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月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的時候閏七月,有的時候閏其他的月份

時間 2022-01-16 07:12:16

1樓:鹹曜

閏,本義就是餘數。指曆法紀年和地球環繞太陽一周執行時間的差數,多餘出來的叫「閏」。

閏年,凡陽曆中有閏日(二月為二十九日)的年,或陰曆中有閏月(一年有十三個月)的年;閏餘(歲餘置閏。陰曆每年與回歸年相比所差的時日)

閏日,陽曆的平年只有365日,與回歸年比較,每年相差5時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積成1日,加於2月成29日,這一天稱為閏日,這一年稱為閏年

閏月,陰曆以月球繞地球定曆法,每年和回歸年的 365 日5 時 48 分 46 秒相差約 10 日 21 時,積以置閏,所以每三年要閏乙個月,每五年閏兩個月,每十九年閏七個月。這樣每逢閏年所加的乙個月,稱為閏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

就叫閏某月

閏月、閏年

為了調整曆法年的平均長度,使其與回歸年的長度相符合,有時就需要調整個別月份的長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數。這個被調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稱為「閏月」。

閏月這種制歷方法最早是我國發明使用的,大約開始於西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臘要早160多年。我國曆法採用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時期和國別是不同的。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曆中以朔月的長度29.5306日為1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個月,同回歸年的長度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需要置閏,使陰陽曆各個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對應的關係。

我國古六歷中用3年閏1個月,5年閏2個月,19年閏7個月的閏月法,每逢閏年所加的月便稱為「閏月」。閏月放在一年的年終,例如,秦代和西漢初期使用的《顓項歷》,以十月為歲首,把九月做為年終,閏月就放在九月之後,而稱為「後九月」。到了西漢初制定太初歷時,把閏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並規定以沒有中氣的那幾個月作為閏月,月序仍用上個月的月序,只要稱其為「閏某月」。

這一置閏規則在採用平氣的曆法中最合理的。到清代的時憲曆時,則改用定氣注歷,如繼續單純以沒有中心置閏的規則,有可能一年要置兩個閏月。因此,又補充規定:

以兩次冬至之間包含有13個月的定為閏年,閏年的第乙個沒有中氣的月定為閏月。這一規則一直沿用至今。閏年中以閏

四、五、六月最多,閏

九、十月最少,閏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則不會出現,至少在幾千年內是這樣的。

在公曆中,閏月不是在一年中增加乙個月,而是在某乙個月增加一天,以保證曆法年與回歸年相一致。例如《儒略曆》和現行《公曆》一般年份都是365天。通常每過四年(現行公曆有時相隔八年)就把二月份增加一天,這一年就是366天。

這年的二月就是閏月,而這一年也叫閏年。

我們的陽曆一年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是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而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是二十九天十二小時四十四分三秒,也就是說按陰曆十二個月算是三百五十四天而它和陽曆的一年相差十一天,曆法上為了讓陰陽相協調,把相差的十一天每隔約三年就加上乙個月,也就是閏月,加再哪乙個月的後面就是閏那乙個月,但這並不是完全的吻合,所以就又實行了十九年閏七閏的方法,也就是十九年相差二百另九天也就是七個月了。我國的陰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陰陽合曆。還有所謂的閏年那是指的公曆來說的,因為每年還節餘五小時多點,四年也就是一天左右,所以公曆就實行了閏年一般能夠被四除盡的就會是閏年,這年的二月就是二十九天,不閏年的也就是平年是二十八天了。

2樓:漠人

你好!閏月指的是陰曆中的一種現象,陰曆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乙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週期,陰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曆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一年就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

使用這樣的曆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我國的陰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

二十四節氣又可分為「節氣」和「中氣」二組:古人把從小寒起每隔黃經300為一節氣;從冬至起每隔黃經300為一中氣,一年有12個節氣,12個中氣。12節氣把一年分為12個節月,每個節月各有乙個節氣和乙個中氣。

節氣是節月的起點;中氣是節日的中點。我國傳統曆法對於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不象一般曆法那樣採用長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強調逐年逐月的推算,國家設有專門的機構從事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時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據先後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數,確定前月的大小。如果從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間隔是30天,那麼當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為小月。

(二)以中氣定月序。首先,以曆月中有無中氣區分曆月和閏月,我們知道乙個回歸年有12個中氣,但卻包含365.2422÷29.

5306=2.3682個朔望月,經過幾番歷月輪轉之後,必有乙個歷月沒有中氣。《漢書·律曆表》載:

「朔不不得中,謂之閏月」。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便是閏月。它前一曆日為幾月即為閏幾月。

例如,1984年的那次閏月出現在舊曆十月之後,因而叫它「閏十月」。閏月是推算出來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農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閏幾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閏。

綜上所述,閏年是陽曆中的一種現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閏月是陰曆中的乙個現象,閏乙個月,那一年陰曆有13個月,那一年叫閏月年。閏月年384大。

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4年乙個潤年,在農曆裡就是閏月

因為陰曆和陽曆每個月的長短不一樣

只有通過閏月來調整 要不然陰曆和陽曆該差好幾年了

閏,本義就是餘數。指曆法紀年和地球環繞太陽一周執行時間的差數,多餘出來的叫「閏」。

閏年,凡陽曆中有閏日(二月為二十九日)的年,或陰曆中有閏月(一年有十三個月)的年;閏餘(歲餘置閏。陰曆每年與回歸年相比所差的時日)

閏日,陽曆的平年只有365日,與回歸年比較,每年相差5時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積成1日,加於2月成29日,這一天稱為閏日,這一年稱為閏年

閏月,陰曆以月球繞地球定曆法,每年和回歸年的 365 日5 時 48 分 46 秒相差約 10 日 21 時,積以置閏,所以每三年要閏乙個月,每五年閏兩個月,每十九年閏七個月。這樣每逢閏年所加的乙個月,稱為閏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

就叫閏某月

閏月、閏年

為了調整曆法年的平均長度,使其與回歸年的長度相符合,有時就需要調整個別月份的長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數。這個被調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稱為「閏月」。

閏月這種制歷方法最早是我國發明使用的,大約開始於西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臘要早160多年。我國曆法採用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時期和國別是不同的。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曆中以朔月的長度29.5306日為1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個月,同回歸年的長度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需要置閏,使陰陽曆各個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對應的關係。

我國古六歷中用3年閏1個月,5年閏2個月,19年閏7個月的閏月法,每逢閏年所加的月便稱為「閏月」。閏月放在一年的年終,例如,秦代和西漢初期使用的《顓項歷》,以十月為歲首,把九月做為年終,閏月就放在九月之後,而稱為「後九月」。到了西漢初制定太初歷時,把閏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並規定以沒有中氣的那幾個月作為閏月,月序仍用上個月的月序,只要稱其為「閏某月」。

這一置閏規則在採用平氣的曆法中最合理的。到清代的時憲曆時,則改用定氣注歷,如繼續單純以沒有中心置閏的規則,有可能一年要置兩個閏月。因此,又補充規定:

以兩次冬至之間包含有13個月的定為閏年,閏年的第乙個沒有中氣的月定為閏月。這一規則一直沿用至今。閏年中以閏

四、五、六月最多,閏

九、十月最少,閏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則不會出現,至少在幾千年內是這樣的。

在公曆中,閏月不是在一年中增加乙個月,而是在某乙個月增加一天,以保證曆法年與回歸年相一致。例如《儒略曆》和現行《公曆》一般年份都是365天。通常每過四年(現行公曆有時相隔八年)就把二月份增加一天,這一年就是366天。

這年的二月就是閏月,而這一年也叫閏年。

陽曆、陰曆和陰陽曆,今年為何閏七月?

新年伊始,當人們翻閱新的日歷時,便會發現明年(狗年)農曆七月緊隨其後的不是八月,而是「閏七月」。為什麼明年會多出個「閏七月」呢?要弄清其中的道理,就要從曆法談起。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陽曆是以太陽周年視運動週期(即回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係。

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了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曆則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乙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

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曆,即我國的農曆,它揚陽曆之長避陰曆之短,取陰曆的月為月,陽曆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曆是加入陰曆成分的陽曆,帶有陽曆因素的陰曆。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

農曆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型之光。

由於回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回歸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積四年就要少乙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

例如,2002年春節在陽曆2月12日,正是寒冬季節;2003年春節在陽曆2月1日,比前一年提前11天,如不採取措施,這樣逐年提前,積上16年,我們就要在盛夏搖著扇子過年了;農事活動也無章可循——時而10月種麥,時而9月種麥……這自然是很不適宜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遠在西元前六百多年,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規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這樣,19個農曆年的總日數(12年×12個月+7年×13個月)×29.5306日=6939.

6910日,與19個回歸年的總日數(365.2422日×19年=6939.6018日)基本相等,農曆的月份和四季冷暖也基本相符,日曆和天時就不會錯亂了。

至於閏月如何安排,完全是人為規定。秦朝以前,曾把閏月置於年末,叫「十三月」;漢初則置閏月於九月之後,稱「後九月」;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各個月份。現在的農曆規定不含「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什麼叫「中氣」呢?眾所周知,古代天文學家把以立春、雨水、驚蟄……為序排列的24節氣中的單數稱節氣,雙數稱中氣。一年共有12個節氣和12個中氣,並規定農曆的12個月份要以12個中氣作為標誌,即每個月份必須含有乙個特定的中氣。

如正月必須含雨水,二月必須含春分……,否則就不能稱其為正月、二月……。凡不含中氣的月份即定為閏月。

為什麼會出現不含中氣的月份呢?因為24節氣是根據陽曆定的,其日期在陽曆中是基本固定的,節氣與節氣或中氣與中氣之間的平均日數為365.2422日÷12個月=30.

4368日,而農曆乙個月的平均日數是29.5306日,二者相差約一天。因此,按照陽曆定的中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會逐月有一天的推遲,當推遲到月尾時,下個月份就會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了。

狗年「閏七月」的道理,我們從附表中就可以看出,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乙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把七月後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沿用七月的名稱,定為「閏七月」,這就是今年「閏七月」的道理。

由此可見,閏月和閏哪個月,完全是一種人為規定,與世事風雲,吉凶災祥毫無關聯。

汽車有的時候打不著火是怎麼回事,汽車有的時候打不著火是怎麼回事啊?

1 搭電線 這是汽車搭電必備物品,千萬不要隨便拿兩條線來湊合,因為車輛在啟動時的瞬間電流能達到200 600a,柴油車甚至達到了1000a,如果計算下來的話,10平方的銅線才能確保啟動的順利與安全,所以汽車電瓶連線線一定要買正牌子的,質量 的,不要圖便宜。這是車上的必備物品之一,一旦電瓶沒電就可以拿...

有的時候吐出的痰裡面有血是怎麼回事

痰中帶血對於青年人來說,可能是由於支氣管炎 肺炎 支氣管擴張 肺結核等肺部疾患引起。但如果乙個40歲以上的人出現痰中帶血,則要警惕肺癌的發生。應及時到醫院做x線胸部檢查和痰液脫落細胞學檢查,這兩種方法簡便 經濟 痛苦少,陽性率也較高。血性痰 痰中帶血絲 血塊 可有下面幾種情況 第一,痰中帶鮮紅血絲,...

有的時候耳朵嗡嗡響是怎麼回事怎麼治療

如果只是偶爾的耳朵響,可以不理會。但是如果是長期的 持續性的耳鳴,那麼就是一種疾病反應,需要正規 耳鳴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臨床上發現耳鳴患者多存在焦慮症狀,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噪音影響加劇,工作及生活壓力增大,耳鳴的發生越來越多。當你的情緒持續一段時間很焦慮 抑鬱,又碰上周邊環境長期噪音大,那...

閉經是怎麼回事,閉經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

閉經引起的原因有很多,不論是功能性因素還是器質性因素所導致的閉經,都需要先到醫院尋找 不可亂用藥,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 閉經和內分泌失調有一定的關聯,也有可能是激素分泌異常所導致的,閉經可以吃金巢安,能夠平衡體內激素水平,對月經不調,閉經都有很好的 作用。閉經可以是精神刺激 垂體腺瘤 卵巢早衰和...

閉經是怎麼回事呢,閉經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

這個情況你必須得及時的 否則時間長了以後肯定是會影響你受孕的,因為你無法正常排卵,所以說就沒有辦法受孕,建議你試試純中藥的北方珍寶鹿參膏,我就是用這個藥 好我的月經失調的,所以說也建議你試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閉經引起的原因有很多,不論是功能性因素還是器質性因素所導致的閉經,都需要先到醫院尋...