀與表面性質對強度有著直接的影響。3 漿集比對混凝土的強度也有一定的影響,在水灰比相同的條件下,在達到最優漿集比後,混凝土的強度隨...

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影響因素一 水泥強度 混凝土是以水泥為膠凝材料,以砂石為骨料,加水拌製成的人工石材。所以,混凝土強度是高是低,首先得看水泥強度,即了解水泥的標號等級 水泥標號等級不高是配不出高強度混凝土的,這是先決條件。影響因素二 水灰比 水灰比也叫水灰比率,是指混凝土中 水的用...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怎樣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強度?

以上回答基本上滿足你的標題了。混凝土強度最關鍵是水灰比,另外的話就是類似水泥強度 骨料級配的連續性,粗集料的壓碎值 針片狀指標等等 至於礦粉含量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我想有以下幾點對混凝土有影響 1 加了礦粉的混凝土,在工作性方面,會比純水泥的混凝土的稠度要好,看上去比較粘稠的感覺。2 加了礦粉的混凝...

影響視力的因素有哪些,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很多眼部疾病都會導致視力下降,比如近視眼 白內障 青光眼 眼底疾病,不同疾病導致視力下降的原理不同。近視眼是因為眼軸變長,光線不能聚焦在視網膜上,需要佩戴凹透鏡進行矯正 白內障則是眼球內的晶狀體由透明變的混濁,擋住了外界光線進入眼睛內部,自然會引起視力下降 當青光眼急性發作時,會引起角膜水腫,相當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